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昆虫备忘录》的作者是汪曾祺。
B.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C.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D.上星期去植树了。
2、在《“小伞兵”和“小刺猬”》一文中,“小伞兵”和“小刺猬”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 )
A. 蒲公英和苍耳 B. 风伯伯和小鹿 C. 苍耳和蒲公英
3、“遍插茱萸少一人”中“遍”的意思是( )
A.全部 B.量词,次,回 C.又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邓小平爷爷看了一场( )的足球赛。
A. 满足 B. 精彩 C. 美丽
【2】我考了100分,爸爸向我投来( )的目光。
A. 赞赏 B. 生气 C. 奇怪
5、照样子添上反义词组成词语。
若(隐)若(现) 口( )心( ) 惊( )动( )
扬( )避( ) 顾( )失( ) 出( )入( )
6、加一加,组成新字填空。
(夆)(______)拥 山(______) (______)利
(分)(______)芳 (______)飞 (______)色
7、写出加点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妆:______________。绦:______________。
8、用钢笔书写下面的字,要求正确规范、端正整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9、阅读短文,按要求做。(18分)
意外的收获
星期天,爸爸带我乘(chénɡ、chènɡ)公交车去少年宫学电子琴。由于车上人多,我只好(站、占)着。那天我很困,真想坐下睡一会儿。我小声对爸爸说:“爸爸,有下车的,帮我(站、占)个座。”爸爸没说什么。一会儿,车到站了,后排有个坐着的阿姨下了车。我眼睛一亮。连忙挤了过去,就要坐下了。忽然,一只大手拉住了我,回头一看,原来是爸爸。他的身边站着一位老爷爷。我生气地说:“爸!您不帮我找座位,还不让我坐,真是的!”爸爸对我说:“岩岩,你怎么能(抢、枪)座位呢?(尊、遵)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遵)老在先,你应该主动让座才对!”听了爸爸的话 我羞得脸上火辣辣的 连忙对身边的老爷爷说 老爷爷 请您坐这儿吧
这次学琴和以往不同,我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我们从小要懂得怎样做人。
(1)找出短文中括号里的错误读音或用错的字,在下面画“ ”。(6分)
(2)在 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5分)
(3) “意外的收获”指的是什么?请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4分)
①知道了不能和老人抢座。( )
②懂得应该给老人让座。( )
③懂得了怎样做人。( )
(4)文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火把节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yí)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吧!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山寨里家家户户的门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饭菜。
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矫健的公牛在主人的逗引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血红的双眼,顽强地顶着对方的犄角。经过几番惊险的搏击,得胜的公牛身披红布,在主人的牵引下,绕场一周,骄傲地接受着人们的欢呼和赞叹。
夜幕降临了,天上刚刚露出几颗星星,年轻人就点着早已准备好的火把,跑出屋门,绕屋三圈,然后奔向田野,奔向山川。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了起来。
看,熊熊的篝火燃烧起来了。山寨的人们都集中到一起来了。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过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火光照红了每个彝家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听,那悦耳的歌声,唱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唱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约而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短文第一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使人读起来倍感亲切。
B.这句话表达了家人过节时的欢快心情和邀请客人参加盛大节日的自豪。
C.这句话表达了彝家人害怕节日不热闹的着急心情。
【3】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4】短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的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那些少数民族的习俗?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海底世界(节选)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 ),有的像小鸟一样( ),有的像小狗一样( ),有的还好像人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
【1】文中的括号里一次填入的拟声词正确的一项是( )
A.啾啾 嗡嗡 汪汪 B.嗡嗡 啾啾 汪汪
C.汪汪 啾啾 嗡嗡 D.嗡嗡 汪汪 啾啾
【2】这段话主要是写的是( )
A.海底的植物 B.海底的动物 C.海底的声音
【3】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 (________)
(2)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________)
【4】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海底动物_____________的特点。
12、课内阅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下面字的读音正确吗?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露(lòu)出(____)
花骨(gǔ)朵儿(____)
饱胀(zhàng)(____)
【2】下面对选文中“冒”的理解,你认为哪个更准确?打“√”。
(1)“冒”字表现出荷花出水面时的莽撞冒失。( )
(2)“冒”字表现出荷花出水面时的生机与活力。( )
(3)“冒”字说明荷花出水面时很突然。( )
【3】选文第一段写出了荷花冒出水面时的三种不同姿态,请简要列举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选文中画“——”的句子,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私奉献的老师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让我们茁壮成长;老师是无私奉献的蜡烛把毕生所学的知识一一向我们传授;老师是遮风挡雨的大伞像妈妈一样无时无刻的保护我们。无论是在盛夏或在寒冬,老师每分每秒都在辛勤的工作着。当我们在甜甜的梦中遨游时老师却在一边批改着一摞一摞的作业,一边认真的备课。
更让人感动的是5月12日的8.0级里氏的地震中,谭千秋老师所在的东汽中学一栋教学楼顷刻间坍塌,当时他正在这栋教学楼里给学生们上课。5月13日晚,当搜救人员在这所坍塌的教学楼里救出4名学生时,发现谭千秋老师张开的双臂死死地护着他们,而自己却献出了51岁的生命。谭千秋,一个让亿万中国人落泪的名字。他像童话里的那个天使,张开双手,变成翅膀守护着学生。像谭千秋,这样的普通中学老师,用血肉脊梁承受住了千钧重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多么无私的老师啊!
像谭千秋老师这样无私奉献,还有许许多多。他们都在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智慧……
他们将所以的时间都投入教育事业中,默默地耕耘,要让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1】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茁壮( )( ) ( )( )奉献 默默( ) ( ) 许许( )( )
【2】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地震来了谭千秋老师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luǒ lù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lí míng,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出现——________ 增加——________ 缩小——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luǒ lù lí míng
________ ________
【3】像“一张张”、“来来往往”这样的词语,我自己还能分别写两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
【4】坡上的树木被人们砍去做什么了?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句子。
【5】“大雨没喘气儿。”这句话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意思是________。
【6】你对小村庄的人们说几句话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1】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莫非:______________
【2】听了老婆婆的话,老虎和贼分别是怎样想的?用“ ”画出来。
【3】老虎和贼的表现分别是怎样的?
老虎:_______ 贼:_______
【4】有一个成语能够准确地概括老虎和贼的行为,这个成语是( )
A.贼喊捉贼
B.做贼心虚
C.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16、句子练习。
【1】读句子,完成练习。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我们通常把引号外面的加“____”的部分称为(______),它能起到提示说明讲话人的神态、动作等作用。
【2】选择:句中“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写出了鹿的( )
A. 愤怒的神态 B. 不满的神态
17、句子小天地。
(1)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 。我能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表弟的头发修了修。(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用关联词语将两个句子连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习作天地。
题目:大脑罢工啦
要求:①根据题目写一篇想象作文。②想象大胆、合理,内容具体。③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④写完后认真读一读,不通顺的地方改一改。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不少于250字。
19、修改病句并写下来。
1.一年有四个春夏秋冬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次,我轻轻点了它一下用一根小棍,它立刻转动身体,向我高高举起那大钳子剪刀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阵微风吹来,碧绿的池水泛起阵阵波涛,使人心旷神怡,池边的花坛里胜开着牡丹、月季、芍药,它们虽然开得热烈,但一朵比一朵美丽,还不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水池,这花坛,还有远处的假山、凉亭、树木,一幅美丽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期盼已久的辩论会开始了。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箭,互不相让。辩论会坚持了很久。这次辩论会不但锻练了我们的口才,而且加深了我们的知识水平,真是一举两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都是我国传统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句话。(有三处错误)
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象熊皮一张,上落满了头发。
21、第一单元:亲情
题目:爸爸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