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中的鲜明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_______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2)科学研究_______需要研究者的态度、见识、胆略和洞察力,但如果没有文化涵养的支持,再优秀的研究者也难以成功。
(3)白妞那双眼睛一顾一看,满戏园子里便_______,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响儿。
A.传诵 纵然 万籁俱寂
B.传诵 固然 鸦雀无声
C.传扬 固然 万籁俱寂
D.传扬 纵然 鸦雀无声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有数位诸侯国的国君相继成为霸主,史称“春秋五霸”。“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中的“缪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B. 班固,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他修成的《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C. 三辅,汉朝以京兆尹(原为官名,汉朝也作政区名)、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这三个地区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D.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3、下列选项中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次关木索 同“贯”,这里指戴上 若望仆不相师 怨恨,抱怨
越长城之限 门槛,这里指城墙 而皆若偻 迅速
B.则仆偿前辱之责 同“债”,指下狱受腐刑 厥有《国语》 才
举酒属客 同“嘱” 嘱托 凌万顷之茫然 旷远的样子
C.请略陈固陋 固执鄙陋的意见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抒发
其远古刻皆漫失 弥漫 道皆砌石为磴 石级
D.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 法度、法规 婴金铁受辱 缠绕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山川相缪 盘绕、围绕
4、下列加点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冈gāng 执拗niù 熙攘rǎng 磕磕kē绊绊
B.籼xiān稻 忸怩ní 晨曦xī 合hé颜悦色
C.愧疚jiù 负荷hé 碾轧yà 窸窸窣窣sū
D.淤yū泥 分孽 niè 炽chì热 戛jiá然而止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大学演讲时说,中哈两国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要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
②近年来,一些二三线城市出现了奇特的现象:市政设施完善、住宅群落整齐、却万人空巷,这是当地政府为被市场规律大搞房产开发的后遗症。
③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遭遇罕见干旱,洛杉矶市独辟蹊径,往水库里投放了近1亿个塑料球,以期高效节水,这种塑料球能有效阻止湖水蒸发。
④真实的情感最能在简朴的生活中流露出来。因为锦衣玉食,味浓,人心易贪恋而忘情;箪食豆羹,味淡,人心不生执着反易流露。
⑤会议期间代表们广开言路,积极建言献策,为政府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⑥据英国《太阳报》报道,一男子意外被困在自动取款机里,情急之下不得不写纸条求救,然而,许多人以为这是一场恶作剧而安之若素。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神七”的亮点何在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因为要完成太空行走,必须在飞船上增加“气闸舱”的功能,这是“神舟”七号最大的亮点。根据飞船的总体设计,这一功能由飞船的轨道舱来实现。
“神五”和“神六”上的轨道舱仅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舱,航天员的吃喝拉撒睡全在这个舱段进行。针对“神七”的发射任务,轨道舱增添了许多新的功能,设计人员称作的“气闸舱”,实际就是轨道舱。“气闸舱”具有舱内气压泄除和恢复系统,舱内有线和舱外无线的出舱活动通信系统,出舱活动操作显示界面、照明和摄像装置,舱外航天服接口支持系统等。
为保证“神七”发射成功和航天员安全回家,“神七”返回舱座椅下的一个压力燃气包里用“压缩空气”来取代原先使用的燃气,并相应地增加一套“气源组件系统”作为动力源。座椅的提升原理没有变化,采用安全的气体——压缩空气,意味着即便发生泄露,也不会对航天员的身体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
“神七”另一个不同之处是发射时间进行了调整。“神五”和“神六”的发射时间都是在上午八九点,飞船返回的时间都是在凌晨。而“神七”的发射时间是晚上,飞船返回的时间是下午6点左右。飞船发射的首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返回的落区在内蒙古的四子王旗,所以首区和落区的时间被称为“一黑一白”。
发射时间的调整,主要是考虑到航天员出舱时间是在阳照区。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的活动都会被观测得一清二楚。飞船返回在白天,不仅便于对航天员的搜救,也便于飞船回收试验队及时对返回舱进行快速处置。
同前两次载人航天飞行一样,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是重中之重,因此,飞船设计师们把“安全设计”视为第一准则。不论是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还是返回轨道舱,关好舱门非常重要,因而飞船舱门被设计师称为“生死之门”。飞船结构与机构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游巍说,在沿用了“神六”舱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形式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神七”的舱门进行了十多个项目的改进设计。考虑到航天员身着出舱航天服,充压后服装体积会增大,“神七”舱门的通径也比“神六”有所增加。
舱门打得开、关得上、密封可靠成为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真空、高低温、失重的太空环境下,将舱门打开,并不像在地面开关门那么轻而易举。而且舱门若不能保证密封,轨道舱内就无法复压,意味着2名航天员将无法脱掉舱外航天服,不能回到返回舱。
2004年,设计人员特意研制了真空热环境舱门开关装置,实现了在地面进行真空和高低温环境下的试验验证。游巍说,舱门专用的“真空罐”里,设置了开关舱门的机构,像一只机械手在模拟航天员的操作。设计人员为了获得舱门在更为恶劣的太空环境中的数据,还把“真空罐”的温度拉偏到零下45度和零上45度。通过计算机操作,获得试验验证数据。
“神七”发射升空后,将在341公里的高度绕轨道运行,也就是说,出舱的航天员要在这个高度进行太空行走。同时,飞船还将携带的一颗小卫星放飞太空,上演一部人、星、船曼舞太空的大戏。
小卫星位于轨道舱前端,离5个复压气瓶近在咫尺,如果释放小卫星时爆炸螺栓产生碎片,就会像子弹一样打到气瓶身上,一旦气体泄漏,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飞船研制人员特意为安装在轨道舱外的5个复压气瓶穿上了“防护衣”。为了航天员的安全,为了“神七”的万无一失和载誉而归,研制人员慎之又慎,把安全做到了极致。
【1】下列对“气闸舱”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上增加“气闸舱”的功能,是为完成太空行走做的必要准备。
B.“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气闸舱”是在“神五”和“神六”轨道舱的基础上,针对“神七”发射任务的新特点,增添了许多新功能的与轨道舱并列使用的新系统。
C.“气闸舱”具有舱内气压泄除和恢复系统,舱内有线和舱外无线的出舱活动通信系统。
D.出舱活动操作显示界面、照明和摄像装置,舱外航天服接口支持系统等也是“气闸舱”所具有的系统。
【2】下列对“首区和落区的时间被称为‘一黑一白’”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此处的“首区”特指“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落区”则是指飞船返回的落地点“内蒙古的四子王旗”。
B.“一黑一白”是指“神七”的发射时间是晚上,飞船返回的时间是下午6点左右(还是白天)。
C.发射时间的调整,主要是考虑到航天员出舱时间是在阳照区,这样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的活动更便于观测,同时也考虑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收视效果。
D.飞船在白天返回,既有利于对航天员的搜救,也有利于及时对返回舱进行处置,更好地保障航天员的安全。
【3】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神七”轨道舱座椅下的一个压力燃气包里用“压缩空气”来取代原先使用的燃气,并相应地增加一套“气源组件系统”作为动力源。
B.“神七”舱门被设计师称为“生死之门”,在沿用了“神六”舱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形式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神七”的舱门进行了十个项目的改进设计。
C.“神舟”七号出舱的航天员要在341公里的高度进行太空行走。同时,飞船还将携带的一颗小卫星放飞太空。
D.释放小卫星时爆炸螺栓会产生碎片,像子弹一样打到气瓶身上,必然导致气体泄漏。因此,飞船研制人员特意为安装在轨道舱外的5个复压气瓶穿上了“防护衣”。
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中“ , ”两句,表达了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句子以高山大海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回忆南朝宋武帝刘裕当年北伐功业与气势,表现词人无限景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里感叹人生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
(3)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两句化用《诗经》中 的诗句,借恋人之间的思念,表达对人才的渴求。
(4)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世人,只有通过广泛学习和不断反省才能智慧明达。
(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用猿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不能草率北伐抗金,否则最终可能会像宋文帝刘义隆一样,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雄心,最后却只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名句默写。
(1)《芣苢》中写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2)《插秧歌》中写出劳作犹如战斗的紧张气氛的两句是 _____,____。
(3)《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需要美酒的诗句是______?____。
(4)《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和对仗,表达了脱离官场,回归家园的强烈愿望。
(5)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①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②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③,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注:①陈慥:字季常,眉州人。东坡至黄州,季常数从之游。②司州:唐代武德初以黄陂置南司州:王长官当时居住黄陂。③摐摐:拟声词。④釭:灯。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开篇三句语出不凡,既包含着词人岁月流逝、傲视天下的感慨,又将王长官其人与长江共论,有赞颂之意。
B.“古县”表明历史悠久,“云溪”“竹坞”“松窗”凸显环境之幽,“江南岸”三句则写与王长官黄州会面的因由。
C.下阕转入景语,描写雨过风起、烟云迷离的景象,借景邀王先生喝酒,侧面表现了王先生高雅的志趣。
D.“逢逢”是象声词,形容鼓声,此处写分手在即,“行人未起”而鼓声催发,表现了相聚的愉悦和二人的不舍。
【2】词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资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和献所俘旧港首长。帝大悦,爵赏有差。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首陈祖义,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
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奈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九年六月献俘于朝,帝赦不诛,释归国。是时,交趾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詟,来者日多。
十年十一月,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其前伪王子苏干剌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赐不及己,率兵邀击官军。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帝大喜,赉诸将士有差。
十四年冬,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成遣使朝贡,辞还。复命和等偕往,赐其君长。十七年七月还。十九年春复往,明年八月还。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赉敕印往赐之。比还,而成祖已晏驾。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诸军守备南京。南京设守备,自和始也。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选自《明史·郑和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
B.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
C.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
D.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藩邸,指藩王的宅第,藩王是指拥有封地或封国的亲王或那王。
B.爵赏,是指有一定地位的公卿把爵位赏赐给下属或同僚。
C.晏驾,是古代帝王死亡的讳称,意思相同的词还有驾崩、宾天等。
D.朝贡,指古代外国或藩属国的使臣来朝见君主,并敬献礼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和于永乐三年六月,接受命令出使海外,从苏州刘家河渡海出发,依次走访各国,向他们宣读天子的诏书。
B.郑和深通外交之道,对番国君长恩威并施。他在外交上主要采用怀柔的方式,动用武力大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C.郑和富有计谋,思虑周全,锡兰山国王诱捕郑和,欲索金币,郑和对此作出详细的计划,先破其城,后以伏兵打败其水军。
D.郑和历经三朝,七次出使。先后出使过三十多个国家,获得了许多宝贝,使明朝与海外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4】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5】根据材料概括郑和下西洋的作用。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有些城市,人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番景象: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前,汽车要么减缓速度,要么停下来,司机向行人招手,示意行人先走。每每这时,人们心里总会升起一股暖意,感觉到这种礼让三分的文明境界是多么美好。然而,有些地方的斑马线经过风吹日晒、车马辗轧,已经模糊不清,人流密集时,车来车往,险象环生。
斑马线的醒目程度,表面上看似小事一桩,但它却关乎着城市的脸面。很多城市把文明的标准理解为楼高路宽,其实文明更多地体现在细节上。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