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山东聊城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血: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殷: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一填

①按照老北京的________,腊八要喝________

②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________,到处飘着________的香味。

③元宵节是农历的________

④到了元宵节,人们除了看灯,还会吃________

3、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用“热”组成词语并选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同学们都____地期盼着刘老师早日康复出院。

2.顾客们对小店____周到的服务十分满意。

3.他对工作很____,受到同志们的一致称赞。

4.钱学森不惜重金的诱惑毅然回国,他的满腔____受到国人的尊敬。

5、填空。

(1)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东西南北风。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______

(3)_____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_____

(5)______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说说上阕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七八个/星天/外

B. 两三点雨/山前

C. 旧时/茅店/社林边

D. 路转溪桥/忽见

3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

B. 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 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

D. 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①秋夕:秋天的夜晚。②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④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⑤流萤:飞动的萤火虫。⑥天阶:露天的石阶。⑦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

【1】这首诗描写的是( )节的场景,你是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A.重阳               B.中秋             C.七夕       D.元宵

【2】诗中的(       )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

A.冷

B.秋

C.流

【3】这是一首宫怨诗,写的是失意宫女的生活。诗中写了她们的什么活动?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___________

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诗人

【2】诗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 路上的_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______之情。

【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意思是_____,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

【4】诗中的“绿”字寄托了诗人哪些情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哪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说是“一水”“只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7】全诗寓情于景,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也让我们知道了他的思乡情。你还知道哪首下面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附加题。

“和”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某小学六年1班开展以“和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以下是该班学生的展示材料。

材料一:

和是一种理解

理解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拂去蒙在心头的阴影,有了理解,人与人之间才会更加和谐。

理解是一阵蒙蒙的细雨,能滋润受伤的心灵,有了理解,人类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材料二:

和是一种团圆 “节”文化

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传递的都是“和”文化。

八月十五是个“和”文化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当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聚在一起的时候,总会望着明月,吟诵古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材料三:

和是一种宽容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人皆服其量。

【注释】①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②参知政事:副宰相。③朝士;有资格入朝廷的中央官吏。④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

材料四:

和是一种传承

“和”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 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准确理解、系统阐释中国“和”文化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宇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有助于深入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特质和当代价值。

【1】阅读材料一,仿照其中的句式,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合的语句。

(1)理解是______________的阳光,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了理解,______________才会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了材料二中的中秋节,还有很多传统节日,是“和”文化节。正如王安石笔下古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春节放鞭炮的热闹场景;王维笔下古诗(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重阳节的登高传统;林杰笔下古诗(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七夕节看牵牛织女星的独有情趣。

【3】结合材料三,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了四则材料,我们对“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请自选角度,谈谈你对和文化的感悟和收获,做和文化的传承者。

要求:必须关联材料谈,观点明确,语句通顺,不少于 15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语段阅读,完成练习。

元宵节的夜晚,大街上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呀!兔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最有趣的是龙灯,只见一条长龙追着宝珠上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欢乐的人们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第2小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写的。

【3】花灯很多,文中介绍了  灯、  灯和    灯。写得最具体的是   灯,它是怎样的呢?请用“  ”画出有关句子。

11、阅读理解。

格列佛游记(节选)

皇帝和全体官员都站在岸上,等待着这一次伟大冒险的结果……我举起拖舰队来的缆绳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立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率领小人国的臣民们迎我上岸,对我竭尽赞颂,当场就封了他们那里最高的荣誉称号“那达克”给我。皇帝的野心很大,他要再找机会把敌人的船舰都拉回他的港口,甚至想把不来夫斯库整个帝国灭掉,划作一个行省,派上一位总督去统治。他想彻底消灭大端派的流亡者,强迫那个国家的人民也都打破蛋的小端,那样他就可以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君主。

但是,我尽力设法让他打消这种念头,从政策到正义,我向他列举了许多论据。我坦白地表示,我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这件事在国务会议上辩论的时候,大臣中最聪明的一部分人都赞同我的意见。由于我的这一公开而大胆的声明完全违背了皇帝的计划与政策,他因此永远也不会宽恕我。他在国务会议上以一种很策略的方式提到了这事。据说,最聪明的几位大臣至少是以沉默的方式表示了他们赞成我的意见。可是另一些人是我的死敌,忍不住就要说话,旁敲侧击地中伤我。从此,皇帝与一小撮对我不怀好意的大臣之间就开始达成一项阴谋;不到两个月,阴谋暴露,却差点儿以我的彻底消灭而告终。

最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又能算什么,你一拂逆他,不使其野心得到满足,再大的功劳也等于零。

【1】选文中没有体现的矛盾是(     

A.两国之间的征战

B.国内党派之争

C.君臣之争

D.金钱之争

【2】选文中的君王为什么一开始封“我”为“那达克”,后来却又与“一小撮对我不怀好意的大臣”达成消灭“我”的阴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内容,用一个最恰当的成语概括就是(     

A.危机四伏

B.凶多吉少

C.胆战心惊

D.伴君如伴虎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这位君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我一向喜欢贝壳,吵着要阿姨带我去拾贝壳,阿姨答应了。

我们来到海边,啊,这里的景色真美,浪花轻轻拍打着海岸,发出“哗哗哗“的响声;蓝色的海面上航行着小小的帆船和”突突突“的汽艇。我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心情十分舒畅。

在海滩上,我们卷起裤管,俯下身子,拾起贝壳来。这里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贝壳:有大的、小的、尖的、圆的、扁的、各种形状、各种色泽,真是千奇百怪。它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忽然,阿姨叫道:“小红,快来,这个贝壳多好看!“我跑过去一看,果真是一个好贝壳,它有小碗那么大,身上印着一条一条棕色花纹,和老虎身上的花纹一样。我急忙接过来,掏出手帕,小心翼翼地把它包好。

渐渐地,小篮子装满了贝壳,我们高高兴兴地准备回家。离开海滩时,我不时回过头去,啊!我爱美丽的贝壳,我爱金色的沙滩,我更爱祖国蓝色的海洋!

1照样子,写出几个表示声音的词。

哗哗哗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阅读短文后填空。 阿姨说这是一个好贝壳,是因为________

13、阅读短文《生活中的小镜头》,回答后面的问题。

生活中的小镜头

①我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那一个个精彩的小镜头。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一个个小镜头。

②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球鞋的,高跟的,矮跟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③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眼角布满鱼尾纹的眼睛,都各自盯上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④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显得极小,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⑤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沉思,时不时地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及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要把那束刘海儿剪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似乎不看个够是绝对不罢休的;几个孩子趴在桌上,_______________。

⑥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声无息地离开了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1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的手   _______的手 ________的手

_________的手   _______的手 ________的手

2根据第②、③自然段回答。

(1)作者抓住八组镜头从不同角度来描写到图书馆看书的人,第二自然段一组写____________,一组写_____________。第三自然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组镜头。

(2)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⑤自然段回答。

(1)用“__   ___”划出表示联想的句子。

(2)请你学习作者细致生动的描写方法,在下面的横线上照样子把这段话中“几个孩子”是怎样看书的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一句你最欣赏的有关读书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根据你的理解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元(宵 霄)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zhènɡ zhē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采 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pù 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1用“√”从文中选出正确的汉字和音节。

2用“  ”画出选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3文中画浪纹线的句子(  )一个比喻句。

A. B.不是

4给选文取一个小标题: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中队委员会的决定,我们都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肯定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1)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保持句意不变。

①同学们推荐她。她参加普通话比赛。

______________

②老师要求大家。大家发表意见。

______________

2)把一句话改写成两句话,保持句意不变。 

①我请妈妈给我买文具盒。

______________

②我请张晓明天到公园去玩。

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说:“两周前我就让人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钥匙在我这里。”(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放学的路上,一个人向家里走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乐园

【1】那天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仿写句子)

 

【2】天气太热了,小狗只好趴在地上呼哧呼哧喘粗气。(改为双重否定句)

 

【3】小草长出来了,到处一片碧绿。(改为比喻句)

 

【4】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改为反问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1)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套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四百多年的大型编钟,至今音乐性能良好。(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必须赶回家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叔叔握着小汤姆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她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隆平说:我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有时候,我的灵感还是从失败中获得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仿佛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点绿洲。(仿写句子)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即将小学毕业了,这个暑假你有怎样的打算呢?给远方的亲友写一封信,谈一谈你近来的学习情况和这个暑假的安排。请根据你写信的对象,把下面这个信封填写完整。

邮编:

收信人地址:

收信人:

寄信人地址:

邮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