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一想,写出它们的反义词。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花(____)艳 (____)(____)满园 金光(____)(____)
(____)景如(____) (____)(____)为真 (____)胜(____)迹
3、照样子,写一写。
例:冷得直打哆嗦
热得______________
吓得______________
例:冷得像冰窖
热得______________
急得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zhù yì ping fán tán qín kàn bù yàn
( ) ( ) ( ) ( )
xǔ duō tán lùn yuè ěr tīng bù gòu
( ) ( ) ( ) ( )
5、比一比,再组词
散(_____) 论(_____) 久(_____) 干(_____)
敢(_____) 轮(_____) 夕(_____) 于(_____)
体(_____) 绕(_____) 份(_____) 湖(_____)
休(_____) 浇(_____) 分(_____) 蝴(_____)
6、背诵并默写《望庐山瀑布》
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梅花》中的诗句。 (______)
2.《狐假虎威》中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______)
3.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经过了十三年,洪水终于退了。 (______)
4.《雪孩子》中是兔妈妈救了小白兔。 (_______)
8、判断正误 , 对的打“√”,错的打“×”。
(1)傣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广西的广大地区。(____)
(2)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泼水节。(____)
9、我会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九天”是指时间。( )
【2】雪孩子是个可爱、善良、勇敢的孩子。( )
【3】种葫芦的人没有收获葫芦,是因为他不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
10、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垂”字第4笔是竖。( )
【2】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
【3】我国的传统节日真不少,清明节过后就是端午节。( )
【4】在文章《最大的“书”》中,“书”指的是岩[yán]石。( )
11、阅读。
闹花灯
元宵节的夜晩,大街上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呀!兔子灯地上跑,鸽(gē)子灯天上飞……最有趣的是龙灯,只见一条长龙追着宝珠上下翻飞,全身的鳞(lín)片金光闪闪,龙的尾巴不停地摆动。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高喊:“龙活啦!”
歌声、笑声、锣(luó)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欢乐的人们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1】花灯是在什么时候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画出描写龙灯的句子。
【3】地上跑的是________,天上飞的是________,最有趣的是_______。
【4】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人们 (______)的花灯 (______)地高喊 (______)地摆动
【5】元宵节的夜晚人们开心吗?请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会睡觉的叶子
一天傍晚,晚饭后,我忽然发现马路边上有一些植物的叶子是合上的,好像在睡觉呢!我一边看一边好奇地问妈妈:“妈妈,您看,那些植物为什么会合上叶子睡觉?”
妈妈笑着说:“你真是个善于仔细观察的好孩子!这种植物就是花生。到了傍晚,花生的叶子就会合上了,到了第二天早晨,叶子又会打开。花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地向上合拢,这种现象被称为植物的睡眠。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就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有利于花生的生长。”
听了妈妈的话,我很快乐。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我”问了妈妈什么问题,在文中用“___”画下来。
【3】花生的叶子为什么到了傍晚就会合上?在正确答案后画“√”。
①叶子不喜欢黑夜。( )
②叶子怕虫子咬它们。( )
③叶子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 )
【4】用带点词语写一句话。
我一边看一边好奇地问妈妈:“妈妈,您看,那些植物为什么会合上叶子睡觉?”
______边_____一边_______
13、上学一路歌
春天上学,走一路,看一路野花。黄的是蒲公英,紫的是二月兰。一边走,一边看,弄得满身香。
夏天上学,走一路,蹚一路溪水。小溪从山上流下来,我们随着它跳过山石。我们唱着歌,伴随着叮咚叮咚的水声到了学校。结果,教室的地上满是湿鞋印。
秋天上学,走一路,吃一路野果。我们吃落在地上的青皮核桃,砸核桃弄得手指像黑炭条,洗也洗不掉。我们摘酸枣吃,哪棵树上的红,就摘哪棵树上的。今天不红,明天就红了。
冬天上学,走一路,滑一路冰。小溪变成了长长的大滑梯。我们或者站,或者坐,往冰上一冲,要么让小伙伴帮忙一推,便从自己家门口一直滑到了学校。一路嗒嗒嗒!嗒嗒嗒!睁开眼睛,好像坐汽车;闭上眼睛,好像坐飞机。“到了!到了!”伙伴们互相提醒着,以免坐过“站”。跑进校门,大伙又都怪学校太近太近……
1.照样子,写词语。
长长的(××的)
叮咚叮咚(描写声音)
2.短文写出了一年四季“我们”一起去 的情景。
3.找出短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 、 、 等。
4.冬天“我们” 来到学校,好像 ,又好像 ,表现出“我们” 的心情。
14、“胆 小 鬼”
一个人从小胆小,什么事也不(赶 敢)(做 作),同学和朋友都嘲笑他。
为了让他鼓起勇气,父母让他去军校了。可是在军校里他还是一样胆小,老师看不起他,同学们嘲笑他,经常出他的(洋 羊)相。
一次他们在训(炼 练)(扔 仍)手雷。一个同学拿了一个仿真的手雷,并告诉大家要让他出丑。开始训(炼 练)了,那个同学“不小心”将仿真的手雷(扔 仍)到了同学中间,大叫“小心”,同学们都了解,也就跟着演。那个人也很惊慌,大家都想看他出丑。可没想到他扑向手雷,将它压在身下。同学们震住了,半晌,他满脸通红,爬了起来,不(赶 敢)看大家。同学们都给他鼓掌,他的一生改变了。
1.用“√”画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2.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3自然段共有 句话。
3.写出与下列词的意思相近的词。
经常—( ) 惊慌—( ) 了解—( )
4.用“ ”画出文中表现“他”勇敢的句子。
5.如果你是文中的“他”,面对这种危险情况,你会怎么做?
15、阅读理解
动物的耳朵
鸡的耳朵长在眼睛后面,那儿有一撮突起的毛,毛后面就藏着它的耳朵。它的耳朵只有一个小洞,虫子钻不进去,雨水淋不着。
狗的耳朵很大,能竖起来,还能来回转动呢,所以四面八方的声音它都能听见。
松鼠的耳朵毛茸茸的,挺大挺大的。它每天在树林里跑来跑去,这样的大耳朵可以保护自己的眼睛不让树木刺伤。
【1】照样子写词语
毛茸茸: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2】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3自然段有( )句话。
【3】短文写了( )、( )、( )这三种动物的耳朵。
【4】狗的耳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狗的耳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其他哪些有趣的动物的耳朵,说一说,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写句子。
例:人和动物是朋友。
1._____是_____。
例:梧桐树叶像手掌。
2._____像_____。
17、句子训练营。
1.无论怎样,小草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2.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3.拿手 蒙古族 本领 骑马 是 同胞的(连词成句)
18、运用加点的字造句
1.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天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我们一起重新写吧!
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葡萄的枝叶向四周展开,像绿色的凉棚。
……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每当太阳升起,山峰上的巨石就变成一只雄鸡。
每当……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1)例:我们把公主救出来了。
公主被我们救出来了。
枫树的绿荫把村里的渡口遮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枫树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
美丽的彩虹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当我很快乐的时候,会使劲叫哇叫。
当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
(4)例:我的彩色梦境,有水果香,有季节风,还有紫葡萄的叮咛。
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还有________。
20、看图写话。
(想一想)看看下面这幅图,想一想:小老鼠在干什么?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谁?接下来会怎样呢?
(用一用)瞪着 张开 凶恶 面貌 吓得 大惊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