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人物和故事对应正确的神话故事是( )
A.王戎不取道旁李
B.燧人氏钻木取火
C.黄帝尝百草
D.祝融怒撞不周山
2、“可怜九月初三夜”中“可怜”正确的释义( )
A.可惜
B.可爱
C.怜惜
D.怜悯
3、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在下面画“____”。
卷起(juàn juǎn) 驱赶(qī qū) 拨动(bá bō)
挣扎(zhēng zhèng) 肮脏(āng kāng) 雏鸟(chú cú)
4、这次班队活动,一向默默无闻的小华 地 ,担任了主持人角色。( )
A.开绿灯 挑大梁
B.破天荒 打头阵
C.破天荒 挑大梁
D.开绿灯 占上风
5、“天下第一潮”指的是( )
A. 黄河 B. 长江 C. 钱塘江 D. 太湖
6、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屏息 遭殃 反杭
B.姿态 局促 待候
C.昂首 分辨 窟窿
D.防备 维持 折除
7、“什么是纳米技术呢?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纳米的特性造福人类的一门学问。”这句话是( )
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D.陈述句
8、《飞夺泸定桥》是按 的顺序写的,记叙了 (时间),红四团接到命令,克服重重困难,英勇夺下泸定桥,使红军主力渡过 ,奔赴抗日最前线的经过。其中成语“ , ”突出了泸定桥地势险要,也突出了夺取泸定桥的难度。(5分)
2.这样的桥存在于心灵与心灵之间, , 。(2分)
3.一件件 ,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一件件 ,是我们祖先劳动的硕果。(2分)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分)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出自杜甫的古诗《寄扬州韩绰判官》
B.“壮丽”的近义词是“强壮”
C.“当邮票图稿送给罗斯福看的时候,他发现图中有一个人画得很像他”是一个比喻句
D.“他一生中整理好的邮票大约有八十万枚,存放在一百五十部邮册里。”句中“大约”不能去掉
9、回答下列问题。
1.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为什么?
2.根据要求,写出诗句:
(1)请写出《使至塞上》的颈联
(2)请写出《使至塞上》的颔联
10、课内阅读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庞大的怪物。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麻雀为什么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
A.因为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的弱小让它十分紧张,“浑身发抖”;但由于它的愤怒,护子心切,又“发出嘶哑的声音”。
B.因为老麻雀看到了猎狗的凶恶,很害怕,所以“浑身发抖”;同时它希望通叫声来换来其它的帮助,所以“发出嘶哑的声音”。
【3】文中提到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句赞美母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堂直播间。(10分)
(1)在《满山的灯笼火把》中我们要体会人在成长过程中也离不开亲人、朋友的关心帮助。更加体会在危难之中不仅要 ,还要做到 。
(2)《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让我们明白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固然重要,但这是外因;更重要的是从老师的教导中领会 ,从中 ,这是内因,是自己在事业上 的重要因素。
12、课内阅读。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 着小麻雀,想 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 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 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写出文中的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现了老麻雀的什么精神?你想对老麻雀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吧。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野 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散步,忽然看见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现,藏在那儿的,就用树枝轻轻地拨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是她却一动不动。我觉得很(奇怪 惊奇),便弯下身仔细看,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着,嘴张着,里面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张开,一条腿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就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 居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11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13只。
我把她仔细地看了一遍,在她身上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来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这样的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种深沉的爱,多么感人肺腑。‖
太阳已经落山了,我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坑,把野鸭放进去,用泥土把她埋起来,再用手帕把13只蛋包好,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1)用“√”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藏在(zàng cáng) 一遍(pián biàn) 包好(hǎo hào)
(2)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括号里用“ ”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
(3)联系短文,理解下列词语。
殊死:____________________ 感人肺腑: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已用“‖”分为三段,写出各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根据什么,毫不迟疑地做出“野鸭是被冻死”的这个结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深沉的爱”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壮壮阅读完下面的短文后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你帮帮他。
胡服骑射①
战国时,赵武灵王为振兴赵国,增强军队战斗力,决定变革。当时,胡人身着小袖短褂,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又十分灵活,赵武灵王便下令推行“胡服骑射”,向胡人②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经过长期不断努力,赵国培养了一支强大的骑兵。赵武灵王率领这支骑兵南征北战,不但打败了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国,而且还向北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使赵国成为当时的“战国七雄”之一。③
胡服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成为中国军队中最早的正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改进为后来的盔甲装备,使“习胡服,求便利”成了我国服饰变化的总趋势。④“胡服骑射”奠定了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服饰融合的基础,进而推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⑤⑥
问题:①题目“胡服骑射”是什么意思?②“胡人”当时是哪里人?③“胡服骑射”给赵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④我国服饰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⑤怎样评价“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⑥服饰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1】请你帮壮壮给问题分类。(填序号)
(1)有关文章题目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影响理解文章内容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3)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4)引人深入思考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帮壮壮解答部分问题。
(1)问题①:题目“胡服骑射”是什么意思?
(2)问题③:“胡服骑射”给赵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请在原文中找出来,并画上“ ”。
(3)问题④:我国服饰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4)问题⑤:怎样评价“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
1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字非常认真。(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课文,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神奇的魅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们要改善自己的缺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样子和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是薇薇默写的诗句,请你用修改符号帮她修改正确。
①春潮带用晚来急,野度无人舟自横。
②等闲东风识得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作文
写作题
写故事:课堂——难忘的地方。
六年前,你还是一个无知的孩子,一堂堂生动有趣,滋养生命的课使你渐渐变得有知识、有思想。六年来,你上过的课中哪一节课还在你脑中萦绕,老师和同学的声音还在你耳边回荡,写下来,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