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填空。
《我站在铁索桥上》作者(______),(____)代作家,作品多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填空。
1.太阳他有脚啊,___________;我也_____________。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_________;吃饭的时候,日子________;默默时,便从_________。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_________时,他又从________,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__________,从我脚边飞去了。
2.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__________。文章紧扣“___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___________。
3.《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文章主要记叙了一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但是由于家务繁忙,一次次爽约,最后没有去成的事。在那个星期天,“我”经历了从等待开始时的_____________、心怀欢喜,到继续等待时的_______、仍然有所期盼,再到等待未果时的_____________,到最后等待结束,_____________的心理过程。
4.南梁时的文学理论批评家____________在《文心雕龙》中曾说“ ____________,辞以情发”,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你还知道哪些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①过年的时候守岁: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秋节吃月饼: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
特________ 险________ 挑________ 渐________ 疑________
待________ 检________ 桃________ 惭________ 凝________
6、阅读理解。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①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②浴蚕③去,闲看中庭④栀子花。
注:①鸡鸣:鸡叫。②相唤:互相招呼。③浴蚕:指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④中庭:院子中间。
【1】解释古诗题目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古诗,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1)诗中“鸡鸣”的原因是______
A.天快亮了,公鸡啼鸣。 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鸡鸣。
(2)诗中所写的景色是______季。
A.春 B.夏 C.秋 D.冬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静谧。______
(2)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______
(3)第四句通过写花的“闲”来说明山村生活的闲适与懒散。______
【4】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7、附加题。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这首词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____,号“______”,这首词的题目“浣溪沙”是词牌名,我还能再写两个词牌名:______、_______。
【2】词中所写是什么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的下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桃夭
桃之夭夭①,灼灼②其华。之子于归③,宜④其室家⑤,
桃之夭夭,有蕡⑥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⑦。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②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③之子于归:这位姑娘出嫁。④宜:和顺、亲善。⑤室家:这里指夫家。⑥有蕢(fén):即蕢蕢。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⑦蓁(zhēn)蓁: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灼灼其华”让我们自然联想到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美丽的少女形象。(______)
②从“之子于归”中可以看出本诗是一首在少女出嫁之时表达对其祝福的诗。(______)
③本诗各个章节只变换了几个词,反复咏唱,韵律节奏缺少变化。(______)
【2】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下列诗词句不是以桃花写美人的是( )。
A.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B.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C.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9、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
在非洲腹地的布隆迪共和国。我们住的一座洁白的小楼门前,有两棵翠绿的大树。它们不同于一般的树,没有枝丫,树干①tǐng bá( )而修长,只在顶上长着一簇长长的②jiān yìng( )的阔叶,整齐地排成一片,像一把展开的羽毛折扇,又像孔雀正在开屏。
在非洲别的国家里,不少华丽的住宅和别墅门前也栽着这种树。有了这种树,那些③jiàn zhù( )仿佛增添了不少幽雅的情趣。 我还以为这种树只能在阳光④míng mèi、土壤肥沃、
雨水充足的地方生长, 后来有一次在沙漠中旅行,发现这种树竟然也生长在茫茫沙海之中。在黄沙的衬托下,它越发显得翠绿,充满了生机。
我问非洲朋友:“这叫什么树?”
非洲朋友仰望着那翠绿欲滴的阔叶,回答说:“它的名字很别致,叫旅行家树。”
“为什么叫旅行家树?”
非洲朋友解释说:“这种树原生长在沙漠里。人们在沙漠里旅行,受到热沙炙烤而干渴难熬的时候,要是遇到这种树,只要用刀子在它身上划一道口子,它就会流出清香可口的汁液来让你解渴。它是沙漠旅行者的朋友,所以叫旅行家树。”
我在台头仰望这旅行家树,不尽束然起禁。
它出生于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给跋涉沙漠的旅行者以甘泉般的希望。它移植于繁华富丽的通都大邑, 给观光非洲的旅游者以土色土香的情趣。它造福于人,并不以环境不同而改变性格。
离开非洲时,我曾想带回一株旅行家树的幼苗,移植到自己的庭院里。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想: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到自己的心中。
【1】给短文加一个适当的题目,你觉得最合适的是( )
A.两棵大树 B.旅行家树 C.有品质的树
【2】读文中的拼音,依次写出词语。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 (________) ④(_______)
【3】查字典,判断下列词语的注音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炙烤(zhì kǎo)(______) 跋涉(bá shè)(______) 大邑(bǎ)(______)
【4】“我在台头仰望这旅行家树,不尽束然起禁。”对这句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句话中有3个错别字,依次是:台(抬)、束(肃)、禁(敬)。
B.这句话中有4个错别字,依次是:在(再)、台(抬)、束(肃)、禁(敬)。
C.这句话中有5个错别字,依次是:在(再)、台(抬)、尽(禁)、束(肃)、禁(敬)。
【5】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是( )
A.只在顶上长着一簇长长的②jiān yìng的阔叶,整齐地排成一片,像一把展开的羽毛折扇,又像孔雀正在开屏。
B.在黄沙的衬托下,它越发显得翠绿,充满了生机。
C.我想: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到自己的心中。
【6】你认为能说明旅行家树的名字的来由的句子是( )
A.后来有一次在沙漠中旅行,发现这种树竟然也生长在茫茫沙海之中。
B.人们在沙漠里旅行,受到热沙炙烤而干渴难熬的时候,要是遇到这种树,只要用刀子在它身上划一道口子,它就会流出清香可口的汁液来让你解渴。它是沙漠旅行者的朋友,所以叫旅行家树。
C.它出生于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给跋涉沙漠的旅行者以甘泉般的希望。
10、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中,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但我必须接受这种生活,并且一天一天过下去。
【1】鲁滨逊生活的场景“令人忧伤”且“没有言语交流”,从中可以体会到他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从画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鲁滨逊并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而自暴自弃,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眼睛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信息的85%左右是通过眼睛获得的。在影响视力的眼病中,近视占第一位。近年来,近视的发病有低龄化趋势,儿童中近视的发病率在逐年増高。近视成为影响国民身体素质的最常见眼病。近视不仅仅是视力差,还可引起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失明。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被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
近视发生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青少年患近视大多数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即用眼过度和用眼习惯不良。用眼过度是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每天学习时间长、睡眠时间短,课外作业多、课外活动时间少,收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等都加重了眼睛的负担。尤其在寒暑假期间,由于父母的管束少,有些孩子毫无节制地看电视、玩电脑,使得寒暑假成为近视的高发时期。不良的用眼习惯包括用眼过近,在动荡的车厢内阅读,边走边读,在阳光直射或昏暗的光线下阅读,躺在床上阅读等,这些都会诱发近视。
近视的防治重在预防。在生活中,看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坐车或行走的时候不要看书,不要躺着看书。读写Ⅰ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部肌肉。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以増强眼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视神经萎缩,达到解除眼疲劳的目的。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控制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避免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在饮食方面应尽量少吃甜食,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品,如蛋、奶、鱼、肉和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如釆患了近视,应定期作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数加深。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营养不良是患近视的主要原因。
B.所有的外界信息都是通过眼睛获得的。
C.近视是常见眼病,只要戴上近视眼镜就好了。
D.近视成为影响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最常见眼病。
【2】怎样预防近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量少吃甜食
B.保证充足的睡眠。
C.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
D.少吃含蛋白质的食品。
【3】“信息的85%左右是通过眼睛获得的”这句话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
B.举例子
C.列数字
D.作比较
【4】“青少年患近视大多数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句中“大多数”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很爱读书,每天晩上睡觉前都要躺在床上看半小时课外书。小明的做法对吗?结合短文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6】临近期末,学习十分紧张,小芳的视力开始下降,请你结合短文内容给她提出三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文后作业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百事,但留有印痕的并不多。现在想起来,只有一件小事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1996年,我在泰国。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小男孩。我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心生厌恶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用泰语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
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进来搬报纸。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却能够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有意多给了30泰币,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狼狗狂吠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没等她开口,我便不耐烦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项链。我一怔,细细看去,正是我遗失了的那条金项链。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捧回了我的心爱。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这时中年妇女轻轻地说:“项链是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我快快地送回来。”
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泰币送给小孩,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母子俩按照泰国人的礼节,双手合十,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文中有三处画线的语句,其中前两处是对中年妇女和小男孩的 描写,它的作用是 ;第三处是对中年妇女的 描写,它的作用是 。
(2)文中加点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应怎样理解?
(3)文章结尾说:“我望着她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你认为“我”此时内心的感情是怎样的?
(4)用一段通顺的话说说“我”对中年妇女和小男孩的态度的转变过程。
①当“我”看到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到来时,“我”认为他们是来讨钱的,便心生厌恶;
②当“我”得知他们是来收废品时, ;
③当“我”再次看到他们到来时, ;
④当得知他们是来送还项链时, ;
⑤当他们母子俩对“我”所给的100泰币表示谢绝时,“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3、默读课文,按照蚕渐渐长大的顺序填空。
极小极小的蚕→( )→( )→( )蚕“上山”了。
14、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一天清晨,大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黄、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锦锻。.连那些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锻,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以为,这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热情,愈加旺盛。
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作为单独的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这么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成熟了的花蕾在等待着开放。曰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徐徐地向外张开笑脸,由微笑,到哈哈大笑。 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 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的、成熟了的花蕾。
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花的时候,朵朵都是那么精力充沛,不遗余力。尽管单独的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从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将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 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萧杀时,它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
大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呵!
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
1.解释词语。
生机勃勃——
启迪——
2.照样子,填空。
牵牛花 偃旗息鼓
美人蕉
太阳花 开得愈加 ,愈加 ,愈加 。
3.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花瓣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徐徐地向外张开笑脸,由微笑,到哈哈大笑。
这句话用了什么方法?用相同的方法写一个句子。
4.“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是什么意思?
15、按要求进行下面句子的转换。
原句: 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悬灯结彩,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1)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将下面的句子变为反问句。
电影是门伟大的综合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对我说:“那是我的铅笔,请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2)我竟然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3)家家户户在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4)水镜先生派书童去诸葛亮住的隆中访问。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不会忘记几年来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1.妈妈严厉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对我说,星期天他要去郊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童年趣事
要求:写发生在你身上的最有趣的事,内容真实,详略得当,要写出真情实感来。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