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伴随着城镇化发展和人口流动,重庆的城镇化(国家统计局规定: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数/常住人口数)和人口变化出现新的特点。表为重庆2017年-2022年常住人口数、城镇常住人口数和人口出生率。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常住人口数(万人) | 3144 | 3163 | 3188 | 3209 | 3212 | 3213 |
城镇常住人口数(万人) | 2042 | 2104 | 2173 | 2229 | 2259 | 2280 |
人口出生率(%) | 1.12 | 1.10 | 1.05 | 0.84 | 0.65 | 0.59 |
【1】重庆近三年的出生率创新低,低出生率带来的影响有( )
①人口老龄化加剧②平均年龄降低
③劳动力资源紧张④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面对出生率降低的现状,下列可行的措施是( )
A.大量接受国际外来人口
B.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
C.大量增加早期教育机构
D.完善生育福利和社会保障
【3】对比重庆近年来的常住人口数与城镇常住人口数,重庆的城镇化特点是( )
A.2022年重庆城镇人口增加最多
B.重庆城镇化水平较高
C.2022年重庆乡村人口增加最少
D.重庆城镇化水平较低
2、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在建设海绵城市中被广泛应用,下图示意某城市植草沟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植草沟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城市内涝,主要原因是其( )
A.减少了降水量
B.净化了污染物
C.减少了地下径流
D.增加了雨水下渗
【2】植草沟低于两侧公路,主要是为了( )
A.减少踩踏
B.利于汇水
C.开阔视野
D.降低成本
3、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的感受是( )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4、近日,有市民在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附近发现了不少螺纹状、圆盘状、形似蜗牛的石块。经专家鉴定,这些石块是真化石,很有可能来自石炭系地层,距今大约有三亿年。下图为地质年代及生物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这些石块属于( )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喷出型岩浆岩
D.侵入型岩浆岩
【2】这些化石形成于( )
A.雪山
B.高原
C.海洋
D.沙漠
【3】与三亿年前相比,现在云贵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巨大,主要因为( )
A.火山喷发
B.地壳抬升
C.全球变暖
D.风力侵蚀
5、海港大城泉州建桥之前,洛阳江口仅有一个渡口,供两岸百姓渡江。1045年左右,当地架设了木制浮桥;1053年。当地计划将木制浮桥改建为石桥,“历三年不成”。后来,工匠们通过投填石块,在水底形成一条横向的矮石堤,以此为基础建设桥墩,在水流较急的区域将桥墩的一面建设成船尖状,桥墩建好后,建桥者在桥下养殖海蛎,海蛎吸附在桥墩上,用于保护桥墩。下图为洛阳桥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053年,当地将木质浮桥改建为石桥,“历三年不成”,主要是因为( )
A.台风天多
B.江水急
C.气候炎热
D.原料缺乏
【2】建设船尖状桥墩的目的是( )
A.提高承重量
B.增加桥墩高度
C.减少石材用量
D.减轻冲击力
【3】海蛎对桥墩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 )
A.降低水流速度
B.凝固桥墩石材
C.减轻海水腐蚀
D.减少泥沙淤积
6、我国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上的地理知识随处可见。图为“我国人民币中四种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景观属风力侵蚀地貌
B.②地景观属流水侵蚀地貌
C.③地景观属冰川堆积地貌
D.④地景观属流水沉积地貌
【2】④地貌景观不断发育,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
A.地表变得更加平坦
B.地表水资源更丰富
C.旅游资源更加丰富
D.交通运输建设更便利
7、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水温和压力。下图为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
A.①海水温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盐度
B.①海水密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温度
C.①海水温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密度
D.①海水盐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温度
【2】下列关于海水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温越高的海区海水盐度越大
B.降水越多的海区海水盐度越大
C.海水最大盐度出现在副热带海区
D.海水最小盐度出现在赤道附近海区
8、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增加下渗
B.减少蒸发
C.增加地表径流
D.减少地下径流
【2】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①江河水②湖泊淡水③冰川④浅层地下淡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2023年10月,在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发现两具完整的恐龙皮肤化石。为研究剑龙类恐龙的演化过程及其与环境的演变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下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球演变发展史的5个地质年代(数字代表距今年代,单位:亿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恐龙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2】推测恐龙繁盛时期的地理环境是( )
A.热带浅海环境
B.炎热干旱的环境
C.湖泊或沼泽
D.温湿茂密的森林
10、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 )
A.东南风、西北风
B.东南风、西南风
C.东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西北风
【2】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据此及下图冰岛海拔高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
A.岩石圈
B.软流层
C.下地幔
D.外地核
【2】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的生物种类冰岛多于黔江
B.甲处是一片湖泊
C.该地冰川不参与水循环
D.地壳平均厚度冰岛小于黄土高原
12、下图示意荒漠、草原、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垂直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 )
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
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
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
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
【2】上述三种土壤在我国( )
A.①适合水稻种植
B.②分布区降水较多
C.③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D.①②③土壤均黏重
13、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有( )
①侵蚀作用②固结成岩③溶蚀作用④堆积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b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a图中的(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2023年4月25日,重庆某区县一加油站对面突发灾害险情。灾情发生后,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专班迅速成立,通过专业团队采取“钢绳捆绑+防护网+清除破碎带”措施(如下图)进行处置,并在灾害点上方安装4套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4套监测仪。此后当地周边居民将不再担忧灾害发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灾害是( )
A.地震
B.滑坡
C.洪涝
D.海啸
【2】在灾害点安装GNSS的作用是( )
A.及时监测变形量
B.及时地阻挡位移
C.探测内部含水量
D.探测土壤有机质
15、北京时间2023年4月22日凌晨2点左右,由于太阳活动引发地球空间环境产生一系列剧烈变化,我国新疆克拉玛依和黑龙江漠河等地看到罕见极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所述现象的发生是源于( )
A.日冕物质抛射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黑子减少
【2】如果2023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
A.2001年
B.2007年
C.2012年
D.2017年
16、2023年5月30日9时30分,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六号飞船前往中国空间站(离地面约420km)。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比工作中的中国空间站所在天体系统高一级别的是( )
A.太阳系
B.地月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航天员在空间站出舱工作需要防御( )
①噪声干扰②强重力场③强紫外线④巨大温差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3】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过程中( )
A.会依次经过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
B.气温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
C.舱外大气密度逐渐变小,气压逐渐变大
D.距离地面50km处开始出现各种天气现象
17、启明星50是我国某航空工业集团研制的一款可以在20~100千米高度持续飞行一周的太阳能无人机,有着“伪卫星”之称。下图为启明星50飞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真正的卫星相比,启明星50的“伪”表现在( )
A.造价成本低
B.结构较简单
C.飞行高度低
D.无通信功能
【2】启明星50可以长时间持续飞行的主要原因是( )
A.携带的燃油较多
B.可持续获取能源
C.飞行地区风速大
D.位于宇宙空间中
【3】对启明星50持续飞行影响较大的是( )
A.复杂多变的天气
B.大气杂质的多少
C.其他飞行的飞机
D.光照条件的变化
18、图为地球表面四大圈层物质交换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大圈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①圈层物质存在三态变化
B.②圈层上部生命活动活跃
C.③圈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D.④圈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地球圈层的物质交换( )
A.仅存在于某两个圈层之间
B.能量主要来白太阳活动
C.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
D.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无关
19、雷兽,已灭绝的大型哺乳动物,属奇蹄目雷兽科,雷兽前肢有四趾,后肢有三趾,虽不同于现代犀牛前后三趾,但生活习性相近,研究人员在北美、亚洲发现众多雷兽的化石。但雷兽在某地质时期达到进化顶峰时忽然灭绝。下图为我国内蒙古阿拉善盟大角雷兽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雷兽最可能出现在(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2】推测雷兽进化顶峰时忽然灭绝的原因可能是( )
A.陨石撞击
B.耀斑爆发
C.人类捕杀
D.气候突变
20、①海面上漂着一叶孤舟,在随海浪的波动而起伏。这时我想起不知是哪位诗人的诗句“碧海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海格《烟台北岛读海潮》
②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梦粱录》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①中的“海浪”属于( )
A.风浪
B.涌浪
C.潮汐
D.海啸
【2】引起②描述的海水运动的主要力量来源是( )
A.风
B.地球引力
C.月球引力
D.海底地震
21、石沪是修建在潮间带(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利用海水运动将鱼群困在石墙内的传统陷阱式捕鱼设施。图示意中国澎湖列岛的“心形项链”石沪,“项链坠”是集鱼的沪房,“项链串”是防止鱼游出石沪的石堤。石沪捕鱼设施冬季使用率最高。完成下面小题。
【1】石沪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护海岸线,避免海岸侵蚀
B.实现渔业资源持续利用
C.比用渔网捕鱼的捕获量大
D.有利于海水净化,改善水质
【2】推测当地石沪捕鱼在冬季使用率最高的原因是( )
A.大量鱼类洄游到近岸
B.冬季风浪大,不适宜出海捕鱼
C.人们食物匮乏
D.降水少,适宜修筑石沪
22、图为我国某自然灾害1951-2020年每月累积发生次数统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判断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洪涝
B.台风
C.寒潮
D.地震
【2】为应对该自然灾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B.尽快切断电器电源
C.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
D.及时加固牲畜圈舍
23、王教授假期乘坐邮轮从上海出发到温哥华。下图为此次邮轮航线线路及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王教授此次出行最可能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图中等温线的数值为
A.20℃
B.10℃
C.0℃
D.-10℃
【3】王教授旅途中发现( )
A.①②段顺风
B.②附近多海雾
C.③④段逆流
D.⑤附近多海冰
24、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呼包银城市群核心城市。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城镇化水平发展较快。下图为2009~2018年呼和浩特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水平变化统计图,其中城市发展度表示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呼和浩特市城镇化的特征为( )
A.人口城镇化一直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B.城镇化质量呈现持续上升的状态
C.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
D.人口滞后型与土地滞后型交错发展
【2】今后呼和浩特市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是( )
A.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
B.移植大树.提高绿化率
C.大幅扩大城市用地面积
D.吸引乡村人口大量迁入
25、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________、地幔和________三部分, 岩石圈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构成。
26、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地球的字母是______;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图中小行星带位于______和______两大行星之间。(填名称)
(3)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有哪些?
27、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B—C—D一线地租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
(2)该市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地区工业布局合理,那该地的常年风向可能是________ ;该城市的工业最可能是以________(石油开采、钢铁、电子计算机制造、纺织)工业为主。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D两地居民区中,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为低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C代表____,它的平均厚度为____千米,E层的上部存在一个____层,目前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地震波B速度____,该处称为____界面,其下物质状态可能为____。
(4)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29、读“太阳外部结构层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层次分别表示太阳大气结构的____层、____层、____层。
(2)用图中字母填空:太阳黑子活动发生在____层,耀斑发生在____层,太阳风出现在____层,它们活动的周期约为____年。
(3)人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表面”是____层。
(4)试阐述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____。
30、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说出M、N两支洋流的性质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2)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N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31、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农业生产条件与特点,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
(2)下列四幅气候统计图中,表示a农业区气候的是 (填字母),其降水显著特点是 ;表示b农业区气候的是 (填字母),其气候显著特点是 。
32、读“6月22日太阳照射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________半球;图中E点的纬度是_______。
(2)图中EC表示______线,图中所示地区是______季。
(3)此刻,图中A、B、C、D四处的地方时是:A____时,B______时,C_____时,D____时。
33、地球表层的地貌形态各异,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分两个大组到我国各地研学旅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一大组把考察我国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作为研学的重点之一。图1中①、②、③、④是第一大组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
材料二:第二大组主要开展以“植被与土壤”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活动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进行,各小组拍摄了其研学地的典型景观照片,还观察了研学地的典型土壤剖面。返校后,各小组整理好研学中获取的素材,并进行成果研讨交流活动。
(1)第一大组的王同学考察归来展示了地貌景观照片①,该地所属的地貌类型是____,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1中____地(填字母)拍摄的,该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
(2)第一大组的李同学考察了“魔鬼城”,突遇沙尘暴,你认为李同学拍摄的照片中最可能有____图(填数字),图示该地貌景观主要是____作用形成。
(3)图1中,古人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佳句来描述赵同学的考察地,据此判断其拍摄的照片应是____图(填数字),该地貌在地表和地下均有表现,在地表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常形成____等景观,往往成为著名的风景区。
(4)第二大组的甲、乙、丙、丁四个小组,也分别拍摄了研学地的土壤植被景观照片。对照研学地位置分布图,把各小组在研学地拍摄的对应景观图用直线连起来。
甲____乙____丙____丁____
(5)制作、观察土壤剖面并采集土壤标本时,需要用到多种工具,在铁锹、锤子、罗盘、相机、标本盒、自行车、望远镜、袖珍秤、手电筒等工具中选择三种可能用到的工具:____
(6)土壤的发育与其所处环境关系密切,丁地“黑土”(颜色呈暗黑色)广布,土壤肥力较高。推测该土壤的主要成因。
(7)返校后,同学们对各研学地拍摄的典型植被进行了探讨。说明甲地气候对植被的影响。
34、下图为不同地区人口迁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不同国家,表示国内迁移的是____(填写图中的序号),国际人口迁移是以____为标准来划分的。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一是____;二是____。
35、下图为“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则此日期为____前后。
(2)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 )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此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_,丙的地方时是____。
36、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可以演示甲地将进入 (选填“白天”或“黑夜”) ;该实验能否演示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的地理现象?
(2)此时北京时间是 时。
(3)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活动11月5日至11日在北京怀柔雁栖湖举行。该时段,北京天安门升国旗的时间越来越 (提示:国旗与太阳一同升起)。
37、读“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Ⅱ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天体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①____,②____,③____。
(2)图Ⅰ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太阳大气层:____、____、____。
(3)此时,图Ⅰ中的____层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闯入地球高纬度大气,使极点附近易观测到极光现象。
(4)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图Ⅱ中反映地球存在生命的有利的外部条件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