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浙江台州初二下册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2、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3、工业明胶中含有毒的重铬酸钠(Na2CrO4),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

B.+2价

C.+4价

D.+6价

4、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32

46

64

85.5

110

138

170

甲是80℃含有100 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种

B.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 34

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5、足量的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一段时间内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①铁钉上的铁锈消失②铁钉上有气泡③溶液呈黄色

A.①②

B.①②③

C.③

D.①③

6、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取50 g A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 ℃,此时溶液中A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

B.t1℃,将A、B、C各a g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C.t3℃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

D.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8、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9、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A.锌和稀盐酸

B.氢氧化铜和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10、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铀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铀23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铀23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

D.铀235原子的质量为235g

11、2010年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迎来了八方游客.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而甜津津的气味.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12、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

B.Na2CO3溶液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3、下列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仅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B.

C.

D.

14、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属于氮肥的是

A.Ca(H2PO42

B.CO(NH22

C.K2CO3

D.K2SO4

15、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16、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O2

B.2H

C.2H2

D.Fe

17、野炊时将柴火架空燃烧,可使柴火烧得更旺的原理是(   

A.可燃物着火点降低

B.可燃物着火点升高

C.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8、“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9、用“分类”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二氧化锰、氧化钙、高锰酸钾

B.混合物:硬水、澄清的石灰水、冰水混合物

C.化合物:臭氧、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

D.纯净物:氧气、氢氧化钙、氯化钠

20、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液氧

B.石墨、金刚石

C.水、过氧化氢

D.干冰、冰

21、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   Na2O   C   CO

B.Mg(OH)2   CuSO4     C   CO2

C.KOH   HNO3   O2   SO3

D.HCl   NaOH   O2   P2O5

22、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23、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液体,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

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

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D.该反应可能是中和反应

24、化学与生活、健康、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

B.霉变大米含有黄曲霉素,用水洗净后再煮饭

C.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

D.垃圾分类,有利减少废弃污染,变废为宝

25、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②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③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低;⑤除去烧碱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可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⑥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6、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所以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

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D.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请根据我们学过的化学知识填空

①用于填充气球且性质稳定的气体名称_____

②会造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写化学式)。

③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写化学式)。

④活性炭纤维口罩具有防毒等功效,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性。

⑤工业上用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⑥尿素的化学式是CONH22,其由_____种元素组成。尿素是一种优良的氮肥,含氮量(即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3.01×1023CONH22分子中含有_____mol氢原子。

28、按要求从甲烷、碳酸、氯化钠、碳酸钠、氧化钙、氢氧化钡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汽水中的一种酸_____

2)一种常做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

3)一种常做调味品的盐_____

4)一种可溶性碱_____

29、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________

2)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____

3)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4结构示意图对应的微粒符号是

5)标出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30、I.H、N、O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

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____   ___(2)能支持燃烧的气态单质___ ____

(3)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 ___ ____

II.利用你所认识的有关C元素的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中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2)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CO3,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3)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1、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编号):

A.聚乙烯    B.聚氯乙烯    C.硝酸钾    D.酒精    E.维生素

1)用于食品包装 _____    2)可作复合肥料_____   

3)既可作燃料又可用于消毒的_____    4)蔬菜、水果中富含 _____

32、宜宾芽菜因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某品牌芽菜是由青菜、食用盐、食糖、食品添加剂等混合腌制而成,其营养成分如下表:

营养成分标

项目

每100g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925千焦

18克

0克

524克

1860毫克

(1)营养成分表中的“钠”是指_______(选填“原子”、“分子”或“元素”),主要来源于______

(2)从营养成分表可知,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

(3)该品牌芽菜的外包装袋是由聚丙烯制成,聚丙烯属于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天然高分子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3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反应原理。

(1)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___________

(2)钠和水反应生成一种强碱和密度最小的气体:___________

34、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固体甲和固体乙,加入等质量的水配成 t3℃的两支溶液,然后按图1进行降温操作,图2为甲乙固体溶解度曲线。请分析图1和图2提供的信息填空。

t1℃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___乙的溶解度(用“>”“<”“=”填空);

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I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填);

④将 t3℃时70克甲的饱和溶液降到t1℃,析出晶体质量为_________g

⑤对图1中不同温度的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 t3℃时,III均为不饱和溶液

B t2℃时,I为不饱和溶液,II为饱和溶液

C t1℃时,III均为饱和溶液

D t3℃时,若使III均恰好饱和,I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大于II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

35、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硫酸铜_____、(2)镁离子____

36、用化学用语填写,

12个氮分子________,22个氯原子_____

32个亚铁离子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

1)如图1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试管A中的现象为_____,由实验可以得到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

2)图2所示实验是用pH试纸测小苏打溶液的酸碱度,若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滴小苏打溶液,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图3所示实验是将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倒入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能说明CO2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CO2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丙图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图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_____

38、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加热固体纯净物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一般情况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上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试管中应放入的实验用品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你能观察到仪器A中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请用理化知识解释其原因:上述反应生成氧气,使试管内气体__________,气压____________,在压强差作用下出现上述现象。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①香烟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不吸烟的人能闻到烟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随手丢弃的烟头还容易引发火灾,原因是(选填以下字母)_____________

A.提供可燃物   B.提供氧气   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有良好的__________性;

(3)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用洗沽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沽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______作用;

(5)防毒面具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作用;

(6)用过的铁锅保护不当很容易生锈,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___________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说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现有一定质量含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Na2SO4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的粗盐样品,某实验小组利用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对粗盐样品进行提纯,提纯步骤如下:

请根据提纯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⑦的操作名称为___

(2)请写出实验步骤②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

(3)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___

(4)步骤②和步骤④___(可以不可以”)颠倒,理由是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