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是(  )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与括号里的意思相同的是(   )

A.人逢喜事精神。(凉爽)

B.树上的柿子像一盏盏灯笼,红了。(透明)

C.我的表弟小沙是个胆小。(鬼怪)

D.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用)

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中的“窃窃私语”可以用在哪句话中?(   )

A.“真想去海底看一看啊!”看着课文,我___________。

B.下雨啦!“沙沙沙沙”,仿佛小雨点儿们在___________

C.“下雪啦!下雪啦!"孩子们快乐地___________着,笑声震落了枝头的雪花。

4、三名花匠把红玫瑰种成了白玫瑰,王后非常生气决定砍掉他们的脑袋,是( ) 救了花匠?

A.爱丽丝

B.国王

C.大臣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看拼音,写汉字。

lǚ  guǎn   báo hòu hé zi kě  lián   jiū  chán  

(   ) (   ) (   )   (   ) (   )

tāo  qián líng qián   liǎng  gè   gū dú   xiāo  shī

(   ) (   ) (   )   (   ) (   )

6、辨字组词。

________   虚________

________   虑________

________   代________

________   伐________

7、读一读,给加点的字写出拼音。

翩翩____起舞 ___   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规范、端正地书写汉字。

春天来了,大地sū xǐng过来,冰雪róng化了,花儿吐出fēn fāng,嫩绿的lú yá露出小脑袋。

小河里两只yuān yang正在戏水,几只小yàn子xùn sù飞过天空,那zī shì优美。xīn shǎng着这一切,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   一只蚂蚁偶然爬上了一幅地图。一位男孩看见了,惊喜地欢呼:“哈!小蚂蚁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哟!小蚂蚁越过太平洋啦!”

小蚂蚁听了很(满意 得意),心想:啊!地球上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都被我(征服 打败)了,我多伟大!得.(dé děi)赶快回去,向伙伴们(荣耀  炫耀)一番!于是,他调.(tiáo  diào)头向大树下的巢里爬去。

不想,归途中他不知被什么挡住了去路,好不容易爬到一半,一阵风又吹得他腾空而起,飘荡在一片汪洋之中。幸好,又被那位男孩看见了,那孩子一面伸过一根枯枝,带他脱险,一面叹息道:“唉,真可怜,连这么个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

小蚂蚁一面喘气,一面疑惑不解:“什么?连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我不是战胜过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么?”

面对赞颂,需要的不是陶醉,而是深思:自己是否名副其实?

1给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读第 2 自然段,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3用波浪线画出小蚂蚁的话。

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疑惑不解: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说第 2 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

10、开心阅读。

加了一句

一天中午,在巴黎的街头,一位法国著名诗人看见一个老妇人木然地站着。她佝(gōu)偻(lóu)着腰,衣衫褴(lán)褛(),苍白的头发在风中飘荡。在她身旁,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街上乞()讨。诗人走到老人跟前,俯下身子问道:“老人家,今天给你钱的人多吗?”听到有人询间,老人先是一愣(lèng),接着长叹一声,说:“我……今天什么也没有得到。”

诗人听了,拿出笔,悄悄地在木牌的那行字前面写了一句话:“春天到了。”然后,他把身上带的钱全给了老人。

晚上,这位诗人又经过这条街。他看到来往的行人经过这块木牌时,大都停了下来。无论是衣着华丽的绅(shēn)士、贵妇,还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都掏出一枚(méi)铜币,送到老人的手里,就连衣着寒酸的小职员,也摸出一枚铜币交给老人。诗人远远地看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诗人仅(jǐn)在原来那句话的前面加了四个字,竟产生了这么大的魔力!是啊,春天多么美好。但是,对于双目失明的人来说,仍然是一片漆黑。何况这是一位贫困交加、风烛残年的老妇人呢!诗人加的一句话,用美好衬托出不幸的人更加不幸。这位盲妇人,一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谁能不对她产生同情之心呢!

1用“~~”画出描写老妇人生活不幸的词语。(至少找出三个)

2展开想象,填空。

诗人看到一位当街乞讨的老妇人的木牌上的一行字,他想________。于是,他悄悄地在那行字前面加了四个字。

3仅仅加了四个字,“竟产生了这么大的魔力”。用“__”画出短文中具体表现这种魔力的语句。

4“春天到了”这四个字能产生这么大的魔力,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打动了人们的心

B.诗人用美好的春景衬托了老妇人的不幸,打动了人们的心

5这是一则感人的故事,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天地。

纸的发明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___学富五车___形容一个人学问高___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___再后来___有了蚕丝织成的帛___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___帛比竹片___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蔑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成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进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州,极大地促进了人类设会的进步和文划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1请给第二自然段的横线处加上标点符号。

2这篇文章是按___________顺序来叙述的。你是根据哪些词语或短句判断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最后一个自然段的错别字并改正。

错别字______→改正后______

错别字______→改正后______

错别字______→改正后______

错别字______→改正后______

12、阅读理解。

肥皂泡

这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 )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头着,停着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 )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它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看明月,度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从文中找出词语填一填。

________的浮光   _________的小球  ________的薄球

________的球面  _________的球儿  ________地散裂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漂亮——_____ 抬——______  易碎——______ 开心——______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准确的读音。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这句话表面写肥皂泡,实际上写的是“我们”童年美好的梦想。

B.这句话连用了四个“那么”,表达了作者对肥皂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这句话写出了肥皂泡的脆弱,说明了“我们”的梦想像肥皂泡一样容易破裂。

【5】读画波浪线的句子,想一想,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写下来。

例如:飘过树林,越过草地,落到美丽的小花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 )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 )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1从燕子叽的一声”,我们可以体会到说法(

A. 燕子飞得很慢。 B. 燕子飞行的时候很欢快。

2把下面三个动词分别填入语段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 沾了   B. 斜飞   C. 横掠

3这个语段描写的地点依次是

A. 天空一稻田一高柳一湖面 B. 天空一高柳一湖面一稻田。

4这个语段主要写了燕子(

A. 飞行的姿态。来出日 B. 停歇的样子。

1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裁缝说:“那么,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 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可是您( )在秋天、夏天( )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 )会笑话您的。我呢,决不会让人笑话您。非但如此,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观大方的新棉袄的时候,大家还会围着您直夸奖,甚至羡慕您呢。”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于是,做衣服的事儿就算说定了。

【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穿新衣不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在于穿对季节。

B.穿新衣不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在于穿得美观大方。

C.穿新衣不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在于裁缝制作时间的长短。

【4】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裁缝又会如何劝说顾客定做衣服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温习《海底世界》一课,完成练习。

1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结合全文内容可知,这是一个______问句。这种问句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以这样的问句开头有什么好处?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

A. 这样可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 这样可以直接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

C. 这样是想让读者回答自己的问题,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3请你也仿照《海底世界》的写法,续写下面的句子。

(1)你可知道,春天的校园有多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否见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造句。

摩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筹莫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春天到了,你想到哪里春游呢?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下。

提示:每个人可以选一个地方,说说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1.在张老师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约在6500万年前,这种动物突然神秘地消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件事让他几乎差不多失去了信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湖面上有几只数不清的白鹅在戏水。

(2)40个三(1)班的同学都到美术教室去上课了。

(3)下午放学后,拿起笤帚开始扫地。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展示。

题目:假如我是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展开你丰富神奇的想象翅膀,编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在故事里,你可以是任何人、任何物,你拥有任何超常的本领。在写之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250字。写的时候,注意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内容写具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