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吉林松原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这巴掌大的一块地方真不适合踢球。”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排比 B.拟人 C.夸张

2、“√”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shā chà) (guāng huǎng)

(mó mèi)   (zú cù)

(lónɡ lǒnɡ)   (jiān jiàn)

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若(tǎng) 立(sǒng) 装(sì)

B.老(yīng) 削(bō) 皮(bō)

C.兴(zá) 见(piē) 丽(qǐ)

D.应(hè) 药(sáo) 地(chú)

4、《乡下人家》中下列几种花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的一项是(   )

A.芍药、鸡冠花、大丽菊、凤仙

B.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

C.凤仙、芍药、鸡冠花、大丽菊

D.大丽菊、凤仙、芍药、鸡冠花

5、下面的词语中与三国人物关羽没有关系的一项是(   

A.草船借箭

B.刮骨疗毒

C.夜走麦城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句中语气词用得太多,显得啰唆。

B.“老师说:我去开会。”改为转述句为“老师说,他去开会。”

C.“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中“通”是通晓、明白的意思

D.“我忘记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了!”“小学里,那些珍贵的记忆难以忘怀!”加点词是近义词,但意思不完全相同。

7、下列句子与“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这难道是伟大的奇观吗?

B.这个奇观不伟大。

C.这是很伟大的奇观。

D.这可能是伟大的奇观。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   )  (   )

(   )  (   )

(   )  (   )

(   )  (   )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外阅读。

乡村四月

[宋]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绿遍山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才”和“又”充分说明了劳动人民的繁忙,各种农活接连而来。_____

(2)“闲人少”说明农村的男女老少都必须参加劳动。_____

4下列对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B.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C.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向往。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外阅读。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出生在太行山下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侵占了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引起了王朴的强烈不满。

有一次,村里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了村子外,王朴也是其中之一。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当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时,王朴没有理他。“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们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刺刀,指着王朴的胸口说:“你个小八路,快说!不说就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誓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脸上神色不变,形容遇到危险时神态自若,从容镇静。( )

(2)没有丝毫害怕和恐惧。( )

【2】文中描写汉奸丑恶嘴脸的一个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

【3】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王朴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

【4】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        

A.日寇的凶恶样子。

B.王朴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

C.面对日寇的威胁,王朴英勇牺牲。

11、   奇迹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才华出众20岁开始发表作品刚刚29岁就创作了轰动法国文坛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以后又创作了一系列戏剧诗歌小说可是正当他激情奔放的时候(zàng  zāng)病恶性发作了那年他才40

看着雨果发情的脸色,听着他沉重的喘息,人们惋惜万分,说:“唉,这颗巨星将损落了。随后发出沉重的叹息。

雨果并不悲观,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进行体育锻炼。每天清晨外出散步、做操、打拳,接着跑步、游泳、爬山……生命在于运动,雨果的身体状况慢慢地好转了,体质逐渐增强了。他又获得了充沛(pèi fèi)的精力,重新拿起笔,写出了大量文学作品.直到晚年,仍创作不懈,60岁时创作了《悲惨》。世界这部世界文学巨著。80岁那年,写成了戏剧《笃尔克玛》。雨果于1885年逝世,终年84岁。

看见雨果得了心脏病,最后却成了长寿者,人们惊叹不已:着真是个奇迹!

奇迹是怎么来得呢?体育锻炼!

1把短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

2给第一自然段加标点。

3作者抓住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写出了雨果心脏病恶性发作时的外部特点。

4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1奇迹是怎么来的呢?体育锻炼!这句话是_____

a.反问句  b.设问句 c.疑问句

(2)短文的写作目的是_____

a.说明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b.赞扬雨果创作不懈的毅力

c.赞扬雨果的文学才华

5文中的奇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竹林

我爱鸟语花香,更爱眼前的这片竹林。

又一次走进竹林,像是走进了世外桃源,心都醉了。单听微风中竹叶的窃窃私语,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声音的动人。眼前一片绿色,青翠欲滴。绿是生命的象征,竹林里生机勃勃,真让我陶醉。

鸟雀在竹枝间欢蹦乱跳。它们这儿一声,那儿一调,上下呼应,远近附和,清脆婉转。细看,这些鸟儿五颜六色,姿态各异。噢,它们今天是在竹林里开歌咏会,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鸟儿见到我,有的羞答答地躲进竹叶里;有的大胆地站在枝叶上,向我点头致意;有的对我的到来并不惊奇,仍在唱着自己的歌。我不禁鼓起掌来,为它们的表演叫好。这下可不妙,它们害怕了,乱糟糟地叫成一团,好像在问:哪里来的庞然大物,到这里来捣乱?

有鸟语便有花香。花儿有名的,没名的,朵朵艳丽而芬芳。低头看去,一簇簇的。我真担心,看多了,我的眼睛会被染成五颜六色。不过,染了彩也好——看多彩的世界就更方便了。有了鲜艳的花儿,生活中就有了芳香,人世间便充满了温馨。禁不住,我俯身摘下一朵,放在心口。我真希望它能变成我的灵魂。

最妙的是,竹林间竟有一条小河。河水叮咚,更衬托出林中的寂静。偶尔有阳光从竹缝中跳到河面上,顿时,小河波光闪动,光芒直刺我的眼睛。河中的小鱼儿异常活跃,在河水中忽上忽下地窜动着。清澈的河水蜿蜒东去,带着岸边的鸟语花香,去向太阳问好。

我不是第一次来这竹林,但每次来了就不肯离去。如果真有来生,我真想成为这里的一株竹子,永远扎根在这里。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草木茂盛润泽,颜色浓郁得好像要滴下来一样。____________

(2)指各种颜色。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总领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竹林的感情。

【3】作者以游览为顺序,依次描绘了竹林间的鸟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4】作者为什么说“每次来了就不肯离去”?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A)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B)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1】“的确”中“的”读_________,写出这个词语的一个近义词_________。“屏息凝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从文段中来看,猫性格的“古怪”体现在:文段A中,有时特别老实,有时特别_________,有时却又非常_________;文段B中,有时无比_________,有时又无比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出去玩”“不回家”说明作者把猫当作家里的成员,并对它贪玩的行为感到很生气。______

(2)猫的天职是捉老鼠,文段中写猫在捉老鼠时既警觉又有决心和耐心,所以说它尽职。______

(3)这两个文段都是用事例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______

【4】认真体会第一段部分的表达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练习。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叫苦不迭: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心所欲:____________________

2浏览短文,完成填空。

短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______________,告诉人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3默读短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如,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解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读短文,发现有不少语句表达很准确,如“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请你认真读一读,在文中找两句类似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根源所在,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了更好的保护好“母亲河”,请你为它拟一条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2.当公主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她不得不承认,她还从没有见过比这更美的容貌。(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3.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给我讲个故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4.你没有看到天边的红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听到这个消息,我大声地议论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在班级讨论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进行了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自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各地全市都在积极响应。有的小区成立垃圾分类宣传口号,发出“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倡议;有的小区与学校联合一起举办儿童环保活动,小朋友被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利用废弃生活品制成时装,并以走秀的方式展出;还有的小区使用了智能垃圾回收箱,采用积分兑换的方式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妙笔生花。

你参加过哪些活动?把你最难忘的一次活动写下来。题目自拟。注意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