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理所当然 震天动地 相依为命 绝口不提
B.诗情画意 直言不晦 目瞪口呆 众星拱月
C.难以置信 成家立业 不记其数 千真万确
D.心旷神宜 应接不暇 一知半解 不可估量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mó 模范 模样 模子 模本
B.jīn 情不自禁 禁忌 禁令 禁受
C.huá 划水 划船 划得来 划分
D.gēng 更换 更衣 三更半夜 少不更事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站在山头,青山绿水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B.祖国繁荣昌盛,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C.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
D.今天妈妈炒菜忘记放盐,吃起来索然无味。
4、反义词
烦琐——( ) 津津有味——( )
质朴——( ) 一知半解——( )
5、规范书写词语。
6、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焦急——( ) 希望——( ) 川流不息——( ) 推断——( )
警惕——( ) 惊骇——( ) 遗迹——( ) 欣慰——( )
7、我会还原。(3分)
我们使用的成语,有很多是经过长时间的精简浓缩而成。如果能知道原来的意思,对成语的理解一定会有帮助。下面列出的是原句,请你写出浓缩后的成语。
(1)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
(2)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
(3)一叶落知天下秋。( )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5)鲁班门前弄大斧。( )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
(2)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
(3)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4)《父爱之舟》的作者是______,作者在梦中出现难忘的场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场景都蕴含了作者对父亲的______之情。
(5)《鸟的天堂》的作者是______,他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______时候,这次他看到了______,却没见到一只鸟,因为______;他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是在______时候,他见到了______的热闹情景。
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四季的美
[日本]清少纳言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荧火虫儿翩翩飞舞。( )是蒙蒙细雨的夜晚,( )有一两只萤火虫儿,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关是黄昏。夕阳映照西山时,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儿,在高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下,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关,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lǐn liè( )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儿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儿,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内。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和谐:______________
(2)扫兴: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的彩云。
__________最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这段话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浸”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好香的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
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 , ”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1】给加点字注音。
斩(_____) 水浒传(_____) 勉勉强强(_____) 荡寇志(_____)
【2】下列句子在文章中表达“我”怎样的内心感受?
(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决定咬了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读哪些作品?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5】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上文段中出现了四大名著中的三部,它们的作者分别是:《三国演义》______《水浒传》_____ 《红楼梦》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ī zhĭ)很多,他操纵自如,(豪 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zhuă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dào dăo)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或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拥挤——________ 窄——_______ 倒退——_______
【3】画“ ”的句子可以用“___________”一词概括。
【4】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画出来。
【5】我会联系上下文,补充威尼斯的景色或人们的活动。
我的眼睛忙极了,我看到_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___,还看到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开发小行星漫想
①人类对小行星的研究由来已久。人们根据对“拜访”地球的小行星即陨星进行化学发现碳质陨星的含碳量很高,还含有高达20%的水分,这就为人类今后移居其他星球提供了一线生机;发现硅质陨星含有丰富的无需加工的自然铁,典型的硅质陨星中大约10%的重量是铁金属,其中还混有镍。发现有些陨星几乎完全由铁和镍所组成,例如,位于美国北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直径达1公里的著名的陨星坑里的陨星,就是一整块巨大的铁镍混合物。据估计,一立方千米的小行星金属可能为人类提供69亿吨铁,8亿吨镍,4000万吨钴和800万吨铜。其中仅镍一项,就足够人类消耗100年。
②如此诱人的财富,人类自然不能等闲视之了。专家们根据现有技术水平,已制定了一个开发小行星的方案:首先选择一个大小适中的小行星,再用航天飞机发射一种配有挖掘设备的飞行器,登上小行星开采自由金属。然后把金属锭送往宇宙空间工厂加工成阻力较小的翼面状物体,让它们能够半飞半落地穿过大气层而不致熔化。最后用空间拖船把金属块推入地球大气层轨道,溅落到指定海面。由于事先往金属块中充入了特殊的气体,使金属块呈海绵状,所以这种金属块可以漂浮在海面上。这样一个“天外来客”,一块就可能含有10万吨金属。
③据计算:从一颗位置适当的小行星获取1吨自然铁,所花费的能量要比在地球上用高炉冶炼优质铁矿获得1吨铁所需能量少。开发小行星,实在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明智之举。
【1】阅读选文我们知道,拜访地球的小行星就是_________,选文介绍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种。
【2】阅读选文第②自然段,用小标题概括开发小行星的步骤:
选择小行星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3】选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句话充分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中“据估计”一词是否可以省掉_______(是 否),请陈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学校打算在寒假前举行一次“科技迎未来”为主题的画展,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好心的司机
我在城里奔波了一整天,黄昏时,接到一个紧急任务,必须马上去办。我急于拦一辆出租车去办事。可是我站在路边,拼命地挥手,也没有一辆出租车停下来。正赶上下班时间,出租车太难拦了。
终于,有一辆车缓缓地在我身边停了下来。我如遇救星,一个箭步冲上去,拉开车门,落座后对司机说“龙城大酒店。请快点!”
“龙城大酒店?”司机先是一愣,接着歪着头想了一下,“很远哪!”
“这倒奇怪了,其他出租车司机都希望越远越好,怎么到你这里是舍远求近啊?”我说。
司机欲言又止,末了,他终于下定决心,发动车子说:“那就走吧!”
龙城大酒店果然很远,虽然 ,可是仍花了近一个小时才抵达。这一个钟头里,我累得连一句话也不想说,只是闭上眼睛休息。车到目的地,我掏出钱包准备付钱,却意外地发现这出租车没有计价器,难道……
正在我紧张地思索时,司机却微笑着调侃道:“我这出租车不仅没有计价器,而且是免费的。”
“啊——”我哪里肯信。
司机敏捷地跳下车,一边帮我拿东西,一边微笑着说:“亏你还戴着眼镜儿,再仔细看看,这哪里是出租车?这是我的私家车呀!我原本要去你在门口等车的那家酒店为父亲祝寿,哪知道还没停,你就拉开车门进来了。我看你实在太着急了,只好送你过来了……”
天哪!这叫什么事?我想我是急昏了头,这辆车有没有出租本标志都没辨认清楚,就不由分说地逼着人家当了一回出租车司机,还奚落人家。此时天边的晚霞飘散着,我的脸红透了。
【1】第五自然段中,写“司机欲言又止”,司机“欲言”的是______________;“又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章第六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把句子补写完整。
【3】联系上下文,想想第六自然段中“难道”后面省略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用“ ”画出“我”奚落这位司机的话。
【5】你觉得这位司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是文中的乘客,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为文章续写一个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①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②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③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选文第①段中加点的两个“总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③段中画“ ”的部分主要写出了景物的________________(动态 静态)美,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画“﹏﹏﹏”的部分与船夫的驾驶技术没有关系,可以删去。你认为这样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威尼斯的小艇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一间改变命运的房间
经济学告诉我们,最稀缺的东西最值钱。商业活动中什么最稀缺呢?古往今来无例外,真诚最稀缺。
很多年前,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旅馆的大厅向柜台订房。
“很抱歉,”柜台里的人回答说,“我们饭店已经被参加会议的团体包下了。往常碰到这种情况,我们都会把客人介绍到另一家饭店,可是这次很不凑巧,据我所知,另一家饭店也客满了。”
他停了一会,接着说:“在这样的晚上,我实在不敢想象你们离开这里,却又投宿无门的处境,如果你们不嫌弃,可以在我的房间住一晚,虽然不是什么豪华套房,却十分干净。我今晚就呆在这里完成手上的工作,反正晚班督察员今晚是不会来了。” 这对老夫妇因为造成柜台服务员的不便,显得十分不好意思,但是他们谦和有礼地接受了服务员的好意。第二天早上,当老先生下楼来付住宿费时,这位服务员依然在当班,但他婉拒道:“我的房间是免费借给你们住的,我全天候待在这里,已经赚取了很多额外的钟点费,那个房间的费用本来就包含在内了。”
老先生说:“你这样的员工,是每个旅馆老板梦寐以求的,也许有一天我会为你盖一座旅馆。”
年轻的柜台服务员听了笑了笑,他明白老夫妇的好心,但他只当它是个笑话。
又过了好几年,那个柜台服务员依然在同样的地方上班。有一天他收到老先生的来信,信中清晰地叙述了他对那个暴风雨夜的记忆。老先生邀请柜台服务员到纽约去拜访他,并附上了一张来回机票。
几天之后,他来到了曼哈顿。站在座落于第五大道和三十四街间的豪华建筑物前,他见到了老先生。
老先生指着眼前的大楼解释道:“这就是我专门为你建盖的饭店,我以前曾经提过,记得吗?”
“您在开玩笑吧!”服务员不敢相信地说,“都把我搞糊涂了!为什么是我?您到底是什么身份呢?”年轻的服务员显得很慌乱,说话略带口吃。
老先生很温和的笑着说:“我的名字叫威廉·渥道夫·爱斯特。这其中并没有什么阴谋,只因为我认为你是经营这家饭店的最佳人选。”
这家饭店就是著名的渥道夫·爱斯特莉亚饭店的前身,而这个年轻的人就是乔治·伯特,他成为这家饭店的第一任经理。
尽可能真诚地帮助更多的人赢得成功,成功就会来陪伴你。生活常常就是这样。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投宿( ) 处( )境 赚( )取
梦寐( )以求 阴谋( )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嫌弃——( ) ( )
清晰——( ) ( )
【3】仔细阅读短文填空。
故事发生的地点:( );
时间:( );
人物:( );
起因:( );
经过:( );
结果:( )。
【4】从文中摘抄出表现服务员热心助人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摘抄出表现老夫妇知恩图报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尽可能真诚地帮助更多的人赢得成功,成功就会来陪伴你。”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你真诚地帮助别人,别人也会以真诚回报,甚至使你获得成功。
B. 你帮助别人成功,别人也会让你成功。这是一种交换。
C.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17、阅读理解。
童年的泥巴
①梦里多少回走进故乡,走进满目青山的孩提年代。那条清澈的小河还是往昔的模样吗?那群泥猴儿一样的乡下孩子,还在玩着河泥、唱着清亮亮的童谣吗?“捏呀捏,捏个小巴狗,摇摇尾巴跟娘走;捏呀捏,捏只大花猫,捉了老鼠喵喵喵……”
②这风一样的日子哟!
③天蓝蓝,水蓝蓝,风儿轻轻,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乡下孩子终于盼来了放假的日子,三五成群撒欢儿奔向那片白亮亮的西河滩。河床大片大片裸露出来,积着一层层油汪汪的黑泥、红泥,这些泥巴黏性极好,是我们捏泥人、做泥哨的绝好材料。
④我们光着小脚丫,在滑腻、舒适的泥里踩呀踩,踩出积在底下更黏的泥巴,一捧又一捧运到河滩上。这一堆儿,那一堆儿,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一双灵巧的小手捏过来捏过去,一边还咿咿呀呀地唱着脆生生的童谣:“捏呀捏,捏个大的你看看。这个家伙力气足,帮助阿爸把田犁……”不长时间,一头水牛捏了出来。那边一个扎着羊角辫儿的女孩儿又唱道:“捏个金冠子,穿上大红袍,太阳出来早早早……”眨眼工夫,一只精神抖擞的大红公鸡捏出来了。我们尽兴地捏呀捏,没多久,活灵活现的泥人、泥物就摆满了一大片河滩:有笨头笨脑的大胖猪、温和顺从的小绵羊、机灵乖巧的长耳兔,有笑眯眯的老爷爷、瘪瘪嘴的老奶奶、俊俏的新媳妇。我们一个个咧着嘴儿,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乐得直蹦高。一会儿,那边吹起了刚刚晒干的红泥哨儿,顿时,满河道回响起清亮亮、脆生生的童谣,为秋日沉寂的田野平添了无限生机。
⑤饿了,累了,我们自有妙法对付:“扑通扑通”扎进小河,在水草丛中随便抓摸几把,总会有意料之中的收获——不是金闪闪的红鲤,就是黑亮亮的胡子鲇,要么捉了稻田里养得正肥的闸蟹、黄鳝。开膛破肚冲洗干净,把事先带来的食盐均匀地撒上,采来碧绿的荷叶裹了,挖了干净的优质红泥密封,然后投入一堆旺旺的野火中烧烤。时候差不多了,一缕缕奇异的香气直往鼻子眼儿里钻。这时,那边伙伴送来了泥烤的鲜花生、老地瓜、青皮玉米棒子。在河滩上摆下野餐,我们一个个狼吞虎咽,吃得奭口舒心……
⑥啊,童年的泥巴,那风一样的日子哟!
【1】先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①②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③④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第⑤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第⑥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笨头笨脑的大胖猪、温和顺从的小绵羊、机灵乖巧的长耳兔,有笑眯眯的老爷爷、瘪瘪嘴的老奶奶、俊俏的新媳妇。”这个句子的前半部分列举的是__________,后半部分列举的是__________。发挥想象,仿照上面的句子,再列举几种。
我们尽兴地捏呀捏,没多久,活灵活现的泥人、泥物就摆满了一大片河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自然段中画线的部分让你感受到了_________,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
18、 哦!冬夜的灯光
①我和我的妻子珍妮特抛下我们自己的诊所,离开我们舒适可爱的家,来到8000公里外的加拿大西部,这个名叫奥克托克斯的荒凉小镇。这里十分偏僻,天气很冷,但是我们感觉到:虽然我们生活的地方辽阔无垠,空旷荒寂,但这里有温暖、友谊和乐观。
②我记得一个冬日之夜,有个农民打电话来说只有他一个人在家,而婴儿正在发高烧。( )汽车里有暖气,他也不敢冒险带婴儿上路。他听说我不管多么晚也肯出诊,因此请我上门去给他的婴儿治病。
③“我这里很容易找到。出镇向西走六公里半,转北走一公里半,转西走三公里,再……”
④我给他搞得糊里糊涂,尽管他一点儿也不嫌麻烦地把他家的路线又说了一遍,我还是弄不清楚。
⑤“我知道该怎么办了,医生。我会打电话给沿途农家,叫他们开亮电灯。你看着灯光开车到我这里来,我会把开着车头灯的卡车放在大门口,那样你就找得到了。”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
⑥启程前,我出去观察了一下阿尔伯达上空广阔无边的穹隆。在冬季里,我们随时都要提防风暴,而山上堆积的乌云,可能就是寒天下雪的征兆。每一年,都有人因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而在车里冻伤。经历过荒原风雪的凶猛袭击的人,都知道它的危险性的。
⑦我开着车上路,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怒吼着。( ),正如那位农民所说的,沿途农家全部把灯开亮了。(1)可现在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顺利找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2)我急忙给婴儿检查病情。(3)我不由想到要是在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农家夜里用灯是很节约的。(4)当我收拾药箱的时候,我心里在想,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路回去呢?(5)我给婴儿打了针,再配了一些药,然后向那农人交代怎样护理,怎样服药。(6)这婴儿烧得很厉害,不过没有生命危险。
⑧这时候,外面已经下起了大雪。那农人对我说,如果回家不方便,就在他家过一夜。我婉言谢绝了。我还得赶回去,说不定深夜还会有人来求诊。我壮着胆子启动引擎,把汽车徐徐地驶离这户人家的门口。说实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恐惧。车子在道路上开了一会儿,我就发觉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沿途农家的灯( )都开着,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着我致意,人们用他们的灯光送我前行。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闪亮着,在等待着我……我沿途听到的,只是发动机不断发出的隆隆声,以及风的哀鸣和车轮碾雪的索索声。当时的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经过灯塔一样。
⑨这时,我开始领悟到了:只要真心地为他人付出,就会赢得别人的欣赏和尊重。这里的人们需要我,我和妻子不远万里来到小镇工作是值得的。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最合适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A.虽然 突然 当然 B.虽然 果然 竟然 C.虽然 果然 突然
【2】下列句子中和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子表达的意思相同的是( )。
A.经历过被荒原风雪凶猛袭击的人,还有谁不知道它的危险性?
B.经历过被荒原风雪凶猛袭击的人,怎么会知道它的危险性呢?
C.经历过被荒原风雪凶猛袭击的人,难道会知道它的危险性?
【3】文章第⑦自然段的语句被打乱了顺序,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3)—(1)—(2)—(5)—(6)—(4)
B.(3)—(1)—(2)—(6)—(5)—(4)
C.(1)—(3)—(2)—(6)—(5)—(4)
【4】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选项中对第⑧自然段“当时的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经过灯塔一样”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 )。
A.灯光为“我”照亮回家的路,因为外面下起了大雪。
B.灯光消除了“我”内心的恐惧,让“我”感受到农家的真诚。
C.灯光表达了对“我”的歉意,使“我”的心情更加放松。
【5】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合文中交代的出诊经历,可以判断作者夫妇来小镇的主要原因是( )。
A.小镇生活安逸,在那里工作比自己开诊所轻松。
B.小镇地处偏僻,没有医生愿意去那里给人治病。
C.小镇民风淳朴,作者愿意去为那里的人们服务。
19、阅读短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多看一本书
如果有人问我:“你这一生感到最吃亏的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书看得太少了!”
小时候,我最怕打架,被人打了也不敢还手。挨打的时候,心心里实在很难过,但现在想想,一点也不觉得被人欺侮有什么吃亏的。
当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有同事向我借了钱,赖账不还。那时我每月的工资除了有一部分必须寄给妈妈外,剩下的只够自己吃饭好不容易从牙缝里挤出一点钱,却被同事“吃”了,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但现在想想,这也并不是吃亏。
可是,书读得太少,只读完小学就开始工作。从15岁出外到现在,30多年了,我处处要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劳心劳力,却不一定能获得跟人家一样的收获。这样的吃亏,才是一辈子吃亏!
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写得真好:“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
我马上把它剪下来,放在书桌上,作为我的座右铭,让它时时提醒我—多看一本书。
【1】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两次写到“但现在想想”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什么样的吃亏才是真正的吃亏?请用文章原话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理解“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的座右铭是什么?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大熊猫真可爱。(胖乎乎的)(把括号里的词加进句子里。)
【2】我们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修改病句。)
【3】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改为陈述句)
【4】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改成拟人句)
【5】抗洪救灾中解放军叔叔的英雄事迹使我们感动得流泪。(陈述句改反问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件事不能不让人高兴。(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杰悄悄地告诉小力说:“这件事情是我和小民一起做的。”(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成转述句。
巨人吼道:“除了我,谁也不准进来玩。”
________________
23、 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公务,你家是怎样节约用水的?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