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达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育(yùn然(piān)   皱(zhě

B.然()   连qiáo)   绊(

C.qiǎo)   裂(jūn) 脑bàn

D.旋()   追)   默(jiān

2、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xǐn       不知所cuò   纷至来(

B.hái     神迷(xuàn   轻歌舞(màn

C.ǎi   裂(jūn   出类拔cuì   格物知(zhì

D.石(yǔn   锵(jiān   词夺里(qiǎng   暴风雨(zhòu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而飞

B. 海运则将于南冥

C. 鲦鱼出游从容

D. 其本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师鼓励他,考试不要紧张,要漫不经心地答题,确保正确率

B. 孩子阅读传统经典,父母不能袖手旁观,最好和孩子一起研读和辨析。

C. 他在沙漠中跋涉了半个月,眼看就行将就木到达森林了,他却支持不住倒下了。

D. 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面对《关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2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诗文名句积累。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4)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莲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精神品质。

(5)晏殊在《浣溪沙》中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6)《陋室铭》中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 (人名)的,“书”的意思是_______

【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海棠树里的张望》回答下面小题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侯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书包挂在房檐上。“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常独自呆愣,目光渐渐迷茫,渐渐空荒,透过老海棠树浓密的枝叶,不知所望。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着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这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又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胡乱一洗了事。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拉——刷拉”,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拉刷拉”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得见看不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这样我才明白,她为什么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⑥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

⑦所有的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回答:“您学那玩意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

⑧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

⑨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外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与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选文讲述了奶奶和“我”的故事,请根据故事主要情节,用简洁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1)奶奶呼唤我帮她糊纸袋

(2)____________

(3)奶奶不要我帮她扫院子

(4)____________

【2】全文多次描写老海棠树目的是什么?

【3】品味第⑦段“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中“凑”字的妙处

【4】文章最后一段说“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请简要回答“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是什么?

【5】文中第五段“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得见看不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一句体现奶奶具有怎样的性格?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边缘指周边部分、临界的意思,指沿边的部分。

有人说:“行走在黑暗的边缘,一边就是五彩的人造的世界,一边是虚无什么都没有。”

有人说:“时间,磨顿了那些锐利的记忆的边缘。”

有人说:“巅峰,不在一万英尺的边缘,而在信念与汗水的夹缝之间。”

有人说:“好人不需要法律告知他们负起责任,恶人总是绕法律边缘而行。”

有人说:“再长的路也看的到尽头,再宽的路也能用手触摸到边缘。”

……

请你以“_______的边缘”为题,可讲述经历,可抒发感情,可阐述观点,也可……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记叙,可说明,可以论;③5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⑤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