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湖南湘西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词语小超市。  

1)写出三个表示高兴的成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写出含有反义词的成语三个: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写出三个表示动作的成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火金睛,辨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先解释加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往来:____________   但爱: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叶舟:____________   出没: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gǔn   rǎng     tàng   hàn   tuì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chǔ     chuǎi   mèi gui   lǎn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精彩段落填空。

蓝色的旗袍外面(    )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      )身上的灰尘,再(     )旗袍上的折痕,然后(     )着身子(     )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      ),在室内试着(     )几步,像是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

【3】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形,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暗写诗人望月,是全篇的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一边,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清明时节雨纷纷,  

,牧童遥指杏花村。

1把古诗补充完整。《清明》一诗描写的是     (节日)时的景象。

2这首诗中哪一句描写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人们(     )的情景。

A.踏青时十分喜悦 B.扫墓时凄凉、忧伤 C.喝酒时逍遥

8、阅读古诗《十五夜望月》,完成下面的练习。

十五夜望月

王建 〔唐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解释词语:

十五夜:__________________

尽: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诗人________,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根据古诗判断对错。

1)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律诗。___________

2)这首诗第一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词语“地白”看出月色的皎洁,写出了萧瑟苍凉之景。__________

3)“冷露无声湿桂花” 这句诗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___________

4)“不知秋思落谁家”中“落”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__________

【4】解释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并简单地说说这两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中秋节的古诗很多,再写两句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21分)

   

我有点不高兴,讲桌上堆放的洋槐树籽有浅黄的,甚至还有豆绿色的,籽粒(chān shēn)杂着荚皮和角柄。不过还好每个人交的树种都挺多。我扫视全班同学一下,想说什么,可是没有说。

我刚被分配到这所学校,担任这个班主任。初来乍到,不便说什么。

这时,走上来一个小女孩,穿一身素的秋装,显得落落大方而略带羞涩。她走我眼前,冲我(miǎn mǐn)嘴一笑,低下头,把手伸进裤兜里。

怎么 没采到 我问

不,可是没有他们那么多。她的脸刷地红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惭愧地站在那儿。那,你采的呢?我又问。

她从兜里掏出一个小葫芦,又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在桌子上展开,然后凝望那小葫芦嘴儿,小心翼翼地往外抖,一颗、二颗、三颗……我看着她倒出来的树(zhònɡ  zhǒnɡ),不由得心里一动,那种子一般大小,有如饱满的黑豆,每颗都闪着乌亮的光泽。

我想她一定是用那双手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树种才能如此一般大小,闪闪发光!我被一颗虔诚的童心感染了,心中充满温暖。望着她那俊秀的脸颊,专注的样子,我仿佛看见在茫茫的原野上,一棵棵洋(kuí huái)树正在茁壮成长,为辽阔的大地撑起一柄柄绿色的大伞。

就这么一点儿。她摇晃一下小葫芦,抬起头来,目光正和我凝视的眼神相遇,我笑着点点头,她害羞地一笑,轻轻掠了一下乌黑的短发,拿着小葫芦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我扫视一下全班同学,发现几十双眼睛都在注视着那白纸上不多的洋槐树籽。

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些树籽包扎起来,唯恐丢失一粒。

我站在讲台上,开始了老师生涯第一次讲话。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2分)

初来乍到:      一般:

(3)短文中有不少表示的词语,请摘抄4个。(2分)

(4)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2分) 

(5)给第4小节加上标点符号。(2分)

(6)用“‖”将文章分成三段。(3分)

(7)文章的第一句说:我有点不高兴。为什么不高兴?(2分)

 

(8)一个小女孩是这篇短文的主人公。简要说说这是个怎样的小女孩?(3分)

 

(9)我被一颗虔诚的童心感染了,心中充满温暖。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10、对比阅读。

语段一

大年除夕吃饺子,立春吃春饼,正月十五吃元宵。春饼最好吃,烙小面饼或蒸小面饼均可,薄薄的,又称薄饼,切葱丝蘸甜面酱,炒菠菜粉丝,炒黄花木耳,炒豆芽蒜黄,摊鸡蛋切丝,切酱肉成丝。食时各样都夹一点儿,放在饼上合在一起,卷而食之,顿生奇效,其鲜、其美,天下没有第二种自制食品能超过它,堪称食之王。

语段二

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富的。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里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口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受欢迎°除夕夜,一到子时,香悖悖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1】根据语段内容填空。

(1)这两段话都写的是___________。“语段一”写了________种食品,其中详写的是____;“语段二”主要介绍的是________

(2)这两段话的不同点在于:语段一侧重写食品的________;语段二侧重写食品的________

【2】作者笔下的春饼让人垂涎欲滴。再读一读“语段一”,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语段赏析

  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似的果子。葡萄呢,更加绚丽多彩。那种叫“水晶”的,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而那种叫“玫瑰红”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像一串紫色的珍珠。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绚丽多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缀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似的果子。这句话是将            比作         。描出了山楂的         。在另外一句打比方的句子中,作者则把                比作珍珠。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                           

3我也会用打比方的方法写一句描写秋天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段主要写了秋天的                     等水果。读了这一段,我感觉秋天真是一个                的季节。

12、阅读

自己动手术

193410月,中央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由于陈毅在反围剿战斗中大腿受了重伤,中央决定让他留下,领导南方人民坚持斗争。

1935年夏天,陈毅从信丰返回油山不久,大腿的伤口就发炎了。但是,他忍着伤痛,坚持行军走路,指挥部队作战。

一天,陈毅要到大庾岭下开紧急会议。出发前,那条伤腿钻心似的疼痛。他坐在路旁,把腿跷在一块大石头上,用手抹了一点万金油,轻轻摸搓着。这时,警卫员大宋同志从前面走过来,陈毅马上把腿放下,若无其事地和大家一起上路了。

黄昏的时候,他们来到了大庾岭下。趁开会的人还没到齐,陈毅对大宋和聋牯说:你们两个搭铺去吧,有事我叫你们。大宋和聋牯找一块平坦的地方,用干草和油布搭了一个地铺,就去找陈毅来休息。刚走到树林边,就听见从树林里传出嗨!嗨!的声音。他俩赶紧往树林里跑,一看,愣住了,只见陈毅坐在两棵大树中间,一条伤腿绑在树干上,背靠着另一棵树,两手拼命挤着伤口。陈毅脸色苍白,豆粒大的汗珠直往下滚,身上的单衣全被汗水湿透了。血水顺着伤口向外流,下面的黄泥地被血水浸透了一大片。聋牯没见过这场面,急得呜呜哭起来。大宋不由得叫起来:陈毅同志,您……这是……干什么?陈毅抬起头,安慰他们说:你们哭啥!我这是在给自己动手术,快帮我挤脓血呀!这次挤不清,下次伤口还要向我反攻,你们愿意让我再挤第二次吗?大宋眼含热泪,捧起陈毅的腿,轻轻地挤着。大宋心想:这要忍受多大的痛苦啊!历史上有过关云长刮骨疗毒的传说,我们的陈毅同志给自己的大腿动手术,可是千真万确啊!这时聋牯已经吓糊涂了。大宋忙对他说:快去打盆水,再把布带子拿来!聋牯打回了水,又拿来了布带子。陈毅洗完了伤口,把抹上万金油的布带用竹签子一点一点地塞进伤口里,他浑身颤抖,脸上的汗珠再一次流下来。伤口包扎好后,陈毅嘱咐他们说:关于这事,莫要多嘴啰!大宋和聋牯含着眼泪点了点头。

开会的人到齐了,大宋和聋牯扶他走出树林。他坐下后,好像忘记了伤口的痛楚似的,同大家谈起工作来。只见他脸色越发苍白,头上直冒冷汗,但他忍着伤痛,坚持把会开完。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愣住--   颤抖--

嘱咐--   痛楚--

2照样子填写词语。

例:取出(子弹)

摸搓(     忍受( 理平( 包扎(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他脸色越发苍白,头上冒冷汗,但他忍者伤痛,坚持把会开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章,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 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1解释词语:

万象更新:_______________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意思的递进 D.表示插说

3选文中的一个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人们也紧张是因为______________

5孩子们准备过年要做的事都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解答题

金子

那是许多年前发生的故事,我一直都没有忘记。因为在这件事中我也看到了金子。

那一年的春(cūn  chūn)天,村里面的两个小女孩提着篮子,拿着小铲子去南村(cūn  chūn)挖野菜。

呀!这里有一片野菜。孩子们的手又快又巧,不一会,小篮子里装(zhuāng  zuāng)满野菜。小琴挖着,突然,刀尖碰到了一个东西。她用小铲子一挑(tiāo  tiǎo),从松软的土里挑出了一个黄澄澄的,亮晶晶的圆片。“哎,这是什么呀?”小琴叫起来,“这是不是金子?”英子把圆片掂一掂说:“我看肯定是金子!”于是她们急忙向村里跑去。

孩子们飞快地进了村,找到正在开会的村长,抢着说捡金子的经过。老村长笑着,看了看孩子们说:“这不是金子。是装饰马鞍用的铜钉帽。”孩子们不好意思地笑了。

老村长笑呵呵地继续说:“可我发现了更多的、更珍贵的、闪闪发亮的金子。”

1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读音。

2全文共__个自然段。

3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出类似带颜色的词语。

黄澄澄  _____

5说说老村长发现的“金子”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早上没吃饭,到中午时,肚子饿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八儿对妈妈说:“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万花筒。

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草看起来很柔弱。小草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用关联词语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非常仔细地研究挂在图书馆墙壁上的世界大地图。(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让我放学后到她办公室去找她。(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书,能使不安的心变得宁静,能使平淡的人生变得丰富。(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小朋友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戴着五颜六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

19、“把”字句、“被”字句改写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3.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20、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机器人能按照人的指令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要求: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的喜怒哀乐,许多事情的发生会带给我们思考与启发。请你记述其中的一个成长故事,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