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安2025届高一语文上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旎/  /污  迫/倔  

B.美/包  情/  所/惩   存/

C.驻/包  /城  样/仿  

D.舟/编  头/戏    案/

 

2、下列用横线连接的词,全是同义词的一项是(     

A.张皇——惊慌       霍然——突然     鄙弃——厌弃     砥砺——磨炼

B.亏损——损失       维系——破坏     狼藉——杂乱     戒备——防备

C.违反——违背       笼统——含糊     冷淡——惨淡     指责——指摘

D.发毛——害怕       珍贵——低廉     怜悯——可怜     谦和——谦恭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B.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C. 某报社的记者写给一位校长的便条:您来信约我莅临贵校采访,荣幸之至,我一定准时到校。

D. 王大石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4、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旬有五日而后反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D.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上一场比赛勇士队用小个儿阵容把对手打的毫无招架之力。而到了这一场,没想到对手果然提前做好了准备,开局才两分钟就打了他们一个十比零。

B. 未来的航天技术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按照发展主义的逻辑,作为工业化的一部分,实现太空工业化生产将会是航天事业的下一步目标。

C. 当玩家分数积满当前段位的分数,即可进入下一段位。而当玩家到达钻石及以上段位的晋级,每次需要完成晋级赛的要求才能成功晋级。

D.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之间并不相互排斥,更没有什么“国进民退”的说法,而且是更多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正在成为借势拓展的主角。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通  道

陆颖墨

那一年,一艘潜艇在水下试航时触礁。大批的救生舰船很快赶到了出事地点,水上飞机也逼近附近的海面。

这里的海区不算太深,但也不浅。要把潜艇打捞上来修理不是很快能够办到的。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快让艇内的潜艇兵脱险。

按照操典,潜艇兵水下脱险的唯一通道就是鱼雷发射管。但这又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求生通道。整个过程必须进行得天衣无缝。你要是耐不住水压,或者有其他的一点失手,都可能毁于一旦。所以说,技术重要,体质重要,心理素质更重要。

轮机兵小王刚进发射管就让海水呛了一下。还好,管内水不多,他挣扎着退回舱内。艇长赶紧过来问有什么困难,小王咳着摆摆手说:“没事,没事。”艇长让他休息一下再走,就转身去指挥别人了。

潜艇兵们分三个发射管出来,一个一个浮出了海面。现场抢险指挥员紧张地数着出来的人数,可是,数到最后一个数字,他卡住了——有一位没有出来。经艇长核实,少的正是小王。

幸好,潜艇一出事就向水面抛出了浮标,浮标上有一个磁石电话。有了它,水上指挥水下脱险就方便多了。和艇内联系,还真有人接了,自然是那个轮机兵小王。

只要活着就好!赶紧问出了什么麻烦。轮机兵支支吾吾好半天,但艇长很快听明白了:他不敢再进那个通道。

的确,凡是从鱼雷管钻出来的,没人不心有余悸。那里面充满了恐怖。但是,要是不从那儿出来,只有死亡。

艇长在船上气得直咬牙。他是最后一批离开潜艇的,只是没法儿和小王同钻一个通道。怎么能想到求生的路上也出现逃兵呢!

“这家伙,我在下面的时候他说没事,硬是把我骗过去了,要不,我非……”

海上的天气瞬息万变,说话间就传来气象警报:强热带风暴即将来到。各救险舰船向指挥船请示撤离。请示到舰队,正在做遥控指挥的舰队司令说:“不能放弃。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必须努力。”他以最快的速度又召集了一批潜水专家,一道乘水上飞机赶到现场。

司令和水下的人亲自通话,把风暴要来的情况也做了重申。正说着,风浪已渐渐起来了,舰身摇晃,电话线断了。司令叹口气放下了电话,看看远处海天的乌云,叹了口气。

“首长,我下去一趟。”

声音很平淡,却把大家吓了一跳。下去,就是说潜下水,从发射管再钻进去。这和脱险过程反着来,危险性却要增加好几倍。司令细看,是潜艇学院的一名潜水教员。学院不归舰队管,他是主动要求跟司令来的。教员说:“这是我的学生,他出不来,是我没教好。”

听这话,大家都摇头。起先艇长就要下去,说就是扇那小子耳光也要把他扇出来,因缺乏科学性而未被批准去冒险。眼下风浪越来越大,可不能再搭上一个。

教员说:“第一,我以一个老潜水员的名义,保证自己不出危险;第二,为了中国海军潜水教员的名誉,我必须下去。我深信我和我的学生不会是不合格的。”

司令看看他,沉吟。

教员急了:“首长,风浪来了,没时间再耽误了!”

司令抓了抓他的胳膊。于是,他扶着摇晃的舷梯,很快潜入海中。

他一进入艇内,小王呆住了。从艇体的摇晃中,小王只感受到越来越强的风暴,而且,晃动也加快了裂缝的渗水。等两个人面对面站着时,海水已齐到胸口。

“老师,您怎么……您快出去!我不能害您……”

教员掏出了身上的潜水码表,说:“你出去不出去不关我的事。,,

小王一愣。

“我是为了我才下来的,向你讨回我的一样东西。”

“东西?”小王更不明白了。

“是的,一个潜水教员的名誉。我没想到,我的学生会有在技术上不合格的。现在,我要给你补考。”

“教员……”轮机兵不知说什么好,“我技术上没问题,只是心里……”

“不对。从我多年的经验来说,只有技术不好的人才出不去。我担保,你的心理素质没有一点问题。看来,当年你结业时的合格成绩有假。”

“不……结业时我的成绩是真的。”这一点,小王还要较个真。

“那你证明给我看——补考!”教员重新扬了扬码表。

“可是,教员,我还是觉得……”

“考场里不许脑子走神,只有考试。”教员接着大声点了对方的名字,“王国华!”

“……到。”

“回答没有力量,重来!王国华!”

回答还是不让人满意。水已经到了教员的下巴,他的呼吸明显地急促了。但他竭尽全力又喊了一声学生的名字。

“王国华!”

终于,学生短促有力地回了一声:“到!”

“考试开始,听口令:……”

学生看了老师一眼,按着口令麻利地开始行动。他进入了那个通道。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批的救生舰船很快赶到了出事地点,水上飞机也逼近附近的海面”,小说开头营造出紧张的氛围,把读者迅速带入小说情境。

B.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就是扇那小子耳光也要把他扇出来”表现了艇长的急躁冲动,与下文教员的沉着冷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司令抓了抓他的胳膊”这一细微的动作描写,既写出了司令员对教员生命安危的担心,也有对教员行动的鼓励与赞许。

D.“教员”身上体现了许多军人的优秀品质,他来到舰艇后采用“教学”的方法营救被困在舰艇中的小王,体现了其机智勇敢的一面。

2“强热带风暴”的出现在小说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3“通道”作为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题,共 30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析了国家内外失据以致覆灭的原因。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以极其娴熟的动作弹奏出两支乐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曹操军队的盛大阵势。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在《阿房宫》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______, ______两句中,诗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3韩愈在《师说》中揭示择师标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填空。

(1)朱弦已为佳人绝,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2)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君子超过一般人的才德,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学习。

(3)姜夔《扬州慢》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甫《春望》诗中“城春草木深”的笔法相似。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巨响来渲染蜀道之凶险,进而得出了蜀道令人望而生畏的结论。

(2)《卫风・氓》中,女子将婚期定在秋季后,时时盼望恋人的到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登高之举,传递着她对男子炽热的思念和爱恋。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然景观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具有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来抒发怀念故友和世事沧桑感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耀眼闪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梳妆镜子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词中有不少通过描写猿声来显现景象氛围或表达诗人情感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写坐观日出时,其中“______________”两句落笔在天地相接的地方,写出了云层和太阳初升时的色彩变化过程。

(2)在《项脊轩志》中,作者运用叠词描摹事物,如用“____________”描写了庭院台阶的景象,用“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枇杷树的生长情况。

(3)在古诗词中,很多诗人常赏借用头发斑白来表达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等复杂的感情,如“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夕

[唐]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

【1】“此诗之妙处在一起一结。”(《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首联缘情写景,渲染暮春景致,________一词表明诗人一直关注着春情;尾联墨中藏意,从暗用五湖典故看,“归”字含有________之意。

【2】颔联写得极为精妙,是传诵的名句,请作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一】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无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处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

(节自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

【注释】①唐昭宗:即李晔。晚唐时期宦官专政,对皇帝有废立大权。昭宗是僖宗之弟,即由宦官拥立为帝的。后来昭宗与宰相崔胤谋诛宦官,反被宦官刘季述等幽禁,后虽得神策军解救,重新复帝位,但却招致梁王朱全忠乘机领兵入京,唐朝因之覆灭。

【文二】

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②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

④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下列对文本一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B.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C.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D.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端”,文中指萌芽、发端,与《孟子》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端”含义相同。

B.“中”,文中指符合,与《劝学》“木直中绳”的“中”含义相同。

C.“患”,文中指祸害、灾难,与“患得患失”的“患”含义不同。

D.“少牢”,文中指祭祀用羊、猪各一头。一般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一】开头说自古以来,宦官扰乱国家,比女人造成的祸患还要严重。

【文二】开头提出盛衰由于人事论点,用庄宗得失天下事为全文立论的根据。

B.【文一】宦官获得了君主的完全信任后,就用祸福来恐吓他、挟制他。

【文二】安闲享乐的庄宗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

C.【文一】当祸患已深,皇帝想和疏远的大臣们一起除掉亲随,但快慢难把握。

【文二】第二段承接上文,详细叙述了庄宗接收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情经过。

D.【文一】宦官造成的祸患,只要君王有所悔悟,就可以有办法把他们除掉。

【文二】篇末引出历史教训,总结全文,阐述的事理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5】宦官得以乱国的原因是什么?欧阳修在其《五代史》中为宦者立传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人类衣食来源皆赖自然所赐。近代地理大发现以来,人类开启了系统记录生物多样性、探求自然秩序的进程,博物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学科相继确立,人类也得以更好地认识自身。孟德尔从豌豆杂交中读出了遗传的奥秘,袁隆平从野生稻中研发出超级水稻,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这里面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但自然乃是一切发现的前提。人,永远无法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