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湖南常德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将军弯腰细看:好家伙,小小一块菜地,光小白菜秧子就有好几种。(语言描写)

B.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神态、动作描写)

C.他看到那片绿油油的绿色土地,一轮鲜红的太阳正在升起。(环境描写)

D.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动作描写)

2、请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3分)

因为……所以……;即使…………;无论…………;尽管……还是……

  )孩子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

  )我爱花,(   )也爱养花。

  )去到哪里,我们(   )是中国人。

 

3、下面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是(   )

A.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比一比,再组词。

宣(   崖(     偏(  

渲(   涯(     篇(  

 

5、填空。

古代年龄称谓中,豆蔻年华是指__________;及笄是指________;弱冠是指___________。指人三十岁我们可以用_________;指人四十岁可以用________;指人六十岁用_______;指人七十岁用_______;指人一百岁时用__________

6、根据情境,联想成语、诗句、歇后语、名言等填空。

(1)我知道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的成语是______;我还知道后来人们多用__________这一成语来称赞尊师重道的精神。

(2)乡野山村“草铺横野六七里,_______________”“茅檐低小______________,这此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令人陶醉。

(3)五(2)班的大多数同学都在就“如何避免校园欺凌”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只有两三个同学是“______________——一言不发”呀!。

(4)“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青少年胸怀大志,正如《传家宝》中所说:“____________,无志空长百岁。”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青少年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正如歌德说的:“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__________。”

7、阅读课文,填空。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这是一个_____句,把_____比喻成_____,表现了老汉的___________,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群众的表现形成鲜明_____。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这里作者运用_______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了伏笔。

3、这篇课文的句子和段落都比较简短,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8、按课文内容排列顺序,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____大虫“一扑、一掀、一剪”,武松“三闪”。

____武松连喝了十八碗。

____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虎。

____武松来到酒店吃酒。

____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

____武松上冈遇到虎。

____武松不听劝告执意上了冈。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1】语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选自作家____________写的小说__________。

【2】读语段,填一填。

【3】语段中不止一次写到水手的笑,用“____”画出来,并说说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以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用“_____”画出一个描写母亲表情的句子。

2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读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儿子听了母亲的话心里会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读读最后一句话,联系全文想想:妈妈悲喜交加,她“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喜”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1、快乐阅读

长城砖(节选)

“是的,是的!”一个尖嗓子的男孩兴奋地喊道,“我们的历史老师也说过,万里长城是人类智慧和创造的里程碑!”

长城砖啊  我们看到了你  就仿佛看到了祖国 一对老华侨互相搀扶着走过来 热泪盈眶地说  你坚强  刚毅  庄重  包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  你是世界上最光荣  最壮观  最可宝贵的砖啊!

匣子里的长城砖,听着人们热烈的赞美,由惊讶而深思: “啊——我们往往只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价值,才妄自菲薄;只是因为不知道自尊,才失去了尊严啊!”

1给文中的第2节填上确切的标点符号。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软弱________ 随便________ 渺小________ 耻辱________

3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 部,用笔画查字法共有 _____ 画。

热泪盈眶 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文中用热泪盈眶一词是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长城砖听着人们的赞美,悟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12、阅读短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完成练习。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碉堡,两眼迸射岀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连长□我掩护□□战友郅顺义也恳切地说。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同志们,扔手榴弹!”连长给战士们下了命令。

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岀战壕,冲了上去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扔阵,董存瑞再跃进几步。跟在后面的战友把一捆捆手榴弹送到郅顺义手里。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嗖嗖地打在董存瑞身边,地上冒起了点点尘土和白烟。董存瑞夹紧炸药包(   )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   )又向前滚了好几米。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董存瑞离碉堡只有几十米了。他隐蔽在一小抉凹地里。郅顺义接二连三地扔手榴弹掩护。董存瑞趁着腾起的黑烟,猛冲到桥下。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到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碉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新中国,冲啊!”

巨大的喊声震得地动山摇,前进的道路炸开了。战士们冲过烟雾,沿着董存瑞开辟的道路杀向敌军司令部,消灭了全部敌人。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

1在第1自然段的“□”里填上恰当的标点。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董存瑞和郅顺义是怎样配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董存瑞在冲到桥下前遇到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董存瑞在安放炸药包时遇到了什么麻烦?他是怎么解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谈谈你对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中国书法是很独特的一种艺术,它不仅具有艺术观赏性,还具有文化感染力,更重要的是书法最容易揭示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一字方方正正,其人大概 ;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 ;字痩如柴;其人必如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近于“五百斤猪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精灵古怪,才和他那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该是那样的端庄凝重,才和他临危不苟的品格相合,期间无丝毫勉强。

好的书法的确可以从中看出作者的思想和情趣,字既可以“外师造化”。又能“中得我心”。若仅能反映外物,而不表达外物在内心引发的启示和感受,就失去了写字的意义

【1】“ ”画出评价好的书法的词语。

【2】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处。(填序号)

A.豪放不羁        B.小心谨慎

【3】为了说明“字如其人”,作者列举了__________的事例。

【4】作为小学生,你认为写字的意义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威尼斯的小艇》选段,完成练习。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形容速度快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

2用“  ”画出选文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作者围绕中心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描述? 

 

3用一句话归纳选文第1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画线句子与船夫的驾驶技术没有关系,可以删去。你认为这样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节选)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战国和秦汉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者木片上,叫做竹简或者木牍。就是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五寸至二尺长) ,然后削平表面,在上面用毛笔写字,每片可以写八到十四个字。有的把竹简和木赎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策”,也可以写作“册”。这个“册”字多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了一条绳索的样子。

当然,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这种写有文字的竹简和木片有一百二十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片竹简。

现在的书,( )品种多,( )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编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选文第一段第一句中说的“正式的书籍”是指( )

A.具有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竹片或木片

B.写有文字的“简”或“牍”

C.把竹片或木片用绳子或皮条串编起来的“册”

D.把“简”或“牍”用绳子或皮条串编起来的“策”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3】选文第四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你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本梳理。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话。

1威尼斯在哪里你知道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威尼斯的小船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荷兰的花(节选)

在茫茫的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向上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痴了。有个老板竟然愿意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棵罕见的郁金香,瞧瞧,代价多高!在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一座童话里的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荷兰人爱郁金香,并把它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小而可怜的模样了,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1】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亭亭玉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秀姿天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兰人对郁金香的情感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我们不仅欣赏了荷兰的花,还了解了荷兰的人。荷兰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de dí)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hé huo)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儿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1给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2猫的老实,表现在     贪玩表现在   ;尽职又表现在  

3读句子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把这句话中几朵小梅花换成几个脚印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描写猫高兴时的样子,表现为:       (用文中的词归纳)

5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既老实又_______,既贪玩又_______,既胆小又_______;高兴时_______,不高兴时_______

19、阅读乐园(5分)

《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的名著,其中有许多故事大家都能耳熟能详,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大闹野猪林》,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刘备、张飞、关羽、孙悟空、鲁智深等栩栩如生,呼之即出。请你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 并向同学们做推荐。故事题目《   》推荐理由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高塔上,浮云遮住了我的视线。

改为“被”字句:  

(2)这场交易实际上是两个老农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

缩句:  

(3)看不清山的样子,是因为人在山中。

改为反问句:  

22、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齐威王对田忌说:“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和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

提示: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总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她)的一颦一笑都会在你心中挥之不去。请你从中选一位写一写。要求:运用本单元所学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去写;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注意把字写工整,卷面要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