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积累。
1.不敢高声语,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3.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_________站在______,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2、比一比,再组词。
3、我会查字典。
要查的字 | 部首 | 除去部首剩几画 | 音序 | 组词 |
认 |
|
|
|
|
灾 |
|
|
|
|
4、词语闯关。
àn biān (_____) bù gǎn(_____) bù jiǔ (_____) lǒng gài(_____)
yú shì (_____) qì chē(_____) yīn shān (_____) chàng gē(_____)
5、填一填。
又( )又( ) 又( )又( )
又( )又( ) 一( )剪刀
一( )农田 一( )练习本
( )的村子 ( )的羊毛
( )的草地 ( )地流着
( )地游着 ( )地唱歌
百花( )( ) ( )( )斗艳
( )( )缤纷
6、看拼音写词语。
7、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
(1)马头上有一穗迎风飘动的缨络,尾巴未梢还打了一个结。 ( )
(2)几分钟后,暴雨停竭,马群消失,那惊心动魄的大场面一下不见了。 ( )
(3)如果不时刻警踢守卫,怎能把这些“入侵者”消除。 ( )
(4)海鸥被海上泻漏的石油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 ( )
8、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船舱cāng( ) 停泊pō( ) 垂下cuí( )
山岭lǐng( ) 水渠qǘ( ) 诊所zhěng( )
9、判断题(在说法正确的句子后面打“√”,错的打“×”。
1.《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作者是德国的任溶溶。 (_____)
2.旧中国的国庆节是“十月十日”。(_____)
3.小草莓把蛋糕送去给番茄骑士。(_____)
4.“瞧你个没头脑,大起来可怎么做大事啊!”这是不高兴的妈妈经常说他的一句话。(_____)
10、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片”字共有4笔,第1笔是竖。____
【2】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前腿,后长出两条后腿。____
【3】水总是做坏事,给人们带来灾难。____
【4】《植物妈妈有办法》作者是戴巴棣。____
【5】和同学交流时,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____
11、课内阅读:
找春天(节选)
①小草从地下( )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②早( )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③树木( )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④( )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1】将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解冻 吐 开 探
【2】我会选(填序号)。
①野花 ②小草 ③小溪 ④嫩芽
春天的眉毛;____________春天的眼睛:____________
春天的音符:____________春天的琴声:____________
【3】我们应该带着( )的语气读这些句子。(填序号)
①感叹 ②疑问 ③陈述
【4】春天还藏在哪里?仿照文段的句式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____吧?
12、课内阅读。
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1】用“ ”画出要到山下挑粮的原因。
【2】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____里,____,非常难走。”这句话从路____、路____、路___三个方面写出了挑粮的_____。
【3】文中的“大家”指的是( )
A.挑粮的农民
B.普通战士和部队首长
【4】“每次”“争着”表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火红的枫叶
今天,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寻找一片火红的枫叶。
每当我拾起一片枫叶的时候,总以为找到了一片最红的。然而不久,我又找到了一片更红的。
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他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它的样子也好看,就像我小小的手掌。
我把这最红最红的枫叶贴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再写上一首小诗,做成了一张美丽的贺卡,送给亲爱的老师。
【1】这段话共有(______)自然段。
【2】给文中的比喻句画出来。把(_____)比作(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木匠(jiàng)的房子
一个穷木匠造了一间木房子。木房子很小很小,摆了一张小木床和一张矮木桌,只能住下他自己。
一天下大雨,一位老人敲门请求避雨。木匠说:“对不起!我的房子很小,小得只能住一个人呀。”老人说:“能住下一个人就能
待(dāi)两个人。”木匠把老人让进屋里,老人就坐在地板上。
没过一会儿,一位可怜的妇女带着三个孩子敲门请求避雨。木匠说:“进来吧!待得下两个人就能待六个人。”
雨越下越大,陆续有路人敲门请求避雨。最后,那很小很小的屋子里居然待了十一个人。他们有坐在地板上的,有坐在床上的,还有站着的,一起说说笑笑。
木匠笑着说:“只能住一个人的房子竟然待了这么多人,难道是房子变宽了?”大家笑着说:“不是房子变宽了,是心宽了。一个善良人的心,宽得能容下全世界的人!”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____个自然段。短文主要讲了_______的房子小得只能_______,但在一个雨天里,他那小房子中居然待了_________个人的事。
【2】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陆续”的意思是____。 A.时断时续 B.连续不断
(2)“避雨”的意思是____。 A.挡雨 B.躲雨
【3】这么多人是怎么待在小房子里的?在短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4】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打上“√”
(1)为什么穷木匠的小房子在雨天竟然待得下这么多人?
( )因为穷木匠造的房子很特别,人多了房子也会变宽。
( )因为待在穷木匠小房子里的都是孩子。
( ) 因为穷木匠的心宽。
(2)文中的穷木匠是个怎样的人?
( )心灵手巧 ( )心地善良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冬天的小路
①下雪了,好大的雪啊!地上白了,树上白了,房子也白了。雪把门前的小路都盖住了,像给小路铺上一条厚厚的绒被子。
②雪停了,小花狗一出门,跑了几步,跌了一跤。
③小鸭子一出门,吧嗒吧嗒走了几步,跌了一跤。
④小猪一出门,没走几步,也跌了一跤。
⑤树上的小松鼠说:“大家一起动手,把雪清到路边去,走路就不会跌跤了。”小松鼠说着,一下子跳到雪地上,甩起大尾巴,扫起雪来。
⑥小鸭子用扁嘴当铲子,铲起雪来;小猪用鼻子拱起雪来;小花狗用两条后腿扒起雪来。
不一会儿,小路上的绒被子不见了,变成了一个大大的雪人。
【1】故事一共有__________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有__________句话。
【2】请用“ ”画出在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下雪时小路的样子。
【3】小动物们是怎么扫雪的?请根据故事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①用后腿扒 ②甩尾巴 ③用鼻子拱 ④用扁嘴铲
小猪( ) 小鸭子( ) 小花狗( ) 小松鼠( )
【4】小动物扫雪的原因是( )。
A.为了锻炼身体
B.为了让大家走路不跌跤
C.为了堆一个大雪人
16、用字组词,再写话。
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例: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鲜花,红了。(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笋芽儿被春姑娘叫醒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用上加点的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数学课上,忘记带尺子了,想跟同桌借尺子用一用,我会跟同桌这样说:___________
19、口语交际。
(1)下面是丁丁同学根据图片给大家讲的故事,你知道他讲的是哪幅图表示的内容吗?请把图片的序号填在对应“( )”里。
①为了记下儿子的身高,爸爸在树上钉了个钉子做标记。( )
②春天,院子里的小树刚刚发芽.爸爸让儿子靠着树站着,给儿子量身高。( )
③一转眼,春天过去,夏天和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小树的叶子也落光了。( )
(2)仔细观察第四幅图,你觉得儿子和小树谁长得快?故事接下来会怎样呢?你来讲一讲,再写下来吧!(没有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第二年小树又长出了新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仔细按照顺序观察几幅图,看看都画了什么,它们是画的一个小故事,你能把它写出来吗?试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