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安徽六安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东汉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D.大、小和卓叛乱

2、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五霸”,又属“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A. 吴国   B. 晋国   C. 齐国   D. 越国

3、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包含“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内容的条约是(   )

A. 《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南京条约》 D. 《辛丑条的》

4、“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和避干戈。”27年前海峡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迈出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一步。这个“共识”是

A. 实行“一国两制”

B. 坚持一个中国

C. 坚持和平统一

D. 发展社会主义

5、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我们带入到了(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电汽时代

D.信息时代

6、《凡尔赛条约》签订后,德国人普遍具有一种痛苦和屈辱的心理,造成“半个欧洲忧虑,半个欧洲仇恨。”这说明条约

A.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B.激化了美日之间的矛盾

C.解决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D.播下复仇和战争的种子

7、“《新青年》的基本政治主张在于奠定真正的共和根基,不仅反击帝制复辟的政治企图,而且铲除帝制复辟的社会基础。”为“铲除帝制复辟的社会基础”,陈独秀等人发起了(  )

A.维新变法运动

B.“自强”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8、“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宠饷之银。”该材料出自【 】

A. 林则徐的奏折   B. 康有为的奏折   C. 魏源的文稿   D. 孙中山的文稿

9、某校九年级学生李强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时,将它与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次改革运动有以下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A. 改革前两国都有民族危机

B. 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改革

C. 改革促使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D. 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10、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的外语和科技教育的发展。然而,当初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报名入学者却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社会观念落后

B.新学校老师水平有限

C.外国势力的干涉

D.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11、下列太平天国的史实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田起义

②永安封王

③天京事变

④天京陷落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③④

12、某次国际会议后,国际舆论认为:“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功不了”、“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这次会议指的是(  )

A.雅尔塔会议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APEC会议

1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下列思想主张中,不属于孟子观点的是(  )

A.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B. “春秋无义战”

C. 要求统治者用“仁政” 治国   D. 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14、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Charles Martel)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因作战勇猛,外号“锤子”),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在政治上采取的重大措施是

A.推行土地分封制度改革

B.创立基督教

C.送意大利中部的一大片地区给教皇

D.领导琅城自治斗争

15、听到“东方魔稻”“杂交水稻之父”这些赞誉,你会想到的人物是

A. 邓稼先

B. 李四光

C. 袁隆平

D. 钱学森

16、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是

A. 都是由美、英、法三国操纵

B. 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冲突

C. 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 都建立起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17、发明现代炸药并研制出无烟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的瑞典化学家是(  )

A.诺贝尔 B.海厄特 C.夏尔多内 D.狄塞尔

18、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九一八事变拉开了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D.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19、“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这是哪位历史人物提出的主张 (   )

A. 邓世昌   B. 林则徐   C. 魏源   D. 严复

20、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商鞅变法相比较, 最主要的共同之处在于( )

A.建立了封建等级制度 B.统治者自上而下推动改革

C.废除了土地国有制度 D.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_____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_____进军,法西斯政权在_____建立起来。

22、______年,秦朝建立,______年,明朝迁都北京。

23、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历史影响:________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4、五六千年前,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_______族。这之后,黄河流域的三个部族结成联盟,_______、舜、禹依次成为联盟首领。

25、________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力发电站和输电。1867年,________发明现代炸药;后来研制成无烟炸药。

26、日本法西斯建立: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__________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_____策源地形成。

27、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_______________,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

 

28、观察图二,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A.北约总部 B.华约总部

 

29、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广大中下层民众困苦不堪,对政府的不满加剧。以_____为首的纳粹党乘机大肆活动,根据各个阶层的不同心里,进行针对性的蛊惑宣传;还利用群众对_____条约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从而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30、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你知道他所描述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经济大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自然灾害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通过哪一次侵略战争导致了香港问题出现?写出与此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香港和澳门分别在什么时候回归祖国?香港和澳门最终能够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及其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秦朝统一使用的文字

(2)汉武帝建立的监视地方官吏、豪强的制度

(3)隋朝大运河的中心

(4)唐朝的盛时期在历史上称为

3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请回答:

(1)截止2018年底,我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87万人,孔子学说的影响不断扩大。孔子提出了什么学说?创立了哪一学派?

(2)十月革命后,“以俄为师”成为中国革命的潮流。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议下,国民党于1924年借鉴苏联红军的制度创办了新型军事学校,其简称叫什么?它在国民革命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3)中国智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中国智慧启示世界,请举一例我国在万隆会议上贡献中国智慧的史实并说明。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材料解析题

维护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国之迷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

——《大国崛起》

材料二:  林肯在1858年的一次演说中指出:“分裂之家能弄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它在欧洲大国崛起的作用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后,要解决的两大社会问题是什么?

(3)2019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2周年纪念日。22年前,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伟大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还在哪个地方得到成功实践?

(4)中国人相信:异曲同工、殊途同归。邓小平和林肯在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上釆取的方式有何不同?取得了怎样的相同结果?由此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