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字组词。
驿(________) 烂(________) 朗(________) 梨(________) 陡(________)
泽(________) 栏(________) 郎(________) 犁(________) 徒(________)
济(________) 忖(________) 欣(________) 放(________) 祥(________)
挤(________) 村(________) 颀(________) 旅(________) 详(________)
2、照样子填空。
例:能歌善舞的七兄妹
______的帐篷 ______的生活 ______的宴会
______的小岛 ______的头发 ______的爪牙
3、认字标音。
纠集( ) 殴打( )
无辜( ) 毒瘤( )
一沓钱( )
4、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对应的作品或人物。
1.公主 七个小矮人 继母 王子 毒苹果
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汤姆 鬼屋寻宝 金币 乔埃 勇于探险
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丹麦 家庭贫苦 童话大师 《丑小鸭》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英国 海难 荒岛 “星期五” 历险 木筏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你积累到的诗词名句填空。
嗅着诗词芳香,我们茁壮成长:从刘禹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明白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道理;从辛弃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懂得正义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从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中知道自古以来难有十全十美的事。
6、朗读《清平乐》,完成练习。
春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因风飞过蔷薇。
【1】把诗词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词人、书法家__________。“清平乐”是________ 名。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_______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 _____________ 之情。
【3】“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欧阳修曾有一首《蝶恋心》,表现一位深闺女子对意中人的思念,作品下阕运用了与这首《清平乐》相似的表现手法:“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 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首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这两种感情又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解释下列词语。
往:____________ 迟迟:____________
载:____________ 哀:____________
【2】《采薇》选自《______》,薇是______。《诗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梅 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数(shǔ shù)枝梅
为(wéi wèi)有暗香来
【2】这首诗通过赞美梅花,来表现 _____________。
【3】从“凌寒独自开”可以看出梅花 _______________ 的品性,这种品性也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4】“暗香” 喻指_____________,由此我们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现代文阅读。
大自然的声音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ni)喃(nan)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丁丁冬冬……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拉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动物也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1】大自然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仔细地读读课文,你能在文中找到许多表示声音的词。请任选五个认真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篇文章都是围绕课文中的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从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3】读完这篇课文,你同作者一块儿走进大自然,感受美妙的声音,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独享“体罚”的秘密
(1)弗洛斯特女士是全镇男女老少心中的严师。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大家心里的。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2)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考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来,比划着对我们说:①“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消磨我的时间,下面就开始考试。”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了下来,拿起一本书,径自翻了起来。
(3)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沙白打了个招呼。果然,她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慌慌张张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她正读得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
(4)这次作弊的代价首先是一个漫长的周末。晚上,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只是故意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拿定主意,决定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
(5)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站到老师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永远不做这种事了。”
(6)“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林特女士拿起笔,在我们的试卷上写上“考试零分”四个大字。“考试作零分记,而且要接受惩罚。”
(7)看到她操起了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得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清楚了。
(8)她吩咐我们分别站在办公桌的两头。“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她说。
(9)我哆哆嗦嗦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啪”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了。我尽管没挨揍,眼泪却上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
(10)“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开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
(11)“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打我吧,是我的错!……伊丽莎白,你怎么了?”
(12)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眼睛,越过办公桌,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想不到伊丽莎白竟红着脸:“你说什么?是你在挨揍呀!”
(13)怎么?②疑惑中,我们看到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了一板——“啪!”哦,原来如此。
(14)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在弗洛斯特女士任教的几十年中,这样的“体罚”究竟发生了多少回?我无从得知。因为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约多半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
【1】请联系短文内容,把下面描写“我”的心理体验的词语按先后顺序写下来(只用序号)
(1)惊恐万分(2)恍然大悟(3)痛心疾首(4)战战兢兢(5)慌慌张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语言。
(1)读了①处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我知道“在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的时候,我对这句话中的“诚实”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读②处的句子,我明白弗罗斯特老师是这样做的原因:__________
【3】读完全文,我们感受到弗罗斯特老师不仅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同时也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 的老师。
【4】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例题练习
有风格的小偷
林清玄
①走过一家羊肉炉店的门口,突然有一个中年人的声音热情地叫住了我。
②回头一看,是一位完全陌生的中年人,我以为是一般的读者,打了招呼之后,就要继续往前走。没想到中年人跑过来拉着我的手臂,说:“林先生一定不记得我了。”
③中年人说起20年前我们会面的情景。当时我在一家报馆担任记者,跑社会新闻。有一天,到固定跑线的分局去,他们正抓到一个小偷,这个小偷手法高明,自己偷过的次数也记不得了。据警方的说法,他犯的案件可能上千件,但是他才第一次被捉到。
④有一些被偷的人家,经过几星期才发现家中失窃,可见小偷的手法多么细腻了。
⑤我听完警察的叙述,不禁对那小偷生起一点敬意,因为在这混乱的社会,像他这么细腻专业的小偷也是很罕见的。
⑥但是,那小偷还很年轻,长相斯文,目光锐利,他自己拍着胸脯对警察说:"大丈夫敢作敢当,凡是我做的我都承认!”
⑦警方拿出一叠失窃案的照片给他指认,有几张他一看就说:“这是我做的,这是我的风格!”
⑧有一些屋子被翻得凌乱的照片,他看了一眼就说:“这不是我做的,我的手法没有这么粗!”
⑨20年前,我刚当记者不久,而对一个手法细腻,讲求风格的小偷,竟百感交集。回来以后写了一篇特稿,忍不住感慨:“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这么灵巧,风格这样突出的小偷,又是这么斯文有气魄,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吧!”
⑩从时光里跌回来,那个小偷正是我眼前的羊肉炉店老板。他很诚挚地对我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在监狱蹲了几年,出来开了羊肉炉的小店,现在已经有几家分店!林先生,哪一天来,我请客吃羊肉呀!”
⑪我们在人群熙攘的街头握手道别,连我自己都感动了起来,每想到20年前无心写的一篇报道,竟使一个青年走向光明的所在,这使我对记者和作家的工作有了又深一层的思考,我们写的每一个字都是人格与风格的延伸。正如一个小偷偷东西的手法,也是他人格与风格的延伸,因此,每一次面对稿纸怎能不庄严谨慎呢?
⑫现在由我来为这个改邪归正的小偷写一个结局:“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这么灵巧,风格这样突出的小偷,又是这么斯文有气魄,现在改行卖羊肉炉,他做的羊肉一定是非常好吃!”
【1】“大丈夫敢作敢当,凡是我做的我都承认!”体现了小偷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
【3】文章如此结尾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现在,我们每天都趴在石头围墙上看葵花,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里面养着活蹦乱跳的小生灵。这棵幸运的葵花,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阳,勇敢地展开桃形的枝叶。茎上纤巧的绒毛,像蜜蜂翅膀一样,在寒风中抖个不停。也许它感到了昆仑山喜怒无常的威严,急匆匆地压缩了自己的生命历程;才长到一尺高,就萌发出了钮扣大的花蕾,压得最高处的茎叶微微下垂,好像惭愧自己为什么不长得更高一些。
那一年没有秋天,寒凝一切的风雷,毫无先兆地骤然降临。早晨起来,天地一片苍茫,我们几乎是跌跌撞撞扑向葵花。石围墙也被飓风吹得四散飘去,向日葵却毅然不动地站立在那里,在冰雕玉琢的莹白之中,保持着凄清的翠绿。叶片傲然舒展,像一面玻璃做的旗,发出环佩般的叮当之声。最不可思议的是,在它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绽开一朵明艳的花。那花盘只有5分钱硬币那么大,薄而平整,冰雪凝冻在上面,像一块光滑的表蒙子。刚分裂出的葵花籽还未成熟,像丝丝柳絮一样优雅地弯曲着,沁出极轻淡的紫色。最令人警醒的是花盘四周弹射出密集的黄色花瓣,箭头一般怒放着,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星。
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
1、“我们每天都趴在石头围墙上看葵花”表达了战士们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成语“一往情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它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绽开一朵明艳的花。”表现了葵花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星。”你觉得“永不泯灭”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葵花和战士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起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1】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奇怪——_____________ 往常——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描写方法。
【3】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被妈妈抱起的八儿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西游记(节选)
①却说那怪自把三藏拿到洞中,捆在后院里,派小妖打干净水刷洗,要上笼蒸吃。忽听小妖来报:“大王,孙悟空、猪八戒来要师父了!”那妖怪赶紧腰束锦绣战裙,赤着脚,手持丈八长的火尖枪,驾着五辆小车出洞应战。
②那怪见到悟空,几句话说不到一起,举起火尖枪就刺。行者使了一个身法,闪过枪头,抡起铁棒,骂道:“你这小畜生, 不识高低!看棍!”那妖精也使身法,让过铁棒道:“泼猢狲,不识时务!看枪!”他两个也不论亲情,一齐变脸,各使神通,跳在云端里,相互厮杀。
③那怪与孙大圣战经二十回合,不分胜败。猪八戒在旁边按捺不住,也举起钉耙前来助战。那怪见了心惊,急拖枪败下阵来。行者喝教八戒:“赶上! 赶上!”二人赶到他洞门前,只见那怪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中间的一辆小车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那怪连喷了几口,只见大火烧空,火云洞顿时被烟火迷漫。八戒慌了,回头便跑。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之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那妖精在门首,看得明白,他见行者走了,却才收了火具,率群妖,转于洞内,闭了石门,以为得胜,着小的排宴奏乐。
④却说行者跳过枯松涧, 按下云头……
【1】(理解词语)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自家鼻子(________)
(2)那妖精在门首(________)
(3)着小的排宴奏乐(________)
【2】(提取信息)文中“那怪”指的是________。
【3】(整体感知)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片段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拓展知识)原著中孙悟空最后请来了________________(谁)收服了“那怪”。请联系原著写出“那怪”的父母: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西游记中著名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句子)第③段中“八戒慌了,回头便跑”一句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 写一条与长江有关的古诗句。
2.例: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仿写)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修改病句)
16、改写反问句。
(1)这是中国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外国租界里,谁也不敢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⑴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蜘蛛最终缚住了这只强有力的苍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的东西”。(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大孔雀蛾在飞舞。(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我被母亲拉进她的怀里。(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匆匆》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应该珍惜时间的重要。(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
19、改写句子
(1)他家的房间很小。
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在长长的塑胶跑道上尽力奔跑的姿势吸引了许多同学赞赏的目光。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
(3)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变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
(4)约翰对左眼失明的弟弟布朗说:“刚才我努力眯紧左眼,很吃力,所以没瞄准。你比我有优势,因为上帝替你蒙上了左眼,你可以心无旁骛,专心瞄准目标。”
变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对我说道:“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本是送你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脸上有很多皱纹。(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亲身体验,怎么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写句子。
理想是一块璞玉,需要你去打磨、雕琢。
理想是一粒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为加线字注音,并说一说句子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日三省( )吾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