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青海黄南州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让一束阳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

②于是他断定,明亮的太阳并不是单一的白色,而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③1665年的一天,英国大科学家牛顿在一间暗室里做实验。

④牛顿又做了许多次试验,出现的都是这种情景。

⑤当光束从一块玻璃制的三棱镜上通过时,这束光折射在墙上,映出了一条美丽的七色光带,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同天上的彩虹完全一样。

A.③①⑤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③①②⑤④

D.⑤①③②④

2、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在她后面的男孩子说:“就是开得旺嘛!”(语言描写)

B.他又埋头写起作业来,屋里静悄悄的。(动作描写)

C.顿时,我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心底凉到了脚尖。(神情描写)

D.特别是那双长得比常人都大的眼睛,闪动着聪慧的光芒。(外貌描写)

3、读句子,选词填空。

出现  闪现  呈现

(1)到底用什么办法解决呢?我想了很久很久,突然灵光( ),终于找到一个绝妙的办法。

(2)这里( )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请你看拼音写词语,并用“ ”标出整体认读音节。

ɡāo bǐnɡ     dīnɡ zhǔ     jūn liè     hónɡ yùn     xiāo huǐ

       )(        )(        )(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过这句诗,我们好似看到了七夕那天,牛郎织女的相会场面。

2._____________,风尘翕张。天戴其苍,_____________。纵有千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到有的同学不努力学习,不珍惜时间,我会用本学期学过的名言警句来劝他(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日积月累。

(1)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__________。(诗句积累)

(2)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诗句积累)

(3)《鸟鸣涧》中表现“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语言积累

写几个与患难与共有关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碰碰车。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在大海中永生》是按照飞向大海——________——告别大海的顺序来写的。

(2)《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写了________写信教子两件事。

2在大海中永生这个题目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大海中永生指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撒入了大海,获得了新的生命。

B. 在大海中永生指的不是邓小平爷爷的身体,而是他的不朽的功绩,他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的精神。

C. 在大海中永生说明人们虽然知道邓小平爷爷已经与世长辞,但仍希望他在大海中获得永生,鲜明地表达了人们对邓小平同志的美好祝愿。

3听!邓小平那震撼人心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这声音时时响在我的耳边,让我深深感受到他是一个________(四字词语)的伟人!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文学性阅读与鉴赏

一牙儿老月饼

①又是一年中秋到。走上街头,商铺里花花绿绿精美包装的月饼,丝毫引不起我半点馋欲。那种个大、馅硬、越嚼越香的家乡手工老月饼,着实令人念念不忘,那丝丝的甜香,仿佛又把我带回小时候中秋夜吃月饼。

②老月饼包装很简单,但做工却毫不含糊。一斤四个,足斤满两,上称一称,一个就是二两五。透着油色的淡黄草纸裹着月饼,上附一方红纸,印有“中秋月饼”,红纸外边是纸绳系着一个“十字”扣,这就是记忆中的“五仁”月饼。

③中秋节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老枣树下等待月亮出来。蛐蛐不停地鸣叫,我无心细听奶奶讲“吴刚嫦娥”的故事,一心盼着月亮快点出来。我们等啊等,月亮终于慢腾腾地爬上了树梢。

④母亲把藏在粮缸中的月饼拿了出来,抖开细细的纸绳,剥掉油乎乎的草纸,蜡黄幽香的老月饼露了出来。拿出切面刀在月饼上一番比画,按等份切开。依照家乡的风俗习惯,要先给已故的爷爷供奉一份。趁着父亲闭目祈祷,我像馋猫一样想叼上开溜,父亲察觉异样,黑着脸要揍我:“爷爷还没吃,你都抢着吃!”奶奶拦住打起圆场:“吃就吃了,先吃后供享,儿孙往上长。”

⑤我手捧着硬邦邦的月饼,一小口、一小口地啃着,慢慢咀嚼着,让嘴巴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冰糖和果仁的香甜。

⑥慈爱的奶奶在门口喊住我,把她手里的一牙儿月饼掰一大块儿塞给我,自己只掐一点放连嘴里,凹陷的双腮一瘪一瘪地搅动着,只能靠牙床和舌尖品着月饼的幽香,惬意地享受着孙男娣女绕膝的欢笑。

⑦多少年过去了,奶奶和母亲相继离世,如今想起依然难以忘怀,年年中秋,总会想起那带有青红丝的老式月饼。

⑧也许,对老式月饼的怀念,不仅是怀念那种味道,更多的是其乐融融的那份亲情,那份渐行渐远的乡愁和如今衣食无忧的感动,这些都镌刻在我的生命里,氤氲荡漾在岁月的记忆中。

【1】下列是老月饼特点的一项是(       

A.包装精美

B.香甜软糯

C.做工含糊

D.足斤满两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自然段画线句子写明了现在商铺里的月饼引不起“我”馋欲是因为包装不好看。

B.第③自然段中“蛐蛐不停地鸣叫”如同催促一样,巧妙地写出“我”盼月出的急切。

C.第③自然段中“我”无心细听奶奶讲故事是因为这个故事不好听,“我”不愿意听。

D.第④自然段中“打起圆场”指奶奶调解“我”和爸爸的纠纷,不赞同我抢先吃月饼。

【3】下列对于文章题目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牙儿老月饼”中的“一牙儿”是数量词,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可以删掉。

B.“一牙儿老月饼”中的“老”与“新”相对,仅指这种月饼的制作工艺很传统。

C.“一牙儿老月饼”指的是“我”儿时记忆中的五仁月饼,其味道令“我”难忘。

D.“一牙儿老月饼”中饱含了“我”对老月饼味道的怀念,对亲情、家乡的怀念。

【4】第③-⑥自然段分别回忆了童年中秋夜的四个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一写。

场景一:____________                       场景二:____________

场景三:____________                       场景四:奶奶掰月饼给我

【5】请用“﹏﹏﹏”画出第⑥自然段中最能打动你的一处细节,写写阅读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请写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美丽的香山公园

秋天的香山总是那么美丽,令人陶醉。

早晨,我们乘车到香山游览。远远望见香山上深红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坡,哪里是路。

一下车,我立即( jí  jì )奔向山脚下,仰望香山,山上一片红色,好像熊熊的( )在燃烧,又像天边飘落下来的一片(   )(zhào )住整个山林。

我们爬到半山腰,近看黄栌( lú)树,那一片片红叶密密麻麻地长在枝上,椭(tuǒ)圆形的叶子,像一把团扇,颜色红得极艳,像是画家精心涂过的一样。这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时不时飘落下来的落叶,更给山路铺了一条红通通的地毯,踩上去感到那么温柔,那么舒服。

我们爬到山顶,眺望山下,满山火红。蜿蜒的盘山路,像条条玉带,环绕着美丽的香山。这时,我仿佛置身于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中,真是"万山红遍,层林尽(jìn jǐn)"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词语。

3把文中描写红叶的语句用"______"画下来。

4照样子,写词语。

一片片__________________

红彤彤__________________

密密麻麻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爱香山的红叶吗?请你用一两句话表达一下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摘录文中一个你喜欢的句子,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不容忽视的镉大米

人们总是在食品安全中学习化学知识,两年前“10%大米镉超标的新闻让人们空前关注起。而最近广州超过4成大米镉超标的报道,在谈食色变的今天,更让公众群情激愤。

究竟为何物?锡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它通常通过废水排入沟渠、河流,再通过灌溉污染农作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

根据不同的摄取方式来衡量,镉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大米等食物摄取的,属于长期小剂量。这种情况主要危害肾脏和骨骼。目前,国际卫生组织对镉的安全标准就是基于它对肾脏的危害程度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体重7微克。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不超过60微克。这个安全标准包括所有的镉来源,除了米饭,还有其他食物和饮水。对于大米,我国的安全标准是每公斤0.2毫克。但这只是一个控制标准,并不意味着高于这个值的大米才有害,而低于它的大米就安全。比如说,如果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吃500克镉含量为每公斤0.15毫克的大米——这样的大米是合格的,但也超过了国际卫生组织的安全线。如果只吃200克含量为每公斤0.25毫克的大米——虽然它超标了,但是总摄入量还没有超过安全线。此外,我们还要吃其他食物,还要喝水,其中也可能含有镉。对于镉大米产区的人来说,镉的其他来源就更不能忽视。

长期食用镉大米或其他含镉的东西,容易造成慢性镉中毒。它的症状被命名为痛痛病,日本在几十年前就注意到了它的存在。在日本的镉大米地区,统计了近两万人,出现了近二百病例和一百多疑似病例,以老年女性为主。目前,中国还没有详细的病例统计。根据目前的研究,痛痛病主要是镉对贤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镉会在肾脏中累积,最后导致肾衰竭,也会导致骨软化和骨质疏松。长期接触剂量是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线三倍以上的镉还可能会导致消化道的障碍。在动物实验中,这种剂量的镉还显示了对生殖和发育系统的影响;对人类是否有同样影响,还没有可靠依据。镉中毒更大的麻烦在于它的长期性,即使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状依然会持续。

中国人主食米饭。镉大米对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根本的解决途径还是治理工业污染,也迫切需要广泛严格地检测大米以及饮水中的镉含量,并且及时公布与处理。对于消费者来说,保护自己的可行途径是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此外,根据研究,钙和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对镉过量也更加敏感。所以,保证自己的食谱中有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增强对镉的抵抗力。

1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对“镉大米”进行了介绍?

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的介绍,请给“镉大米”下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推论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按照我国对大米的镉含量标准,只要长期食用镉含量低于控制标准线以下的大米,就不会造成镉中毒。

B.长期接触剂量为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线3倍以上的镉不仅可能导致消化道障碍,还会对人的生殖和发育系统有危害。

C.对中国消费者来说,预防“镉大米”危害的可行途径有:要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保证食谱中有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

D.中国人主食大米,只要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骨软化和骨质疏松症都会消失。

12、课内阅读。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那晚以后,我再没有钓到过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诚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沮丧是什么意思?当年那个孩子为什么沮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指的是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复读父亲告诫我的话,为什么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渔王的儿子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1.“渔王年老的时候为什么苦恼?(用文中的话回答)

2.“渔王的失误是什么?

3.“路人的观点是什么?(简要概括)

4.“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这句话表达了渔王当时怎样的心情?

5.你认为这个故事仅仅是在批评渔王?

 

14、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一只画眉鹛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这三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句话中,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第二个“鸟的天堂”没有引号,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横线的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15、精彩的文天地

1)《马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全诗中没有一个字,但从         

                 可以看出作者是写马。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2)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智谋的故事,形成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语,把你知道的至少写4

                               

3)写出上半学期你在课内阅读中积累的一段美文:                。你认为这段文字好在:                                           

 

16、读课文《新型玻璃》,解释课文题目

新型玻璃指什么?

 

17、一流风景胜地--漓江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1】给下面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

犹如:(1)如同(2)还

陶醉:(1)喝酒过多神志不清。(2)沉迷,过分地爱好。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

(1)全世界一致认为。______

(2)东西很多很好,眼睛来不及看,一时看不过来。______

【3】用“ ”画出描写水中倒影的语句。

【4】细读短文,填空。

(1)桂林山水以__________________四绝闻名中外。

(2)“漓江景色之奇”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

A.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B.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四绝”。

C.描述了桂林漓江风景区的奇丽景色。

18、课内阅读。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蛇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1】画“ ”的句子说明牛郎是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2】用波浪线画出最能概括本段中心的句子。

【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牛郎是如何对待这头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与理解。

张大力

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恐怕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赛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地说:“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张大力听了,正色说:“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张大力怔了。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唯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1“张大力”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请找出相关句子,用“   ”画出来。

2下列不能表现张大力“力大没边”一项是(   )

A.没有一个人举起过这石锁 B.围观的众人都为张大力叫好呼好喊好

C.张大力轻而易举地举了两次石锁 D.张大力扔了石锁,扬长而去

3张大力是怎样举、放石锁的?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填一填。

4石锁下面还有什么字?联系上下文,根据你的理解,补充在文中的横线上。

5“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聚合成老板用什么方法夸张大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变换句子。

1、中国的汉字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写成打比方的句子)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成陈述句)

 

3、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缩句)

 

 

21、先读句子,体会句子的特点,再仿写具有这样特点的句子。

(1)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____________

(2)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基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_____________

(3)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我们现在拥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真是应该好好珍惜。(改为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心声想对别人倾诉,那个人可以是爸爸妈妈、同学朋友也可以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我们可以回忆难忘的事,表达对他们的深厚感情;也可以提出建议,讲讲你的不同看法或者表达你对他们的敬佩和感激。请以“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450字左右,做到中心明确,能围绕中心意思,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让他们体会你的感情。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