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江西鹰潭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童孙未解耕织。(   

A.准备

B.从事

C.奉献

2、请从下面每道小题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但是,也许需要我们重新( )这些高等级遗传可能性的证据。

A.审查 B.审问 C.审视 D.珍视

2下面句子中没有反义词的一项是(   )

A.金字塔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 B.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

C.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D.喧嚣的城市又恢复了寂静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杨氏之子》一文中的对话真是巧妙,使我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

B.妈妈总是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指挥我复习功课。

C.经过治疗,小军的病很快恢复了健康。

D.我的作业全部做完了,还有一道题没有完成。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 )”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歌 _______的曲调  _______的灯光

______地卧着  _______的凄凉  _______地飘动

5、结合语境写字词。

1.诸葛亮带上____肃,坐在船上,让士兵léi gǔ__________喊。因为cáo____操生性多疑,所以命令士兵放箭。

2.武松看完bǎng____文,tuō____着一根梢棒,来到了景阳gāng____。武松与jī è______的老虎搏斗,最终打死猛虎。

6、看拼音,请在句子中的田字格里规范、美观地写出字词。

那个个子不高,有点腼 tiǎn ________的小伙子, ________心好学,具有开tuò ________精神。在众多招聘者中他脱yǐng________而出,被推jiàn________zhèng________府部门的重要gǎng________位上工作。经过锻liàn________发现,他不仅对工作有满qiāng________的热情,而且是一个值得大家信lài________的人。

7、填一填,理一理思路。

8、按要求填空。

1.“别出心裁”的“裁”字,部首是_______,去掉部首查_______画,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用剪刀剪;②制减,去掉;③决定;判断;④安排取舍。在这个词中应选择第_______种解释。

2“如醉如痴”的“痴”字,部首是_____,去掉部首査_____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傻,愚,笨;②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在这个词中应选择第_____种解释。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8分)

洪涝灾害的成因

① 近年来洪涝为什么如此频繁呢?洪涝灾害频繁,既有“天”即大自然的原因,也有人的因素。要说天,地球大气圈进入活跃期,大气环流异常、太阳黑子爆发、热带风暴频发等,够可构成持续的梅雨或特大暴雨,这在目前人们还难以控制。要说人的因素,那是人不恰当地干预了自然,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我们至今还在吃40年前“开荒开到山顶上,插秧插道湖中央”造成的苦果。

② 开荒开到山顶上,山成了光秃秃的无树木的山。一有降雨,水土流失,一滴水也留不住,以太湖流域为例,其周边山地由于滥砍乱伐,不仅山地蓄水功能大减,还以每年2毫米的速度加剧了太湖和通向太湖的河川淤浅。与此同时,湖泊大量缩小或湮没,太湖流域累计围了530平方千米,其中太湖水面围掉了100平方千米,太湖面积日益减少,蓄水量大减,至少减少10亿立方米。山林、湖泊蓄不了过多的水,大江大河和密如蛛网的小河小溪还是能把盛不下的水泄出去排入大海的。问题是人们除了伐木开荒、围湖造田、连大江大河、小江小溪也不放过:在河流的河漫滩,乃至堂而皇之在河流拦河作坝,侵河成地。太湖原有泄水河道300条,现在只剩下219条,其中具有泄排水功能的仅54条。就连这些河道也大多泄水不畅。

河流泄水不畅,稍有山洪爆发,水位即猛升,湖南的浏阳河,30年一遇的径流,涨起了50年一遇的水位;广西西江流域30年一遇的径流,酿成百年一遇的高水位。

③ 除了地生态的因素之外,我们还得重视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全球变化、温室效应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人类的不当活动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气温上升。首先会造成台风明显北移。台风登陆我国沿海地区的频度、强度大为增加,而由其引起的风暴潮往往具有很大的破坏能力。或是摧毁江湖海堤岸,或是携带海水越堤而过。90年代以来,广东湛江、浙江温州就多次因台风、风暴潮酿成重灾。

④ 温室效应造成的气温上升,还会促使南北两极和高山冰川加速融化,引起全球海面上升,这就提高了河流的基准面,增加河流泄水入海的难度,加剧了内涝的产生。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全球气温上升之后,上海临近的东海海面将要上升51厘米,加上上海市地面还在持续沉降,那么上海的内涝也将是不可轻视的一个洪灾隐患。

1文章第②段运用了说明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概括导致近年来洪灾频繁的人为因素有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减少洪涝灾害,你有什么建议,请写出两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拓展阅读

雕塑一般的姿势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的名言。自然,人在弥留之际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姿势,越细品,越意味深长。

最让人感慨万千的,我认为是化学家卜拉克的姿势。

卜拉克是因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的,死时手中端着满满一杯牛奶。令人惊奇的是,那杯子端得极其平稳,里面的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泼洒出来——他就这么稳稳当当地坐着,从从容容,一如雕塑。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超越凡人的绝对一丝不苟好习惯”——做化学实验时,总是把盛放化学药剂的器皿端得平衡至极。于是,他的死有了一个堪称天下第一的姿势。

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

那是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当人们扑灭大火后,突然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位母亲虽然已被大火活活烧死,但她却镇静地保持着一个极稳妥的姿势——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果然,她被烧死了,怀抱中的孩子依然活着。显然,正是因为她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这个姿势,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护住了她的孩子!

面对着这个最能象征母爱的雕塑般的姿势,消防队员潸然泪下。

再试想,人在弥留之际的姿势尚且如此引人关注,何况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

是的,人总是有姿势。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

那么你呢?你的姿势是挺拔如松,还是颓然如泥?

这,你想过吗?

1先给带点字注音,再解释词语意思

猝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潸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颓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昭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弥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反义词

挺拔如松(                    重于泰山(                   站有站相(                 

3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为什么不用母亲的姿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说: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这句话怎么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上面的理解,我们说化学家雕塑般的姿势昭示着对化学实验的认真,母亲的姿势则是______

6下面词语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惊心动魄是形容母爱的姿势使人感受至深,震动大。

B. 义无反顾表现出母亲不因大火烧身而退缩犹豫的精神。

C. 潸然泪下反映消防官兵为母爱的姿势而悲痛的心情。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零分之约

曾经,我是一个让老师感到头疼的学生,调皮、厌学,每次考试,成绩都是雷打不动的“C”,教过我的老师都无计可施。直到卡尔森老师来教我们班后,这一切才发生了改变。

第一天上课,她冲我(  )地笑了笑,说:“你就是整天梦想当个赛车手的斯蒂文弗吗?”“是的。”我感觉她的话里有一些鄙夷的成分,声音不禁高亢起来,富有挑衅地说:“舒马赫是我的偶像,他像我这么大还考过零分呢,现在不一样当了世界顶尖级赛车手?”卡尔森老师爽朗地笑了起来,说:“但你从来没有考过零分啊!”她竟然笑话我没考过零分!我控制住心头的怒火,气冲冲地说:“哼,下次我考零分给你看!”

她仿佛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小辫子”,说:“好啊,咱们做一个约定,你要是考了零分,在班级里一切自便;可你一天没考零分,就要好好学习!不过,考试时必须把试卷答完整。”这还不简单!我(  )地答道:“没问题!”

很快迎来了考试。发下试卷后,我开始答卷,我故意把知道的写错,可在做后面的题时,由于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答案,只得硬着头皮做,像以往那样乱蒙一通。

走出考场,我忽然发现,手心里竟然出了汗。我第一次感觉,考零分竟然跟考满分一样难!我的心情沮丧极了。考试成绩又是“C”,卡尔森老师走过来,狡黠(xiá)地提醒道:“加油!向零分冲刺!”我低下头,既羞愧,又暗骂自己不争气。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我一次又一次地向零分冲刺。我发奋学习,慢慢发现自己有把握做错的题越来越多,换句话说,  

一年后,我终于成功地考了第一个零分!卡尔森老师大声地宣布:“斯蒂文弗,祝贺你考到了零分!”我脸红如枣,羞愧难当。“按照我们的约定,你可以在班级内做你想做的事情了。”

泪水突然涌出我的眼眶,我哽咽着说:“谢谢您,老师,在我没有成为世界一流赛车手之前,我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学生……”

【1】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文中括号里。

A.意味深长   B.郑重其事   C.不假思索   D.不慌不忙

【2】联系上下文,分析“换句话说”后面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与零分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B.我必须要细心,唯有细心才能与零分无缘

C.有把握把题目全部做错,得零分就会有希望

D.我只有战胜自己的虚荣心,才会获得零分

【3】“一年后,我终于成功地考了第一个零分!”从“终于”你体会到了什么?(  )

A.考零分真是太容易了!

B.考零分真是志在必得。

C.考零分极其艰难,付出的努力真多!

D.那一刻“我”的心里十分难受。

【4】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文中的卡尔森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

12、短文阅读。

快 乐 如 风

凯特一出道就瞄准一千五百米,水平很快就在他的加勒比海小国名列前茅。然而,让雄心万丈的小凯特屡屡气短的是,他迄今为止,在任何一次国际大赛上都还没能拿到奖牌。他总是沦为配角,悲凉的、悲怆的、悲壮的配角,他用他的苦涩,衬托出胜利者的辉煌。   

又一次参加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大会组织者出于通盘考虑,请凯特担任自杀性的领跑,许诺酬以重金。凯特眼瞅强手如林,自家获奖无望,便咬咬牙答应试试。比赛一开始,凯特就奋勇冲在前面,在前八百米,一直遥遥领先。当然,凯特不可能长久保持这样的速度,他的任务,就是赛好前半程,两圈一到,就退出跑道。即使退出跑道,凯特也保持应有的尊严,他手扶胸口,面带微笑,向全场的观众鞠躬致意,然后,挺着胸脯,吹着口哨,大大方方地走出场外。   

组织者事后说,想不到凯特的任务完成得那么好,那么好。他的速度控制适宜,节奏安排合理,无论形体还是步态也都十分优美,全方位的优美。正因有了他,常规格局中杀出一匹黑马,搅乱了方阵,掀起旋(xuán xuàn)风,变按部就班为急起直追,这才天下大乱,乱世出英雄,英雄创神奇;有事实为证:这一组的所有选手,都大幅度提高了成绩,夺冠者,更刷新了赛会纪录。    

凯特就此喜欢上了领跑。在一些规则许可的国际赛事上,他频频出任这一角色。   

说话已是两年以后,在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巴黎分站,凯特又被邀请担任一千五百米的领跑。凯特照例一出发就撒脚飞奔,很快就把大队人马落(là luò)下一大截。两圈之后,凯特突然觉得反常,身边没有人影,脑后也没有脚步声。他回过头,呀!这是怎么搞的?那些担当出成绩、破纪录的大牌选手,并没有如约定的那样加油赶上。一定是哪儿出了问题。不会是我吧?不,我很清醒。这是第二圈?是的,第二圈。这是一千五百米?当然,是一千五百米,不是八百米。凯特感觉今天状态特别好,特别好,跑罢第二圈,周身仍有滚滚滔滔、跑不丢、使不完、用不尽的力气。今天的观众也特别捧场,“凯特!凯特!”此起彼伏,“凯特,凯特!”地动山摇。“凯特!”成了节奏,“凯特!”成了鼓点。于是,凯特决计临场发挥,继续领跑,直到后面的主角赶上为止。谁知三圈过后,凯特不仅依然领先,而且和后面选手的距离越拉越大。啊,今天反常,彻底反常。跑道缩短,时间拉长。规则破坏,游戏出格。快乐如风!奔跑如风!凯特干脆发力冲刺,结果,他破天荒地获得世界冠军。

1给文中带点的字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2按原文填空。

 ①他总是沦为配角,(         )(         )(        )配角,他用他的(        ),衬托出胜利者的辉煌。②凯特感觉今天状态特别好,特别好,跑罢第二圈,周身凯特感觉今天状态特别好,特别好,跑罢第二圈,周身仍有(       )(       )(        )(        )的力气。

3“~~~~”“——”在文中分别画出凯特在第一次领跑退场时保持尊严和组织者评价他任务完成好的句子。

4凯特在第一次领跑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年后,凯特在国际田联黄金大赛巴黎分站夺得冠军的主要原因是(   )。

A. 其他的运动员没有参加 B. 开始就有了信心

C. 多次领跑,实力大增。 D. 观众捧场,给他支持。

13、课外阅读。

敦煌莫高窟

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有一片美丽的绿洲,绿洲里藏着一颗闪光的珍珠。这颗珍珠就是敦煌莫高窟。它坐落在我国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

鸣沙山东麓是平均高度为十七米的崖壁。在一千六百多米长的崖壁上,凿有大小洞窟七百余个,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其中四百九十二个洞窟中,共有彩色塑像两千一百余尊,各种壁画共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莫高窟是我国古代无数艺术匠师留给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莫高窟的彩塑,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最大的有九层楼那么高,最小的还不如一个手掌大。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大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莫高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是描绘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时的情景,有的是描绘人们奏乐、舞蹈、演杂技时的场面,还有的是描绘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还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动人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共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1联系上下文,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形容沙漠没有边际。_______

指彩塑的表情、神态各不相同。_______

2第2自然段在介绍莫高窟的规模时,大量地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莫高窟的彩塑,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句话是它所在段落的____句,作者是从彩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进行介绍的。

4赏析句子。

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还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1)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也选择一个物品(或景点、场景),用上这样的句式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围绕着敦煌莫高窟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张大力

冯骥才

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赵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

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   老实)耐用的好料。

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   至少)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赛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石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容易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说:

“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张大力听了,正色说:“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张大力怔了。刚才(只想   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

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

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惟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短文中说“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在张大力举石锁这件事上,这“方法”具体指__________

【3】“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张大力没有得到钱也哈哈大笑?用“——”画出相关句子。

【5】“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大力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

A. 外貌描写   B. 神态描写   C. 动作描写

3爸爸的话中体现出白杨树的哪三个外在特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表白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的心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萧伯纳的趣答(片段)

  在一次宴会中,轮到很瘦的作家萧伯纳发言时,一个大腹便便的资本家讥笑他说:啊,萧先生,一见到你,我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萧伯纳微微一笑,答到:嗯先生,我一见到你,就知道了世界上闹灾荒的原因。这句话使他的发言一开头就显得充满了智慧。

萧伯纳的话包含了什么意思(4分):

 

 

 

17、阅读理解。

第一次

马路旁的行人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简直 简单)还没满一周岁。

他长着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猛烈),而且信心十足。

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缘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

然而小孩又收回了跨出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又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

“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啧了啧嘴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而孩子的妈妈并没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舞、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道。

终于,孩子的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小胖脸同时(裂开、绽开)了笑容。

“好一个登山者!”胡子爷爷幽默地说。他又摸摸孩子的头说:“一开头有困难,但坚持就能胜利。祝贺你成功!”

1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

2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加以体会,概括写出下面四种人的态度:

(1)老奶奶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

老奶奶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

小姑娘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胡子爷爷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

胡子爷爷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小孩学步”这件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花园。

《草房子》节选

那是一九六一年八月的一个上午,秋风乍起,暑气已去,十四岁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学那一片草房子中间最高一幢的房顶。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小学第一次一下就全都扑进了他的眼底。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这个男孩桑桑,忽然地觉得自己想哭,于是就小声地呜咽起来。

明天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还未醒来时,就将载着他和他的家,远远地离开这里──他将永远告别与他朝夕相伴的这片金色的草房子……

1朝夕相伴在文中读作________,请你给这个词找一个近义词:朝夕相伴——___________

2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A. 表示解释说明 B. 表示意思的转折 C. 表示声音的延续

3读了上面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桑桑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1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高手

①老刘家附近有一个自行车修理摊,摊旁停着一辆用来装工具的破旧平板车,车上放着一副脏兮兮的象棋,棋子散乱地躺在棋盘上。

②常有人围着平板车玩象棋。老刘棋艺不精羞于和别人交手,一有闲工夫就在旁边看。

③老刘从没见过修车人下棋,他只顾埋头修车,那满额头的沧桑让老刘想到这条街的历史。也许这人根本不会下棋,只是拿来给别人玩,或为了招徕顾客。

④一天,老刘看见平板车旁围着一群人,吵闹得很。走到跟前,一群十七八岁的小青年和一群常来下棋的中年人战况正酣。棋盘上,青年那边棋势占优,就一个小青年在下,一副 又满不在乎的样子,看来棋艺不一般;中年人这边,一个四十多岁的红脸汉子在下,其他人支招儿,但每走一步都陷入对手的圈套,红脸汉子气得脸红筋胀。最终,败下阵来。

⑤接着,红脸汉子又输了两盘,歇了手,往旁边让:“谁上?”没人应声。青年们 地说着刚才那盘棋怎么把对手杀得惨,这让人更憋闷。

⑥这时,修车人挤进来,低着头边摆棋子边说,我玩一把。估计他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这青年的厉害。老刘觉得看这样的人输棋,实在太没意思了。

⑦下棋的时候,修车人压根不听别人的指点,也不管青年们怎么闹腾,只管埋头慢吞吞走自己的。有时候他这边危急了,看一眼,依然慢吞吞地走,还有闲心去吃一个毫无用处的边卒。老刘心里叹息:唉!典型的臭棋篓子!

⑧在一次平淡的兑棋过后,小青年们 地喊起来:“我们比他少了一个大子儿!”他们眼睛开始发绿,盯着棋盘。这下老刘心里可踏实多了,能把这群小青年逼到这份儿上就是一大进步。

⑨没走几步,修车人这边又陷入险境,旁边的中年人们开始跺脚、埋怨,修车人依然慢吞吞地走棋。在小青年步步紧逼时,有人来修车,修车人说:“这就完了。”话音落地,他用力把一个棋子拍在棋盘上,挤出人群去。人们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小青年哀叹道:“完了!遇上高手了!”短暂的沉默后,小青年不服气地重新摆棋,要跟修车人再较量一把。修车人埋头盯着手里的活儿,头也不回:“摆上。”他边修车边指挥围观的中年人替他走棋子,内行人管这叫“盲棋”,这可是只有顶尖儿的高手才有的能耐。围在平板车旁的人个个都屏息静气。这一盘下得很快,没几个回合,小青年稀里糊涂就输了。老刘心里不由得惊叹:嘿!看不出来,真是高手啊!

⑩小青年们在沉默中散去,中年人们满意地离开。

修车人每天依旧埋头修车,旁边的破旧平板车上,脏兮兮的棋子散乱地躺在棋盘上。

【1】读了文章,可以得知题目中的“高手”是指( )

A.老刘

B.修车人

C.一个小青年

D.红脸汉子

【2】联系上下文,文中横线处补充人物的神态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眉飞色舞 胸有成竹 惊慌失色

B.惊慌失色 胸有成竹 眉飞色舞

C.胸有成竹 眉飞色舞 惊慌失色

D.胸有成竹 惊慌失色 眉飞色舞

【3】根据短文内容,将修车人的举动和老刘的内心变化,填在对应的方框内。

【4】联系上下文,文中加点的词语“盲棋”是指___,从中我能感受到修车人________

【5】短文第⑨自然段中划直线的句子是对周围人的描写,能否删去?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与开头呼应,这样写的用意主要是( )

A.与其他人的生活对比,表现修车人的生活很贫苦。

B.说明修车人的工作是脏兮兮的体力活。

C.强调修车人下棋只是一时的,他并不喜欢。

D.突出修车人棋艺高超,而又真人不露相的特点。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我会按要求写句子。(13分)

(1)我们不能忘记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  (改为反问句)

(2)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改为字句)

 

21、句子乐园。

1.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把”字句:  

“被”字句:  

2.照样子,写句子。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

 

 

 

22、句子加工厂。

1.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缩句)

_____________

2.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

3.师父问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

4.开学之初,学校大队部通过并讨论了队员们提出的合理建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一篇习作。

1.你最近读了哪本课外书,这本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2.在这半个学期的学习中,你遇到过哪些难忘的事情?请你选一件写出来,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