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广东广州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模模糊糊——________

糊里糊涂——________

摇摇晃晃——________

2、我会填。

①、在___________的日子里,在____________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____________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过去的日子_________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__________了。《匆匆》

②、我生待明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日歌》

③、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心录》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殿前拾得露华新。《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⑥、但我深深地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囚歌》

⑦、《学弈》中其中一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填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请写出孰为汝多知乎?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汉字的音序,并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诗句中带引号的字改正确,再用改正前后的两个字写一个成语。

1.远上寒山“水”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把“水”改成“_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_

2.孤帆“近”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把“近”改成“_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_

3.两个黄鸣翠柳,一行“黑”鹭上青天。

把“黑”改成“_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_

4.春风又绿江南岸,“暗”月何时照我还。

把“暗”改成“_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_

5、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精兵_____政   开卷有_____   一言九_____ 自相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美文来欣赏。

沁园春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注释】①北国:指我国北方。

②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③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④风骚:本指辞藻。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诗经国风》和屈原的《离骚》),泛指文学。

⑤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汉朝人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

【1】这首词上阕描写了________,下阕抒发了________

【2】找出词中的比喻句,抄写在下面。

________

【3】你喜欢毛泽东的这首词吗?说一说理由。

________

【4】如何理解词中最后两句话?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

【5】把你知道的毛泽东的词再写下一首。

________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锄禾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____________告诫人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 )的辛苦,提醒人们( ),诗歌表达了对农民(   ),著名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②一枝一叶:用竹子枝叶来比喻百姓们的各种小事。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署:衙门。

B.萧萧:形容草木凋零。

C.吾曹:我们。

D.关情:牵动情怀。

【2】给诗句中的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疑是民间疾苦声。( )

A.指(人民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

B.憎恶,厌恨。

C.因病引起痛苦;患病的痛苦。

(2)些小吾曹州县吏。( )

A.细小;微小。               B.稍许;略微。             C.少许。

【3】“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人关情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题画诗,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关于白开水的传闻

①有关白开水的传闻近来很热,真的,还是假的?

②日前,北京市卫计委邀请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逐一解惑。

③范志红解释,在80℃以上时,水是绝对安全的,因为这个温度足以杀死微生物。水温降至60℃以下时,水环境就非常适合细菌生长繁殖。水多久会变质?并没有固定时间,因为水会受客观环境影响,比如外界温度。夏季气温超过30℃,空气湿度较高、细菌繁殖较快,极易污染水,引起人体腹泻。所以,夏季的隔夜水最好别喝,冬季的隔夜水最好装在有盖的容器中,比如暖水瓶。专家建议,烧开的水不宜放置太久,过了好几天的开水最好别再饮用。

④“大量喝水就能瘦”的说法没有科学证据。如果正在通过饮食减肥,多喝水会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如果并没有控制饮食,想只靠多喝水减肥,那就很难达到效果。

⑤特别要注意的是,水饮用过多可能导致低钠血症,甚至有水中毒的危险性。喝水是一种好习惯,但大量喝水对于减肥来说并没有任何其他的作用。适当饮水,保持睡眠和平衡的膳食营养,才能保持天然的健康和美丽。

⑥范志红说,如果隔夜水中没有物质基础,致癌物质是不会凭空诞生的。人们最担心的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必须要在含有硝酸盐的基础上才会产生,但普通的饮用矿泉水或者纯净水中要么只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要么什么都没有,这种情况下致癌物质不会凭空诞生。只要能保证水质来源本身符合安全标准,理论上水再怎么烧也不会产生致癌物质。但隔夜的茶水会产生氨基酸等物质,时间一长容易导致微生物繁衍,不宜饮用。

⑦饮水机里的水如果放置时间太长肯定不如原来新鲜,比如会存在细菌污染等情况,但对其他物质来说,不会有太大改变。现在饮水机的加热温度一般是100℃,即使反复煮,水质也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变化。如果水质合格、硝酸盐含量很少,那么煮沸之后所能产生的亚硝酸盐也会很少。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烧开的水不宜放置太久,过了好儿天的开水最好别再饮用。

B.隔夜的茶水会产生氨基酸等物版,时间一长容易导致微生物繁衍,不宜饮用。

C.水饮用过多可能导致低钠血症,甚至有水中毒的危险。

D.外界温度是水变质的唯一原因。

【2】读完短文,你认为喝水减肥靠谱吗?请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第5自然段中的加点词“适当”,去掉这个词语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文字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把它放在哪个自然段后面最恰当?并说明理由。

减肥的原理很简单,摄取热量小于消耗热量。不要暴饮暴食,要少油少盐,少食多餐:要三餐规律,均衡搭配,避免吃得过于单一,每一餐需要有优质蛋白质、丰富蔬菜、粗粮主食;最好搭配规律运动,每周三次以上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这句意味隽永的佳句,曾引起多少人的遐想啊!

明月几时有呢?几乎人人会答:每月十五(农历)月儿圆。可是,这个答案既对,又不对。今天,站在地球上观察,作出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可如果从天文学的角度作客观观察,或上溯亿万年,或下推亿万年,这个答案却是错误的。这是为什么呢?还得从明月几时有说起。

月有阴晴圆缺,道理何在?这是由于月亮是绕着地球旋转的,它本身并不发光,而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当月亮转到地球与太阳中间的时候,对着地球的一面照不到太阳光,因而我们看不见它。当它沿着轨道继续转动,我们就可以渐次看到娥眉月、半弦月、弯弓月了。当它正好转到和太阳相对一面的时候,一轮白玉盘似的皎月,就会高悬夜空。可见,明月几时有取决于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

今天,月亮绕地球一周需用29.52天,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它,也就是经过一圆一缺这样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明月十五有是对的。然而,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不是从来就是如此呢?

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表明:4亿年前,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现今的3倍,这就是说,当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需9天,也就是说,那时候一个月不是30天、29天,而是9天,明月不是十五有,而是________”。有关资料还告诉我们:7千万年前,月亮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是逐渐变长的。可以预料,再过几千万年以至上亿年,每个月将会变成40天、50天,明月也会变成二十有二十五有了。

这似乎是奇谈怪论,其实并不奇怪,这就是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道理。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运动速度本身也在运动着。所以说,明月几时有这个答案历来不是固定的,将来还是这样。任何想把这个答案固定住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1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来看,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A. 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多项选择)。

A. 分类别   B. 列数字   C. 作比较   D. 下定义

E. 举例子   F. 打比方

45节横线上应填(    

A. 初四   B. 初五   C. 初九   D. 十五

5最后一节中这个答案历来不是固定的;下列与历来一词对应的表时间的词语有(    )(多项选择)。

A. 再过几千万年以至上亿年   B. 4亿年前   C. 7千万年前   D. 今天

65节说明了3个不同时期月亮绕着地球旋转的情况,这3个时期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1、阅读

[材料一]

古人云:“开卷有益。”读书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启迪我们的智慧,提高我们的素质。读书能丰富我们的生活,展示我们的个性,提高我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我们要多读经典书籍。因为每一个民族与时代的精神都凝聚在其中,最美好的创造都汇聚在其中。阅读名篇名著,犹如聆听大师的教诲,教我们热爱生活与学习做人,教我们明辨是非并懂得友爱。一部名著,能够使我们的情感受到震撼,心灵得到净化,甚至在做人、学习、事业上影响我们一生。

课外阅读不能只读一类书,要广泛地多读有益之书。首先不要只看和习作有关的书。当然看作文书短时间内有利于提高习作水平,但把课外阅读变成纯粹的“习作阅读”,这种做法是不能真正提高习作水平的。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好比蜜蜂采蜜,不能只采一朵花,必须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其次不要只选择卡通和动漫类书籍。这些书虽然情节有趣,但内容较浅,不利于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千万不能着迷。

总之,同学们读课外书要有选择。要读好书,对于重要的文章和书籍,我们还要认真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课外阅读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材料二]

红林小学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表

 

 

人数

百分比

阅读内容

卡通画

112

56%

杂志

32

16%

武侠小说

30

15%

文学名著

26

13%

阅读习惯

每天读

15

7.5%

经常读

70

35%

有时读

93

46.5%

不读

22

11%

【1】材料一中提出,学生课外阅读选择内容时要注意:不要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提出要多读经典书籍,请简要说明理由。(写出三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的调查结果,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红林小学六年级学生读文学名著的最少。( )

(2)红林小学六年级学生最喜欢读的课外书是卡通画。( )

(3)红林小学大多数六年级学生都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 )

(4)红林小学六年级学生读杂志的比读武侠小说的少。( )

【4】读了以上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经验,请你给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提出两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①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一个高潮到了。 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游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②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①句中的“又”字有何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②句分别是此部分内容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儿也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采用了_______的段落结构。

【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张: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②陈设,铺排;③夸张,扩大;④看,望;⑤商店开业。

灯结彩______声势______西望______一弛______

【4】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真有意思!古人也有描写中国传统佳节的诗句。

我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第②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元宵节的“美好快乐”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哪一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先用“//”将这段话分两层。再说说你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2】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

【3】文中画线句子表明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方面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红火热闹。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最温暖的墙

①玲玲是一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自己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玲玲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第二天上课时,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玲玲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玲玲。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婆娑和妩媚。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1请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为什么说“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的划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句中的“有一种期待”,学生们“期待”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温暖的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你怎么能信奉他说的话呢?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对小强说:明天我家有事,不能跟你一块儿上街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橘子真酸。(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仿写句子) 

鲜花无语,却________;青春无语,却________

4)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我们心目中,老师是挺拔的大树,能够为我们遮风挡雨;老师是_______,能够________;老师是______,能够________。(仿写句子)

(2)我们举办并策划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毕业联欢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

(4)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激之情。

(5)有的人在工作、学习中缺乏耐性和韧性,他们一旦碰了钉子,走了弯路,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研究才能。

句中“碰了钉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给出的句式,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疫情中的逆行者点赞。

疫情中的逆行者,像虎一样勇猛和无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

(2)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又有什么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这件事情必须你去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论什么人到了这里,都会被珠峰巍峨壮丽的景色所迷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快乐习作抒真情

爱是博大的,它能容纳百川,它能渗透一块坚固的巨石,它又如一杯香气四溢的茶,你越细细品味,你也就越能品出它的香味。请以“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