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春天的雨细腻柔媚,夏天的雨粗犷热烈。
A.排比 B.反问 C.比喻 D.对比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哗笑(huā) 祷告(dǎo) 呼噜(lū) 毛毡(zhān)
B.牛犊(dú) 爵士(jué) 凳子(dènɡ) 精湛(zhàn)
C.惭愧(kuì) 刀刃(rèn) 膘肥(piāo) 滥用(làn)
D.淤泥(yū) 遐想(xiá) 翻译(yì) 远眺(zhào)
3、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排列,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丫鬟们拿出各种放风筝的工具 ②宝玉的美人儿风筝放不起来,恼怒不已
③宝钗放风筝④宝琴放了大蝙蝠风筝⑤黛玉和众人一起把风筝放飞了
A.⑤①④③②
B.③④①②⑤
C.④②③⑤①
D.①④③②⑤
4、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2)____________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
(3)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意恐迟迟归。
(5)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拼音,根据语境写字词。
1.演员们头上戴着五颜六色的帽子,帽檐微微向上qiào qǐ______,在灯光的照射下,像cù yōnɡ______的花团。
2.叔叔家养了许多shēnɡ chù______,你瞧,那是一匹jùn mǎ______,脖子上还挂着línɡ danɡ______。听叔叔说,它bēn chí______起来,速度可快啦。可我总是担心它会tī______我,只敢远远地看着它。
6、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遗民泪尽胡尘,南望王师又一年。
(1)对“遗民”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
A.感到遗憾的人民。 B.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两句话包括四个距离遥远的地方,用加点的词串联起来,给我的感觉是_________。
(2)作者用字准确: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所以用“______”;从巫峡到襄阳,顺流疾驰,所以用“______”;从襄阳到洛阳,改换陆路,所以用“______”。
7、多音字辨析
1.降:①jiànɡ _____ ② xiánɡ _____
2.背:① bēi_____ ② bèi_____
3.兴:① xìnɡ_____ ② xīnɡ_____
4.长:① zhǎnɡ _____ ② chánɡ _____
8、在下列括号中填入人名,把歇后语补充完整。
(______)借荆州——有借无还 (______)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______)断案——铁面无私 (______)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9、阅读非连续文本,完成练习。
2019环法挑战赛首站—西施故里·诸暨站于本月26日鸣枪开赛。本次环法赛事分设133公里全程组和28.6公里短程组两个不同里程的比赛项目。作为一场备受骑行爱好者关注的赛事,诸暨站报名火热,2000名额已全部报满,外籍参赛选手人数达到新高。
环法自行车赛是世界知名度排名第三的体育赛事品牌,仅次于世界杯和奥运会。其发源地在法国,拥有116年历史,是全球最高级别的自行车赛事。
环法挑战赛是目前国内唯一使用全封闭赛道的自行车活动,是国内最大的骑行比赛,面向所有骑行爱好者。
这次诸暨西施故里站,则是2019环法挑战赛亚洲首站,是环法挑战赛首次登陆长三角地区,也是这一世界顶级体育赛事首次落地县级城市。
诸暨北邻杭州,东接绍兴,南临义乌,是於越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西施的故乡。为全面展示诸暨的人文历史风貌,提高赛事的观赏性,本次比赛路线将以“古越风情”为主题,将“西施故里”景区北侧的浣纱大桥作为发车点,选手将挑战三个4级爬坡点,经过“中国最大的淡水珍珠产地”珍珠之乡——山下湖镇、风景秀丽的西岩风景区、密林覆盖、青峰屏立的东白湖以及百年斯宅古民居建筑群。
本次赛事的互动区设置于“西施故里”景区内,开放型的庭院式建筑群,依山临水,古香古色,让选手在参与环法活动的同时,沉浸于江南丽景之中,如此体育与文化协同发展的模式,亦让诸暨市更具活力,使城市标志性区域“西施故里”受到海内外人群的关注。
*管制时间:
5月24日22时——5月27日6时
*管制道路:
苎萝路(人民南路至浣纱大桥)、苎萝东路(浣纱大桥至东二路)、浣纱南路(南兴路至丰民路)、浣东中路(滨江南路至苎萝东路)、郑旦路(金鸡山路至苎萝东路)、祥安路(郑旦路至金鸡山路)、西施故里内部道路、山下湖镇珠宝路及华东国际珠宝城周边道路。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环法挑战赛是国内唯一使用半封闭赛道的自行车活动,是国内最大的骑行比赛。( )
(2)张大明很想报名参加环法挑战赛,但他不能,因为他不是专业选手。 ( )
(3)本次全程组比赛的起点为诸暨市浣纱大桥(西施故里北侧),终点是:诸暨市浣纱大桥(西施故里北侧)。 ( )
(4)比赛途中,选手将挑战四个3级爬坡点,经过山下湖镇、西岩风景区、东白湖以及斯宅古民居建筑群。( )
(5)5月24日白天,比赛周边道路就开始进行交通管制,出行要注意避开这些道路。( )
【2】阅读了这些材料,你知道了本次诸暨站环法挑战赛有什么亮点,请简要概括,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的奶奶觉得:这几天交通管制,给她的出行带来了一些不便,这样的比赛不举行也罢了。你赞同小明奶奶的看法吗?请结合本文的内容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父亲》,完成短文后的题目。
父亲
父亲很小就远离家人到兰州煤矿里做工,我是在外公外婆和母亲的呵护下一点点长大的。我是那么快乐而满足,从来没觉得父亲不在身边有什么两样,有什么不妥。转眼,我6岁了,突然有一天我被告知是有父亲的,并且他要回家来了。
还没等我意识到是怎么回事,一个黑瘦矮小的男人出现在我视线里,甚至在我还没来得及想象我的父亲该是如何的高大魁梧,现实就已摆在眼前,想闭上眼睛拒绝一回也来不及了。比外婆还矮的父亲给我一个打击,我竟有些恨他,全然没有亲切的感觉。“爸爸”这两个字眼,我使用的频率极低,有这样一个父亲,不值得我引以为自豪。‖
我渐渐“懂事”,每次与他上街,总是先“扫描”一下,看看四周有没有熟人。如果有,我立即跳下他的自行车,很要面子地自己朝前走,装作与他没有关系似的。他呢,也从来不追,更不问为什么,只是远远跟着,看着我“拙劣”的表演。‖
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就在父亲接连地找到工作又接连地失去工作的喜喜忧忧中过去。我渐渐明白,兰州十几年的煤矿生活并没有给父亲留下什么,除了仅存的一份死力气。那些技巧性的、在办公桌上写写画画就能赚到钱的工作,注定与小学都没毕业的父亲无缘。
在承受了别人的白眼和妻女疑惑的眼神后,父亲不声不响买回来一辆破三轮,埋头修理并重新油漆了一番,于是,父亲的“运输公司”草草开张了。尽管我在作文中歌颂过清洁工,赞美过搬运工,但那是没摊在我身上——站着说话不腰疼。而在骨子里,我对这种廉价劳动力的工作是有些轻视的。
我毫不掩饰我的反感,但父亲对我的皱眉撅嘴视而不见,每天早早晚晚地把三轮车推进推出。‖
渐渐地,我和母亲习惯了父亲每天在餐桌上讲蹬三轮时看到的新鲜事,沉闷的父亲竟也有这样绘声绘色的口才。我们也习惯了父亲每天清晨把三轮车“砰”地一声推出去,平平淡淡说一声“我出去了”的招呼。渐渐地,我对同学说起父亲的职业已不会脸红。父亲对他的工作是那么充满希望,甚至引以为荣。父亲在用他的踏实和诚实无声地告诉我:工作不分贵贱高低,只要你劳动,只要你尽力,就一定会有所得。‖
就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习惯缠着父亲撒娇,讨点零花钱,看父亲憨憨又得意地笑着:“拿去吧。”在不知不觉中,家里充满了和谐的笑声,我叫起父亲来声音那么清亮。
若有一天,你和我一同上街,看到前面有个黑黑瘦瘦的男人挥汗如雨卖力地蹬三轮,听到我大声地叫“爸爸”后,你一定会看到掉转头的那一张满足而快乐的脸……‖
【1】短文已经用“‖”划分成五个部分了。默读短文,然后在横线上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读短文,思考“我”对父亲的内心情感变化,然后按照变化的顺序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喜欢自豪
【3】句子“每次与他上街,总是先‘扫描’一下”中的“扫描”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用横线画着的句子表达了父亲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短文中的父亲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用波浪线画出这些语句。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才少年——比尔•盖茨
美国人比尔•盖茨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20年里,魔术般地把900美元变成139个亿,让世人大吃一惊。有人说,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还是在婴儿时,他就喜欢让摇篮长时间不停地晃动,这好像很有趣。直到今天,他还是喜欢不停地摇晃,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他七八岁时,母亲担任社区服务工作,经常带他到学校里去给学生讲解西雅图的历史,盖茨总是坐在前排极为专心地听讲,这时好动的习惯却一点儿也找不到了。
盖茨从小志向远大。上四年级时,他就对自己的好友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概认真完成,就是花很长时间,也要尽力争第一。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20页,他却写了100页。盖茨善于思考,喜欢创新。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发明。
盖茨生于名门世家,但父母却不过度奢华。在母亲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饭、出游,包括孩子们的穿衣都弄得井井有条。家庭这种严谨、精细的作风自然而然也影响了比尔•盖茨,使他养成节俭的习惯。
“时间”和“观念”是盖茨最注重的两个条件。在他的读书笔记中清楚地记下这样一句座右铭:“机会加时间等于金钱。”自从他在中学就读后,便迷上了计算机,从此盖茨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妇孺皆知( ) 秃丘( )
奢华( ) 不解之缘( )
【2】 “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联系上文,盖茨特征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的橡树。”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历史了。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⑤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掘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
【1】选文第②段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意在说明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选文第④段,你认为西方学者针对拼音文字提出的“开发右脑”的主张,是否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请说明理由。(用本自然段的一句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③段,回答问题。
“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①摘;②开采;③搜集;④精神,神色。根据本段阐述特点,我认为“采”的本义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依照下面示例,从“尘、畎、诽”中任选一个,说出这个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联想。(2分)
示例:“悟”左面是“心”,右面是“吾”,合在一起就是“我经过思考而有所领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几种文字之一。
B.我国在语音学上无法统一的方言,在文字使用上却是基本统一的。
C.科学地学习汉字的方法是将汉字的“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学。
D.文中所举“日”、“月”、是汉字“六书”中的象形体,“休”是会意字,“盲”是形声字。
13、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心田上的百合花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办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啊!”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
这时候,野草和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子。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1.你能给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吗?请用“√”画出来。
花苞(bāo pāo) 不屑(xiè xuè) 鄙夷(bǐ bì)]
杂草(zá zhá) 纵然(zòng zhòng) 释放(sì shì)
2辨一辨,再组词。
挺( ) 嘲( ) 崖( ) 偶( )纵( )
廷( ) 潮( ) 涯( ) 遇( )丛(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欣赏一 释放— 风姿一
反义词:讥讽一 偏僻一 遥远一
4.百合花为什么要开花,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5.摘抄你喜欢的词语、句子。
14、课内阅读。
在桂林的东南方,还有一座小县城叫朔阳,这里山水风光比桂林还要优美奇妙,所以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说法。阳朔城北是阳朔水,城东面临漓江,山峰奇特苍翠,江水清澈迂回,众山拱卫看看城,阳朔就好像隐居在开放的莲花瓣之中,所以古人说:“阳川百里尽是画,牌莲峰里住人家。”这里的名胜风.很多,如书,山,因山服有一块巨石耸立,高约五米,很像一个宽袍大袖的书童在捧书诵读。还有一座寿阳山,形状宛如含苞待放的莲花,所以也称为碧莲山。
【1】给加点字注音。
阳朔( )迂回( )耸立( )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浑浊——(_______) 闭塞——(_______)
【3】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把____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____。
【4】阳朔县城有哪些风景名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阳川百里尽是画,碧莲峰里住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语段做出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阳朔在桂林的东南,漓江在阳朔的东面。 ( )
(2)莲花就是荷花。( )
(3)“迂回”就是“迂腐”的意思。( )
15、阅读
枇杷酸·枇杷甜
①入夏的天,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老汉卖完批把的时候,天竞哗哗下起了大雨,他赶紧在一家“凌氏修理店”门前避雨。狂风襄着豆大的雨点跟踪而来,老汉不得不挪进修理店内。
②老汉猫着身子,双手抱腰,试探地问正在修电视的师傅:“师傅姓凌吧?”凌师傅抬起了头。
③“我是三桥村的。”老汉怯怯地说,“您看,能不能借把伞给我,下次赶集我保证还您。”
④“没问题。”凌师傅爽快答道。
⑤凌师博的妻子听到谈话,急忙从里屋钻出来,狠狠地瞪了凌师傅一眼。凌师傅没理会,径直钻进里屋。妻子也跟了进去,拽了男人一把衣角,一直低声埋怨。凌师傅甩脱妻子的手,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妻子窝了一肚子的火不好发作。
⑥凌师傅从里屋拿出一把自动伞递给了老汉。老汉撑转身欲走,凌师傅说了一声“等等”。老汉以为凌师傅接受了妻子的暗示,反悔借伞,不由得打了个寒战。凌师傅从里屋翻出了一件外套递给老汉,说:“看您冷得牙齿打瞌睡,快穿上,别冻着了。”老汉穿上外套,顿时全身都暖了。
⑦老汉走后,妻子噼里啪啦一顿数落:“你学雷锋真是学到家了,借了伞还送衣服。我看这次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没见过哪个人像你这么傻!”凌师傅没跟妻子拌嘴,只扔下一句话“你就是小心眼”,又继续干活了。
⑧第三天,老汉上街来了。老汉将伞和衣服还给了凌师傅,还递上了一袋金灿灿的枇杷。凌师傅推辞了几次,老汉说:“那天多亏您借伞和衣服给我,要不然,我非害一场大病不可。要是害了大病,我那一山的枇杷就完了。与那一山枇杷相比,这袋枇杷算得了什么?”
⑨凌师傅剥了一颗批把,扔进嘴里,立刻吐出一颗乌溜溜的细核来,直砸嘴道:“真甜!”又剥一颗塞进妻子的嘴里,她双眼迷成一线天,瓮声瓮气地说:“好酸!”凌师傅抢白妻子:“是你的口酸了,心酸了。”凌师傅的妻子向来爱吃批把,可这回老汉送来的那袋枇杷,她再没动过。
【1】阅读文章遇到不太明白的词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猜测。对于第⑥自然段中的“牙齿打瞌睡”,下面的猜测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种方言土话
B.形容老汉很冷
C.指老汉冷得快要睡着了 D牙齿直打颤。
【2】围绕凌师傅和妻子对于老汉借伞的不同态度,补充情节发展图(请用四字概括)
【3】第⑤自然段出现了两次狠狠地瞪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一次是凌师傅妻子瞪凌师傅,凌师傅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是凌师傅瞪他妻子,凌师傅妻子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着力刻画凌师傅的人物形象,我仿佛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的凌师傅;文中还有很多内容对凌师傅妻子的描写,这是为了( )
A. 点面结合 B. 首尾呼应 C. 动静结合 D.侧面描写
【5】面对老汉送来的枇杷,凌师傅吃了直夸“枇杷甜”,妻子吃了却说“好酸”。同样的枇杷,不同的看法,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老汉信守承诺送回衣服和伞,枇杷的甜包含着互相信任的味道。
B.妻子觉得枇杷酸是因为生病没有胃口,不想吃。
C.凌师傅帮助别人得到了快乐,所以觉得枇杷很甜。
D.因为当时不信任老汉,妻子吃起枇杷心里别扭,觉得酸溜溜的。
16、森林是绿色的宝库
地球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巨大的绿色宝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一亩森林每天生产的氧气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吸收有害物质,一公顷的柳杉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7万年,草地要8.2万年,耕地是26年,裸(luǒ)地只要18年。森林能涵养水源,树冠就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的雨量,5万亩森林的储水量,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假如没有森林,地球将会有450万个物种灭绝,洪水将泛滥,沙漠将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大大恶化,因此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根据短文内容,任选下面一个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只要……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对的画“√”,错的画“×”。
①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比较说明的方法。( )
②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假设说明的方法。( )
③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 )
(3)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___”画出来。
(4)森林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概括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星期天,妈妈带我上街。我特意拿出生日时姑姑送给我的扣花戴在胸前。这扣花可真漂亮,一颗颗晶莹的水晶石镶嵌在金孔雀形的扣花里。动一动,“金孔雀”就闪闪发光,非常惹人喜爱。
街上( ),商场的人更多。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才挤进柜台。正当我被( )的衣料吸引时,肩膀被推了一下。我气得猛一回头,冲着推我的那人嚷道:“挤什么?”没想到那人不但不恼,反而微笑着对我点点头,用手指着我的前胸,嘴里一个劲地“啊,啊……”并招手要我出去。我低头一看“糟糕!我的扣花没了!”
我不耐烦地挤出人群。只见那人大约三十来岁,个子不高,眯着一双不太有神的眼睛。他一见我便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一件东西送到眼前。我接过扣花定睛一看,咦?这不是我丢的那枚扣花吗?我气呼呼地问:“你这人怎么随便拿我的扣花?”那人见我发火,嘴里一个劲地“啊,啊……”脸上现出焦急的神情。 他一会儿指指我手中的扣花,一会儿又弯腰走几步,做出捡东西的样子,好像要告诉我什么。看他的表 情和动作,我明白了他是个聋哑人,是他拾到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
“芳芳,你怎么站着发呆呢?”妈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忙( ), 人呢?我还没有感谢他呢,他却不见了。
我随妈妈走出商场,一边走一边找那个人,希望看到那双不太有神的眼睛。 多么可敬的聋哑人啊!那( )的高贵品质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然而我没有找到他,只有我手中被汗水浸湿的扣花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显得更加美丽。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把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人山人海 拾金不昧 五颜六色 四下环顾
【3】在文中画线句子中找出描写聋哑人动作的词语画上“△”。
【4】“是他拾到了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这里用省略号表达了“我”__的心情。
【5】想一想,假如“我”后来又碰到了那位聋哑人,“我”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训练,知识融会贯通。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1】简要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
【2】通过联系上下文,我猜出了“好所在”的意思是_______,“石碣”的意思是________。
【3】画横线的语句运用_______和_______描写,表现了石猴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4】从石猴进洞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动作,可见这是一只心思细密、聪慧过人的猴子,充分展现了石猴的____(A.神性 B.人性)。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送报的少年
①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是邮递员老张的儿子。老张不小心把腿摔了,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小张就替爸爸来送报纸了。
②我家住在六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准能听到一阵轻捷的脚步声。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您的报纸来了!”
③我与小张闲聊过,得知他每天穿街过巷,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得上下近万级台阶。为了把报纸按时送到,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一大早,汗水就浸湿了他的脸庞,短袖衬衣湿透了一大截。我曾开玩笑似的跟他说:“你这可真算是闻鸡起舞呀!”小张也爽朗地笑着说:“就算是吧!”
④看着这个送报的少年,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他和小张一样大,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蜷缩在空调呼呼作响的卧室里。自从接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就更过分了,几乎每天都是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靠在沙发上,一边喝着牛奶,一边不停地滑动着手机的屏幕……我说:“你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就看他能不能珍惜大好时光!你看看那送报的小张……”
⑤儿子却不屑地说:“您这观念早过时了!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考上大学了,还要攻读硕士、博士……”儿子学习成绩的确很好,但是他的回答仍然让我心里不是滋味。
⑥一个大雨瓢泼的日子,小张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湿透了,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吞吞吐吐地说:“对不起,我……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不能骑了,报纸……也弄湿了……”
⑦我急忙安慰他,赶快接过他手里的报纸。他笑笑说:“今天我是最后一次给您送报纸了,从明天起,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我随口问:“那你呢?”他说:“我被大学录取了,明天去报到。”
⑧我惊讶了,心里真为小张高兴!看着他那满脸的笑容,我也笑着说:“这段时间辛苦你了,以后就不用闻鸡起舞了。”小张却摇摇头说:“不,进入大学,我要开启全新的学习生活,更要闻鸡起舞了!”
⑨听了他的话,我不知说什么好。他又补充道:“我爸爸的腿伤刚刚好,行动可能会慢一点儿,以后送报迟到了,您多包涵!”
⑩他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我为这个送报的少年竖起大拇指,我也要为你鞠上一躬,你让我见到了一个真正的少年。
⑪我关上门,一转身,看见儿子呆呆地站着,仿佛有了什么心事……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放暑假的时候,邮递员老张的腿摔了,他的儿子小张_________。小张每天要为________,可是给“我”送报纸从不迟到。一天,下着大雨,他送报晚了,原来________。不过,这也是他最后一次给“我”送报纸,因为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少年外貌的描写,透过这个描写我能体会到:____________
【3】第⑥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少年语言的描写,透过这个描写我能体会少年的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阅读第⑧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内容填空:
(1)“我”,说的“不用闻鸡起舞”,指的是_____________
(2)少年说的“更要闻鸡起舞了”,指的是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送报的小张是个怎样的少年呢?并结合短文内容简单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第④自然段,对“我”儿子的生活进行了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20、改为肯定句。
诸葛亮不是不知道三天交不出十万支箭的严重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花园
1.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十分艰苦。(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波把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的消息传遍了世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袁隆平成功培育了杂交水稻。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星期天,我写完了作业,就在屋里看《西游记》。正当我看得有声有色的时候,爸爸走了进来,问:“作业检察了吗?”我漫不经心地郑重地回答:“保证没错。”爸爸庄严地说:“再看一遍!别那么自信,作业不能有一点马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缩写句子)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陈述句)
3外婆讲故事。(扩句)
4只有善于调查研究,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用划线的关联词语造句)
23、写作魔法营
“爱唠叨”的奶奶、“购物狂”老妈、“爱管闲事”的同学……你是否发现,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特点鲜明的人? 试着把他(她)写下来。
要求:通过一件具体事例,突出人物特点,并试着运用一些写人的方法,把人物刻画得更生动,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00字,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