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江苏南京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这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的作品。

A.欧阳询

B.颜真卿

C.柳公权

D.虞世南

2、根据语境,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位同学向老师请教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老师说:“              ,创业酌用兵家之权变,       ,行文当如纵横家之灵活。采百家之学问而集于一身,必成贤者。”

①治事应持法家之严明        ②待人应守儒家之诚信        ③读书当如墨家之兼爱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3、在《石猴出世》一文中,“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中“胜”的正确的解释为(   )

A.能够承担或承受 B.胜利 C.优美的 D.打败(别人)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辨字组词。

纽(杉(

扭(彬(

饥(蒂(

矶(啼(

5、请指出下面句子用了那种修辞

1.是给我的吗?这是怎么回事?(  

2.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  

3.菩提树上的彩灯,庄严华丽的舞台,交响乐的美妙旋律。(  

4.音乐在空中流淌。(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杨氏之子》中杨氏子的回答妙在两点:一是说话有_________,从“夫子”一词可以看出;二是将___________联系在一起,与孔君平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2.《手指》是我国著名作家、画家___________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__________》。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然后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性格(大拇指________,食指___________,中指___________),无名指与小指________和姿态;最后阐明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童年的发现》讲述了作者在童年时发现了______________,表明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7、用“乱”字组词,并依意思填空。

1.为了赶任务,这几天的车间_____极了,到处都是货物。

2.趁着_____,小通讯员溜进人群中,躲过了敌人的追击。

3.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______的喊叫。

8、请用字组词填空,并从中选择三个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渴望   ______牺牲   ______的掌声

______的疼痛   ______的攻击   ______的战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   病毒的话

①我们家庭的名称是“病毒”,顾名思义,就是能致病的毒物。因此,人们谈毒色变。可是,这不能赖我们呀!是你们人类给我们起了这样一个不雅的名称。

②我们也不好怪人类。给我们起这个名称也是有来由的。19世纪末,烟草得了花叶病:荷兰植物学家比林杰克把有病的烟叶捣碎,挤了汁液,用没上釉的瓷过滤器过滤,滤过的汁液用当时最好的显微镜都查不出有什么细菌,可是它仍然能让烟草得病。比林杰克认为,这一定是比细菌还小的微粒在作怪。他把这类微粒叫做“病毒”,人类就是这样第一次结识了我们。后来发现,人类许多疾病,如流感、麻疹、肝炎等等,其罪魁祸首也都是我们,把我们称作病毒就更有理由了。

③人类的本事越来越大,科学家终于看到了我们的真面目。我们家族最小的成员只有细菌的千分之几那么大,直径只有百万分之一厘米,大的也只有百万分之二十五厘米。我们的构造比细菌还简单得多,我们根本没有细胞结构,只不过是由一个核酸分子外包一层蛋白质外壳而已。

④其实同世界万物一样,我们之中有有害的病毒,也有有益的病毒。

⑤20世纪初,科学家就发现,我们家族中有些成员有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内的本领,能钻到细菌体内,在那里繁殖,使细菌死亡,科学家把它们叫做“噬菌体”。人种了牛痘可以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牛痘就是经过“改造”后毒性减弱的天花病毒。经过这一番改造,它(   )不再危害人类,(   )改邪归正,帮助人类消灭这种可怕的传染病。现在许多种疾病的病毒都已被用来制造疫苗为人类服务了。我们家族中还有一些成员叫傲“肠道腐生病毒”,它们在婴儿出生不久就进入婴儿肠道,在人一生中始终呆在那里。其中有些是有益的,它们可以促进人体产生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干扰素,抑制能致病的肠道病毒,流感病毒等等。科学家已经制成活肠道病毒疫苗,它能预防多种传染病,甚至还有一定抗癌作用哩!

⑥事实说明,我们可以为人类服务。当然,现在我们服务得很不够,我们家族有些成员还在危害人类。这是因为人类对我们研究得还不充分。我们相信人类会更深入地探索我们的奥秘,使我们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根据上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植物学家比林杰克把让烟草得病的微粒叫“病毒”。

B.病毒的构造比细菌简单得多。

C.那些能使细菌死亡的“噬菌体”不是病毒。

D.有些“肠道腐生病毒”是有益的。

2文中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关联词,正确的选项是(   )

A.虽然  但是 B.因为  所以 C.只有  才 D.不仅  还

3病毒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请根据上文内容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橫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1给选段中加点字注音。

_____)   挠腮_____)   _____

2解释画横线的词语。

宁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拱伏无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的是一群人性化了的猴子,但一些描写猴子特点的语言,十分传神、生动、真实,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语言来写人物性格,是这篇文章的特点之一。从石猴的语言中可以看出石猴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抓耳挠腮”“伸头缩颈”表现了猴子的什么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魏国派军队进攻赵国。魏国的军队很快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情况十分危急。赵国眼看抵挡不住魏国的攻势,赶紧派人向齐国求救。

齐国大将田忌受齐王派遣,准备率兵前去解救邯郸。这时,他的军师孙膑劝他说:“要想解开一团乱麻,不能用强扯硬拉的办法;要想制止正打斗得难分难解的双方,不宜用刀枪对他们一阵乱砍乱刺;要想援救被攻打的一方,只需要抓住进犯者的要害,捣毁它空虚的地方。眼下魏军全力以赴攻赵,精兵锐将势必已倾巢出动,国内肯定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魏国此时顾了外头,国内势必空虚。如果我们此时抓住时机,直接进军魏国,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魏军必定会回师来救,这样,他们撤走围赵的军队来顾及首都的紧急情况,我们不是就可以替赵国解围了吗?”

一席话说得田忌茅塞顿开,他十分赞赏地说:“先生真是英明高见,令人佩服。”

孙膑接着又补充说:“还有一点,魏军从赵国撤回,长途往返行军,必定疲惫不堪。而我军则趁此时机,以逸待劳,只需在魏军经过的险要之处布好埋伏,一举打败他们不在话下。”

田忌叹服孙膑的精辟分析,立即下令按孙膑的策略行事,直奔魏国首都大梁。齐军一边把要攻打大梁的声势造得很大,一边却在魏军回师的途中设下了埋伏。

果然,魏军得知都城被围,慌忙撤了攻赵的军队回国。人马行至桂陵一带,齐军擂鼓鸣金,冲杀出来。魏军始料不及,仓皇抵御,哪里战得过有着充分准备的齐军。魏军被杀得丢盔弃甲,还没来得及解救都城,便几乎全军覆没。这次战争,齐军大获全胜,赵国也得到了解救。

【1】根据句意,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一下子心里开了窍。比喻豁然领悟、明白了。________

(2)多指作战时自己充分休息,养精蓄锐,等待敌人疲劳后,乘机出击制胜。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齐国为什么要去攻打魏国都城大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国能打败魏国,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魏军从赵国撤回,长途往返行军,疲惫不堪,面对有充分准备的齐军,无法抵抗。

B.魏军没有料到有埋伏,仓皇抵御,战斗力减弱。

C.为了攻打魏国,齐军做了充分的准备。

D.齐军的强大兵力把魏军吓坏了,他们闻声而逃。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居里夫人后来在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人。”

居里夫人一生曾拥有过三克镭。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伟大的人格。

1以上片段选自课文《   》。

2把文中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伟大的人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居里夫人在回答问题时,谈到了哪两种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以上片段,你想对居里夫人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小羊圈”

祁家的房子坐落在西城护国寺附近的“小羊圈”。说不定,这个地方在当初或者真是个羊圈,因为它不像一般的北平的胡同那样直直的,或略微有一两个弯儿,

而是颇像一个葫芦。通到西大街去的是葫芦的嘴和脖子,很细很长,而且很脏。葫芦的嘴是那么窄小,人们若不留心细找,或向邮差打听,便很容易忽略过去。进了葫芦脖子,看见了墙根堆着的垃圾,你才敢放胆往里面走,像哥伦布看到海上有漂浮着的东西才敢更向前进那样。走了几十步,忽然眼一明,你看见了葫芦的胸:一个东西有四十步,南北有三十步长的圆圈,中间有两棵大槐树,四围有六七家人家。再往前走,又是一个小巷——葫芦的腰。穿过“腰”,又是一块空地,比“胸”大着两三倍,这便是葫芦肚儿了。“胸”和“肚”大概就是羊圈吧?这还待历史家去考查一番,而后才能断定。

祁家的房便是在葫芦胸里。街门朝西,斜对着一棵大槐树。在当初,祁老人选购房子的时候,房子的地位决定了他的去取。他爱这个地方。胡同口是那么狭窄不惹人注意,使他觉到安全;而葫芦胸里有六七家人家,又使他觉到温暖。门外呢,两株大槐树下可供孩子们玩耍,既无车马,又有槐豆槐花与槐虫可以当作儿童的玩具。同时,地点虽是陋巷,而西通大街,背后是护国寺——每逢七八两日有庙会——买东西不算不方便。所以,他决定买下那所房。

【1】祁家的位置在1—6号院中的(____)号院。

【2】祁老人选购这处房子的原因有安全、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1)图中葫芦嘴靠北的位置是祁家房子。(______)

(2)祁家房子位于葫芦肚的西侧。(______)

(3)大槐树是“小羊圈”的标志性参照物。(______)

【4】老舍先生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语言风趣幽默、简练亲切、京味儿十足,自然率真,深入浅出。本材料节选自他的作品《四世同堂》,让你感受最突出的语言特点是  。你是从哪一句感受到祁老人对房子的喜爱的?用“____”画出来。

14、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遭到太尉高俅的陷害,被发配沧州。押送林冲的两个差役被高太尉收买,要在路上杀死他。幸亏林冲的结义兄弟花和尚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他,又一路护送,来到沧州。

林冲到沧州不久,被派到城外去看管草料场。有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林冲住的草屋被大风吹得直摇晃。他想,这屋子怎么过冬啊,等雪停了,找个泥瓦匠来修一修。他觉得浑身发冷,就扛起花枪,挑着酒葫芦到附近的小酒店去打酒。

林冲打完酒,雪下得更大了。他想,不如到山神庙避避风雪。林冲走进庙,掩上门,放下花枪,坐下来喝酒。

林冲正喝着酒,忽听得门外噼里啪啦乱响。他急忙起身,顺门缝往外一看,不好!草料场着火了。林冲正要推门出去救火,就听见有人在外面说话。原来,太尉高伏知道在野猪林没有杀死林冲,大发雷霆。他派心腹陆谦、富安到沧州,一定要杀死林冲。这二人买通了监狱的牢头,趁着这场大雪,放火烧了草料场,想把林冲烧死。三个人放完火来到山神庙前说道:“这么大的火,林冲是跑不出来了。就算不被烧死,烧了草料场也要定他死罪!这次他别想活了。”林冲在门里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怒火升上心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林冲抄起花枪,大吼一声,冲出庙门,一口气杀死了这三个丧尽天良的人。

这样一来,林冲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去投奔梁山。“逼上梁山”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心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投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短文中林冲进庙门和冲出庙门时的一系列连续动词。

进庙门:_______________ 出庙门:_______________

【3】林冲为什么被发配沧州?在文中用“ ”画出来。

【4】草料场起火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用“﹏﹏﹏”画出相关内容。

【5】你还知道林冲的兄弟鲁智深的哪个故事?在下面写一个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峭壁上的树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颗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

1从第四自然段中找出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语句,“______”标出。

2像俯冲搏猎的雄鹰”“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其中雄鹰”“风景”“灵魂分别指什么?

雄鹰:  _______________

风景:  _______________

灵魂:  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行文线索是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酸枣树的同时,写了桃、梨、杨、柳四种树;这是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写法,这样写的目的是突出酸枣树的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汉字字体的演变(节选)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单字有四千多个,其中已经认出的有一千多个,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字形图画性较强,字体也不固定,“田”可以写作。由于是刀刻,字形线条比较纤细。

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字的线条粗壮,早期部分字形象形性还很明显,西周晚期之后,字形逐渐规整、美观。有些字形繁简差别很大,知,“车”字早期一般作,看上去很烦琐,中晚期作,与今天的繁体字“車”差别不大。

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统一六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今天的书法作品特别是印章中仍然较多地使用这种字体。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魏晋时代有了楷书。“楷”是规矩、楷模的意思。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1】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的演变主要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阶段。

【2】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是_________。它的字形特点是_______、线条圆转、___________

【3】一直通行至今的文字是_______。它的字形特点是___________,进入_______(朝代)之后,它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

17、课内阅读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   ),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对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秦王拒绝(   )。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给文中加点的词换个词语,意思不变。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请他为赵王击缶。

改成直接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渑池之会突出了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做后面的题目。

一次上班赶公交车,上车落座以后,我才发现忘了带钱包,顿时就慌了神。眼看着售票员渐渐走近,我赶紧寻遍车里的每一个角落,没有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和售票员商量:“我天天都坐这路车,能不能下次补给你?”售票员却让我立即下车,并质问我:“人人都像你这样,我们怎么办呀?”一下子,全车的人都盯着我看。我哪里受过这样的气,满脸通红地抬腿就要下车。这时,身后一位戴眼镜的老先生叫住了我,他掏出1元钱,递给售票员,(笑呵呵 笑嘻嘻)地对我说:“我替你给了吧,年轻人忘性大,以后记着就行了。”我不想辜负老先生的一片好意,向老人道谢后,忍受着售票员的白眼,重新回到座位上。

不一会,我就发现不对劲,身边有人在小声议论。我的自尊心再一次受到伤害。(悲愤 羞愤)之余,我开始(后悔 惭愧),为什么没有下车?就在这时,那位老先生问我:“能不能借您的手机用一下?”我一听,马上递过手机。他接过去拨了个号码,(夸夸其谈 滔滔不绝)地聊了起来。电话是打给他妻子的,足足打了四五分钟,他才挂机还给我。

下车以后,我下意识地打开手机的通话记录,竟一下子愣住了:原来,他根本就没有拨通电话。为我帮我平息众人的议论,他竟然拿着手机,一个人在那里自言自语地讲了许久。

我的心一下子温暖起来,多么善良的一位先生啊!

1请你给这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2“×”划去短文( )内不恰当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上车落座后,我才发现忘了带钱包,顿时就慌了神。(

●()向老人道谢后,忍受着售票员的白眼,重新回到座位上。(  

他竟然拿着手机,一个人在那里自言自语地讲了许久。(  

4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些句子分别表现了当时怎样的心情?想好后,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⑴我赶紧寻遍车里的每一个角落,没有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  )

⑵我哪里受过这样的气,满脸通红地抬腿就要下车。(  )

⑶我下意识地打开手机的通话记录,竟一下子愣住了:原来,他根本就没有拨通电话。(  )

⑷我的心一下子温暖起来,多么善良的一位老先生啊!( )

5下面是这篇短文的写作顺序,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在括号里补写出短文重点部分的内容。

  忘带钱包,受到责备_______感到惊讶,十分感激

6多么善良的一位老先生啊!”你认为这位老先生善良在哪里?用文中的事实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伞的故事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我们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下雨天。没准走到半路就会下起大雨来,就会被浇成个“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而。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妈妈摸着我的头,眼圈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竟对妈妈说:“妈,咱能买把伞吗?有伞就不会被雨淋了。”妈妈沉思了一会儿,“买,咱买一把伞!”妈妈一字一句地说着。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家里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呀?可是今天妈妈的话是那样的坚决,我知道妈妈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这天晚上,妈妈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杼声了。

这一夜,我枕着机杼声入梦了,一早醒来,织布机还在响,啊,妈妈怎么织了一夜的布?我想着,悄悄地走到妈妈前“妈,您一夜没睡?”妈妈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您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妈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妈妈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笑着说:“看,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妈妈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角大伞。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

“妈!”我一抬头,忽地,我看见了妈妈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了出来……

从此,这把伞伴随我,上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新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它,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忘不了母亲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体谅——________   坚决——________

崭新——________   快活——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加点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我”的这种心情。

3文中画线句子有两次对妈妈的呼唤,第一次“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因为“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_,因为“我_______________

4“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为什么舍不得扔掉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一阵风吹断了风筝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描写一位在车站焦急等待亲人的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弟弟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声不吭,这和平时活泼爱闹的他可是截然相反呀,他一定是做了什么错事吧。(仿写句子,表现出人物前后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志敏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仔细观察下图,看看漫画描绘了哪些内容,可笑之处在哪里,可悲之处在哪里。根据漫画的名字并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漫画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要求:先写清楚漫画内容,再写受到的启示。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