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辽宁鞍山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平时的积累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偏爱菊,__________________更无花。(元稹)

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③诚者__________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__________

④拯救地球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2、把词语补充完整。

画龙点( )     别出心( )     全神( )

排山( )     ( )登场     大步( )

( )有味     前功尽( )     巧夺天( )

3、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美丽中国,一座城,一首诗。杭州是杨万里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风光不与四时同。”苏州是张继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昆明是你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 美丽中国,山河如诗。“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美丽中国,绿水青山也是诗。“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美丽中国,生态美景永驻人间。

4、名言佳句

(1)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

(3)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

5、照样子,写词语。

例:眼前一亮(第三个字是数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断断续续(AABB)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龙风呈祥(含有两种动物)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多姿多态(ABAC)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诗歌赏析。

湖波上

荡着红叶一片,

如一叶扁舟

上面坐着秋天。

—— 沙白

1是个多音字,在小诗中读______。另外一个读音是______,组词为____________

2.在作者的眼中,湖波上的红叶像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纷飞的红叶,红叶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字写活了秋天,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

4.秋天这么大,能坐得下吗?这句诗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什么?读了这首诗,你还会只想到红叶之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七律·长征》的作者是_________,我还读过他写的《______________》。

2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千山的代表,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万水的代表。

4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

8、诗歌赏析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原文的横线上应填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律·长征》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喜踏岷山。

【3】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七律·长征》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概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飞入寻常百姓家

材料一:

材料二: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它是中国人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建设的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将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洲的Galileo达成兼容,共同为地球村村民提供定位、授时等服务。

生活中不少人习惯了用GPS导航,但其实,我们国家入网的智能手机里,70%以上的手机提供了北斗服务,可以说;北斗离你并不远,当你骑着单车出门赴约,北斗可能正密切关注着你有没有“停车入栏”;当你坐上无人驾驶的京张高铁,依靠北斗的精准定位,列车时速350千米,从一次制动到停车,最后停车的误差能控制在10厘米少内;如果你戴上北斗手表,“表不准”就不再是迟到的借口。

一般来说,卫星导航系统只能告诉你什么地点、什么时间,而北斗除了这些,还可以将你的位置信息发出去,这就是短报文功能。举个例子,假加有一天,你漂流到了孤岛上,使用GPS你只知道自己的位置,但通过北斗定位终端,你不仅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还能把位置信息发出求救。2003年汶川地震时,北斗就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所有通信设施几乎被摧毁了,先行进入震区的救援人员正是依靠随身携带的北斗定位终端,才与外界取得了联系。

2020年初,因为有了北斗,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时,工地大部分放线测量工作一次完成,为两座医院的施工争取了时间;前段时间给珠穆朗玛峰测“身高”,北斗也上阵了……正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所说:“北斗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没有做不到,就怕你没想到,所以大胆去想,你想到了就有用了”。

【1】下列关于“北斗三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斗三号”具有两大功能,可为人类提供七类服务。

B.“北斗三号”首创三种轨道构成混合星座,实现星星互联与星地互联。

C.“北斗三号”是目前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航天系统。

D.“北斗三号”将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洲的Galileo达成兼容。

【2】下面内容说明的观点正确的一项是:( )

戴上北斗手表,“表不准”就不再是迟到的借口;骑着单车出门赴约,北斗可能正密切关注着你有没有“停车入栏”;无人驾驶的京张高铁,时速350千米,从一次制动到停车,停车的误差能控制在10厘米之内。

A.北斗能定位位置

B.北斗离你不远

C.北斗能准确控制时间

D.北斗搭建了“天罗地网”

【3】“飞入寻常百姓家”,对于这个题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借用诗句说明北斗是一种很普通的东西。

B.借用诗句说明北斗和所有的事物都有联系。

C.借用诗句表达对北斗的惊叹和赞扬。

D.借用诗句说明北斗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材料二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2种)。这样写的好处是(任选其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斗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结合文本,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男生贾里(节选)

①追潮流失败,当伟人的计划也难以推行,贾里对此闷闷不乐。他在纸上写道:怎样才能让人知道我?并且在这句话后头打上大大的问号。爸爸见了那问号,在后面添了一句话,要别人知道你这不难,关键是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爸爸不愧是作家,跟自己的亲骨肉也咬文嚼字,而且也不肯赏一句振奋人的话。

②临放寒假的前一天,班里每人发一套寒假课外读物。查老师在发书前告诉大家,有一套书是破损的,他不知该把那套书分给谁。

③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有的建议摸彩,有的建议每人补贴5分钱给受损失的人;那个善于运算的陈应达还计算什么概率;有的女生则大喊:上帝保佑。贾里听烦了,霍地一下站起来:“分给我吧。”

④其实,那套书只是书脊上擦破一点,属于轻伤,用个纸一包就解决了——这值得大惊小怪地出谋划策吗?

⑤贾里没想到区区小事却引起大轰动,先是学校广播站立刻广播了这则小故事,紧接着,下午的全校师生联谊会上他被大家选为“今日明星”。贾里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不起的大事。

⑥“看来,我是个普通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贾里对爸爸说。

⑦爸爸哈哈一笑:“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得成大事!”

⑧不过,父亲又说贾里长大了。至于长大或是不长大贾里不在意,反正,他尝到一种很特别的滋味,甜酸苦辣全有。

【1】这个故事中的很多地方让人意想不到,请选择两个让你出乎意料的情节,用上“没想到”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贾里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第③自然段中贾里“霍地一下站起来”是说他站的_________,这属于人物的___________描写,第④自然段中“这值得大惊小怪地出谋划策吗?”是人物的___________描写,这些都与同学们的表现形成___________,表现出贾里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文中有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请你找出来,画上“ ”。

【4】“他尝到一种很特别的滋味,甜酸苦辣全有。”贾里都有哪些感受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姝,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画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夸张的写法,美丽的月光照着她的眼睛,让她真的看到了大海。

B.从侧面衬托出了贝多芬创作的成功。

C.盲姑娘虽然看不见,但她懂音乐,理解感受到了贝多芬弹奏的内容。

【3】下面诗句哪一项与节选的课文的意境最吻合?(          

A.月落乌啼霜满天。

B.海上明月共潮生。

C.烟笼寒水月笼沙。

D.唯见江心秋月白。

12、据课文内容填空。

(1《负荆请罪》是 ,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   第三部分而改编的。剧本共分为 幕;第一幕侧重写的人物是 ,第二部分侧重写的人物是

(2)剧本开头先写明 。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

  ;剧中的圆括号内交代 等。

(3)本文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 时期 向遭受其侮辱不与之计较的上卿 负荆请罚的故事,揭示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而   的博大胸襟和廉颇     的可贵精神。

(4)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也表示  

(5)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成语故事:    

 

13、阅读以下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据日本著名经济类杂志(PRESIDENT) 实施的调查显示,人们收入越高,读书时间变得越长。以年收入500-900万日元的人为例,读书时间每天仅为5-30分钟,但年收入1500万日元以上的人则每天平均将30分钟以上用于读书。同样,无论是每月的读书量、天书的花费、还是走进书店的次教,都与年收入成正比例。根据这项调查,年收入越低的人,越会回答没时间读书”。

另一项调查显示,20~30多岁的商务人士的读书量平均为每月0.26本,但是,年收入3000万日元的30多岁的人平均每月阅读多达9.88本。可见差距明显。这个结果令人吃惊,但试着想一想,确实越是忙碌的实业家,越是经常读书。越是应该极为繁忙的世界顶级经营者,越会每月阅读数本乃至数十本书籍。

例如,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世界三大投资家之一沃伦。巴菲特等名人,据说每天10 岁都读书30分钟以上。以比尔.盖茨为例,阅读习惯在儿童时代就已养成。父母亲为了培养爱看书的孩子,将书籍放在身旁,以便随时都能拿到书。据说在儿童时代,曾热衷于阅读埃德加。赖斯。巴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 的小说、以及拿破仑等伟大人物的传记,同时学习成绩也很优秀。

即使是在今天,他每天也平均读书1小时以上,周末阅读时间将更长。

日本迅销董事长柳井正也热爱读书。据各种信息显示,柳井大量阅读彼得。德鲁克言记(PeterF. Drucker)、 哈罗德.杰宁(Harold Ceneen)、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和雷。克洛2书克(Ray Kroc)等知名经营者的商业书籍,不断磨练决断能力。早上6点半到达公司,16点结束工作,然后直接回家。回家后便把时间用于读书。

母多一个人的经验和知识是有限的。但通过读书,能够分享很多人的经验和知识。此外,「在成长过程中,最不可缺少的是想象力。通往成功的爱好食粮、对于他人的体谅,根本都在外于想象力的有无。通过阅读小说、散文和专栏文章,能明显培养想象力。读书简直就是使人生变得丰富的最为简单易行的手段。

1文中③一⑤自然段主要例举哪两个人物的事例? ( )

A. 柳井正   比尔盖茨   B. 本田宗-郎雷克洛克

C. 彼得德鲁克 哈罗德杰宁   D. 埃德加赖斯巴勒斯 拿破仑

2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对第⑥自然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承接上文,描述读书与想象力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何培养想象力的措施。

B. 承接上文,阐述分享别人的经验和知识的重要性,由此提出读书很重要。

C. 总结全文,提出在成长的过程中,最不可缺少的想象力,得靠读书获得。

D.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提出读书是人生变得丰富的最为简单易行的手段。

14、课内阅读。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1】“幽静”说明了小路_________________

【2】“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这表现了(       

A.姑娘很想见贝多芬。

B.姑娘很想听贝多芬弹琴,她太热爱弹钢琴了。

C.姑娘喜欢追星,不喜欢做家务。

【3】画“ ”的句子中姑娘是随便说说的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对话,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路边的柳条在风中摇曳。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上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照样子,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短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饱经风霜的手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照要求写句子。

1.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改为一句话,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将句子换一种说法,使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厚墩墩的云彩遮盖住了太阳。(改为字句和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点儿跳跃。(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父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

请以“感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注意以记叙为主,也要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要有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