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池塘 一(____)翠竹 一(____)镜子
一(____)秧苗 一(____)石桥 一(____)红旗
一(____)大刀 一(____)花生 一(____)汽车
一(____)飞机 一(____)蚂蚁 一(____)种子
2、想一想,填一填。
(1)偏旁是“月”的字多与_____有关,这样的字还有_____、_____ 、______。
(2)偏旁是“扌”的字多与_____有关,这样的字还有_____、_____ 、______。
3、近义词:
( )—奇怪 ( )—特殊
( )—平常 味道—( )
的确—( )
4、 看拼音,写词语。
5、按要求填空。
1.“萌”的读音是__________,第五画是__________,组词__________。
2.“案”共__________画,是__________结构,组词__________。
3.“拼”的读音是__________,第五画是__________,组词__________。
4.“母”的读音是__________,第三画是__________,组词__________。
5.“冈”共__________画,第四画是__________,组词__________。
6、我会看拼音写汉字。
chá bēi zhōng biǎo shān fēng tù zi tóu tòng
shāng diàn xīng qī qīng wā bān jiā quán shuǐ
7、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眼睛。____
【2】妹妹骑的“马”是爸爸在柳树下拾起的枝条。____
【3】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情谊浓。____
【4】“春雨惊春清谷天”-旬中包含的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____
8、口语交际。
课堂上,同学们在讨论“图书借阅公约”。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请你判断,哪些是良好的交际习惯?在括号里打“√”或“×”。
【1】小华说:“同学们,借阅图书,要按时归还呀。”(______)
【2】小玲认真听小华说完了,接着说:“我们要爱护图书。”(______)
【3】小兰没听清小玲说的话,问道:“请你再说一遍,好吗?”(______)
【4】小明和小虎争抢着说自己的想法,谁也不让谁。(______)
【5】小红一直不说话,不发表意见。(______)
9、读一读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打“√”,错误的在后面的括号内改正。
曾(zēng)经(______) 蒙(méng)蒙(______) 面粉(fěng)(______)
异(yì)常(______) 演(yǎng)员(______) 拾(sí)起(______)
10、判断对错。(改编题 )
(1)元宵节,我国有吃月饼的习俗。 (_____)
(2)“买”的第一笔是“横钩”。 (_____)
(3) 课文《一匹出色的马》中的“马”指的是“柳条”。 (_____)
(4)“甘”的笔顺是横、竖、竖、横、横。 (_____)
11、阅读练习。
谁打碎了花瓶
列宁8岁的时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见到列宁都很高兴,拉着他一道玩儿。他们在房间里捉迷藏。列宁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下来,打碎了。
孩子们正玩儿得起劲,谁也没有注意,还在互相追赶。姑妈听见声音,跑进来一看,花瓶碎了,就问:“是谁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列宁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不说话。妈妈问他为什么不高兴,列宁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叫他写封信给姑妈,承认自己说了谎。
过了几天,邮递员送来姑妈的回信。姑妈在信上说:“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1.填空。
表兄弟表姐妹都说:“( )!”列宁也低声说:“( )。”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 )。”
2.排顺序
( )列宁给姑妈写信承认自己说了谎。
( )列宁不闲心碰到了桌子,打碎了花瓶。
( )列宁和表兄妹一道玩。
( )列宁说不是自己打碎的。
( )有一天,列宁和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 )姑妈夸他是个诚实的孩子。
3.姑妈为什么说列宁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
【1】仿写词语。
(1)碧绿碧绿(ABAB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蹦蹦跳跳(AABB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又长又细(“又~又~”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选文中那匹“出色的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妹妹得到这匹马时的动作是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下文想一想:爸爸的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妈妈的手儿真巧,她做饭的手艺高超。今天煮了细细的面条,明天蒸了圆圆的豆包。白白的馒头又松又软,胖胖的水饺滋味美妙。
【1】仿写词语:例:又松又软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妈妈做面条的方法是________,做豆包的方法是________。
【3】请分别用“________”和 ”画出妈妈做的馒头和水饺的特点。
【4】你还知道哪些食物的做法?请你写出几个类似的词语。
烙馅饼、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4、阅读《聪明的梅花鹿》,回答问题。
聪明的梅花鹿
有一只老虎,遇见一只梅花鹿。老虎很想吃梅花鹿。但是它从来没见过梅花鹿,不知道梅花鹿有什么本事,就问:“你身上的斑点是做什么用的啊?”梅花鹿说:“这是我吃老虎的记号,我吃一只老虎,身上就长一个斑点。”老虎一听,吓得拔腿就跑。
半路上,老虎遇见一只狐狸,就把刚才遇到的事告诉了它。狐狸听了大笑起来,说:“你上当了。走,我跟你去把它捉来,给你做午餐!”老虎说:“不,梅花鹿很可怕,也许你看见它会跑的。”狐狸说:“要是你不放心就用你的尾巴绑住我的尾巴好了。”
梅花鹿看见老虎和狐狸一块儿走来,就喊:“狐狸啊,谢谢你把老虎捉来,我正在找它呢!”老虎听了,以为上了狐狸的当,回头就跑。结果狐狸被老虎拖死了。
【1】故事一共出现了 种动物,分别是 、 、 。
【2】根据故事情节连线。
老虎 机智
梅花鹿 可悲
狐狸 愚笨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梅花鹿很聪明?用线画出来。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了这个故事后受到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大象的耳朵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1】“扇”是一个多音字,在文中读(______),它还有一个读音是(_______)组词(_______)。
【2】大象自言自语说明( )
A.大象喜欢自己和自己说话。
B.大象也怀疑自己的耳朵有问题了。
C.大象没有朋友,只能自己和自己说话。
【3】大象是怎样让耳朵竖起来的?耳朵竖起来后给他带来了哪些烦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写句子。
1.例:喜鹊阿姨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妈妈周末在家,一会儿____,一会儿____,一会儿____。
2.例:当我很快乐的时候,就会使劲叫哇叫。
当____,就会____。
3.用下面的词语写一句话。(至少运用三个词语)
海岛 攻打 怪兽 炸药 荒凉 巫婆 王子 勇敢 聪明 消灭
____________________
17、默读课文《千人糕》。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有 天然的 大自然 指南针 很多(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公公敲响了大鼓。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在田边转来转去。(焦急地)(用上括号里的词语,使句子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小动物的尾巴形态各异:有的像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
19、按照要求写句子。
1.江河里的水被太阳蒸干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
2.例句: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仿照例句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3.______,一会儿_____,一会儿______,一会儿_____。(补充句子)
20、看图写话
提示:仔细看图,这是什么季节?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用一段话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