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云南曲靖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盘(mó mò) (xià hè) (dǎo dào)

(chǐ chì)   (jiān jiàn)   急(zhāo zháo)

 

2、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地(fǔ  fù)            (diào  tiáo)

望(liáo  liào)          (máng  méng)

有规有(jǔ  jù)

 

3、下列说法准确无误的一句是( )

A.带着问题阅读时不能加快阅读速度,要逐字逐句地读。

B.说明文的语言都很平实,这样才能体现说明文的严谨性。

C.《田螺姑娘》《白蛇传》《牛郎织女》都选自《中国民间故事》。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我们经历了__参与了__看见了一次雄伟壮烈的事件__这次事件必将改变我们的生存现状并深刻地影响未来__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__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__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__下至唐________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__所以__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__艺术馆__

5、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1)填形容词。

___________的阳光    __________的灰尘  

_____________的天空     _____________的牙齿

   (2)填写动词。

____________噪音    ______________玻璃  

 _______________污水   ______________奇迹

6、有意思的谐音:

梁山泊的军师——( )

隔着门缝吹喇叭——( )

7、字组词,将词语填入括号中,使句子通顺。

(1)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与______,人们很难把它完整地分开。

(2)从他______的目光中,我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3)只要你______反复练习,就一定能够学会这项本领。

(4)小草能够顶开______的山石,顽强地生长。

8、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 )的小溪     ( )的清风     柔软的( )

( )的舞姿     ( )的声音     粼粼的(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 )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 )的青铜礼器,下至( )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在文中括号中填入合适的词语。

【2】文中划“ ”的句子写得很美,你能仿照句子的样子再写一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的是个_______句,在文中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

【4】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重点句段品析。

(  )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佳  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划去括号内错误的字。

【2】选文讲的是_________,一个_____字准确地表现出了作者当时高兴的心情。

【3】选文哪句话点明了课题?用横线画出来。

11、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的小斗士指的是 ,他的死,引起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这其中有联合国秘书长 和南非前总统

(2)称恩科西为“艾滋病小斗士”是因为恩科西

 

(3)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一句中竟然表示 字突出表现了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冬天的红梅

  我喜爱华贵的牡丹,喜爱多姿的菊花,但是,更喜爱雪中的红梅。今年寒假,我回家乡看望外婆,看见窗台上摆着一盆只有枝干的花,我感到奇怪,就问外婆:这是什

么花?

这是红梅。外婆说,这一回你能赶上看红梅了。

  我于是天天盼望着红梅开花。两天后,我发现枝头上长出一些豆大的小包包,我急忙告诉外婆:外婆,红梅发芽了!外婆一听,笑着对我说:那不是芽,是花苞。

  小花苞慢慢地长了些,呈现出淡红色。又过了几天,花苞眼看就要绽开了。我第二天醒来,透过窗子往外一看,啊,外面白茫茫的,棉絮般的雪花还在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坏啦,昨天晚上忘了把花搬进屋里!我急忙穿上衣服,跑了出去。真是万万没有想到,红梅开花啦!

  我生平还是第一次见到红梅花。一朵朵小花,鲜红鲜红的,每朵都有五个花瓣,端端正正的。雪花落在花瓣上,可它好像一点儿也不害怕,迎雪怒放,发出阵阵清香。

  看着想着,我不禁哼起了《红梅赞》: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千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1解释词语。

绽开:____________________

怒放: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一句,表明了自己最爱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画出描写红梅盛开的句子。想想看,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红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认真看漫画,完成后面答题。

一年之后

【1】老者在树上钉钉子有什么目的?他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漫画中的老者所犯的错误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A.杞人忧天

B.守株待兔

C.刻舟求剑

D.南辕北辙

【3】时间是无影无踪的东西,作者是怎么通过漫画让我们感受一年之后时间的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爱的高度

吴宏博

①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

②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那时电影碟机之类玩意在乡下压根就没见过,更不用说是享用了。所以要是逢有哪个村子放电影,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赶着去,在那露天地里,黑压压的一片,煞(shà)是壮观。

③那时父亲还年轻,也是个电影迷。每遇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辆已不可能再永久下去的老“永久”,带着我摸黑去赶热闹。

④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在身边一撑,就远远地站在人群后边。我那时还没有别人坐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记得有一次,看《白蛇传》,我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睡着了,竟尿了父亲一身,父亲拍拍我的屁股蛋子,笑着说:“嗨!嗨!‘水漫金山’了。”

⑤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亲的肩头撑高了。

⑥春节回家,一天听说邻村有人结婚,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同去凑热闹。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电影了!”

⑦父亲说:“去就去嘛,还说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

⑧“你不去?”

⑨“你自个去吧,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凑什么热闹!”说完,回屋拿了一件大衣给我披上。

⑩来到电影场,人不算多,找个位置站定。过了不大一会儿,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如多年前父亲的动作一样,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里谁也没有你的位置好”,一边托着孩子骑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孩子在高处“咯咯”地笑着。

不知怎么搞的,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寻找的结果吗?

想起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独自回家。敲门。父母已睡了,父亲披着上衣来开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电影不好看吗?”

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的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在了他那单薄的身上。

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几子做着基石,把几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就累弯了腰,老了。

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里有把尺啊!

(有改动)

【1】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第④自然段中“水漫金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自然段中“基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这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

【3】短文写了“两次”看电影的场景,第一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_____

【4】“父亲关心儿子,儿子深爱父亲。”找出与第⑨自然段中“说完,回屋拿了一件大衣给我披上”相照应的句子,并用“﹏﹏﹏”在短文中画出来。

【5】“不知怎么搞的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作者眼睛湿润的?结合短文内容,下面理解最为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看电影时,看到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当父亲把儿子架在肩膀上看电影时,被这个父亲的举动感动得流泪了。

B.作者是被那个骑在父亲脖子上的孩子给逗乐了,也跟着“咯咯”地笑,甚至笑出眼泪。

C.作者是被今晚所看的电影内容给感动了,竟然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泪水。

D.作者突然想起自己当年和父亲一起看电影时的瞬间,找到了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睛在不知不觉间就潮湿了。

【6】联系短文内容及生活,说说你对结尾“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里有把尺啊!”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你了解狼吗(有删改)

①狼耳尖且直立,鼻端向前突出,足长体瘦。它的毛色因生活地域不同也存在差异,通常背部呈黄灰色,而腹部毛色发白。

②狼能通过留下气味等方式与伙伴沟通。狼行事机警,猎人下的陷阱,不管伪装得多么巧妙,也很难让它们上当。可见,狼是一种智商高的动物。

③狼的适应能力很强,从高山到平原,从大漠到海滩,都有狼的足迹。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狼,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在进化过程中也会出现差异。我国北方的狼毛长而厚,体形较大,而南方的狼毛短而稀,体形较小

④狼本性残忍。在极其饥饿的情况下,当狼群中有一只狼受伤时,其余的狼会一拥而上,咬死它并瓜分掉死去的同伴的肉。

⑤狼在保护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因为狼经常捕食家禽家畜,长期以来,狼被人们视为害兽,大肆捕杀。由于捕猎过度,野生狼的数量锐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加拿大牧民发动灭狼运动后,红毛兔迅速繁殖,大肆啃食牧草,致牧场变成荒漠。政府只好花重金从美国进口一百条

⑥野狼,将它们放入牧场。两年后,红毛兔的数量才得到有效遏制,畜牧业才得以恢复。

【1】第1自然段中的“通常”一词,能删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短文第1—4自然段的说明要点。

段落

要点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保护生态平衡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A.说明狼的分布很广,世界各地都有狼

B.说明狼在进化过程中会发生较大变化

C.说明我国南方的狼与北方的狼外形特点不同

【4】最后一段“二十世纪……畜牧业才得以恢复”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最后一段阐述了狼、红毛兔和牧草之间的关系,请你简要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

16、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huā          huá)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   )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用“/”划去括号中的错误读音。

【2】根据选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商人

坐小艇

____

____

高声谈笑

孩子

____

____

作祷告

【3】白天小艇出动了,人们各自忙碌,城市就喧闹起来了,这是对威尼斯的______描写;夜晚,小艇停靠在码头,威尼斯变得静寂了,这是对威尼斯的______描写。

【4】如果你生活在威尼斯,想象一下你一天生活的情景,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

17、细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líng lóng tī tòu(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hóng wěi(   ),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字是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

2在文段中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圆明园中建造了许多风景名胜,最具代表性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明园中收藏的历史文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圆明园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草船借箭》节选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选文是根据我国四大名著中的____________相关内容改写的,作者是_______。其他三部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中,你看到_________的诸葛亮。他知道曹操________,因雾大不敢靠近,此时让“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_______,又是在告诉曹军射箭的__________ 。从“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中,你认识到__________的周瑜。

【3】文章题目中的“借”换成“骗”“取”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巩乃斯的马》片段,完成后面习题。

有一次我在新疆巩乃斯草原,碰上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来势之快,可以使悠然在晴空盘旋的孤鹰来不及躲避而被击落;雨脚之猛,竟能把牧草覆盖的原野瞬间打得烟尘滚滚。就在那场暴雨的冲击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

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的在这原野上汇集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行中扩展,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裹挟,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喊声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腾喧嚣的大河。

1】分别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2】巩乃斯草原夏日的雨有什么特点?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倏忽:  

不安分:    

喧嚣:  

裹挟:  

4】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注意写得正确规范,至少4个。

 

 

5】找出文中一处比喻比句,用曲线画出。

 

6】课文把奔跑的马群比喻成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潮声把大地震得好像颤动起来。(改成字句)

 

(2)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3)黄冈美丽富饶是个最美的地方。(修改病句)

 

21、用具体的情景表现所给成语的意思。

喋喋不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喋喋不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习作题目: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习作要求:把你最喜欢的一本好书推荐给同学。要把书名、作者等信息介绍清楚。重点写清喜欢的理由。理由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但一定要写充分。既可以介绍书的内容,也可以描述书中吸引人的情节或者评价个性鲜明的人物。注意分段写出理由。语句通顺,字迹工整,不要写错别字。字数400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