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2025届高一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______,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___,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______,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

A.物换星移 抱残守缺 白驹过隙

B.物换星移 坚如磐石 昙花一现

C.时过境迁 坚如磐石 白驹过隙

D.时过境迁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

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的叙述语言是浅近文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能够雅俗共赏,因而其中的故事能广为流传,主要人物也都家喻户晓。

B.《三国演义》的人物语言能够反映人物的个性,关羽的高傲、曹操的奸诈、孔明的机智、周瑜的狭隘都在各自的语言中得到充分体现。

C.“赤壁之战”是诸葛亮出山之后指挥的第一场大型战争,为了凸显诸葛亮风流儒雅、足智多谋的形象,《三国演义》中先后塑造了舌战群儒、智激鲁肃、智激周瑜、草船借箭等经典情节,突出了诸葛亮在这场鼎足之势的战争中不可磨灭的功勋。

D.《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中有“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伏 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徐庶。徐庶后虽被曹操用老母赚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因此后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1)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 的行为如不停止,将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

(2)某公司非法占地,终于 ,所建37幢别墅式建筑被主管部门勒令全部拆除。

(3)制造1.20京广铁路爆炸案的罪犯终于 ,被逮捕归案。

(4)他不在村里安心劳动.却跑到城市来乞讨,自找苦吃,真是

A.玩火自焚 自作自受 作茧自缚 自食其果

B.作茧自缚 自作自受 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C.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作茧自缚 自作自受

D.作茧自缚 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 自作自受

4、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墓志铭,放在墓里刻有死者事迹的石刻,通常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记叙死者姓氏、生平等,称为“志”,多用散文;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B.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苏轼评论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C. 《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序”,也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D. 《放鹤亭记》在宋代的亭台楼记中是别致的,独具一格的,文章的着眼点不在“亭”,也不在“鹤”,而在于赞颂它们高雅的主人。苏轼以大家手笔,轻描淡写,点化议论,为我们构筑了一篇情理兼备、文采斐然的小品文,千百年来,盛读不衰。

5、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车驾,指天子出巡时乘坐的马车,后亦用为天子的代称。

B.国记,按照国家建立的顺序记述多国史实或事件的史书。

C.郡县,秦朝统一后行郡县制,郡以下置县,官员由中央任免。

D.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认为一个健康的中国,需要一个健康的文艺市场,中国的崛起,更离不开科学家。

明星片酬越来越高,高得离谱。2014年,李连杰被问到其片酬高达6000万一事,不屑地称:“太低了,2000年我就拿到1000万美金,按当时汇率相当于8000万。”这个世界真是太疯狂了!

那些终生投身科研的科学家,大多都是身居陋室,连钱学森都是住百八十平方米的旧房子。而大明星们,住豪宅开豪车,广告收入动辄七八位数,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容易。这种现象的存在,让成长过程中的孩子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孩子们都已经变得很现实,觉得搞科研是没有出息的。他们的人生目标不是升官就是发财,而当明星更是名利双收。这就是我们当今的社会,价值观严重的扭曲。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是时代的悲哀。

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追逐的都是表面的光鲜亮丽。于是各种包装炒作,让人们失去了自然和本真,浮躁的气息扩散到每一个角度,使得现代人已经不再关注社会的本源,而是追求虚无的奢侈浮华。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互联网变革的洪流又让人们惴惴不安,人们都在寻找精神依托。我们需要能够给国人做正确价值导向的“名人”,而恰恰社会上有非常缺少这种角色的存在,有文化、有担当、有历史责任感的名人太少了。正是因为没有真正的思想舵手,才使很多明星、网红爬到了时代之巅,负面影响将非常深远。人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精神在哪里?中国复兴从何谈起?

(选自陈中华博客)

材料二

经济合作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5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国家的平均值。

去年,物理学家霍金开通了个人微博,短短半个月粉丝数量突破了350万。事实上,霍金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数量巨大的粉丝,不光因为他对广义相对论的贡献,还来自于以下趣事:他在美国热门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扮演他自己,利用电子发声器与美国的摇滚乐团录制歌曲。写得了论文,做得了网红,酷劲十足,这就是霍金的魅力,也是科学家的魅力。

整日埋头于实验室,甚至抱病工作,英年早逝,在我们的宣传中,仿佛科学家不历经坎坷,他们的道德形象就不高大。而事实上,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科学家想象更能凸显人生的高度和厚度。科学家对于孩子们的吸引力,除了科学本身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是要靠科学家来具体化和人格化的。

对青年人来说,收入和地位等实现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职业理想的选择。科学家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似乎不如明星、企业家也是当下的现实。现在,我国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每人500万元人民币,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正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应以此反拨社会潮流,让科技人员真正感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让科学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成为孩子们争相崇拜的偶像,唯有如此,当科学家才能重新成为孩子们的职业理想。

(摘自2017年1月19日《光明日报》第6版)

材料三

社会发展到今天,必须承认和接受其多元性和复杂性。各行各业都出精英,只不过用的评价标准不同罢了。把屠呦呦和黄晓明放在一起比较,是一种危险的逻辑。正如一提援外、减免他国债务,就有人提我国的贫困人口一样,如此对比似乎已成为一种万能诡辩术。如果用北京的房价来衡量青蒿素的学术价值,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如果用一些方法降低“黄晓明们”的收入,限制“黄晓明们”婚宴和礼金规模,这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市场与行政力量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屠呦呦的反面教材,不是连结婚都会躺枪的黄晓明,也不是娱乐圈这个花花世界。演艺明星即使再奢华,也不会让科学家们眼红。反而是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如学术造假、学术浮躁、科研体制僵化、收入分配不合理、科研机构衙门化、人才培养机制受阻等,才是阻碍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的环境因素,从长远说,也损害了科学家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摘自2015年10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论述了我国科学家地位不如娱乐明星的现象,材料二通过对比分析说明了中国科学家缺乏人格魅力。

B.材料三论及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阻碍了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材料一、二讨论的“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现象,并不严重。

C.三则材料都试图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引导读者思考中国科学家地位的问题,体现了论者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认真反思和期待。

D.三者都关注当下中国科学家的社会地位相对不高的问题,从材料对此的分析来看,原因不仅在社会对名利的追逐,科学界自身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A.关于科学家的社会地位相对不高的问题材料一归因于社会,材料二把科学家归因于科学家与大众的疏离,材料三甚至认为只是科学界的内部问题,都有失偏颇。

B.对于同一社会现象,三者关注点各有侧重,材料一重在原因分析,材料二重在如何改善,材料三重在为明星高收人作辩解。

C.从三则材料来看,对社会现象的评论,不能止于现象,应该探出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如果没有提出解决办法,这样的评论就没有价值。

D.三则材料所持观点不尽相同,各有依据,这是论者基于自己的眼光和立场表达的见解,均能激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社会事件。

E.三者对科学家和明星地位的论说,有些地方针锋相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由此可看出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3怎样才能让“当科学家”重新成为年青一代的“职业理想”?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题,共 30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点明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仍然达不到逍遥游境界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开篇以夸张手法,用“__________”两句写出阿房宫占地面之广和建筑之高。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想宋武帝刘裕挥戈北伐,收复失地的威猛气势,以“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刘裕的英雄气概。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表明自己追慕前贤,愿为保持清白、正直而献身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写出了迷离美好的梦境以及诗人内心难言的悲慨。

(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不仅描绘了桃花源富足宁静的自然美景,而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了桃花源人愉悦满足的精神状态。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山盟虽在,___________________。莫莫莫。(《钗头凤》)

(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菩萨蛮》)

(5)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有写“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四时的景色,其中春、夏景色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朝往暮归,赏乐无穷。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8)少之时,血气未定,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季氏》)

(9)小国寡民,___________________,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老子第八十章》)

(1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学》)

10、名句默写。

(1)《谏太宗十思疏》中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来推理,引出正题,浅显易懂。

(2)《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劝诫皇帝要不骄不躁,恪守职分,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举了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面对群起而怨恨的老百姓盘庚是如何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小题)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_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4)________________,是夕阳中的新娘。(徐志摩《再别康桥》)

(5)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________________,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_____________。君子于其言,_____________。(《论语》)

(2)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3)_____________,三岁食贫。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诗经•氓》)

(4)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5)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___。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_______。(白居易《长恨歌》)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3、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B.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

C.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D.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赵将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攻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戮乎?”

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纡水上,大破之。

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墟上。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

到新安。诸侯吏卒异时故徭使屯戍过秦中,秦中吏卒之多无状。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世使人章邯   让:责备

B. 愚智皆知之   无:没有

C. 妻子戮乎   为: 被

D. 秦中吏卒之多无状   遇:对待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

B. 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

C. 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

D. 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将陈馀用白起、蒙恬功高而被害的前车之鉴劝说章邯投降项羽。

B. 章邯因国内奸臣当道、二世昏聩而投诉无门,加重了疑惧。

C. 项羽虽然数次大败章邯军队,但军中粮草不足,于是同意了章邯的请求。

D. 秦兵投降项羽后,因被诸侯联军慢待、也担心在国内家人的安危而心生悔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2)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5、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人情,是人与人的情面与交情。人情可贵,人情也可能是负担;有人说人情冷漠,但人情也自有温暖在……人情,蕴含人生百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