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记》是春秋至战国年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B. 《马说》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的《杂说》,作者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C.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D.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宋代的文学家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B.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C. 安塞腰鼓随着声音消失,各个舞者动作都戛然而止。
D.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B.《<诗经>二首》包括《关雎》和《蒹葭》。《诗经》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
C.《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
D.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2022年,基于全科阅读的课堂教学改革覆盖全市超过1000所以上中小学。(删去“超过”或“以上”)
B.佛山木版年画采取了佛山剪纸等传统工艺的精髓,乡土气息浓厚,艺术风格鲜明。(“采取”改为“汲取”)
C.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把“教育局”调到“为了”之前)
D.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把“阶段性”调到“取得了”之后)
5、阅读《登岳阳楼(其一)》,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是全诗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最后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B.诗的颈联以含蓄的方式,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
C.这首诗通过登楼所见,抒发诗人辗转江湘之苦,国家破败、中原动荡之忧。读之让人感慨万分。
D.与杜甫的《春望》《石壕吏》等诗相比较,能看出此诗的老杜风格。诗人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布控精巧,情思绵绵,自成一格。
【2】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景,“一东”“一西”,点明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帘旌不动夕阳迟”,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夕阳入山图,烘托了诗人登临时的悠闲、平静的心情。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
【3】对这首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融于一体。
B.抒发了诗人颠沛流离之苦、对国家的无限忧愁,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C.表达了作者晚年面对国破家亡的困境而产生的得过且过之感。
D.这首诗以虚写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运好转的期盼。
【4】与本诗颈联结构最相似的一项是( )
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默写古诗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古诗中的上句或下旬。(任选其中两句)
① 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 茅飞渡江洒江郊,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 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2)请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和颈联或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下片。
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他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松林跟前,他在岔路口站了一会儿。在他的右面是阴森森的老监狱,它用高高的尖头木栅栏和松林隔开,而它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房子。
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就是在这地方,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的绞架下被绞死的。他在原来竖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随后就走下陡坡,到了烈士的公墓那里。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用枞树枝编成的花圈把那一列坟墓装饰了起来,给这小小的墓地上了一圈绿色的栅栏。笔直的松树在陡坡。上面高耸。绿茵似的嫩草铺遍了峡谷的斜坡。
这儿是小镇的近郊,又阴郁,又冷清,只有松树林轻轻地低语和复苏的大地,上散发出来的春天新鲜的气味……就在这地方,他的同志们英勇就义,为了使那些生于贫贱、那些一出生就当奴隶的人们能有美好的生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缓缓地摘下了帽子。悲愤,极度的悲愤充满了他的心。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力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该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在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1)上面文段出版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作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段中的他指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的含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的太空植物
①“神舟七号”遨游太空,激起人们美好的航天梦。你可曾知道,“神七”升空还可能丰富我们的餐桌呢。精选的农作物种子由返回式卫星或飞船搭载到太空,在微重力、高真空、零磁空间等条件下,就会发生地球上罕见的遗传变异,有可能呈现出一些新性状,产生更多变异性状优异的种予,这些种子再经科学家运用遗传技术精心研究,就能培育出太空植物。目前,我国的太空植物已有芝麻、茄子等系列品种,并且栽遍大江南北。
②“航芝l号”是我国首个航天芝麻品种。1996年,“航芝l号”原种搭乘我国第17颗返回式卫星上天,在太空特殊环境诱导下,形成了一些突变体。科学家利用这些突变体,历经6年研究,培育出“航芝1号”。2005年,同样利用返回式卫星搭栽芝麻种子,成功培育出“中芝13”。航天芝麻除了质优的特点外,与一般芝麻相比产量可增加10%~20%,经济价值很高。如今,“航芝1号”已遍布江淮的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7个省,每年种植上百万亩,占江淮主产区芝麻种植总面积的20%。
③除了太空芝麻,太空茄子也是一个优质的品种。它是成功选育培植并顺利进入市场的第一种太空蔬菜。这种茄子成熟时呈紫红色,放到锅里一炒就又变成了绿色。2008年,太空茄子在山东、湖北两省已种植了几百亩。这种茄子产量很高,山东亩产接近1、5万公斤,湖北也能达到l万公斤。更特别的是,割掉茄子的主茎,对菜地追肥,茄子又会很快长出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太空茄子呈紫红色,比普通茄子售价高,但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口感好,仍供不应求。2002年搭乘“神舟四号”的共有4份农业材料,存活两份,分别被培育出了紫红色太空茄子和黑色太空茄子。黑色太空茄子有望于2009年通过项目验收并推广种植。
④1996年,食用菌种子也“飞”上了太空。由经过太空之旅的菌种培育出的食用茵,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异。可是,由于在太空中,无法控制试验条件,也无法进行测试,试验的可重复性又非常有限,因此种子的变异就不可预知,这就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经过一年的努力,在没有得到理想的菌种后,这一项目暂时宣告停止。
⑤另外,太空稻、太空椒、太空瓜果等的试验也都在不断探索中,它们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走上人们的餐桌。
⑥随着航天热的升温,太空植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饿罗斯和中国成功进行了卫星或飞船搭载的“航天育种”研究。我国的“航天育种”研究已居世界先进水平,科研人员希望借助太空的特殊环境选育出更多的优异作物,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 (据相关文章改写)
【1】仔细阅读第①段,概括培育太空植物的具体步骤。
精选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育出太空植物
【2】太空植物的哪些共同优点使它能够迅速推广,“栽遍大江南北“?
【3】文中②~④段大量列举年份,是否表明该部分采用了时间顺序?请加以分析。
【4】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
A. “中芝13”的产量与“航芝l号”以及其它芝麻的产量相比可增加10%至20%。
B. 已培育成功的紫红色太空茄子和黑色太空茄子在烹饪时经翻炒就会变成绿色。
C. 食用菌种子经过太空之旅后,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异。
D. 我国科研人员将利用航天技术和遗传技术为我们培育出更多的太空植物。
9、作文
生活就像一座阅览室,自然万物皆可为书卷。我们在生活中磨练、成长,点点滴滴,细细品味,总有一个人,一处景,一本书,一次相遇,一种陪伴……让我们有所感悟,觉得无比珍贵。
请以“你无比珍贵”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