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漳州水仙花主要有两个品种,一种单瓣的叫“金盏银台”,另一种复瓣的叫“百叶水仙”。
①水仙花,是漳州的骄傲。②这两种水仙形态俊雅、芬芳清郁。③所以漳州水仙花驰名中外。
A.①之前
B.③之后
C.①②之间
D.②③之间
2、选择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拒绝
B.报达
C.肆虐
D.众志成城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风沙正在疯狂霸占我们的领土,肆虐我们的家园。
B.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C.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只有团结起来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D.小区门口贴了一张寻物启示。
4、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
A.猛兽 尖叫 睁眼 严历 腾云驾雾
B.豌豆 僵硬 博斗 鼓舞 摇头晃脑
C.牙齿 灵巧 发颤 玩皮 通情达理
D.葡萄 滋润 住址 洞穴 横七竖八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堙于东海(填塞)
B.诸儿竞走取之(争着走过去)
C.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D.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
B.这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C.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D.我依偎在奶奶的怀里问她:“奶奶,咱们家树上的杏有多少个”?
7、下列标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我想有个家。(垃圾采用标语)
B.一定喝好,哪怕喝倒!(酒店标语)
C.我正成长,请脚下留情。(绿地标语)
8、想一想,填一填。
(1)《观潮》写的是自古以来被称为_____________的钱塘江大潮。课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2)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别人,请别人答疑解惑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就像唐朝的韩愈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
(3)王充有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是即使是聪明人,如果不学习就不能做成事,不多问就不知道道理。
(4)《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的“缘”意思是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9、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将诗句补充完整。
5.说说你对所填诗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一罐果酱
记得有一年,我丢了工作。在那之前,父亲所在的工厂倒闭。我们全家就只靠妈妈为别人做衣服的收入生活。
有一次妈妈病了几周,没法干活。因为没钱付电费,家里被电力公司停了电,然后煤气公司停了煤气。最后要不是因为健康部门为了公共卫生的原因制止了自来水公司,我家就会连水也没有了。
一天,妹妹放学回家,兴冲冲地说:“我们明天要带些东西到学校去,捐给穷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妈妈正要冲口而出:“我不知道还有比我们更穷的人!”当时外婆正和我们住在一起,她赶紧拉住妈妈的手臂,皱皱眉,示意她不要这么说。
“伊瓦,”外婆说,“( )你让孩子从小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她一辈子( )都会是个‘穷人’。她会永远等待别人的帮助,这样的人怎么会振作起来,怎么能当上‘富人’呢?咱们不是还有一罐自家做的果酱吗?让她拿去。一个人( )还有力量帮助别人,他( )是富有的。”外婆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张软纸和一段粉红色的丝带,把我家最后一罐果酱精心包好。第二天,妹妹欢快而自豪地带着礼物去帮助“穷人”了。
直到今天,拥有三家酒店的妹妹仍然记得那罐果酱。无论是在公司里,还是在社区里,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妹妹总认为自己应该是“送果酱”的人。
1.在文中“( )”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妹妹兴冲冲地说要带东西给穷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想说什么?外婆为什么不让她那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妹妹带着礼物去帮助“穷人”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外婆对妹妹的未来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津河去。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神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神娶媳妇漳河也没有发大水。
——《西门豹治邺》节选
【1】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提心吊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门豹让老百姓明白受骗的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到这几段话,你想对官绅们说什么,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阅读。
为国读书
①清晨,我在院子里玩,碰到邻居家的老爷爷,爷爷问我:“长大当什么?”我说:“当大富翁。”爷爷又问:“为什么要当富翁?”我回答:“自己过得好,想要什么就可以买什么。”爸爸没说话,一吃早饭就带我去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②一下车,我看到正面墙上,镌刻着邓小平爷爷亲笔题写的馆名,门柱上镶嵌着江泽民总书记写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铜牌。走进广场,中间是一座名为“倒下的三十万人”的抽象雕塑,东南角放飞着一群和平鸽,广场北侧是一组遇难者头颅、手臂等组成的大型雕塑。
③陈列室旁边有个母亲的雕像,她的右手紧紧地握着拳头,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喷着烈火;嘴巴张着,好像在痛苦地呼唤着她的孩子。万人坑里埋着1937年12月中旬被日本鬼子杀害同胞的累累白骨,有的头颅上中了子弹,有的身上捅了刺刀,还有的肩膀上被钉了钉子……壁画上,日本鬼子的机枪疯狂地扫射着,一位妈妈死了,她的孩子爬在她身上哭喊:“妈妈,你快起来呀!”一件血迹斑斑、弹痕累累的破棉衣,好像还在流血呢……
④看了这些,爸爸说:“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会受制于人,你有什么感想?”我回答:“我明白了爸爸说的道理,我要为国读书,发奋学习,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等长大了,先当科学家,搞发明创造;再当富翁,把财富投入国防,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好日子。”爸爸夸我说得好。他说:“不管长大干什么,心中要有国家,不能光想着自己。”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雕塑(shù sù) 弹痕累累(léi lěi)
【2】在第②段中,作者描写广场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③段中,用“_______”画出一句能说明作者认真观察的句子。
【4】我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的事。
【5】本文的题目《为国读书》,跟本学期学过的课文《_______》意思很相似。
13、阅读。
地球的衣裳
①人有各种料子做成的衣裳,穿起来有的凉爽,有的保暖。
②地球也有各式各样的衣裳,绚烂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变化。
③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起着冬天暖和、夏天凉爽的作用。这是因为水所能吸收容纳的热量特别多,使1立方厘米的水升高温度1℃所需的热,足以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或是5立方厘米的花岗岩也升高1℃。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了,起了降低气温的作用;当天气转冷后,水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致降得太低。
④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这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区。
⑤大气是地球最重要的一件外衣,它拦截阻挡着太阳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拦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
⑥在高山上,空气稀薄,水蒸气的含量也少,热量来得虽多,去得也快,到了一定程度,支出更超过了收入。那里常常终年被冰雪所掩盖,穿起了白色的衣裳。
⑦两极也是终年穿着白色衣裳的地区,那里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阳光是斜射的,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路线长,沿途被拦截阻挡掉的热就多,所以到达地面的热量少,因此两极的气候严寒。
⑧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在内,地球上约有1/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这些白色的衣裳对地球上的气候有重要的影响。
⑨能够使地球上冷暖干湿更加适合人类需要的,是绿色的衣裳。植物掩盖着地面,掩盖得最密的是森林,它对改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惜的是,和我国辽阔的领土面积比较起来,森林面积显得太少了。
⑩地球的衣裳和气候的关系如此密切,我们要努力帮它穿上合适的衣裳。植树造林、合理密植就是在加紧织造绿色的衣裳;修水库扩大水田则是使陆地上有更多的地区穿上蓝色的衣裳;这些工作的结果又都使黄色的衣裳逐渐减少。黑化冰川,使白色衣裳变黑的工作也已开始了,还有更多的为大地剪裁衣裳、描龙绣凤的工作将要进行。
【1】关于地球绿色的衣裳,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对于我国领土面积,绿色的衣裳特别少。
B.绿色的衣裳中掩盖地面最密的是森林。
C.绿色的衣裳对改善气候的作用不太大。
D.能使地球冷暖干湿更适合人类需要的是绿色衣裳。
【2】下列描述与短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黄色的衣裳是地球最重要的一件外衣。
B.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起着冬天暖和、夏天凉爽的作用。
C.大气拦截阻挡太阳射来的热,也阻拦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
D.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地球上约有1/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
【3】以下是对短文第⑩自然段的概括,你认为最全面的一项是( )
A.黑化冰川,使白色衣裳变黑的工作也已开始了。
B.修水库扩大水田,可以给陆地穿上更多蓝色的衣裳。
C.植树造林合理密植,可以给地球制造更多绿色的衣裳。
D.地球的衣裳和气候的关系密切,我们要努力帮它穿上合适的衣裳。
【4】第④自然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
【5】地球有各式各样的衣裳,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黄色的衣裳是______,白色的衣裳是_________,绿色的衣裳是________。无色的衣裳是_________。
14、阅读《嫘祖的传说》,完成下列小题。
嫘祖的传说
大约5000年前,水土丰沃的中华大地上,有一个西陵氏族。在农历三月初六那天,西陵氏族首领的家里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就是嫘祖。据说,从她出生的那天起,狂风暴雨持续了三天三夜。
嫘祖降生时,父亲正带领族人祷告上天。巫师说:“灾星与劫难同时降临西陵,灾星不除,风雨难停。”父亲回家,得知女儿与风雨同来,他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就派巫师把女儿扔进了山沟。风雨刚停,母亲便去山沟寻找,发现女儿不但没死,反而睡得十分香甜。她把女儿抱回家,哀求丈夫说:“现在风雨停了,可这孩子却大难不死,地分明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宝贝,哪里是什么灾星啊?请你千万不要再叫人抛弃她!”父亲深为感动,接过女儿说:“咱们来到这里定居已经超过十代,还是头一次遭受如此巨大的劫难。也许命里该连累祖宗一次,咱们就留下这孩子,叫地累祖吧!”后来,人们在“累”字旁边加了一个女旁,就成了“嫘祖”。 ∥
嫘祖长大后,出落成一位聪明、美丽、善良的大姑娘。她每天都要外出采摘野果,以侍奉家中体弱多病的父母。附近的野果采完了,她便跋山涉水到远处去采摘。可没过多久,远处的野果也采完了。姑娘一想到家中的父母正在挨饿,不由失声痛哭起来。她的哭声哀婉、凄凉,森林里的飞禽走兽都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天上的玉帝听见了,拨开云雾向下一看,原来是一个少女正哭得死去活来,便发了善心,把违反天条的神仙马头娘打下凡间,变成了吃桑叶吐丝的蚕。蚕把桑树上的桑果送到嫘祖的嘴边。嫘祖吃了,觉得又酸又甜,就采了许多带回家给父母吃,父母的身体逐渐好了起来。∥
转眼到了夏天,桑树上的蚕开始吐丝做茧。嫘祖看到蚕丝( )有韧性,( )很轻巧,便编成衣服给父母穿。蚕丝织成的衣服夏天凉爽、冬天温暖,穿着非常舒服。嫘祖从中受到启发,将蚕捉回家喂养,逐渐掌握了养蚕的技巧和缫丝织绸的技艺,并将这些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当地的人们。从此,西陵氏族的人民穿上了轻巧美丽的丝衣服,再也不用穿树叶、兽皮了。∥
嫘祖发明养蚕织丝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神州大地,据说东边的夷人、南边的越人中的英俊小伙都一窝蜂来到西陵向嫘祖求婚,不过都一一遭到婉拒。后来,年轻的黄帝也来到了西陵,两人一见倾心,就结成了秦晋之好。
嫘祖与黄帝成婚后,他们一起建功立业,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嫘祖,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
【1】嫘祖名字的由来是( )
A.嫘祖长得聪明、美丽、善良。
B.巫师说嫘祖是灾难的象征。
C.父亲认为是嫘祖使家族遭受巨大的劫难。
D.嫘祖连累了家里的一位祖宗。
【2】在第五自然段的括号里填进合适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
A.虽然……但是…… B.既……又…… C.即使……也…… D.如果……就……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4】蚕丝具有( )的特点。
A.轻巧美丽 B.冬暖夏凉 C.轻巧有韧性 D.色彩鲜艳
【5】本文已经用“∥”分成了四个部分,对第三部分主要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嫘祖发明了养蚕织丝的技术。
B.嫘祖教人们养蚕织丝。
C.嫘祖发明了养蚕织丝的技术,并把它教给了人们。
D.嫘祖发明养蚕织丝的消息传遍了神州大地
【6】嫘祖之所以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主要是因为她( )
A.不辞辛劳侍奉父母。
B.发明了养蚕织丝的技术。
C.协助黄帝建功立业,为中华民族的形成莫定了基础。
D.长得十分美丽。
【7】巫师预言嫘祖是西陵氏族的灾星,后来的事实证明是这样吗?请你结合文本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嫘祖身上,你看到了中华民族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具体事例加以说明。至少说两个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
童年的生活总是充满了乐趣,不管是一次课间活动,还是一个简单的游戏,我们总能玩得不亦乐乎。回忆一下你的童年趣事,再分享给大家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仿佛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发明那两双芦花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夏天的北京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今年暑假,我们一家去北京游览了故宫、颐和园和水立方等名胜古迹。
______
18、修改病句。
1.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京剧表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为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祖先大概、也许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选三个以上写一段话。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