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62年9月,林肯在提到某项措施时指出:“我只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是加里森的逻辑和道义力量,是全国的反奴隶制人民,是军队,成就了这一切,”这项描施应为
A.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B.废除农奴制
C.解放南部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
D.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的迅速发展 B.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的影响
C.国际贸易大幅度增长所致 D.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
3、“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
A.战国
B.汉朝
C.北宋
D.明朝
4、粉碎了希特勒的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 )
A.华沙保卫战 B.莫斯科保卫战
C.不列颠空战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5、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船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A.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6、《梦溪笔谈》载:“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文中记载的发明是
A. 造纸术
B. 雕版印刷术
C. 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7、在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片《开天辟地》中有一句台词,“读读这位德国大胡子的书吧!”这本书应是( )
A. 《人民宪章》 B. 《权利法案》 C. 《独立宣言》 D. 《共产党宣言》
8、坂本太郎编写的《日本史》记载:“公元645年,中大兄皇子联合他人诛杀了苏我入鹿,消灭了代表旧势力的苏我氏一族。孝德天皇即位,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材料表明日本( )
A.仿效了中国秦朝的典章制度
B.建立的新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政治地位
D.建立了天皇为国家象征的封建制度
9、王康《十月革命90年救赎、悲剧与启示》:“十月革命既是彼得大帝以后俄国效法并赶超西方所引发的所有社会关系、思潮、事变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欧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造成的诸种历史动因在俄国激起的回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十月革命是彼得大帝效法西方的必然结果
B. 十月革命是西欧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
C. 十月革命是启蒙运动带来的必然结果
D. 十月革命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10、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建设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11、( )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A. 华盛顿 B. 克伦威尔 C. 章西女王 D. 玻利瓦尔
12、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美国这一政府的确立依据是
A.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B. 《权利法案》
C. 《独立宣言》 D. 《人权宣言》
13、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项羽起义 B.刘邦起义 C.陈胜吴广起义 D.国人暴动
14、2018年3月16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就“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作为中国私学的开创者,孔子的哪一思想集中体现了他对“教育公平”理念的追求?
A. 仁者爱人
B. 因材施教
C. 温故而知新
D. 有教无类
1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遭受侵略的国家不断加强联合并于1942年结成了
A.欧盟
B.三国同盟
C.联合国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16、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所宣传的重要思想是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实业救国
C.民族、民权、民生
D.师夷长技以制夷
17、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下列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D. 中国完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8、“立论活人,当年无愧溢医圣;善书妙说,今日有情颂良方。”这一对联赞颂的名医是
A.张仲景
B.扁鹊
C.华佗
D.李时珍
19、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巴诺旗下的《图书》杂志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改变美国的20本书”,《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170年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 无产阶级出现
B. 苏维埃政府成立
C. 马克思主义诞生
D. 资产阶级消亡
20、1919年1月后,一战的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 )
A. 目的是对战后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做出安排
B. 参加国家有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
C. 在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
D. 《凡尔赛和约》决定并建立了由英、法、美主导的国际联盟
21、法西斯统治是指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________,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__________。法西斯统治是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能维持资产阶级统治时才出现的。
22、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北伐的对象是( ),孙传芳和( )。
23、宋代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发达。南宋后期,______业兴起,______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4、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1)伟大的思想家 创办了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彰显了教育公平理念。
(2)司马光主持编纂的《 》整理了从战国到五代、前后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
(3)乐晋时期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 是盛唐转衰时期的诗人,其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称作“诗史”。
25、1922年,美国主导下的华盛顿会议签署《_____》,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受到多强挑战,世界正朝着_____方向发展。
26、内容:法令规定:
(1)农奴获得( ),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 ),但是必须出钱( ),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7、传统文化,光耀千古。
(1)司马迁编写的《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农学家_______撰写的《齐民要术》,强调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3)画家_______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4)《_______》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28、李时珍的(_____________)被称为“东方医药学巨典”,黄帝被称为(_____________)。
29、唐朝时派遣唐使最多的是( ),( )东渡日本,传去了中国文化
30、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____,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前期,中央政府设置________,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31、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32、我国古代曾出现过许多治世局面。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汉朝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在历史上称为什么?
(2)东汉的建立者是谁?他统治时期出现的安定局面你为什么?
(3)唐朝时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4)唐朝的鼎盛时期在历史上称为什么?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5)上述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民族解放运动的特征。
34、近代以来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包括我国的教育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教育】
材料一: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1)材料一中的京师大学堂创办于什么历史时期?
(2)北大的校风能使你联想到中国近代史上哪两件大事?
材料二: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予功名。
——王宪明、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3)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不得全文照抄材料)
【现代教育】
材料三:我国小学、初中入学率统计图:
(4)从材料三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78年后我国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四:“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邓小平文选》
(5)依据材料四,结合材料一、二、三,你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