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投降 下降 降雨
B.脏水 心##dot##脏 肮脏
C.角色 直角 旦角
D.相同 相信 相交
2、“玦”的意思可能与( )有关。
A.心情
B.玉器
C.地名
D.分别
3、下面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诸儿竞走取之(争着跑过去) B.但使龙城飞将在(只要)
C.故为精卫(缘故) D.梅雪争春未肯降(服输)
4、选择表示语气的词语填空。
吗 啊 呀 吧 呢 啦 哇
1.要是能去迪士尼玩,那该多好( )!
2.明天上学,咱们一块儿走( )!
3.这件事应该怎么办( )?
4.祖国( ),您的儿子回来了!
5.你看过电影《哈利·波特》( )?
6.大白鹅真是太有趣( )!
7.( )!那是什么?
5、宇轩运用下面带点词语写了几句话,其中使用不合适的一项是( )
A.他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只要你向他认个错,他会原谅你的。
B.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你所料,真是神机妙算,令人折服!
C.同学们聚在教室一起看神舟十六号返回直播。当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剧烈摩擦,速度飞快,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整个教室里人声鼎沸。
6、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麻雀》一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勇斗猎狗,最后被猎狗击败的故事。
B.《题西林壁》一诗告诉我们要全面看待事物,才能不被局部现象迷惑。
C.《纪昌学射》一文告诉我们想要学好一项本领,练好基本功很重要。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讲述了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所以
7、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浑浊(zhuó) 溺(nì)爱 混沌(dùn) 花蕊(ruì)
B.血液(yè) 湮(yān)没 野兽(shòu) 冶(zhì)炼
C.四肢(zhī) 塌(tā)陷 遭(zāo)受 花卉(huì)
D.花圃(pǔ) 锁(suǒ)链 违(wěi)抗 茉(mò)莉
8、看拼音写词语。
guī cháo pí juàn xié yá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shùn jiān shī mián bà zh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秋歌
郭小川
秋天来了,大雁叫了;晴空里的太阳更红、更娇了!
谷穗熟了,蝉声消了;大地上的生活更甜、更好了!
海岸的青松啊,风卷波涛;江南的桂花啊,香满大道。
草原的骏马啊,长了肥膘;东北的青山啊,戴了雪帽。
呵,秋天、秋水、秋天的明月,哪一样不曾印上我们的心血!
呵,秋花、秋实、秋天的红叶,哪一样不曾浸透我们的汗液!
历史的高山呵,层层迭迭!我们又爬上十丈高坡百级阶。
战斗的途程呵,绵延不绝!我们又踏破千顷荒沙万里雪。
回身看:垒固、沟深、西风烈,请问:谁不以手抚膺长咨嗟?
风中的野火呵,长明不灭!有多险的关隘,就有多勇的行列。
浪里的渔舟呵,身轻如蝶!有多大的艰难,就有多壮的胆略。
我曾随着大队杀过茫茫夜,此刻又唱“雄关漫道真如铁”。
我曾随着战友访问黄洋界,当年的白军不知何处死荒野!
只有江河的流水长滔滔,只见战斗的红旗永不到!
只有勇士的豪情日日高,只见收获的季节年年到。
哦,秋天来了,大雁叫了;晴空里的太阳更红、更娇了!……
哦,谷穗熟了,蝉声消了,大地上的生活更甜、更好了!……
【1】作者从多个角度来描写秋天,从声音的角度,选取了_____和_____来写;从嗅觉的角度,作者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
【2】从视觉的角度,作者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3】从诗歌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1】上面语段选自课文《_____》
【2】在上面语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尖利——________ 沙哑——________ 安稳——________
【3】当看到猎狗走近小麻雀,张开大嘴的那一刻,“我”把看到、听到的都写清楚了,用横线画出“我”看到的,用波浪线画出“我”听到的。
【4】对于老麻雀来说,猎狗简直就是个______,但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老麻雀飞了下来,这种力量就是________。猎狗居然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
【5】第一段中“突然”这个词能不能去掉,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猫婆(节选)
①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去串门,聊天,他养猫,而且视猫如命。
②我说:“我挺讨厌猫的。”
③他一怔,扭身从墙角纸箱里掏出个白色的东西放在我手上。呀,一只毛线球大小雪白的小猫!大概它有点怕,缩成个团儿,小耳朵紧紧贴在脑袋上,一双纯蓝色亮亮的圆眼睛柔和又胆怯地望着我。我情不自禁赶快把它捧在怀里,拿下巴爱抚地蹭它毛茸茸的小脸,竟然对这朋友说:“太可爱了,把它送给我吧!”
④我这朋友笑了,笑得挺得意,仿佛他用一种爱战胜了我不该有的一种怨恨。他家大猫这次一窝生了一对小猫,尽管他不舍得送人,对我却例外地割爱了。似乎为了要在我身上培养出一种与他同样的爱心来;真正的爱总希望大家共享,尤其对我这个厌猫者。
⑤小猫一入我家,便成了我全家人的情感中心。起初它小,趴在我手掌上打盹睡觉,我儿子拿手绢当被子盖在它身上,我妻子拿眼药瓶吸牛奶喂它。它呢,喜欢像婴儿那样仰面躺着吃奶,吃得高兴时便用四只小毛腿抱着你的手,伸出柔软的、细砂纸似的小红舌头亲昵地舔你的手指尖……这样,它长大了,成为我家中的一员,并有着为所欲为的权利——睡觉可以钻进任何人的被窝儿,吃饭可以跳到桌上,蹲在桌角,想吃什么就朝什么叫,哪怕最美味的一块鱼肚或鹅肝,我们都会毫不犹豫地让给它。嘿,它夺去我儿子受宠的位置,我儿子却毫不妒忌它,反给它起了顶漂亮、顶漂亮的名字,叫蓝眼睛。这名字起得真好!每当蓝眼睛闯祸——砸了杯子或摔了花瓶,我发火了,要打它,但只要一瞅它那纯净光澈、惊慌失措的蓝眼睛,心中的火气顿时全消,反而会把它拥在怀里,用手捂着它那双因惊恐瞪大的蓝眼睛,不叫它看,怕它被自己的冒失吓着……
⑥我也是视猫如命了。
(作者:冯骥才)
【1】请写出“我”对猫的态度前后变化的两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我对猫的态度会有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第⑤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用具体事例写出了全家人对猫的喜爱:
12、课内阅读。
《泉城》(节选)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 ;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这一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3】作者从( )和( )这两方面描写了济南的泉水。
【4】济南的七十二泉最著名的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全文。
庄重的乞讨
①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②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稳重 凝重)。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工人,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口琴。随即(jí jì),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shèn zhàn)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头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盒,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 凝重)地向前挪动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盒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谢。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等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专业水平,琴声时而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颤音和滑音的变化更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最后,我为大家吹奏一曲《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盒里掷下了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五六岁的儿子,让儿子把数枚硬币送到小罐头盒里。这一切几乎是悄(qiāo qiǎo)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面露喜色。
③不知是音乐的力也,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们自始至终沉浸(jìng jìn)在一种安详肃穆的气氛之中。
④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
⑤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多了……
【1】圈出括号中正确的词语。
【2】圈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在第②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4】文中画线句子着重对人物进行了( )
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D.语言描写
【5】概括②、③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多了……”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棵橡树
花园里生长着一棵橡树。它一年比一年粗壮高大,一年比一年挺拔威武。它那亭亭如盖的树冠遮天蔽日,浓密的树荫挡住了它周围所有树木的阳光。随着身材的长高和枝叶的繁茂,橡树的骄傲情绪也与日俱增。//
有一天,它居高临下,用轻蔑的目光望着周围的树木大声喊:“快把这棵丑陋的榛子树给我收拾掉!”于是那棵可怜的榛子树被砍倒在它的脚下。
“我再也不愿意与这棵讨厌的无花果树为邻!看见它那副蠢笨的样子我就恶心!”脾气越来越大的橡树又命令说。于是无花果树也遭到了厄运。
妄自尊大的橡树并没有就此罢休,它不可一世地摇晃着漂亮的枝叶,傲慢地说:“把这些枯枝败叶的果树也统统从我身边清除掉!”于是这些树木也都成了木柴。
就这样,大吵大闹的橡树把它周围的树木都一棵棵斩尽了,成了花园里独一无二的主人。//
一天,刮起了狂风。骄傲的橡树用强壮的粗根紧紧抓住土地,拼尽全身力气,迎着狂风挺立着。然而狂风没有遇到一棵树的阻拦,畅通无阻地径直朝橡树扑去,无情地撕扯着它的枝叶,吹弯了它的躯干。被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橡树经不住巨大的风力,随着一阵劈裂声,终于倒在了地上。
【1】根据下列解释,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
_____:狂妄地自高自大。
_____: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
【2】这篇短文已划分层次,请写出段意。
第一层: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
【3】橡树为什么要斩尽周围的树?
______________
【4】说说这篇短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句子描述选择恰当的词语,再照样子选择一个词语仿写。
提心吊胆 | 心急如焚 | 喜出望外 | 愤愤不平 |
_________——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过去,我对语文学科不怎么感趣味。自从读了冰心奶奶的“再寄小读者”以后,我认识到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就下了苦功。如今,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有进步提高。我还要陆续努力,精易求精。
______
17、修改病句。
(1)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随地丢垃圾是一种不文明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常阅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书是非常有益的。你能写出两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一句话,至少用上两个拟声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