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揭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jìn   怀(miǎn 落(duò 挑拨离jiān

B.徨(páng hèng 褓(qiáng 词夺理(qiǎng

C.zhuō 立(zhù   涡(xuán   伯乐马(xiàng

D.回( 角(1éng 日(   纷至来(

2、下面加点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请yāo 迁(xǐ)   盘xuán   (guī)探

B. shū (jiān)默   (shóu)猎 (tiāo)零

C. (xiáng)  顾(jì)   注dǔ   漫mí

D. 准miáo   雾(ǎi)   枯cào 沼泽zhǎo zé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裂/   /不人事   途/歌载舞

B./脑   劣/相形见   /竹难书

C./   取/级而上   风景/是好看

D.如/   持/寡孤独   望/白云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南/冥者,天池/也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蒹葭》,完成各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对这首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蒹葭》可以看做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两句写景,后六句抒情。

B.第一章写主人公隔水远望,苦苦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笫二章、第三章所写的内容几乎与第一章相同,但是感情均比前—章进了―步。

C.“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因此他上下追寻。

D.全诗一唱三叹,充分表现了主人公对伊人的思念之情。

2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诗人上下求索,而伊人虽隐约可见却依然遥不可及,表现了人生的无奈与爱情的虚无。

C.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

D.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睢》) 

(2)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愿天下士子均有容身之所,展现诗人的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桃花源记》中表现花草美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卖炭翁》中与“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题文)阅读名著能让我们看到高处的光、远处的爱和深处的智慧。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看到______(填主人公)为理想献身的崇高精神;读______(填作者)的《骆驼祥子》,可以看到作者对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深切同情;读法布尔的《______》(填作品),可以看到作品中蕴含的睿智哲思。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灵魂细胞”真的存在吗

①近期,英国科学家对超自然现象开展的大规模科学调查表明,虽然世界上并没有“鬼魂”的存在,但不少人总煞有介事地说某地方闹“鬼”,令人困惑不解。其实,这不是人们凭空幻想出来的,而是由环境和人体“灵魂细胞”产生的思想意识造成的。

②科学家对英国几处传说闹“鬼”最厉害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那些让人毛骨悚然的“鬼屋”,与其说里面有“鬼”的活动,还不如说是气流和照明设备的原因。心理学家发现,那些报称见到“鬼”或感觉有“鬼”的人说的都是亲身感受,但这些都可以用自然现象加以解释。寒冷的气流、昏暗或变化不定的照明、恐怖幽闭和磁场变化都能造成一种不安的感觉,有些人会把这种感觉解释成有“鬼”。

③由赫特福德郡大学的理查德·怀斯曼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伦敦西南部汉普顿宫的传说中的“超常现象”进行了调查。据说,原来属于亨利八世建成的汉普顿宫阴魂不散,这些鬼魂中就包括1542年被砍头的凯瑟林·霍华德。

④怀斯曼小组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心理学杂志》上,文章中指出,这个宫中的“闹鬼”之处往往位于气流通过的当口或当地磁场发生明显变化的地方。怀斯曼还亲有感受地说:“走进去的人的确有一种遇到‘鬼’的感觉。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都是有自然规律可循的。人们并没有遇见‘鬼’,只是把感觉到的东西解释成‘鬼’。”

⑤在这方面进行深层次研究的是,曾和詹姆斯·沃森于1953年一起揭示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研究意识的产生,尤其致力于反驳鬼魂存在的学说。他认为,人的灵魂或意识根本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由人体大脑中的一小组神经元细胞产生和控制的。他说:“我的科学信仰使我相信,我的思想、意识完全可以用大脑中一些神经细胞的交互作用来解释。”不久前,他和他的研究小组通过大量实验终于发现了人类的“灵魂细胞”。

⑥最新的科学实验使他们获得了富有价值的第一手研究数据,这些数据完全证明克里克的学说是可信的。他在医学杂志上撰文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哲学、心理学和神经学等领域将神经细胞和意识产生完美地联系在一起。研究显示,人类意识仅仅由大脑中一小组神经元细胞来表达,说得更精确一点,这些神经元细胞位于大脑皮层后部到前沿的一小块地区。这一小块地区就是人类‘灵魂细胞’的居住地。”

1快速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l)“灵魂细胞”是否存在?

(2)人们常说的闹“鬼”究竟是怎么回事?

2通过文章对说明对象的说明,可以看出文章使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

3文章最后一段加点词“完全”能删去吗?为什么?

4学了这篇文章,如果你再听到有关闭“鬼”的说法,你将怎样用科学的道理对其进行解说?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按要求作文

尼采曾说:“你已经清楚地看见了自己前行的路,只要迈开步子往前走便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经历:认准了道路便迈开步了,奋力前行。

请以《迈开步子往前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600字以上。(3)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