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
(2)这棵树粗壮极了,我双臂合拢才能把它抱住。( )
(3)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
(4)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
2、填空题
1.文言文《学奕》中“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意思是:_____。《学奕》告诉我们_____的道理。
2.《伯牙绝弦》中,伯牙绝弦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_____。这个故事赞扬了_____。
3.《石灰吟》是一首千古传诵的托物言志诗,诗中最能表达作者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
4.冰心曾给某个儿童刊物写了一句指导读书的话:“_____,_____,_____。”朱熹则认为:“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曾国藩则告诫士人读书:“第一要_____,第二要_____,第三要_____。”
5.名人关于读书的论述让我受益匪浅,我还积累了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_____
6.小华考试不及格,回家的路上,他的心情真是_____,紧张极了。(填一句歇后语)
3、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弗若之矣_______
2.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__
3.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__
4.见两小儿辩斗__________
5.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___
6.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
7.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__________
8.非然也 __________
9.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__
10.为是其智弗若与____________
4、读句子,给带点的字注音。
1.明德小学新调(______)来一位姓王的语文老师。
2.“老师,我是差(______)生,没人提问我的。”
3.陈立是班上数(______)一数二的淘气包。
4.我很兴(______)奋,即刻就想去看看。
5.我想想也是,就接着往下“折(______)腾”,后来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了作家。
5、给下列成语或句子填上适当的反义词
(______)顾(_______)失 (_______) 口(_______)心
出(_______)人(_______) (_______)腔(________)调
同(______)共(_______) 顶(_______)立(_______)
(_______)口(________)声 (_______)惊(_______)怪
好(_______)恶(_______) 损公(________)(_______)
深入(________)(_______) 冷嘲(________)(_______)
6、美文来欣赏。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①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②;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④.一代天骄⑤,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注释】①北国:指我国北方。
②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③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④风骚:本指辞藻。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诗经•国风》和屈原的《离骚》),泛指文学。
⑤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汉朝人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
【1】这首词上阕描写了________,下阕抒发了________。
【2】找出词中的比喻句,抄写在下面。
________
【3】你喜欢毛泽东的这首词吗?说一说理由。
________
【4】如何理解词中最后两句话?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
【5】把你知道的毛泽东的词再写下一首。
________
7、诗词阅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片“眼波横”“眉峰聚”的比喻有什么新巧、动人之处?“眉眼盈盈处”的丰富含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片四句用了三个“春”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具体指出哪里是真实描写,哪里是想象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的眼泪是一条河
①摇曳的光影里。六十年了,多少苦涩的泪伴着逝去的岁月,在母亲的脸上流呀流,流走了母亲满头的青丝,流成了道道细密的小河。
②从出生那一天起,我就把无尽的牵挂和愁苦带给了她,母亲的生命从此成为一支被我点燃的蜡烛,再没有停止过燃烧和流泪。
③不满一岁的时候,我得了急性肠炎,这病在三十多年前的农村,是可以置人于死命的。当时,已经担任村支书的父亲远在几百里外的地委党校学习。母亲抱着气息奄奄的我,冲进雷电交加的茫茫雨夜,一路跌跌撞撞,终于在子夜敲开了十里外一个老中医的家门。母亲跪在老中医的面前,求他救救她的儿子。她再次用她的泪感动了上苍,我竟死里逃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④说起来,我还算给母亲争气,从小学到中学一路读过来,没让她失望。那年我参加高考竟考了个全县文科第一,母亲连夜把我的被子拆了,添一层新棉絮,灯光下,她手中的针线起起落落,点点滴滴的泪水连同那颗慈母心都缝进了那厚厚的棉被里。
⑤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到一个新兴城市工作。母亲盼来的不是儿子过年归来的团圆,而是我患病住院的音讯。在我所住的医院,母亲踉跄着扑到我的床头,抱着我的头,泉涌般的泪水湿润了我的脸。我的心里满是对母亲深深的歉意,为什么我带给你的总是流不尽的泪?我真是一个不怀好意的讨债鬼吗?
⑥在以后整整十八个月的日子里,病魔与死神将我这个不满24岁的生命当成它们手中的一根扯来扯去的猴皮筋,母亲用她带血的泪水和根根白发陪着我一道和它们较量,最终我竟奇迹般摆脱了死神的纠缠,可是它并没有空手而去,带走了我的一双眼睛。
⑦对失明的儿子,已是心碎的母亲,就如做错了事的孩子,不知如何才能不惹我发怒。黑暗中,我下意识地伸出手,她竟看见了,忙把一支烟放到我手中,然后又急急忙忙地去找火柴。我深吸一口香烟,许久才伴着一声重重的叹息吐出浓浓的烟雾。母亲又小心翼翼地开口了:“妈知道你心里难受,可我们总还要活下去!”“活,像我这样活着有啥用?”这是我几个月来第一次顺着母亲的话茬儿答言,母亲受到了更大的鼓励:“咋没用,只要你还活着,只要我和你爹下地回来能看到炕上坐着我们的儿子,我们心里就踏实,就有奔头……”窗外的雨下得更大了,落在长出新芽的树上沙沙作响,忽觉得脸上痒痒的,用手去摸。是泪。
⑧肆虐的风暴过去了,生命之树带着累累伤痕又艰难地站了起来。在家休养了三年,我又鼓起勇气上路了,因为有母亲那句“咱要好好活!”我必须走出一条活的路来。几年来我的脚下已有一条路的雏形,尽管还不是很清晰,尽管还很狭窄,但那是我自己用脚踩出来的,是我活着的见证,这条路上有我的梦,也有母亲的泪。如果说我的生命是一条船,那么母亲的眼泪就是一条河了。
⑨母亲啊,你的眼泪真是一条流不尽的河,每当我的生命之船搁浅了,你总是用自己的生命托起我这只船,送我到远方。 ——选自《时文选粹》
【1】阅读全文,概括出“我”让母亲“牵挂和愁苦”的四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多次写母亲的眼泪,而写“我”流泪仅在第七小节结尾一处,请分析“我”流泪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析文中加点词语和句子
(1)在我所住的医院,母亲踉跄着扑倒我的床头,抱着我的头,泉涌般的泪水湿润了我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的生命从此成为一支被我点燃的蜡烛,再也没有停止过燃烧和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文中母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阅读中学方法。
爸爸拆开知识拷贝器的包装盒,按照说明书一步一步地操作,最后接上电源,打开开关,知识拷贝器的屏幕上就显示出其所装载的知识的列表。爸爸选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他先将带吸盘的线贴在我的太阳穴上,然后启动了“拷贝输入”键。大约过了1分钟,随着“叮咚”一声响,知识拷贝器传来话音:“拷贝完毕。”“这么快就拷贝完了?”爸爸不相信,于是开始考我。“儿子,背诵《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我张口就来。“背诵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不得了……你全背出来了!太神奇啦!”爸爸激动得语无伦次。
【1】在小作者的描写中,有想象很大胆的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又十分令人信服,因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情节。
【2】文中画“______”的句子通过一场____________来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作者想给自己的习作写一个能点明主题、健康向上的结尾,恰当的是( )
A.科学就是这么神奇! B.哈哈,我再也不用学习啦!
C.知识拷贝器就是这么神奇! D.哈哈,我要成为超级学霸啦!
11、阅读理解
阅读回答问题。
父亲的借口
叶梓
齐总正坐在会议室开会,儿子小豫的电话打了进来:“爸爸,你快来吧,我的车撞了别人的车,急死我了。”
“受伤了吗?”
“没有。”
“报警了吗?”
“没有。”
“跟前面的车主协商了吗?”
“没有。”
“你在干什么?”
“我在等你啊。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交警一定会罚款,会扣分,说不定还会吊销驾驶证。我在国道往北京方向的岔道口,你开车20分钟就到了。”
齐总沉默了几秒钟,突然挂断电话,把手机关了。他转身对秘书说:“小豫再来电话,就说我不在。”
晚上7时,齐总回到家,小豫已经在客厅里,呆呆地坐着,脸色阴沉。
“没事了?”齐总问儿子。
“我等了你一天,整整一天。你还是我的父亲吗?你今天是不是有特别重要的事?可再重要的事能比儿子更重要吗?公司比儿子重要吗?在你的眼里,我是可有可无的吗?”小豫的情绪十分激动。
齐总并没有生气,他拍拍儿子的肩,说:“儿子,我的确有重要的事要做。公司不比你重要,钱也不比你重要,问题是,我今天遇到了一个难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儿子死死地盯着父亲。
“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只好在办公室里等。我在等你的爷爷,等他来告诉我该怎么办。我等了整整一天。”
儿子呆了。半晌,他忽然明白父亲话中的含义,深深地低下头去。 小豫的爷爷已经在10年前去世了。
【1】“受伤了吗?” “报警了吗?” “跟前面的车主协商了吗?”这是父亲得知儿子出车祸时,问的3句话。从父亲问话的顺序和内容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总沉默了两三秒,突然挂断电话把手机关了。”请说出齐总当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的借口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齐小豫呆了。半晌,他忽然明白了父亲话中的含义……”齐小豫到底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篇200~300字的阅读感言(可以评价一下文中的父亲,也可以联系实际谈谈自己读后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火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的火柴梗。
(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 )( )人们说(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 )她曾经多么幸福( )跟着她奶奶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请在第三自然段的( )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分)
(2)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2分)
光明( ) 快乐( )
(3)“赶紧”的意思是 ,小女孩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是想 。(2分)
(4)用“ ”画出写小女孩幻想的句子。(3分)
(5)读文中加“ ”的句子,请你列出她曾经看到过的美丽的东西 、 、 、 。从这句话中,你想到了什么?
(3分)
13、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1】猜猜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踟蹰: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藻警人: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描写林黛玉荷锄葬花的句子找出来,画上“ ”。
【3】猜一猜:林黛玉读的书是( )
A.《西厢记》
B.《汉宫秋》
C.《迷青琐倩女离魂》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概括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凝重。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了一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
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一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头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挪动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谢。
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曲《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
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送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们自始至终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气氛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
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多了。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冷淡——( ) 陌生——( ) 顺利——( )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句,请改写成用句号结尾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阅读文章,我们知道,这位盲人“演奏家”所表演的曲目一共有_______首,
最后演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在那辆电车上,你想对这位盲人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怎能不喜欢她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山川、田野和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没剩些什么。(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都认为《宝葫芦的秘密》这部动画片最好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品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相关练习。
(1)“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作者将_____________比作粥有声无力的叹气。其中,“有声无力”一词,呼应了八儿此刻____________的心情。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这是对八儿的____________(描写方法),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容,体现了八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小树随风摇摆。,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重庆南滨路观赏夜景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问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吗?”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穿过嘉陵江大桥,可以走到花卉园。
改为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句子改成直述句。
1.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叫我到隔壁 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任子威、范可新、武大靖、曲春雨和张雨婷组成的中国队在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赛中喜获金牌;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摘得桂冠;徐梦桃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拔得头筹;高亭宇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勇夺第一。
用“ ”画出上面句子中意思相同的词语。像这样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的好处是
21、按要求写出完整的一联古诗。
(1)表现爱国情怀的: , 。
(2)表现朋友深情的: , 。
(3)表现人生哲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