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四川成都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拼音,写字词。  

1.今天,ā yí___给我讲了《蓝jīng líng___   》的故事,还和我做yóu xì____

2.大家一起shǐ jìn____ 把地板擦gān jìng____ 了。

3.老虎的pì gu____——摸不得

2、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雷雨》一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雨停了。太阳出来了。____挂在天空。蝉叫了。______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2)《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介绍了大自然里“天然的指南针”:___________________和沟渠里的积雪。

(3)《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主要介绍了太空中睡觉、________________以及洗澡四件有趣

的事。在空间站里,航天员睡觉时必须钻入________。航天员喝水得使用一种带吸管的饮水袋,是因为水处于_____

(4)《悯农(其一)》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诗中写道:“春种一粒粟,_____________,农夫犹饿死。”

(5)夏天,西湖边荷花都开放了,满湖的荷叶一眼望不到边。望着这样的美景,我不禁吟诵道:“____________。”

4、解释画横线字词的意思。 

1)风光不与四时 _____________

1)门东吴万里船_____________

5、按课文内容填一填。

养蜂的个看见列宁,    )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列宁笑着说“我有    ),是您的    )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二、书写(共1题,共 5分)

6、读拼音,写词语。

táo huā zhí shù zhōu wéi bāng zhù shì jiè

三、判断题(共4题,共 20分)

7、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咏柳》和《村居》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作者也都生活在唐代。______

2.“草长莺飞二月天”中的“长”读“cháng”。______

3.《咏柳》这首诗中把柳叶比作丝带,把柳条比作碧玉,把柳树写得非常美。______

4.《村居》一诗中的“纸鸢”就是风筝。_____

8、判断题

【1】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要读出“问答”的语气。( )

【2】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

9、明辨是非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亡羊补牢中的“亡”指的是死亡,“牢”指的是牢笼。______

【2】《青蛙卖泥塘》一课中,青蛙照着别人的话去做后,舍不得卖了泥塘。______

【3】我们学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夜书所见》都是清朝诗人写的。______

【4】“煎、黑、煮”这三个字的部首都是“灬”,表示与水有关。______

【5】书本的目录告诉我们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______

10、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我发现带火字旁和“灬”的字多与“火”有关。________

2我发现“明”和“亮”意思相近,“明亮”的意思也和它们差不多。_______

3“周”“巨”和“团”都是三包围结构的字。________

4“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句话中的“特别”是“非常”的意思。________

5《小马过河》这篇文章中,小马最终蹚过了河,它明白了“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这个道理。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1、阅读练习。

春天的田野真美啊!柳树发芽了。桃树开了花。青青的小草悄悄地从泥土里钻出来,地身上像插遍了密密的松针。金黄的油菜花,引得蜜蜂来回地飞舞。

  1.这段话主要写了(   )的景色。  

  2.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有( )。

  3.把这段话中比喻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沙滩上的童话》(节选)

我们一起商量怎样攻下那座城堡。

一个小伙伴说:我驾驶飞机去轰炸。

有人反驳:那时候还没有飞机呢!

我说:挖地道,在地下装上火药,把城堡炸平。

我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于是我们趴在沙堆上,从四面八方挖着地道。

挖呀,挖呀,我们终于挖到了城堡下面,然后用手往上一抬,就把城堡给轰塌了。

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

1这段话写出了我们攻打________,救出 ________的经过。

2我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的意思是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________

3“________”画出孩子们轰塌城堡的方法。

4孩子们欢呼是因为:________

5选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孩子们 ________的心情。

13、读寓言,完成练习。

朝三暮四

战国时期,有个宋国的老人很喜欢猴子。他养了一大群猴子,对猴子的习性了如指掌,人们都称他“狙()公”。

狙公天天和猴子在一起,慢慢地,猴子和他成了朋友。为了喂养这些猴子,他常常节省下自己的粮食给它们吃。后来,猴子的食量越来越大,狙公的负担越来越重,渐渐地,狙公有点儿承受不起了。

他想了半天,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让猴子少吃一些。于是,他对猴子们说:“现在吃的东西不多了。从今天开始 ,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栗()子,晚上给四颗,行吗?”

猴子们都嫌少,很生气,龇()牙咧(liě)嘴,吵吵闹闹的。狙公见猴子这么反对,就改口说:“既然你们不愿意,那就每天早上给四颗栗子,晚上给三颗,这样总可以了吧?”

猴子们听到早上加了一颗,以为能多吃一颗了,高兴得又蹦又跳,在地上翻起了跟头。

1补充成语。

________长 亡________________

2狙公爱猴子的表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天给猴子吃七颗栗子。

B.节省下自己的粮食给猴子们吃。

C.养了一大群猴子,对猴子的习性了如指掌。

D.天天和猴子在一起,猴子和他成了朋友。

3狙公后来是怎样使猴子们满意的呢?用“____”画出来。

4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A.透过问题的表面可以看到其本质,问题的本质是不断变化的。

B.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因为不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

14、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

“枇杷”和“琵琶”

从前,有个纨绔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字闹笑话。

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要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扑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妻子为此在这几个字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并非此琵琶,只怪当年识字差。倘若琵琶能结果,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个纨绔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

由此我们知道“枇杷”和“ 琵琶”读音相同,都读“pí pa”,但“枇杷”是一种水果,而“琵琶”则是一种弦乐器,意义和写法完全不同。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从前——______ 意义——______

【2】妻子在纨绔子弟写的错字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想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世界在慢慢变化,万物在自由生长。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很有秩序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睁开 ______   美好 ______   容易 ______

2用选段中带点的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

3选段介绍了____________的自由生长,我觉得____________也会自由生长。

4根据下面的开头,接着讲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4题,共 20分)

16、口语交际。

看到有同学在公园的草坪里做游戏,你觉得这样做对吗?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17、连词成句。

天空 夜晚 月亮 圆圆的 挂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写句子。

例:安 (安排)今天老师安排我值日。

①痛(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店(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终(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根(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不同的方式提出问题。

大自然真是奇妙!请用下面的词语提出你心中的“问号”吧!

1.为什么__________

2.__________怎么样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0、写话。

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请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文中请不要出现好朋友的真实姓名,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