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辽宁本溪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补充古文名句。

(1) 鲁迅先生说过: ,俯首甘为孺子牛。

(2) ,此花开尽更无花。

(3) 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4) 但存 ,留与

(5) 大漠沙如雪,  

 

2、读拼音,写词语。

xiě yōu jìnɡ shī mínɡ chún shú

           

táo zuì fēi bēn zào jiù

         

 

3、填入合适的动词。

)脸颊)船舱   ( )绳索

)秩序)意志   ( )命令

4、辨字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1.三黑在自己的土地里看到了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

2.三黑坐在地里,在做什么打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关于这首词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见”,读jiàn,“见到”的意思。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

【2】朗读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

B.七八个/星天外

C.听取/蛙声/一片

D.旧时/茅店/社林边

【3】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4】词中哪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给人印象深刻?请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词的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_____(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_____(词牌名 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3词中画“____”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__景象。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 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6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诗意:屋上有斑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白色的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识它的日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客游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1这首诗前六句是在______,后两句是在______

2诗中写了哪些具有春天气息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春天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想象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临觞为什么忽不御”,这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文传真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印第安酋长__________的著名演说。文章以__________的结构,先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__________,然后分别从善待_____  ___、善待________、善待________三个层面表达要求,最后指出大地是人类的___  _____,人类属于________,表达了人们对________的爱。

2)本文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一方面,课文大量运用   等表达手法,把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当成自己的 ,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   ,表达出对它们无比 的感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另一方面,体现课文主旨的语句   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 最后一字一句地说 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jiān nán,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chàn dǒu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 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的说:"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现在,这把黄油布伞( )落伍了,( )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文中的拼音处是什么词语,仔细拼拼,把汉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表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肯定有很多感想,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这一天,老人又划着空船回来了。男孩儿帮他收拾渔具,请他到海滨酒店喝啤酒,还把饭菜送到他家里。老人吃罢饭,摸黑上床睡了。这是他的习惯,多年来他常梦见童年所看到的非洲:漫长的金黄色的海滩,白得刺眼的海水,高耸的海岬,褐色的高山,海上崛起的白茫茫的岛顶,还听到海潮的怒号……然而现在他不再梦见波涛、搏斗、角力和那惊人的遭遇,只梦见海滩上的狮子。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漫长——______   高耸——______

2文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画“________”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梦见狮子体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童  真

1我的女儿已经上幼儿园。亲戚朋友们见了,无不   A.惊叹  B.感叹  C.赞叹)道:“这小姑娘长得越来越像你了!”

2“是吗?”每每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里仿佛灌了蜜似的,“怪不得越长越难看呢!”

3众人大笑,可女儿却瞪大了一双眼睛,乌黑的双眼亮晶晶的:“我就要像爸爸!爸爸会讲好多好多故事,会写好多好多文章。”

4在女儿的心目中,她的父亲无疑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伟人,这使我深受感动,从此也就更加喜欢她了。

5有一天,我带着女儿到一个朋友家去。车上的人很挤,我抱着女儿尽力稳住身子。突然,女儿把嘴凑到我的耳边:“爸爸,有人在偷东西。”

6我一惊,扫了眼车厢,刚巧看到一个穿夹克衫的小青年手从一位老妇的口袋缩回。

7我的心“突突”乱跳起来,同时转过了身子,低声关照女儿:“别说话!”

8但是,那位老妇人却叫了起来,声音中带着哭腔:“我的钱包不见了!”

9车里顿时静下来。过了片刻,售票员才不疼不痒地说:“谁拿了钱包,扔出来算了。”

10没有谁接茬,车厢里 A.依然  B.竟然  C.陡然)一片静寂,甚至连空气都凝固了。

11眼看就要到站了,就在这一刻,女儿却伸手一指,石破天惊般地尖声嚷道:“是他偷的!”

1从括号内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将其序号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第③自然段通过对小姑娘的____描写和_____描写,表现了她的天真和倔强。

3第⑤自然段当女儿发现有人偷东西,不是大声叫起来,而是“把嘴凑到我的耳边说”,这表示小姑娘(   )。

A.害怕小偷,不敢大声说出来。

B.很惊讶,竟然会碰见小偷。

C.眼尖嘴快,发现坏人坏事不装瞎作哑。

D.十分机警,告诉父亲让大人去揭露。

4“我”听到女儿的话后,也看到小偷的手从老妇的口袋缩回,还低声关照女儿“别说话”,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5第⑩自然段的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6第11自然段“石破天惊”和“尖声”两个词语可否删去其中一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给短文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

13、   ①我读鲁迅的高洁。面对黑暗中来自四面八方的诘难,他从不屈服,他是“彷徨”在黑暗中忍不住要“呐喊”的勇士。他自比为雪,“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他笔下的雪,是漫漫长夜中的一点微光,是万物皆浊中的一片清新,显得那么孤傲、高洁,恰似鲁迅其人。

②也读鲁迅的幽默。《采薇》中借伯夷、叔齐的传说抨击可笑的封建卫道者,让“不食周粟的商朝遗老”大啃同样生在商朝土地上的薇(一种野菜),毫不留情的剥下了忠君的画皮。《肥皂》里把脖子的泡沫比喻成螃蟹吐出的白泡泡,《狂人日记》里对“吃人者”入木三分的刻画,《高老夫子》中对不学无术的主人公上历史课的描写,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③还读鲁迅的坚韧。面对“朋辈成新鬼”的惨痛事实,他毫不退缩,更要“怒向刀丛觅小诗”,向敌人讨还那“拖得越久,越要付出更大的利息”的血债。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敢爱,敢憎,因为爱得忘我,所以憎得深切,谁能说他不是“奋然前行”呢?

④我读鲁迅,不仅读他的杂文,他的诗,也读他自己。他的阅历之丰富,知识之渊博,更像一本读不完的书。凝视着《鲁迅文集》上那个清瘦的老人头像,带着几分敬畏之情“读”他瘦削的面颊,他炯炯的眼神,他那“一”字形的浓须……

⑤他少年时为拯救人民于危难之中,三改志愿,选定文艺工作者便笔耕不辍。为了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临终前依然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他不仅有作为文学家的明智,更有作为革命家的长远眼光。

⑥于是,我读鲁迅,读他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面,也读他作为儿子、父亲、丈夫的一面。

⑦读金庸、琼瑶的小说,或可斜倚床头,信手一翻;读巴金、冰心的文集,则须备上香茗,月下品读;然而读鲁迅,则要正襟危坐,宁心静神地细细咀嚼。我愿这样读鲁迅,直到他的所有被我读懂为止。

1请结合文章内容,给文章加一个题目 ________

2作者读鲁迅的作品,是从哪几方面谈其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一语双关,你能体会其中的含义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第④段中,作者看鲁迅先生头像时,为什么不用,而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读过鲁迅的不少作品,请举一例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草原的柔美: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用“____”画出直接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 用“  ”画出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2】在写景中融入人的感受的写法的好处是(  )

A.赋予景物人的思想感情, 使描写生动形象。

B.情景交融, 把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时的惊喜、赞叹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扩句。(至少扩两处)

桑娜站起来。

浪花高。

 

16、句子加工厂。(按要求改写句子)

1.妈妈对小东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改为第三者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来的话必须算数。(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海龟用来孵化小龟的巢穴。(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 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缩写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闰土对我说:“我来教你捕鸟。”(2分)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要写好规范字。我们要说好普通话。(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一段话,共有4处错误,请在原句上改正。2分)

一轮明亮的园月挂在空中,元宵佳节马上终于来到了,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新世纪广场上,张小冬和刘文斌由他的爸爸带着,提着兔子灯跑来跑去,表情多么舒畅啊!

(5) 根据情境,仿写句子。(2分)

春天像刚落地的小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夏天像__________________;秋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给大地披上了白色纱衣。

 

18、将下列句子改为字句。

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水把我的衣服淋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仿照例句,写一写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

20、 根据要求改句子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改写成陈述句)

(2)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

(3)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修改病句)

(4)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修改病句)

(5)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改为被动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凝视着它,那人、那事、那场景……慢慢地就会浮现在眼前。拿起笔,表达你真挚的感情吧!写的时候,可以假想这个“你”就在眼前,你在用文字和他对话。(请自备作文纸进行习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