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2025届高一语文上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五·一”小长假期间,到小平故居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B.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的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泻千里,不可收拾。

C.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D.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骛远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个小村庄没有那种招摇的俏丽。 它蕴藏着许多细微的色调变化,   久居这一带的人   跟这里的景致结下不解之缘, 看到这些彤、声和色彩的微妙差别, 给予应有的评价。

A.果然  可是  因为  所以  因而  才能

B.诚然  只有  才会  才能  并且

C.的确  但是  只要  就能     

D/  因为  只有  才能  不仅  而且

 

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孔子。

B.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C. 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的表现了对愚弱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D.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著名戏剧家、诗人,代表作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②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国务院绝不会发空头文件,为官也绝不能尸位素餐

③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④我国省界犬牙交错,就是很好地执行民族政策的体现。

⑤很多剖腹藏珠的贪官到双规之后也没有弄清楚钱财与前途之间的关系,假离婚,送子出国,上演了一幕幕荒诞剧,想尽一切办法转移非法资产。

⑥如何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创造佳绩,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美芹之献,使运动员能够轻装上阵。

A. ①②⑥   B. ②⑤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2017年楚雄州“十九大”精神主题演讲比赛中,来自不同单位的选手都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②领导干部学习应始终本着学无常师.的态度,多方请教,不断学习,做到“专”与“博”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升。

③优秀的诗文作品清新自然,不落言筌.,用朴实的语言、平常的事物创造出似浅实深的意境,使读者在平淡的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深意。

④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很多创作素材。

⑤随着微博平台的发展与壮大,微博营销风生水起.,已日渐规模化与制度化,业务范畴也越发“开疆辟土”,商家生意越做越大。

⑥针对道路交通的拥堵问题,很多政协委员认为,政府不应安堵如故.,而应积极作为,多方联手打造城市通畅交通圈。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许久不见的武侠风又劲吹电视、网络,新武侠剧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熟悉而又陌生的视听体验。但新武侠剧的关注者主要集中于青年群体,新武侠剧中鲜见被全民热议、广受好评的作品,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这些武侠剧大都缺乏历史文化内涵,难以引发人们的广泛共鸣。梁启超先生有这样的观点: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这些作品中的显然属于后者。这些作品大多围绕个人离奇的生存境遇展开,有侠义情但缺少英维气,有江湖纷争但缺少家国情怀。这些作品多以儿女情愫为叙事主线,仿佛所有的纷争都是为男女主人公历尽劫波的虐心爱情搭建的布景,观众辨不清它们是武侠剧还是青春偶像剧。

相比之下,近期播出的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的武侠剧《大侠霍元甲》则显得与众不同。作品将人物置于动荡的历史风云之中,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展现了霍元甲从津门侠士到爱国武术家的成长过程。霍元甲的成长并不是其他个人促成的,也不是霍元甲家庭的偶然事件促成的,而是一系列真实的历史事件促成的。因此,一方面,《大侠霍元甲》有厚重的时代感。在这剧中,谭嗣同慷慨就义,大刀王五豪气干云……真实历史人物的事迹让荧幕充溢着豪迈而悲壮的历史气息。另一方面,《大侠霍元甲》体现出鲜明的家国情怀。霍元甲的成长过程不仅反映了他的人生格局由狭促走向开阔的过程,也反映了在大时代浪潮的推动下,像他一样的仁人志士逐步找到为国为民之路的过程。在剧中,个体同集体、国家命运与共的关系被艺术化地呈现出来,侠之大者的境界激荡起人们的热血豪情。

武侠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件随着功夫走向世界的鲜明的中华文化符号。无论是从民族文化承继的角度,还是从文化走出去的角度看,武侠题材的文艺创作都是极有价值的。当下这一波武侠剧的创作热恰好为人们提供了反思的契机。反思的核心问题是,武侠剧的创新应该在何处。

这是一个个人梦想与民族梦想汇聚的新时代。对武侠剧创作者而言,最重要的在于,在当下时代语境中更好地诠释新的武侠精神,武侠剧创作者应重新审视冤冤相报、人命天定、侠客意气等旧元素,应淡化玄幻、离奇、夸饰等表现手段,而意识到那些激荡在英维心中、存于天地间的自信、勇气、智慧与家国大义依然是这个时代急切需要的。小而言之,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需要光明磊落的正气,每一个个体都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呼唤他心中的梦想。大而言之,可以将侠客行走的新江湖理解为今天百舸争流的新世界。一个英雄辈出的神奇瑰丽的想象江湖固然令人神往,一个群英荟萃、万象更新的现实世界其实更令人激动。

(摘编自刘永昶《功夫的底色仍是家国大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武侠剧大都没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且带给人陌生的视听体验,因此新武侠剧中难以出现被全民热议、广受好评的作品。

B.在家庭事件、历史事件和其他个人的推动下,霍元甲成长为爱国武术家,武侠剧《大侠霍元甲》主要反映了历史事件对他的影响。

C.武侠剧《大侠霍元甲》通过展现历史人物事迹,体现出厚重的时代感;通过呈现个体与国家命运与共的关系,凸显家国情怀。

D.现在,武侠剧创作者应摒弃冤冤相报、人命天定等旧元素,淡化玄幻、离奇、夸饰等表现手段,而着意于表现新的武侠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提及梁启超先生的观点,言简意赅地指出了侠的两种境界及其特点,为后文论述张本。

B.文章论述了反映“侠之小者”境界的新武侠剧的优缺点和反映“侠之大者”境界的新武侠剧的优缺点。

C.文章运用因果论证法,阐述了武侠剧《大侠霍元甲》的创作思路,以及该思路对作品产生的积极影响。

D.文章围绕新武侠剧创作展开论述,论及创作存在的问题、成功案例、在新时代的创新等,层次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新武侠剧在电视、网络上热播,这些武侠剧多以儿女情愫为叙事主线,以青春偶像派演员为主演,吸引了青年观众的眼球。

B.新武侠剧大多表现主人公离奇的人生经历,而反映真实历史人物、事件的作品较少,这使得广大观众曲解了武侠精神的内涵。

C.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武侠剧能推动武侠精神的传承;从文化走出去的角度看,武侠剧能推动武侠精神更好地走向世界。

D.现在,武侠剧创作者应高度关注新时代武侠剧创新的问题,思考怎样通过武侠剧传播正能量,怎样将武侠剧与现实世界结合。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题,共 30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骚》中有许多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其中,运用的是比兴手法,通过写自然界中的事物和人表达时光易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设喻引出论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两句巧妙设问,抒发了一种怅然若失而又无可奈何的深沉感喟,余音袅袅,余韵悠长。

(3)《阿房宫赋》中作者情不自禁发出连续的慨叹,用两个假设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相关:如果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_______”;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在《师说》中, 两句指出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2)《庄子·逍遥游》中且夫乘天地之正, 两句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4)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想要效仿古代圣贤,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的两句是   ,固前圣之所厚。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用自己的妻子偏爱自己类比“__________”,用门客对自己有所求类比“__________”。

(2)《氓》中女子在倒塌的墙壁上没有见到心上人时“__________”,见到后“__________”。

(3)古诗词中常常用头发斑白表达诗人愁苦,如:“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大雅·荡》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与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相近。

(3)归有光《项脊轩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作者端坐室内,静听大自然的美好旋律,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审美情趣。

(4)《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5)在唐诗中,作者常借“飞鸟”传情达意,读来意趣横生。诸如:《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____”一句中,它是只有在梦境才能看到的神奇之鸟;《登高》“____________”一句中,它低回盘旋,仿佛作者漂泊无助的身影。

12、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死而不亡者寿。(《老子》四章)

(3)《大学之道》中的“三纲”: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4)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劝学》)

(5)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初秋夜坐

杨亿

明河如练出城隅,朱火西流暑气徂。

顾兔一轮浮月桂,流萤数点入烟芜。

迢迢宫漏传银箭,淅淅天风下白榆。

岸帻微吟自忘寐,披衣闲起绕庭梧。

诗歌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我当 固:本来

B.而土易 拳:拳曲,伸展不开

C.而幼孩 字:养育

D.且怠 病:生病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我固当  ②视而暮抚  ③早以蕃  ④其欲密

⑤非有能硕茂之也  ⑥非有能而蕃之也  ⑦其肤以验其生枯

⑧而木之性以离矣  ⑨又何以蕃吾生而吾性耶

A.①③④⑦/②⑧/⑤⑥⑨ B.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

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 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

3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介绍了主人公“郭橐驼”名字的由来。既体现其坦荡明达的性格特征,又隐约可见“顺天致性”之意。

B.第二段作者从买树者、树、他植者三个角度,极写郭橐驼种树之业绩非凡。他种的树不仅成活率高而且长得硕茂。

C.第三段用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种树相比,提到了橐驼栽种树苗时像对待孩子一样精心照顾,成活后更是要早晚察看,使得树可以顺应其天性。

D.作者在本文中借种树进行类比,说明为官治理百姓也和种树一样,要顺应天性,而不要政令重重,使百姓不得安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攻打柏林的战役中,一天晚上,苏军必须向德军发起进攻。可那天夜里天上偏偏有星星,大部队出击很难做到保持高度隐蔽而不被敌人察觉。苏军元帅朱可夫思索了许久,猛然想到并做出决定:把全军所有的大型探照灯都集中起来。在向德军发起进攻的那天晚上,苏军的140台大探照灯同时射向德军阵地,极强的亮光把隐蔽在防御工事里的德军照得睁不开眼,什么也看不见,只有挨打而无法还击,苏军很快突破了德军的防线获得胜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