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下面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风吹
B.秋霜落
C.冬雪吹
D.夏雨降
2、“来扫千山雪,_____________。” ( )
A.回首白云低 B.归留万国花 C.岁岁有东风
3、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长大(zhǎng cháng) 背包 (bēi bèi)
干活(gàn gān) 仿佛(fó gàn)
4、元元迟到是因为( )
A.他多睡了一分钟。
B.他没有看见绿灯。
5、我会写,我会填。
爱“爱”字共( )笔,第四笔是( )。
采“采”字的声母是 ,部首是 ,组词 。
角“角”字的笔顺是 。
6、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笑脸 一( )国旗 一( )白云
一( )城楼 一( )衣服 一( )太阳
7、加偏旁部首组新字并组词。
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比一比,组词语。
人( ) 义( ) 玉( ) 习( ) 远( )
入( ) 又( ) 王( ) 刀( ) 运( )
9、照样子,写一写。
1.主 注(注意) 柱(柱子)
青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也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井(水井)(井口)
微____________ 成____________
3.春回大地(描写春天)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一(架)飞机 一_____门
一_____火车 一_____马
5.(弯弯)的小路 ______的荷叶
______的季节 ______的太阳
10、读一读,完成练习。
①蜻 ②蚂 ③蜘 ④善 ⑤鞭 ⑥霞
(1)按照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排序。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的偏旁都是________,带有这个偏旁的字与________有关。
11、我会组词语。
请(_____) 午(_____) 着(_____) 伴(_____)
情(_____) 牛(_____) 看(_____) 样(_____)
12、比一比,再组词。
万( ) 欢( ) 令( )
左( ) 方( ) 吹( )
今( ) 右( )
13、读拼音,写词语。
zǒu kāi huǒ bàn kāi mén zhè ge
zhòng dì yīn wèi tài yáng xué xiào
14、默写古诗《寻隐者不遇》。
15、把下面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字词连一连。
青草 游鱼
飞鸟 红花
春风 千红
万紫 秋雨
16、喜鹊和树后来感到快乐,是因为有了很多树,有了很多喜鹊。喜鹊们每天早晨一起飞出去,晚上一起飞回来。( )
17、读句子,对的打√,错的打×。
【1】“zh、ch、sh、r、h”都是翘舌音。(_______)
【2】“化、后、笑、园、瓜”都是三拼音节的字。(_______)
【3】“片、办、父、今、升、无、以”都是4画字。(_______)
【4】“记、孩、阳、给、服”都是左窄(zhǎi)右宽(kuān)的字。(_______)
【5】“小猫钓鱼。”是一个完整的句子。(_______)
18、下面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写的《小池》中的句子。 _____
【2】“高兴、生气、害怕、难过”都是写心情的词语。 _____
【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弟子规》里的句子。 _____
19、课外阅读。
画画
星期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面画画。
我先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非常茂密,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画了湛蓝的天空。天空中还飘荡着一朵朵洁白的云。接着,我在森林里画了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小嘴,很有趣。
最后,我给图取了个名字:小鸟的家。
【1】文中共有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句话。
【2】“我”在纸上画了(_____)(_____)和(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尖尖的 黄黄的 碧绿的 湛蓝的 洁白的
羽毛 树木 小嘴 云 天空
20、读一读,做一做。
我爱做小事情
爸爸下班汗淋淋,拧上一条热毛巾;
妈妈蹲着在择菜,端上一张小板凳;
爷爷晚上看报纸,帮他拿来老花镜;
奶奶做饭很辛苦,读个新闻给她听。
这些都是小事情,我可干得挺开心。
【1】这篇文章共有______句话
【2】在括号里填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毛巾 一______板凳 一______眼镜 一______报纸
【3】我爱做哪些小事情?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4】明明觉得这些都是小事情,太简单了,现在应该多读书,长大报答大家。你觉得明明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儿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能读故事,还能回答问题。
拍皮球
几个孩子在大树旁边拍皮球,皮球一跳,跳到一个树洞里去了。
小马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洞里掏,掏了一会儿,掏不着。
小石说:“我有办法。”他用两根树枝去夹,夹了一会儿,也夹不住。
小叶说:“我有办法。”他拿一把钩子去钩,钩了一会儿,也钩不起来。
小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叫小伙伴都去打一盆水来,你一盆,我一盆,把水倒进树洞里。树洞里的水满了,皮球就浮上来了。
【1】这个故事共有(______)个自然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2】皮球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从故事里圈出来。
【3】要拿回皮球,小朋友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请你连一连。
①小马 把水倒进树洞里,让皮球浮起来
②小石 伸手到树洞里掏皮球
③小叶 拿一把钩子去钩皮球
④小文 用两根树枝去夹皮球
【4】上面四种方法,最省力的好办法是(______)(填序号)。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将有关内容压缩成一段介绍“浸月亭”来历的文字,要求:不遗漏要点,不超过80字。
九江,古称江州。这里有著名的“周瑜点将台”的故址,故址上建有一座亭子,名字叫做“浸月亭”。为什么这座亭子叫“浸月亭”呢?据说,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唐元和十至十三年(公元815年—818年)被贬为江州司马时,经常到这座亭子饮几杯洒,赋几首诗,与朋友见面,这期间,他写了著名的《琵琶行》,诗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句,从此,人们就把这个亭子叫“浸月亭”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