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西藏昌都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逼(qiǎng) 冽(lǐn) 果实累(léi)

B.弱(xuē) 苔(xiǎn) 津有味(jīn)

C.投(bēn) 隔(jiān) 玲珑透(tī)

D.湖(pàn) 洁(jiǎo) 人影绰(chuò)

2、“簇”字第九笔的笔画名称是(       

A.横折钩

B.横

C.撇

D.点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心旷神(快乐,愉快) B. 应接不(没有事的时候,闲空)

C. 翼而飞(比方,比喻) D. 夜幕降(来到,到达)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填空。

(1)呼兰河这座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蜜蜂、________________、蚂蚱,样样都有。

(2)呼兰河这个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________

(3)在《城南旧事》中,我在惠安馆遇见的疯子是________

(4)《城南旧事》主人公是________ ,她最喜欢吃________

(5)《海底两万里》中,第一个登上南极点的人是________

(6)《城南旧事》中,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作者和三年级的大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叫________ ,作者演的是__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9分)

)的渔帆   )的海风 )的海面

)的花草   )的本色 )的情操

)的宝藏   )的天地 )的色彩

)地寻找   )地走着 )地奉献

)地拥抱   )地喘气 )地指挥

)地观察   )地回味 )地制作

 

6、我会查字典。

“潜”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再查_____画。“潜”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隐在水面下活动;②秘密地,不声张:③隐藏,隐蔽。下列句子中的“潜”字的意思分别是:

1.随风入夜,润物细无声。________

2.在我国的领海区域,发现了敌人的一艘艇。________

3.父母的一言一行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________

7、正确、工整、美观写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前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jiāng yìng   dīng zhǔ huǎng yán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hǎn jiàn hūn shā   zhǎng bèi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语文实践。

阅读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3D 打印技术已经成熟应用于多个领域。不少汽车制造商将 3D打印技术用于装置的制造,如发动机,电池外壳以及散热器等。在个性化医疗方面,外科医生可以切割患者的一些病变部位,利用该技术打印的代用器官进行移植,在环境改造上,专家发现通过该技术可以改善水产环境,从而拯救水生生物,建造新的生态系统。

备注:该材料根据 2018-11-10 企鹅号《在未来科技发晨中,3D 打印技术将会影响哪些领城》整理。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的第一句起到了总领文段的作用。

B. 材料从三个领域介绍了 3D 打印技术的应用。

C. 介绍 3D 打印技术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时,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 外科医生可以切割患者的所有病变部位,利用 3D 技术打印代用器官,并进行移植。

2根据生活所需,你想建议技术人员利用 3D 技术打印什么?并写下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 我盆里已经不少了 你才刚开始 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与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

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些,我的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我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完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想到自己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大可不必。对孩子来说,该承受的,该经历的,都应该让他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它的价值。生活是实在的,真实的生活有快乐,也一定有磨难。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沮丧: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读短文,回答问题。

(1)文中母亲剥豆时快时慢,请写下变快变慢的原因。

第一次慢下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快起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主要抓住了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进行了描写。

【4】你觉得文中的儿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联系短文内容来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3】“博”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再查_____画。在字典中的解释:①多,广,大②知道得多③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博物馆”一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

12、   初冬

初冬的雨丝轻柔地洒在我们的脸上、身上,我们一路上尽情欣赏着这雨中的景致。树木依然呈现出秋末的景象,完全没有冬天给人的破败凋敝的感觉,地上的小草还挺精神地长着,在这如茵的绿色中,还有几朵不怕冷的小花在零星地开着,向即将来临的寒冬释放着最后的活力。雪松、大叶女贞等四季常绿植物还是一片葱郁,我喜欢的苦楝只剩下圆鼓鼓的略带土黄色的果实了。一阵风袭来,忽见路旁的黄金槐的叶子如雪片般飞舞起来,最后划了一道完美的弧线便潇潇洒洒地飘落在了我们的脚下。看到这一切,我不但没有感觉到冬的萧瑟,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蛮有风度的灵动之美,仿佛一个失去了青春韶华的女人,即使有一天她要走向衰老,也依然会那么优雅地老去。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山脚下,抬眼望去,那片片枫林像一个盛装颜料的调色盘,将斑斓炫目的色彩一下子端到我们面前:大红、深红、淡红、橘黄、中黄、紫色……简直是应有尽有,使人目不暇接。山上长满了柏树,一棵树一个绿浪,层层叠叠卷上去,像一个立体的湖泊。山腰之上,黄栌树丛生,枝叶如云,层林尽染。爬至山顶,沐浴着大自然的风雨,有种神清气爽的感觉,我们不由得做起了深呼吸。当要下山的时候,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于是我们同撑着一把小伞,走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没有了尘世的繁杂,没有了城市的喧闹,这里仿佛成了一块难得的人间净土。

下了小山就可以观赏景观河。河两岸深绿的垂柳拂动着柔软的枝条,倒映在河面上,使河水也染上绿色,仿佛一河翡翠向东奔流。那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搭石,一道道玲珑别致的木桥,一座座凹凸不平的假山,一块块多姿多彩的鹅卵石,再加上雨雾笼罩的美妙意境,怎能不使人想起绰约江南、迷人水乡的美丽画面呢?

雨滴纷纷扬扬地洒在柳叶上,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雨丝轻打河面,又激起层层涟漪,一圈圈波纹荡漾开去。此刻的自己,摒弃人世间的纷扰,慢慢地洗涤着灵魂,心态便走向平和。伴着雨声,聆听自己的心跳,很平静也很有节奏,仿佛在用心地奏响生命的乐章,心境便变得美丽起来。于是我们在岸边疯疯傻傻地追逐着,欢笑着,一起幸福地走过小桥,一起歪歪扭扭地穿过搭石,一起爱恋地捡起地上飘落的但风采依然的五角枫。

初冬,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它特有的色彩,它在忠实地完成大自然赋予它的使命之后,便将悄悄地离去,但它却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选自网络写景美文,有删改)

1下列对第1自然段内容的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雨中景物的静态描写。

B.对初冬雨中景物的静态描写。

C.对雨中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D.对初冬雨中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2“一阵风袭来,忽见路旁的黄金槐的叶子如雪片般飞舞起来,最后划了一道完美的弧线便潇潇洒洒地飘落在了我们的脚下。”关于这句话的写作手法,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金槐的叶子的动态美。

B.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金槐的叶子的动态美。

C.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金槐的叶子的动态美。

D.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金槐的叶子的静态美。

3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写山上树木的姿态美。

B.写山上树木的色彩美和姿态美。

C.写山上树木颜色杂乱。

D.写山上树木的种类多。

4下面对这篇文章主题的理解,比较准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对初冬雨雾的描写表达作者对初冬的热爱。

B.通过对初冬雨雾中景物的描写表达作者对初冬的热爱。

C.通过对初冬雨雾中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表达作者对初冬的热爱。

D.通过对初冬雨雾中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表达作者对初冬和生活的热爱。

5“山上长满了柏树,一棵树一个绿浪,层层叠叠卷上去,像一个立体的湖泊。”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疑难]“雨丝轻打河面,又激起层层涟漪,一圈圈波纹荡漾开去。”这句话中用了哪几个动词?试仿照这句话的写法,通过几个动词写出景物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祖父的园子》片段。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两句话来写的?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2】园子里的花、鸟、___________和黄瓜、玉米、蝴蝶等都是自由的。

【3】文中画线句子都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

【4】片段中,“愿意”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你从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

14、实践探究。班级开展关于错别字的调查与研究,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一、问题的提出

同学们发现身边有很多错别字现象,所以想搜集街头的错别字,思考街头出现错别字的原因。chū   móu huá   cè,nǐ   dìng改进建议。于是,同学们在学校附近的街头展开了一次关于错别字的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

将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在学校附近的街头xìng   zhì      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街头易错的错别字及总体情况。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我们行走在街头,可以看见城市广告、宣传画、招牌、标语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错别字。有的故意使用别字,有的______,有的误用繁体字,有的滥用简体字等。

在调查的102张街头广告中,有48张街头广告出现了错别字,错误率达到47.1%。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如,将“______”写成“打拆”,“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______”写成“寻人启示”……

四、研究结论

(一)原因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认为街头错别字出现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①写字人没有查证就suí   使用汉字。

②商家故意写错汉字,以此来吸引顾客的眼球。

③写字人文化水平较低,没有掌握一些同音字、形近字的字形区别。

(二)建议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正: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1】读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的汉字注音。

chū móu huá cè( )        nǐ dìng( )         xìng zhì bó bó( )         

suí yì( )      ( )     ( )

【2】画“       ”句子有1处语病,请说出错误原因和修改方案。

错误原因:____________;修改方案:____________

【3】根据语境,在语段“____”写上恰当内容。(前三个空写词语后两个空写句子)

【4】改正街头商铺招牌中的错别字。

   

图①中有3个错别字:______应改______为,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

图②中有1个错别字:______应改为______

15、阅读。

心底盛开一朵花

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

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经常逃票的人,没有把我撵下去,才让我在皮包里(陆续  继续  连续)找零钱。

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大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能马上掏出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纹,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一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

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一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我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老太太又笑了,说:“我下站就到了。三年前,我第一次来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就替他投一块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藏  保管  保存)在你那里。”

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1文中括号里有两组词语,每组中你认为用词得当的是哪一个?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结合内容,完成填空。

“我”尴尬和狼狈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一位外地老太太替“我”投进一元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提一个有思考性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就替他投一块钱……”

后来,“我”真的在车上遇到像自己一样的粗心人,请展开合理想象,写出“我”会怎么做,怎么说。(4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两段话,完成练习。

桂花摇落以后,(A)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B)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C)桂花。回家时,总要(D)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请将下列四个字分别填人文中A、B、C、D四处。

                     

A:           B:           C:         D:       

2把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①句子中_______这个字最能表达桂花香气四溢。

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桂花一年四季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B.桂花香气浓郁,即使谢了,香味仍存在。

C.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乡亲们的生活。

4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样说的原因是(     

A. 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胜过了杭州小山上的桂花。

B. 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让母亲每年闻着香气,享受着收获的喜悦,体验着馈赠的快乐。这桂花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是她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C. 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自家栽的,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是给大众观赏的。

17、课外阅读。

虎门销烟

183963日,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了。城门旁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围观。有人大声宣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皇上御旨,于6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盈盈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呀!

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舞着狮子和龙灯;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挂挂鞭炮,噼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人流,向虎门滩涌去。

前往虎门滩的群众,经过英国洋馆。那里,过去英国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可今天,洋馆却死一般寂静,几个在窗口向外探望的英国商人,见人海如潮,喊声震天,吓得赶忙把头缩了回去。

虎门离广州城约有一百多里地,人们顶着6月的骄阳,经过长途跋涉,前来观看。虎门海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15丈见方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个水沟,往里灌水。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包包海盐倒入池内,再把烟土切成四瓣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儿,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子里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围观的群众欢呼跳跃。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天动地的场面,都非常震惊,便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表示敬畏。林则徐义正词严地对他们说:现在你们都看到了,朝廷严令禁烟。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各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千万不要违犯朝廷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商人们洗耳恭听,连声称是。

两万多箱鸦片,23天才全部销毁。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有改动)

1摘录文中描写人多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其他描写人多的词语:__________

2读文中画横线的段落,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单写一写民夫销毁鸦片的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围观的群众看到鸦片被销毁了,都欢呼跳跃,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通过文中的一些关键语句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训练。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说话了,眼眶里满是眼泪:“我快不行了,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我死以后,你把我的皮留着。碰见什么紧急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没说完就死了。夫妻两个痛哭了一场,留下老牛的皮,把老牛的尸骨埋在草房后边的山坡上。

【1】在文中□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品读老牛的神态、语言,用一个词评价老牛:_________

【3】发挥想象,将夫妻俩看到老牛死后痛哭的场景写具体,可以加上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

_____________

19、阅读。

阳光很活泼

为了给儿子一个满意的答复,做父亲的他起了个大早来到海边看日出。

太阳还没出来,但在那天与海的交界处已是一片绯红,像镶嵌了一道红边。他看得醉了。随后,他看见太阳微微露出一点,但很快又害羞似的闪了回去,然后再露出一点,露出一点……就这样,太阳像顽皮的小孩一样跳跃着,终于跃出了海平面,那太阳也随着起伏荡漾。他心底闪过一句话:阳光真的很活泼。

其实,当画家的他已经多次观察过日出,也画过不少日出,可他觉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新奇,像今天这样感到震撼,像今天这样感到“阳光真的很活泼”。而他今天之所以来看日出,只不过是为了在儿子与儿子的老师之间做出一个公正的评判。

事情是这样的:老师让同学们用“活泼”造句。儿子把那个自认为造得非常漂亮的句子——“阳光很活泼”交了上去,可没想到却挨了老师的批评。

当时他听了儿子的诉说并没有多大的反应,只觉得老师是不会出错的。可是一向听话的儿子却对此反应强烈,说他自己去看过日出,那阳光真的很美,很活泼,像顽皮的小孩子,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看着一脸兴奋的儿子,他被感染了。因为他是个画家,他爱美,也珍惜儿子对美的感受,对美的热爱。他答应给儿子一个答复。

此时此刻,站在一望无际的蔚蓝的大海边,他觉得心胸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开阔。

回到家里的时候,儿子已经睡了,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支起画架,想着那美丽的日出,想着那活泼的阳光,完成了他觉得最美丽、最得意的作品,他为这幅画起名为“阳光很活泼”。

第二天,他让儿子把画和一封信带给了老师。

信中这么写道:

【1】他为什么要去看日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信中会写什么呢?请你联系上文,补充文章的结尾,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

1.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2.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

             

3.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21、按要求写句子。

(1)都说母爱如水,请你编辑一条短信,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表达自己的祝福和心声吧!(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仿写句子)

人们都爱冬天,爱她的________,爱她的________,爱她的________,冬天,使__________

(3)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读上面的例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仿照着写一写。

院中,一棵桂花树亭亭玉立。

_______________

(4)冬天的哈尔滨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

(5)池塘里的荷叶在微风中摇动着。(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训练

【1】我的幼稚心灵中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缩写句子)

【2】大娘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把句子改成被字句)

【3】看着有趣的漫画,我不约而同地笑了。(修改病句)

【4】谁愿意看到这么小的孩子无家可归?(改为陈述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生活,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会得到启示,过得快乐。回忆一下,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给你以启发,请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