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地球美景的诗句有很多,请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3)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条垂下绿丝绦。
(5)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列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动词。(不能重复)
(_____)一圈 (_____)一阵 (_____)一拳 (_____)一次
(_____)一下 (_____)一顿 (_____)一遍 (_____)一眼
(_____)一番 (_____)一句 (_____)一趟 (_____)一刀
3、看拼音,写词语。
lǜ tǎn yī shang chén jiù diǎn zhuì
(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bèn zhuō wǔ mèi yī jīn dé xíng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英勇_______ 崎岖_______
豪迈_______ 沉着_______
全神贯注_______ 横七竖八_______
6、古诗积累。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鬓毛衰。
____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
【3】“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客”指的是( )。
A. 家乡的亲人 B. 村中的小孩 C. 诗人自己 D. 诗人的朋友
7、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这首诗的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庭前优美的景色,“____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干净、清幽,“____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_____”突出了主人的生活品位。
【3】诗的后两句中,“________”运用拟人化的动作,写出了山水的灵动可爱。
【4】诗的后两句是对偶句:“一水”对“________”,“护田”对“排闼”,“________”对“________”。像这样运用对偶的手法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写庭院的景致,侧面烘托了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人写景,从院内写到院外,既是对主人的赞叹,也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C.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喜爱田园风光、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D.诗歌含蓄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的无奈和痛苦。
8、古诗文阅读。
立春偶成
【宋】 张栻
律回①岁晚②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③。
【注释】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②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③参差:不齐的样子。
【1】这首诗写的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____________时的情景。
【2】诗中写实的诗句是( )
A.律回岁晚冰霜少
B.春到人间草木知
C.便觉眼前生意满
D.东风吹水绿参差
【3】下面对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紧紧把握住立春这一节气,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
B.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
C.“便觉”写出了诗人因春回大地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D.此诗流露出了感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师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是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名声大振:
一扫而光: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你开错了窗”指的是什么? ,
换一扇窗户又指的是什么? 。(4分)
(3)想一想这篇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2分)
(4)为什么说换了一扇窗户就能开启成功的大门呢,谈谈你的理解?(3分)
(5)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体会到了什么, 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
。
(6)请用两个恰当的词语来评价玛利亚老师的做法或品质 、 。(2分)
(7)给文章加一个题目。(2分)
10、阅读《童年》(节选,略有改动),完成题目。
①外祖父家花园左边围墙外的院子里,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三个小男孩在玩耍。他们都是灰衣灰帽灰眼睛,我只能从个子高矮来分辨他们。
②我从墙缝里观察他们,他们从未发现我,可是我倒希望他们发觉我。我喜欢他们那么有趣、快乐、和睦地玩我没有见过的各种游戏,喜欢他们相互关心,特别使我喜欢的是两个哥哥对小弟弟——那个长得挺滑稽的、活泼机敏的小不点儿的态度。倘若他跌跤了,两个哥哥就会笑起来,但并不像通常一些对栽跟头的人那样幸灾乐祸地笑,而是马上就去帮助小弟弟爬起来,如果他跌脏了手或膝盖,他们就用牛蒡叶子、手帕擦干净他的手和裤子,二哥还对他说:“瞧你这笨样儿……”
③有一次,我爬到树上,向他们打了个口哨。他们一听到口哨就都站住了,然后不慌不忙地聚到一起,不时地看看我,开始悄悄地商量。我想,他们一定要用石子扔我,便赶快下树,拾了好多石子,把几个口袋都塞满,停了一会儿又爬到树上,可他们已到离我很远的院子角落里去玩了。很明显,他们已把我忘了。这使我怅然若失。
④我有好多次坐在围墙上面的树权上,期待着他们喊我去跟他们一起玩,可他们从来没喊过,但是,我在心中已经跟他们一起玩了,有时入了神,情不自禁地大声叫着笑了起来。这时,他们便一起看看我,悄悄地在说着什么,我十分难为情,便爬下树了。
⑤有一次,他们玩起了捉迷藏游戏。轮到老二找人,他跑到仓库拐角里,两只手老老实实地蒙住眼睛站在那儿,一点儿不偷看。哥哥和弟弟跑去藏起来。哥哥跑得很快,机敏地躲进放在仓库遮檐下的一架宽雪橇里,而那个小弟弟慌了神,围着井旁跑来跑去,找不到可以藏自己的地方。
⑥“一,”二哥喊道,“二……”小弟弟急了,猛地一下跳到井栏上,抓住井绳,把两只脚伸进空吊桶,只听见吊桶在井栏壁上咚咚响地轻碰了几下,人就不见了。
⑦我惊呆了,眼看着井辘轳飞快地旋转着,但是我很快就明白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一纵身便跳进他们的院子,喊道:“掉到井里啦!……”老二和我同时跑到井栏边,他紧紧抓住井绳,猛向上拉,我及时地上去截住了井绳,就在这当口,他们的大哥也跑到井边,帮助把吊桶往上拉,他说:“请轻一点!”
⑧我们很快将小弟弟拉上来了,他也吓坏了:鲜血从右手手指上直往下滴,颈上的皮擦伤了好大一块,从脚到腰都湿透了,脸色苍白得发青,但一面打着寒噤,一面还在笑。他睁大了眼睛笑着,拖长了声音说:“我怎一—怎么掉——掉下……去啦……”
⑨“你发疯了,就这回事儿。”他的二哥接着他,用手帕擦他脸上的血。老大愁眉不展地说:“我们回家吧,反正瞒不住了……”“你们会挨打吗?”我问。老大点了点头,然后向我伸出手,说道:“你跑得真快!”听了他的称赞,我很高兴,还没来得及握住他的手,他就对二弟说:“我们走吧,他要感冒了!我们就说他摔倒了,掉下井的事不要说!”“对,不要说。”小弟弟打着寒噤同意说,“我是跌到水洼里的,对吧?”三兄弟走了。
⑩这一切发生得这么快,我扭回头看了看,刚才我从上面跳到院子里来的那个树杈还在晃动呢,有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来。
⑪兄弟三人将近一个星期没出来,后来出来玩时,比以前玩得还热闹。老大看见我在树上,亲切地向我喊道:“下来,到我们这儿来吧!”我们钻进仓库遮檐下的那架旧雪橇里互相打量着,交谈了很久。
【1】若为以上节选内容加一个小标题,最适合的是( )
A.邻居三兄弟
B.我和邻居三兄弟
C.邻居弟弟遇险记
D.我的邻居
【2】三兄弟有许多吸引“我”的地方,“我”特别喜欢的是( )
A.他们都是灰衣灰帽灰衣服。
B.两位哥哥对“小不点儿”的态度。
C.他们快乐地玩我没有见过的游戏。
D.他们活泼机灵,相互关心。
【3】第③自然段“这使我怅然若失”句子中,“我”怅然若失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兄弟误解了“我”。
B.三兄弟看不起“我”。
C.“我”失去与三兄弟玩的机会。
D.“我”失去与三兄弟打架的机会。
【4】文章主要对“我”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
A.语言、外貌描写
B.动作、神态描写
C.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D.外貌、心理活动描写
【5】注意文中加点的部分,说说从中感受到“我”怎样的内心世界?( )
A.自由自在
B.悠闲快乐
C.孤独寂寞
D.顽皮捣蛋
【6】如果要讲述文中弟弟掉到井里的故事,应采用的阅读方法是( )
A.快速阅读全文,重点把握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B.重点阅读⑤—⑨自然段,主要关注人物的语言描写,把握说话的语气。
C.重点阅读⑤—⑨自然段,主要关注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D.重点阅读⑤—⑨自然段,重点关注情节,梳理好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7】文中画“ ”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处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8】在与三兄弟结为玩伴的过程中,“我”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结合相关描写,具体说说童年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长江之歌(节选)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1】长江的发源地是 ,最终汇入 。(用选段中的词语回答)
【2】“你从雪山走来”中的“雪山”指的是( )
A. 巴颜喀拉山 B. 唐古拉山
【3】“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写出了长江的( )
A. 源远流长 B. 宏伟壮丽
C. 多姿多彩
12、课内语段阅读。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1)“寝不安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去世,作者感受如何?从哪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我的愿望没能实现”,“我的愿望”指( )
A.作者想以死伴随母亲于地下的愿望。
B.作者赡(shàn)养母亲的愿望。
C.作者希望母亲存活于世的愿望。
(4)你怎样理解“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朗读这一段时,应该带着________和________的情感去读。
13、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下列句子中,最能体现草原特点的一项是( )
A.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B.四面都有小丘
C.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D.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
【2】作者将草原比作___________,让我们想象到那草地毛茸茸、蓬松松而又软绵绵;而羊毛也是这样的,所以作者把羊群比作__________,简直太形象了。想象羊群在草原上吃草时随意地走来走去的情景,我也能仿写句子: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直接描写草原景色的语句;用“﹏﹏﹏”画出描写作者感受的语句。作者在写景中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感受,这样写的好处是: 。
【4】下面对加点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风光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B.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在作者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C.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使景物的描写更加形象、生动,充满画面感。
D.这句话表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14、牛郎织女(节选)(8分)
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 桥上相会。每逢这一天,喜鹊也似乎少了许多,亨,它们都到天河那儿搭桥去了。
(1)“从此以后”是指从__________以后。(2分)
(2)文中“隔河相望”的情景让人想到了一个成语:近在咫尺,__________。它写出了__________ 。(2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安门广场站立着一根电动旗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1)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这不是院中的丁香的香气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肯定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革命路上有千难万险。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风那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用上夸张手法)
(2)木棉花被风吹得到处飘荡。(改为把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人读书要认真,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我们可以引用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4)根据下面情景,描写弟弟高兴的句子。
我们一家要去野炊,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雨滴落在雨伞上。
(2)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鸟儿在枝头鸣叫。
(3)春风吹在你的脸上。
(4)秋天,树上红红的果子在风中摇晃。
21、语言实践
看到“唠叨” “成功” 这两个词语你想到了哪些事?从这两个词语中选一个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先确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注意围绕中心意思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写之前先拟一个提纲。文中尽量不出现真实姓名、地名等,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