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属于中国民间故事的是( )
A.《列那狐的故事》
B.《阿拉丁神灯》
C.《田螺姑娘》
D.《长不大的牧羊人》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辆汽车从我身边疾驰而过,溅了我一身泥水。
B.《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
C.“掩耳盗铃、七步成诗、邯郸学步、画龙点睛”,这都是寓言故事的成语。
D.你给远方的好朋友寄一张自制的新春贺卡,真是“礼轻情意重”啊!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父爱之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表现了父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思念。
B.《山居秋暝》用洗衣女子的欢歌笑语及渔舟归来荷叶晃动的场景,衬托出月夜的宁静。
C.《示儿》是陆游临终前的绝笔,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从喜悦转为悲伤。
D.“暖风熏得游人醉”中,“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当时的淫奢之风。
4、课文回眸室。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本文的作者是 国的 。其实还有一句话,和它的意思一样: ,意思是说 。
5、我能把画线的句子换成成语,使语言更简洁。
①我有点急迫得不能等待 , 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的诗。________
②我既腼腆又十分得意 , 点头告诉她诗确实是我写的。________
③母亲还是跟过去一样地鼓励我。________
6、填字成词,对号入座。(4分)
( )欺( )压 ( )( )相助
能( )善( ) 泪眼( )( )
(1)为了防御外来的侵害,邻近的村落协同看守瞭望,遇警互相帮助。( )
(2)形容字写得好,画也画得棒。( )
7、按原文填空。
(1)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
结合你阅读民间故事的感受,完成“读书笔记”。(提示:结合故事情节或人物等方面谈感受,《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除外)
读书笔记 | 故事题目_____________ 主人公______________ 阅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阅读短文。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可是,苏格拉底都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病入膏肓(huāng máng) 的苏格拉成硬撑着堂起来,扶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我遍(五湖四海 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又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次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 :“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闭上了眼睛。 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 :“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你[ ]不敢相信自己,[ ]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健在于能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学家一一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
【1】在文中的“(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打“√”。
【2】在文中的“[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在这句话中,第一个“蜡”是指___________的生命,第二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
【4】助手说自己“明白”了苏格拉底的意思。你认为他真的明白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收获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吧。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泥土的微笑
我在花园中种满了芬芳的玫瑰花。有一天,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来探望我,我知道她平素最喜欢花花草草了。临别时我说:“采一束玫瑰点缀你的书房吧,保证十里飘香!”
女友轻轻跨进花园,东闻闻,西嗅嗅,神采飞扬,就是不肯采摘。我说没关系,多的是,我又不是花店的老板,不会靠玫瑰赚钱的。说完我就举起剪刀准备献美。女友急忙拦住,高声叫着不可不可。这么美丽的玫瑰剪下来,让人心疼。她抓紧我的袖子叮咛:“千万不能剪啊,玫瑰是泥土的微笑。谁会忍心杀戮美得醉人的微笑?”
我的灵魂悚然一惊,丑陋的泥土,________的泥土,________的泥土,因为玫瑰露出了惊艳的一笑,因为这一笑,让人爱惜非常。
有一个朋友在拍卖会上有幸购得一个唐朝的花瓶,花瓶细颈大肚,碎花蓝白调子,流光溢彩,从造型到色彩,整个如唐朝盛世的化身,雍容,华贵,高傲,悠闲,目空一切。朋友请我们大家观赏。奇怪的是每个参观者都小心翼翼,生怕碰坏这盛世的宝贝。其实不过是一撮泥土,经过窑烧才千修百炼成瓷中经典。
江南的紫砂壶玲珑剔透,泥人张的彩塑令人拍案叫绝,他们不都是泥土的微笑吗?弥真弥贵。即使曾丑陋,即使曾卑微,即使曾朴素,同样让人肃然起敬。我懂得了即使再平凡的人,也没有理由埋没,只要努力活出色彩,一定会叫人刮目相看。
(1) 联系上下文,在第3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 “我”的朋友“平素最喜欢花花草草”的了,为什么却不让我“献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的题目是“泥土的微笑”,那么在文中“泥土的微笑”具体指什么呢?你知道泥土还有哪些“微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即使再平凡的人,也没有理由埋没,只要努力活出色彩,一定会叫人刮目相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
A. 平凡的人找不到理由埋没自己。
B. 平凡的人如果不能让人刮目相看,就要找理由埋没自己。
C. 再平凡的人,只要努力去活出色彩来,也能够让别人刮目相看。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谁在家里陪伴孩子
【1】调查结果显示,由( )陪伴孩子成长的家庭最多。
A.父亲 B.母亲 C.父母亲 D.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2】选择其中的一个数据,说一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最希望谁陪伴在你身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谁陪伴着现在的你成长?你想对他或他们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喽!”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坦率。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满 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道哪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哑巴?”弟弟受了教训,很委屈,张张嘴却不知道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了。”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利的理由:“您知道美国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要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时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众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道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给“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动 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啊!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厚 深刻)了,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他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笑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请用“/”把短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划去。
【2】找出第1和第4段中首尾呼应的句子,用“~~~”画下来。
【3】爸爸原来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此有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
A.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在场众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B.“我”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C.“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心服口服。
【5】这篇文章主要说明( )
A.大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
B.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C.大人们的家长作风是要不得的。
13、阅读
大象的乡愁
①大象伏兰特来自印度,是一家马戏团的明星演员。它既温和又敬业,但辗转各地多年后,有一天它却 wú yuán wú gù“发疯”了,给马戏团和观众带来不小的wēi xié和 má fan。
②当地警察要求马戏团老板处死它,老板无(耐 奈)地答应了。临刑前,一位(戴 带)礼帽的小个子先生匆匆赶来,他(竟然 果然)要求老板给他两分钟时间治好大象,并自愿立下生死文书。老板同意后,这位先生径直进入铁笼。他(竟然 果然)只用两分钟就治好了这头“疯"象。所有观众起立鼓掌高声欢呼,马戏团的明星伏兰特得救了!小个子先生感慨地对老板说:“大象伏兰特没有发疯,只是思念故乡想回家了。它从小就在印度长大,所以我用印度语同它谈了一会儿心……”
③后来,马戏团老板细看生死文书上的签名,发现这位小个子先生竟是英国一位有名的作家和诗人——19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先生。原来,( )吉卜林从小就热爱动物,曾长期同印度象生活在一起,( )了解它们的习性,并学会了用印度语同大象“谈话”。
【1】根据第1节中的拼音写词语。
wú yuán wú gù wēi xié má fan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2】为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处(chǔ chù)死 径(jìng jìn)直
【3】在第③节的括号中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联系上下文,用“√"选出第②节括号中合适的字、词。
【5】简答。
文章第②节中这样写道:他(竟然 果然)只用两分钟就治好了这头“疯"象。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疯”字上加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概括第②节节意。(字数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温暖我一生的冰灯
总有一些东西,是岁月所消融不了的。
八岁的那一年春节,我执意要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因为在乡下的老家,过年时,孩子们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的习俗,在我们看来,那就是一种过年的乐趣和享受。
父亲说:“行。”
我说:“我不要纸糊的。”父亲纳闷地说:“不要纸糊的,要啥样的?”我说:“要透亮的。”其实,我是想要玻璃罩的那种。腊月二十那天,我去东山坡上的大军家,大军就拿出他的灯笼给我看,他的灯笼真漂亮,木质的底座上,是玻璃拼制成的菱形灯罩,上边还隐约勾画了些细碎的小花。大军的父亲在供销社站柜台,年前进货时,就给大军从很远的县城买回了这盏漂亮的灯笼。
我知道,父亲是农民,没有钱去买这么高级的灯笼。但我还是想,父亲能给我做一个,只要能透出亮就行。
大约是年三十的早上,我醒得很早,正当我又将迷迷糊糊地睡去时,突然被屋子里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吸引了,我努力地睁开眼睛,只见父亲在离炕沿不远的地方,一只手托着块东西,另一只手正在里边打磨着。我又努力地睁了睁眼,等我适应了凌晨有些暗的光线后,才发现父亲手里托着的是块冰,另一只手正在打磨着这块冰,姿势很像在洗碗。每打磨一阵,他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干手上的水,把双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父亲正在用他的体温融化那块冰呢。
我问:“爹,你干啥呢?”父亲说:“醒了!天还早呢,再睡一会儿吧。”
我又问:“爹,你干啥呢?”父亲就把脸扭了过来,有点尴尬地说:“爹四处找废玻璃,哪儿有合适的呢,后来爹就寻思着,给你做一个冰灯吧。这不,冰冻了一个晚上,冻得正好哩。”父亲笑了笑,说完,就又拿起了那块冰,洗碗似的打磨起来。
看着父亲又一次把手放在脖子上取暖的时候,我说:“爹,来这儿暖和暖和吧。”随即,我撩起了自己的被子。
父亲一看我这样,就疾步过来,把我撩起的被子一把按下,又在我的前胸后背处把被子使劲掖了掖,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冻着你……”末了,父亲又说:“天还早呢,再睡一会儿吧。”
我胡乱地应了一声,把头往被子里一扎,一合眼,两颗豆大的泪珠就流进棉絮里,刚才父亲给我掖被子的时候,他的手真凉啊!
那一年春节,我提着父亲给我做的冰灯,和大军他们玩得很痛快,伙伴们都喜欢父亲做的冰灯。后来,没几天,它就化了,化成了一片水。
但那灯,一直亮在我的心里,温暖我一生。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随即,我撩起了自己的被子”中的“撩”可体会出_____;从“又在我的前胸后背处把被子使劲掖了掖”中的“掖”可体会出______________。
【3】短文开头写:“总有一些东西,是岁月所消融不了的。”读了短文后,你认为作者所说的“一些东西”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但那灯,一直亮在我的心里,温暖我一生”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那盏冰灯虽然化成了水,但冰灯里融入了浓浓的父爱,这种伟大的父爱一直伴随着“我”成长。
B.那盏冰灯虽然化成了水,但冰灯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温暖,是伴随“我”一生的。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你了解狼吗
①狼属于犬科动物。头腭呈现尖形,耳尖且直立,鼻端向前突出,足长体瘦,尾巴常垂于后肢之间。它的毛色因生活地域不同也存在差异,通常背部呈黄灰色,略混黑色,而腹部毛色发白。
②狼的嚷叫声尖厉、悠长,能传到十千米以外。它用嗥叫声来发泄情,确定领地,向敌人宣战,与同伴联络……真可谓“内涵丰富”。
③狼能通过留下气味、发出叫声、肢体动作等方式与伙伴沟通。狼生性多疑,行事机警。猎人设下的陷阱,不管伪装得多么巧妙,也很难让它们上当受骗。可见,狼是一种智商高的动物。
④狼的适应性很强。从高山到平原,从大漠到海滩,都有狼的足迹。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狼,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也会出现差异。我国北方的狼毛长而厚,体形较大,而南方的狼毛短而稀,体形较小。
⑤狼本性残忍。在极其饥饿的情况下,当狼群中有一只狼受伤时,其余的狼会一拥而上,咬死它并瓜分掉死去同伴的肉。但它们对自己的幼崽则充满了爱。公狼母狼共同养育后代。母狼产崽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外出找食,公狼就挑起一家生活的重担,既要负责喂养母狼和幼崽,又要在遇险时保护“家人”。成为父母的狼对幼狼更是关怀备至,它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幼狼免遭伤害。
⑥狼在保护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狼经常捕食家禽家畜,给人们带来损失。因此,长期以来,狼被人们视为害兽,大肆捕杀。由于捕猎过度,野生狼的数量锐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加拿大牧民发动灭狼运动后,虽然看不到狼的踪影了,但是红毛兔却迅速繁殖,大肆啃食牧草,导致牧场遭到洗劫,变成荒漠。政府只好花重金从美国进口一百条野狼,将它们放入牧场。两年后,红毛兔的教量才得到有效遏制,畜牧业才得以恢复。
【1】写出短文第③~⑤自然段的说明要点。
自然段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说明要点 | 外形特点 | 叫声尖厉 | ____ | ____ | ____ | 在保护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 |
【2】短文第①自然段画横线一句中的“通常”一词,如果删掉就不准确了,因为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A.说明我国南方的狼与北方的狼特点不同。
B.说明狼的分布很广,世界各地都有狼。
C.说明狼在进化中毛色会发生较大变化。
【4】短文第⑥自然段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畜牧业才得以恢复”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
【5】将“长期以来,狼被人们视为害兽,大肆捕杀”的原因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勤奋好学的王冕
王冕是元代的画家和诗人,他的家乡在今天浙江的诸暨。
王冕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去放牛。路过学堂,琅琅的读书声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了,他悄悄地跑了过去,躲在窗外听学生们读书,井把听到的内容都默默地记在心里。天黑了,王冕这才想起该回家了,可一看,牛却不知哪里去了。
王冕提心吊胆地回到家里,父亲一看儿子丢了牛,暴跳如雷,拿起棍子就打。可过了几天,王冕禁不住学堂的诱惑 , 又偷偷地溜了进去,把放牛的事儿又给忘了。看到儿子这么迷恋读书,心地善良的母亲说:“这孩子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就随他去吧。”
这以后,王冕就来到一个庙里安下身来。每天夜里,他都偷偷地溜进佛殿,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就着昏暗的长明灯,读书直到天亮。佛殿里供奉着许多泥塑的佛像,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的狰狞可怕。可王冕对这一切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仍然专心致志地读书。
后来,安阳有一个叫韩姓的学者,听到王冕专心读书的事,感到非常惊奇,便收他为学生。几年之后,王冕终于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1】找出下面两个词在文中正确的解释。
琅琅:________
A. 金石等撞击时发出的声音。
B. 响亮的读书声。
【2】找出下面两个词在文中正确的解释。
诱惑:________
A. 吸引,招引。
B. 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做坏事。
【3】王冕夜里独自坐在佛像膝盖上读书,为什么不害怕许多面目狰狞的塑像?正确答案是________
A. 王冕知道那些像是泥塑的,认为不值得害怕。
B. 昏暗的灯光下,王冕看不见那些面目狰狞的塑像。
C. 王冕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读书之中,对其他的东西熟视无睹。
【4】文章通过哪两件事来说明王冕勤奋好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冕勤奋好学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一双黑布鞋
夕阳在枪声中跌落,暮色渐渐浓酽(yàn)起来。红军有很多人负了伤,他们被包围了。
侦察员回来了,胸口一个弹孔,身后一条血路,乌黑地延伸在惨白的月色里。他是爬着回来的。他躺在那块冰冷的石头上时,已是弥留之际,然而眼睛终是不闭。“放心去吧,你娘的后事有我……”他的堂弟弟泣着说。没有反应,那眼睛还是睁着。有很多人安慰他,然后他茫然暗淡的眼睛却顽强地睁着,睁着……
“是入党问题么?”指导员低声地问连长。连长铁青着脸,摇摇头。他默默地蹲下去,脱掉了套在侦察员脚上的那双黑布鞋,眼睛闭上了。尽管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是那颗年轻的痛苦的心显然是安息了,战士们比血更宝贵的眼泪流了下来。是的,这是全连唯一的一双鞋,只有执行最特殊的任务的人才有资格穿。
拂晓的时候,在枪声和火花中,机枪手大个子穿着这双布鞋率先杀出一条血路,全连冲了出去。然而机枪手牺牲了,他僵硬地斜倚在岩石上,手里却捧着那双染满血的黑布鞋,似在痴痴地等候……
在那血雨腥风的日子里,布鞋的脚印延伸着,雪山,草地,延安,北京……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弥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雨腥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用了第______人称的写法,其中主要人物是_________;以_________为顺,以_________为线索组织材料。
【3】文章用了哪些描写的方法?画线部分成功地描写了战士弥留之际的眼睛,这双眼睛为什么在临死前还要那么顽强地睁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针对下面的材料,完成口语交际练习。
材料一:小宇的爸爸很重视他的学习。如果小宇考试成绩不好,不管工作再忙,爸爸都会陪着他一起分析试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他继续努力。
材料二:张丹的父母对他的学习要求很高—每次考试必须是前三名,如果没有达到目标就对张丹非打即骂。
【1】你怎么看待小宇爸爸的做法?请表达观点并选用恰当的事例支持自己的观点。
___________
【2】李老师非常反对张丹父母的做法,他说:“考试的名次不重要,是否真止热爱学习以及是不是努力了更重要。打骂孩子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创伤,还会导致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你会怎么回应李老师的发言呢?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
19、阅读
昆虫的“鼻子”——触角
①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槌 ;白蚁的触角像一串念珠 ;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麦穗;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小的羽毛 。
②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③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④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⑤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昆虫的触角有_____、_____和听觉功能。
【2】本文是从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介绍昆虫的触角 的。
【3】题目中“鼻子”加上引号表示_____
【4】本文把昆虫触角的( ) 介绍的最详细。
A.嗅觉功能
B.触觉功能
C.听觉功能
D.平衡和呼吸功能
【5】第三自然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好处是_____
【6】第④自然段中的“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中“有的”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蔺相如被封为上卿。(用关联词语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3分
(1)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改成陈述句)
(2)太阳光杀死了细菌。(改成被字句)
(3)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修改病句)
22、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仿照例句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圆明园中,有各式各样的建筑。(将这句话写得更具体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松鼠好像似乎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一段话描写自己“兴高采烈”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文释疑。
1.为什么面对一只死去的马蜂,作者会有一种罪孽感呢?
2.“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中“这样的激情和勇气”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