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山2025届高三语文上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句子出自的作品依次是( )

①如果收入二十镑,花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他就快活;如果花二十镑一先令,他就苦恼。

②你又来做什么?死活凭我去罢了,横竖如今有人和你顽,比我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笑,又怕你生气,拉了你去哄着你,你又来做什么呢?

③“这没有什么,不过我的胆子大一点。”哥哥觉民带笑地说,便停了脚步,让弟弟高觉慧走到他旁边。

④哎,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就会来,会用她们的亲吻来舔我的脸。

A. 《巴黎圣母院》 《红楼梦》 《家》   《大卫·科波菲尔》

B. 《高老头》 《水浒传》 《雷雨》   《巴黎圣母院》

C. 《大卫·科波菲尔》 《红楼梦》 《家》   《高老头》

D. 《大卫·科波菲尔》 《红楼梦》 《家》   《巴黎圣母院》

 

2、下列各选项对其诗句中所写到的花草意象分析错误的是( )

A.“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诗句以“兰”喻美好的道德品质与修养。

B.“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此诗借“牡丹”批判时风。

C.“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该诗以“桃花”象征明艳的美人。

D.“金谷园林知几家,竞裁桃李作春华。无人得似天工巧,明月中间种桂花。”诗人借桂花抒发自己无人赏识的落寞。

3、下列《三国演义》章回标题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②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③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④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A.④②①③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①②④③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是(  

A.辞楼下殿,来于秦     玉石,金块珠砾

B.削月割,以趋于亡     则思知止以

C.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后人哀之而不

D.歌夜弦,为秦宫人     则思身以黜恶

5、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A.马之千里者

B.我持白璧一双

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韩山拾得

黄孝阳

韩山拾得,我的高中同学。

他爹叫韩山,一个老鳏夫,瘸了半条腿,还能跑得飞快,挤进汽车站前看热闹的人堆里,抓起竹篮没肯再撒手——竹篮里躺着一个不足百日的弃婴。

韩山拾得讨厌他爹。他爹在取名时也忒不负责任。班上几个横蛮惯了的男生,不高兴了,把他打一顿;高兴了,也把他打一顿——说这叫打日本鬼子。瘦小的他偷了户口本,跑到派出所要求改名,警察瞪起眼珠子,“叫你爹来!”

韩山拾得绝食三天。在县搬运站当厨师的韩山拗不过儿子,买了包阿诗玛烟,到派出所见人就低头哈腰。

韩山拾得回到学校。老师上课点名,喊了几声“韩山拾得”,他不起身。老师大怒,喝令他出去。隔不多时,他回来了,身子发抖,脸白得吓人。

众目睽睽下,他攥着根粉笔,抖抖嗦嗦,在黑板上写下“韩小山”三个字。接着,他把揣在裤兜里的左手慢慢拿出来,把左手紧握着的石头狠狠地砸在自己脑袋上。血咕噜一下冒出来了。他晕了。

他忘掉说一句话:“以后谁再叫我韩山拾得,我就这样砸死他。”不过就算他说了也没用。大家都觉得他脑子是坏掉了,连最胆小的女生也敢在他经过时往地上吐唾沫。

终于,他用锄头敲破同学的脑袋,他退学了。等到我参加高考那年,他已经成了县城赫赫有名的小山哥。这倒不是因为他心狠手辣,马仔众多。

城北的金刚在影剧院看戏,把脚跷到前排,把甘蔗渣吐到韩小山衣领里。韩小山回头扔过句脏话。金刚把甘蔗在韩小山脑袋敲成两段。两伙人打起来。韩小山这边寡不敌众,被金刚一伙拖到影剧院门口吊成沙包轮流踢打。

韩山路过瞅见。这个老实了一辈子的厨师急眼了,挥舞着刚在游麻子那儿磨快的菜刀,要与人拼命。金刚脱掉外衣,往手臂上一缠,大吼一声迎上去。韩山的菜刀被打掉。父子俩被面对面吊起。

但金刚只得意了不到半个小时。搬运站七十二条大汉拿着铁链、撬棍出动了。让县公安局头疼不已的金刚团伙从此匿迹。韩小山一战成名。

从韩山拾得到山哥,是三年。

从山哥到韩山拾得,是二十年。

我是在街头偶遇韩山拾得的。他推着坐在轮椅里的老父亲,站在洒满金秋阳光的梧桐树下。我喊出他的名字,一眼认出那个断了左手巴掌的老人。1990年搬运站解散,韩小山的日子一落千丈。在一次赌牌时,他押上了左手。底牌揭开,韩小山操起刀,对自己下不了手。对方问他是否要帮忙。这时韩山又出现了,一刀下去,血泪横飞。

“就在那一天,我才真正长大成人了。”

他没有细说他这二十年。我早有耳闻。他先是靠贩卖辣椒、香菇等农产品攒了一笔钱,再承包县罐头厂做起出口外贸,生意做得很大,日本是主要销售市场。这可能是他把名字改回去的缘由,日本文化深受中国禅宗的影响,寒山与拾得两位唐代高僧广为人知。

“世间谤我,贱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我想起寒山这句话,下意识地说了出来。

“那你为什么又叫回韩山拾得?”我问。

他没有回答我,顺手接过老人从兜里摸出的烟斗,点燃,深吸一口,再弯腰塞入父亲嘴里。老人的面容平静而又惬意。梧桐叶间漏下的金色阳光如同鸟羽,轻轻地覆盖在他的肩膀上。

梧桐树下是一家老人用品专卖店。一位眉目温婉的女子走出来,向我点头致意。我认得她。黄梅英,韩山拾得的妻子,当年我们学校的校花。

她接过轮椅,挥手与我告别。我进店打算给父母买一些冬天里的衣裤,看店的小妹喜气洋洋,打电话的声音跟唱山歌一样:“姨,黄姐今年又在我们这儿订了一大批货,你赶紧发货。羽绒棉被,还是波司登的,38床;鸭鸭的雪地棉鞋,男款76双,女款……”

我纳闷了:“这些都是黄梅英订的?”

“是呀,你认得她?黄姐的老公,哎,就是韩老板,去年在他开发的池头新寓旁边搞了家疗养院,跟星级宾馆一样。县搬运站的职工,哪怕只在那儿待过一个月,男的满五十五周岁,女的满五十周岁,又或者身有残疾的,都可以去,吃的住的用的,全部免费呀。这些人上辈子真是积德修福了!”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小说以时间为序,讲述了主人公韩山拾得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通过其前后截然不同的人生阶段的对比,揭示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主题。

B. 韩山能为儿子在别人面前低头哈腰,也能为保护儿子与人拼命,这些情节表现了他对儿子深厚无私的爱,这种爱最终改变了儿子命运的走向。

C. 韩山给儿子起名“韩山拾得”,一方面是因为儿子是自己拾得的弃婴,一方面是希望儿子能像唐代高僧寒山、拾得那样学会隐忍,免于灾祸。

D.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比喻手法,将“梧桐叶间漏下的金色阳光”比作“鸟羽”,生动而诗意地表现了阳光的温暖柔和,“金色”也暗示了韩山一家如今的经济状况。

E. “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者,小说借助“我”的所忆、所见、所闻串联情节,展现人物形象,也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

2小说中的韩山拾得有哪些主要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主人公名字和称呼的变化为线索来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蜀道难》中,表现蜀山瀑布水流急、水势大,其声轰鸣如雷的句子是:“_________。”

(2)《蜀道难》中,含有“五丁开山”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与“手可摘星辰”表达意思较为接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4)《秋兴八首(其一)》中,杜甫抒发故园之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5)《咏怀古迹(其三)》中,以地势险峻暗示昭君出场不凡的句子是:“________。”

(6)《登高》中,展现浩瀚无际的秋景图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7)《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音清脆利落,高低音交错的诗句是:“___________。”

(8)《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道出全诗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9)《琵琶行》中,描绘琵琶女在风月场所演奏,众人欢饮并随节奏击打节拍以致狂欢的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琵琶行》中,描写白居易一行人听罢琵琶女激越的演奏后为之震撼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敦颐《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两句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地长出花白头发。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追怀英雄豪杰,暗寓南宋统治集团没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豪杰的句子是“__________”。

9、按要求填空。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金张藉旧业,________________。(左思《咏史》)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作者的梦游历程是夜晚始行,拂晓至半山,置身山中的他“_________________”,待到听闻震撼山巅的熊咆、龙吟之声时,又向我们呈现了别样的惊险之景。

(2)《登高》中表达了诗人八重之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月”是古代诗词作者尤为青睐的意象,借以表达各自不同的情感,如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的“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总结万物竞相自由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表现同仇敌忾的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4)《登飞来峰》中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注]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此诗是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后所作,当时李林甫得势,正直之臣备受排挤。此诗借用了屈原《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诗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颂扬橘树经得起严冬考验终年常绿绘制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橘林图景。

B.三、四两句,写橘树经冬翠绿,并非因为江南气候暖和而是因为它有着耐寒的本性。

C.五、六两句,写这些丹橘本可以送到远方呈献给尊贵的客人,无奈关山重叠,通道受阻。

D.本诗构思精巧,结构严密,最后发出桃李难道不能供人乘凉的呼喊,增添了诗的艺术魅力。

【2】有人认为本诗是借橘树来写自己,那么诗人借橘树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尝读六国《世家》,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节选自苏辙《六国论》)

材料二: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节选自苏轼《六国论》)

【1】下列对文中画破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B.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C.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D.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怪天下之诸侯”与“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两句中的“窃”字含义相同。

B.“莫如韩亲魏”与“邻之厚”(《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厚”字含义不同。

C.“皆归哉”与“沛公安在”(《鸿门宴》) 两句中的“安”字含义相同。

D.“辍耕太息以时”与“以俟君子”(《侍坐》)两句中的“俟”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辙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非常粗略,图谋利益时也很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

B.苏轼认为六国之所以稍稍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是凡是民众中的优秀杰出的人大多被作为客卿供养起来了,各有各的职守。

C.秦始皇起先要驱逐客卿,因为李斯的言论而作罢。这里的言论指的是李斯写给秦王的奏议《谏逐客书》。

D.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凭借法制而不凭借人治治国,诛杀不遵守自己法令的客卿,让优秀的客卿散归田亩,世人都认为秦始皇明智,我和世人的观点有分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⑵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武亦姝成为“中国诗词大会”比赛第二季冠军,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在实际的学习中,武亦姝不但文理均衡,而且能背诵两千首古诗词。成功登顶后,她淡定地表达:“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能享受到它带给我的生活中的快乐,就够了。”

然而在当下,不少学生甚至一些家长一直以来就这样质疑: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默写只占5分。为了这区区的5分的古诗文默写,值得花那么多时间学习和背诵吗?

根据上述材料,从你的学习体验和生活经历出发,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