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查查音序________,音节是________。“异”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惊奇、奇怪;②奇异、特别;③另外、别的;④有分别、不相同。在“异口同声”一词中应选_____第种解释,在“奇珍异宝”中应选第_____种解释。
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例句:他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这是一个______句,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句子:表现“伤心”:________________。
2.《石灰吟》一诗中能体现石灰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有情。情在“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的极目远眺中;在“昔我往矣,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的岁月流转中。诗中有景,景在“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的辽阔壮美中;在“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的清净幽雅中。
4.与人展开辩论时,要条理清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像《两小儿辩日》中的两小儿一样。其中一儿的观点是“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他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两小儿身上________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5.告诉同学遇事不必钻牛角,你可以用《周易》中的一句话这样劝他:___________。
3、篇章记忆。
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 ,课文按 顺序介绍了北京春节民俗。其中,对除夕的介绍中有这样一段精彩描写:“除夕夜家家灯火 ,不许 ,鞭炮声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 , 赶回家来吃团圆饭。”从这几句话,我体验到 。
2.“傣族村寨多则二三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这句话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我可以用这种方法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学楼: 。
3.通过阅读《藏戏》一文,我了解到藏戏的主要特色:戴着面具演出、没有 ___ 、 ,一部戏可以演出 。我还知道一些地方戏曲,比如河北梆子、 、 ……
4、我是小小百科家
1、孔子,名(_____),字(___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________)。
2、“四书”指的是《_____》《中庸》《_____》和《论语》;“五经”指《_____》《书》《礼》《_____》《春秋》。
3、巴金,原名(_______),他曾被授予“(_______)”的称号,请写出他的三部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等说的是《水浒传》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______);“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的“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
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曲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其中阆苑仙葩指(_______),“美玉无瑕”指(_______)。
6、徐悲鸿的代表作是(_______),他曾留学于(_______)国,像绘画大师达仰学画。
5、照样子,写词语。
1.咕噜噜(ABB式拟声词):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小心翼翼(ABCC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无影无踪(ABAC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面面相觑(AABC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争先恐后(含有反义词):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_____的气氛。
【2】诗的前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_______”一词看出月色的 _______。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 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 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 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押a韵,韵脚分别是“鸦”“花”“家”。
【4】“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 类似的诗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补充诗句。
【2】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______________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______________
【3】诗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___________;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__________。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
【5】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
,要留清白在人间。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代)诗人____。
【2】诗句中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解释下列词语。
(1)千锤万凿:__________________。
(2)吟:__________________。
(3)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 )诗。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喻理
【5】这首诗中“烈火焚烧”与“____________”形成鲜明对照,衬托出石灰石的顽强。
【6】诗句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7】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___)千锤万击,(_________)烈火焚烧,(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同。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8】诗句“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了诗人______的追求。
9、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过了一会儿,另一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说:“我得到了一个启示一一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找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qū qǔ)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dàn tán)的机会。
确实,有时弯曲不是________和________,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1】给文中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按照课文内容完成最后一段的填空。
【3】将语段中划线部分换成一个成语________
【4】这段话选自《________》一课,我从中明白的道理是________
【5】由此我想到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不是________ ,而是________,我想到名言“忍一时风平浪静,________;________,不怕没柴烧。”
【6】谜底被揭开了,两个旅行者可高兴了,他们此时的心情可以用四字词语形容:________。
【7】下列和本文中心思想无关的成语是( )
A.胯下之辱 B.卧薪尝胆
C.忍辱负重 D.曲意逢迎
【8】语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话题转换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声音延长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可种植的铅笔
①这是一支可种植的铅笔,把它埋在土里,用不了多久,它摇身一变,就会华丽变身为薰衣草、太阳花,甚至青椒、西红柿……
②发明这支铅笔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三个学生。他们震惊于“全球每年生产150亿支铅笔,却有几十亿铅笔头或断笔被扔进垃圾箱里”的状况。
③“这简直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为了减少这种浪费。他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在铅笔顶端加一个可降解的胶囊,里面放入植物的种子。这样在铅笔快用尽,或者发生断笔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将铅笔带胶囊那一端插入土壤里。
④“奇妙”就此发生,废弃的铅笔有了新的生命,而且用不了多久,就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⑤这一绿色、绝妙的发明,很快被在丹麦从事可持续研究工作的迈克尔盯上,“我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发明,可持续很难跟消费者解释,但‘发芽铅笔’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可持续”。他当即找到三位发明者,跟他们合伙,说服他们在丹麦出售这种铅笔。
⑥仅2013年春天,他们就卖出了70000支铅笔。2014年,他们在欧洲卖出了100万支,并且迈克尔买断了专利和产权,成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如今,这支可种植的铅笔卖到了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每个月售出45万支,收入超过1800万美元。
⑦无独有偶,一个克罗地亚始娘将这种绿色、可持续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⑧这个细心的姑娘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她身边的不少朋友都对使用铅笔写作和绘画情有独钟。而看到奶奶将剩下的咖啡渣和茶叶渣喂养植物,更是让她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她突发奇想:能不能用茶叶渣、咖啡渣和凋谢的花瓣做原材料。替代铅笔所使用的木材?在将这三种原材料压缩塑型后,她发现这种想法完全可行。更令她欣喜的是,一家咖啡店每月生产的30千克咖啡渣,可以制成3000支铅笔!而且“种铅笔”的步骤也完全一致。但这支铅笔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它用废渣来替代木材,而且削下的铅笔屑可以作为土壤的肥料,真正实现了从头到尾100%绿色可持续。
⑨也难怪克罗地亚姑娘荣获世界最大型设计比赛的大奖。“我知道这支铅笔并不能拯救地球,但它至少能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身边的事情,是可重复利用、可持续的。”
【1】省略号的作用有多种,文中“它摇身一变,就会华丽变身为薰衣草、太阳花,甚至青椒、西红柿……”一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说活断断续续 B. 表示语意未尽 C. 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 D. 表示话未说完
【2】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②和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你选择其中一处说说使用这种说明方法所达到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⑧段中说:“‘种铅笔’的步骤也完全一致。”这里的“步骤”具体指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⑦段中说:“一个克罗地亚姑娘将这种绿色、可持续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文中哪句话体现了克罗地亚姑娘把绿色、可持续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你意识到了什么?用你从本文中学到的知识联系我们的生活,说说我们的身边哪些事物是可以重复利用、可持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天净沙·秋》
①“天净沙”是 ,是 代散曲家 描写 的一首小曲。
②飞鸿影下:
③作者抓住了
这六个典型景物写出了秋天傍晚的萧条。接着描写了 ,把秋天的色彩美呈现在眼前。
④我还知道元代的 的作品是
12、阅读
美丽如初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详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
③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④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⑤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得分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
⑥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⑦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
⑧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⑨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文章第1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自然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 )
A.因为“我”等的时间太久了,母亲刚来不久。
B.因为母亲能把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而“我”还未能做到这点。
【3】第4自然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第1自然段中与第9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相呼应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5】文章结尾说“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这是因为( )
A.那些夜晚不仅月色美,而且情感美,凝聚着母亲深沉美好的爱。
B.那些夜晚是母亲、弟弟和“我”一起度过的,让“我”印象最深刻。
13、阅读欣赏。
《山谷中的谜底》节选
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shēn zī)__________ 。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shēng jī)___________ 。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1】在文中拼音处写上恰当的词。
【2】按要求写词。(至少各写2个)
(1)和“依旧”意思相近的词: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和“立即”意思相近的词: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谷中的“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补充完成下面的填空,并回答问题。
(1)用文中的句子最简洁而又完整地叙述东坡大雪和雪松的较量: ____________。
(2)两个旅行者这样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从而揭开了谜底:因为柘、柏、女贞这类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这类树在东坡都绝迹了。因为西坡雪小,所以柘、柏、女贞这类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雪松的枝丫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它___________________ ; 所以不管东坡____________,雪松都_______________,所以东坡就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语段阅读,完成练习。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 ① 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 ② 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 ③ 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 ④ 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 ⑤ 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港蓝。喂, ⑥ 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陡峭 清凉 飞流 淘气 汩汩 悠悠
【2】选文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山泉、溪流等景物,想象一下,作者还会和山中的哪些“朋友”打招呼?请仿照文中的句式,再写一句。
你好,________。
【3】请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2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作者对山中“朋友”的称呼由第三人称“他们”变成了第二人称“你”、“你们”,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对我说道:“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本是送你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脸上有很多皱纹。(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亲身体验,怎么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写句子。
理想是一块璞玉,需要你去打磨、雕琢。
理想是一粒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我送小王出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带弟弟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她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隆平说:“我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有时候,我的灵感还是从失败中获得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仿佛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点绿洲。(仿写句子)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 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200亿年前的宇宙。(改成直接对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 穿过的那双球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艾迪抽泣地说:“我很难过,没能给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21、作文。
根据下列的提示与要求,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题目一:我______这堂课
要求:1.从“喜欢”“不喜欢”“讨厌”中选择一个填在横线上,然后按题作文。2.要求写成记叙文,要交代清楚是一堂什么课,以及这堂课的内容、你的感受。3.书写端正,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主,语句通顺,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题目二:李芳也来参加毕业考试了,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她能这样做真不容易啊!……
要求:1.根据提供的材料自拟文题,抓住“感到意外”“这样做真不容易”展开合理想象。2.要写成记叙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具体。3.书写端正,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主,语句通顺,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