1、歌手河图在《不见长安》中唱道:“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下列属于曾经发生在长安城的“悲”,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 盘庚迁殷 B. 开元盛世 C. 安史之乱 D. 黄巾起义
2、明清时期,我国君主集权制空前加强。下面属于清朝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A.三省六部制
B.行省制度
C.锦衣卫
D.设立军机处
3、“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最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B.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C.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
D.《窦娥冤)是汤显祖创作的元曲著名剧本
4、《敬告青年》一文的作者是( )
A.鲁迅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胡适
5、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25哩(英里)就有一座驿站,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0000多所,驿马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使者,正是用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上述材料反映了
A. 元朝战争频繁
B. 元朝交通便捷
C. 元朝商业繁荣
D. 元朝农业发展
6、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将全国居民分等级的“四等人制”,按照这个制度,当时广东地区的汉族居民属于( )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D.第四等级
7、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成为此后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该制度选拔官吏的依据是
A. 军功 B. 门第 C. 学识 D. 品行
8、秦汉时期,丞相地位极为崇高。然而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把丞相给废除了,从此丞相在中国历史上成为一个名词。明太祖废除丞相的目的是( )
A.扩大六部权力
B.扩大地方权力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君主专制
9、唐朝末年安史之乱出现的原因包括( )
①社会矛盾尖锐 ②朝政腐败 ③外族袭扰 ④节度使势力膨胀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诗歌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下列哪一人物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黄金时期的代表人物
A. 白居易
B. 辛弃疾
C. 罗贯中
D. 孔尚任
11、宋朝时候,海外贸易范围很广。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机构进行管理,当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市舶司 C.理藩院 D.十三行
12、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3、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认识,来自于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
A.春秋诸侯争霸
B.隋朝暴政而亡
C.魏晋北民南迁
D.汉末军阀割据
14、“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这是描述的哪个朝代的疆域
A. 北魏
B. 金
C. 元
D. 清
15、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下列选项与明朝无关的是
A.朱元璋 B.强化皇权 C.八股取士 D.军机处
16、宋代人们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朱彧在1119年写成的《平洲可谈》中记叙“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这最能说明的是
A. 指南针仅用于天气阴暗状态下
B. 指南针起源于宋代
C. 舟师的职责是观方向
D. 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
17、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
A. 杭州
B. 开封
C. 应天
D. 苏州
18、“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 )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19、小张在学习七下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能学到的内容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C.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
D.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20、读下图,图中反映的历史信息是唐朝
A.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B.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
C.大量引进国外生产技术
D.解放人力耕作效率提高
21、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唐太宗将______________嫁给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的友好。
23、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___。
24、艺术:明朝时期,书画艺术继续发展,出现了书法名家__________、绘画名家_________。
25、南宋抗金:____统率的“岳家军”在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宋高宗和____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并以“_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26、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1)背景: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2)措施: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________,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27、如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 》,图中场景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 派来的求婚使者。
28、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的皇帝是________。
29、唐朝的对外交通发达,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30、雅克萨之战
(1)17世纪中期,_________的势力侵人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1685年和1686年,______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2)_____年,中俄双方代表在______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________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31、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古代最高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二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代史学家赵翼
(2)材料二是对哪一机构的描述?这一机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设立的?
材料三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3)材料三中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32、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
请回答:
(1)列举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及“唐蕃和同为一家”的典型史实。
(2)写出元朝对广阔疆域实行有效管辖的政治制度。
(3)列举元清时期对台湾实行有效管理的措施。
(4)列举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巩固西北边疆采取的措施?(各举两列)
33、学法探究。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我们常常通过历史地图、手绘地图和饼图等多种形式形成历史时空观念,请你依据材料一图片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表述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
①图一至图四,依次展现了唐朝、清朝、元朝和两宋情况。
②图一中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与唐朝处于政权并立的关系。
③图三中设置宜政院,中央正式对西藏行使行政管理权。
④两宋、元朝和清朝都是大统王朝,国家统一趋势增强。
(2)将材料一中图二转换成米字示意图更易于掌握时空信息。下图中A、B两处岛屿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领土,它们分别是
A.
B.
材料二 如下图
(3)梳理课文的知识思维导图,理清知识层属关系十分重要。仔细观察材料二的思维导图,将图中①至⑤对应的内容填在下面。
① ;② ;
③ ;④ ;
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