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下列词语比喻义。

1“池子”(   )

A.保持安静,留住青春与美丽的人。

B.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人。

2“河流”(   )

A.茫无目的,疲于奔命的人。

B.永不满足、负重前进、永远创造快乐和幸福的人。

2、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一句是( )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D.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B.雅人四好:望闻问切

C.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D.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推测蜜蜂可能一定找不到家了。

B.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量圆镜。

C.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清明节、儿童节、中秋节。

D.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读拼音,写字词。

zèng chéng zhōu   tán shuǐ   yín

_______汪伦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游子_______

cí mǔ cùn cǎo   chūn huī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区分形近字,组成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按要求写词语。

1.世界闻名(形容名声大):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形态各异(形容姿态多):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清清楚楚(AABB):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写字表写汉字

jiāo ào qiān xū nuò

ruò tí chén pěng dài jià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课内阅读。

 我捧着象墩(dūn),仔细观赏,爱不释(shì)手。正要掏(tāo)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yù):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diān)甸的象墩子?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kěn)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路太远 这个太重 我有些语无伦(lún)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hàn)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1.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赏——(   ) 犹豫——(   )

猜测——(   )

3.  画出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4.少年遗憾是因为        ,“遗憾是因为     

10、课外类文阅读。

春 燕

仲春三月,它来了。那小巧玲珑的流线型体态,着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轻悠敏捷,在快乐甜美的春光中飞翔,发出清亮圆润的啁(zhōu)啾(jiū)声。

我们江南水乡,春季里雨丝儿如烟如粉,无声无息地下着。新拔节的翠竹,清水田里的秧苗,池塘边的柔柳和刚刚绽开的桃花,在水雾碎雨中绿莹莹、红润润的。这时,一只、两只、一对、两对……小燕子妙舞轻飏(yánɡ),穿来穿去。

天放晴了,阳光露出来了,小燕子更活泼了。它斜飞在瓦蓝纯净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瞬间,的一声,身子似个小黑点蹿下来,在明镜般的水面上横掠着,似乎要跌入水中。可它又轻身一跃,射入云中,这时,水面上撒下一朵小浪花,浪花绽开,荡漾出一圈一圈的波纹。

【1】照样子写词语。

红润润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自由自在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天空   ( )的春光

( )的体态   ( )的水面

【3】这篇短文描写了( )时节( )飞回了( ),给这里带来了( )。作者首先描写了春燕的( );接着描写了( );最后描写了春燕( )

11、课内阅读。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仲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1】用“____”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两个自然段都是采用_________的结构来写的。

【2】选文第1自然段运用具体数字写出了海参靠_________爬行,速度很_________;身体像梭子的鱼攻击其他动物时速度______;乌贼和章鱼会利用_____迅速后退;有些贝类靠_______来活动。

【3】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写海底植物的差异的。

【4】“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结合加点部分,说说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小老鼠去海滨

一只小老鼠,对他的父母说,他要到海边去旅行。

“这太可怕了!”他们叫道,“世界上到处充满了危险,你可千万不能去!”

“我已经下定决心了。”小老鼠坚定地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大海,我早该去了!无论如何,谁也改变不了我的主意!”

“既然我们已无法(阻止  阻挡)你,”父母说,“那么,就希望你一路小心谨慎吧!”

第二天,天边刚升起第一缕霞光,小老鼠就碰到了危险。

一只猫从树后跳出来。

“我要吃掉你!”他说。

幸而旁边还有一条窄窄的小路,使小老鼠有幸能够逃走。但他已有一截尾巴,被咬在猫的嘴巴里了。

下午,小老鼠又受到了老鹰和狗的袭击,被咬得浑身是伤,鲜血淋淋。他还被追赶得迷失了道路。一路上,他受尽惊吓,疲乏极了。

傍晚,小老鼠缓慢地爬上最后一座小山。于是,大海一下子展现在他的面前。他贪婪地观望着。一排排海浪,不时滚到海滩上,这时,晚霞正铺满天空,大海上金光闪闪。

“多美呀!”小老鼠叫道,“我多么希望爸爸和妈妈跟我一起来,让他们也看看这美丽的大海!”

晚霞隐去了,月亮和星星开始出现在大海上空。小老鼠静静地坐在山顶,完全沉浸在一片深长的安宁和满足之中了。

走那么多艰难的路程,才换来(永恒  片刻)的欢乐,但这也是很值得的。

1选择括号利用的正确的词,用“√”标出来。

2从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以什么为顺序?请从文中找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老鼠要去海边旅行的目的是什么?他父母的态度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认真阅读《月球之谜》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3分)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把细菌撒(sǎ sà)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都有杀菌的本领吗?

再看看用植物做实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水藻就长得特别(娇嫩 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一项(研究 钻研)结果说,月球上曾(zēng céng)经有过火山活动。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1)我要仔细分析,把不正确的读音或词语划去。(2分)

(2)我能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最先( ) 本事( ) 估算( ) 显露( )

(3)我知道当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时,发现月球是个怎样的世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用文中的( )来概括美国宇航员所看到的景色。(1分)

(5)我发现文中有3句反问句,我想抄下一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4分)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假如你是一位科学家,你想解开月球哪些神秘的谜呢?(2分)

 

14、课外阅读。

慕田峪观云海

那天清晨,小雨刚刚扫过慕田峪,空气中弥漫着新鲜的潮意。我与朋友沿着登城步道拾级而上,阵阵雾气迎面扑来,愈往高,雾愈浓。我们登上了长城,凭高远眺。方圆几公里全是茫茫的白云。周围的群山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宛如一个个小岛出没在波涛滚滚的白浪之间。远处的云雾洁白如雪,近处的云雾似阵阵轻烟缠绕在山腰之中。而飘忽不定的山风,一会儿把连在一起的云撕开,一会儿又把几块云衔在一起,一会儿又把云塑成了各种难以名状的造型……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就像置身于缥缈虚幻的仙境里。云雾中不断传来游人的说笑,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被这奇妙的景观陶醉了,心潮就像那云海一样起伏不定,感触万千: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多么像黄山俊秀的倩影,那挺拔苍劲的古松又多么像黄山的迎客松……我忽然想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该有多少黄山,该有多少云海奇景啊!

我们正谈着,一大片白云慢慢飘来,把我们前面的山坡遮盖了,而连绵起伏的长城恰似一条巨龙,昂首翘尾,穿云破雾,伏在这茫茫云海上,大有奔腾欲飞之势。烽火台上,一缕青云正徐徐升起,一眼望去,真像是当年御敌报警的狼烟

一阵轻风袭来,云雾渐渐淡了,对面的山峰在一线蓝天的映衬下,格外俊秀。白色的云团在山腰浮动,墨绿色的山峦远近高低,层层叠叠,融在蓝天白云之中,构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这时,一束阳光透过云层,射到大地上,天晴了。

阳光下,山显得更青了,云显得更白了。

【1】在文中找出符合下列意思的词语。

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向上爬。     ________

形容若有若无,空虚渺茫。 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云____________的特点。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远处的云雾____________,近处的云雾似____________缠绕在山腰之中。”这句话是按照____________的观察顺序来写的。

②云雾中的群山像__________,阳光下的群山与蓝天白云构成了__________。看到眼前的美景,“我们”仿佛置身于____________中。

【4】置身于云海之中,作者的心情怎样?他联想到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_______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________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__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________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请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加上描写神态的词语。

2“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中“相提并论”指(  )

A. 相处平安,不吵架。   B. 把陶罐和铁罐放在一起比较。

3铁罐认为自己________,陶罐一碰就会________,所以觉得陶罐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而陶罐则认为它们生来就是________的,并不是来________的,所以不想与铁罐争吵。

4你想对傲慢的铁罐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说说《画蛇添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简练的语言描写某人的外貌特点。(不出现真名,50字左右)(5分)

 

   

 

 

18、按要求写句子。

1.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气力,腿伸开,脖子也长,尾巴却不见。(用加点字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泡怎么会长久地保持那份五彩斑斓的美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叶挨挨挤挤的,真好看。(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说:“我做的红烧肉最好吃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但爸爸爱读书,还爱运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1.果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果子,许多同学们都想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梅花山游玩的人很多,真是人山人海,黑压压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把作文中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上就要下大雨了,大家连忙把晒在外头的衣服收进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在风雪交加,寒风刺骨的情况下赶回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面这段话。

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伦•凯勒传 》,感触很多。谁能相信看不见一个又听不见的女子能掌握法、德、拉丁等五种英语呢?谁能相信她果然能取得那么多成就惊人的呢?做为健全身体的人,我们有什么现在的生活理由不珍惜呢?

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阅读短文

一只小鸟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能在巢里唧唧喳喳地叫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羽毛,飞到树枝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脆和柔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的歌声,其中一个孩子便想捉住它。

看,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这时,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xián)上巢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

从此那歌声便消失了。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1) 这篇短文先写了小鸟唱出了(   )和(   )的歌声,接着写一个孩子射小鸟,小鸟受伤;最后讲小鸟的歌声从此( )了。

(2) 写近义词。

景致(   )   葱绿(   )

(3)小鸟为什么要放出赞美自然的歌声?用   画出相关句子。

(4)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这句话你体会到:

 

   

 

(5)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那个打小鸟的孩子说什么呢?

 

【答案】

【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适用】一般

【标题】2013-2014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五)

【关键字标签】

【结束】

 

习作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小鸟,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事情后来会怎么样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字数300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