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和其它三组不是一类的一组是( )
A.平静——安静 忽然——突然
B.抖落——抖掉 戏耍——玩耍
C.梳妆——打扮 扇动——摇动
D.平静——热闹 钻入——冒出
2、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组织了很多个课外兴趣小组。刚上三年级的小明也想参加一个兴趣小组,但是他只有周五下午有时间。根据下面的课外小组活动时间,你认为小明能参加的兴趣小组是( )。
兴趣小组 | 活动时间 | 参加条件 |
围棋小组 | 周二、五下午 | 限有一定围棋基础者参加,且每周的两次活动都必须参加 |
游泳小组 | 周五下午 | 凡有兴趣者都可参加 |
足球小组 | 周一、三、五下午 | 报名后,每周的三次活动都要参加 |
科技小组 | 周五下午 | 仅限四年级以上的同学参加 |
A.围棋小组
B.游泳小组
C.足球小组
D.科技小组
3、熊夫人跟孩子们说话之前( )是她的习惯。
A.微笑
B.鞠躬
C.问好
D.总得先拍几下手掌
4、选择形近字填空。(4分)
幕 墓 慕 暮
( )色 坟( ) 羡( ) 屏( )
值 植 置 殖
( )被 养( ) 放( ) 价( )
5、组词语。
彩( ) 谜( ) 普( )
采( ) 迷( ) 谱( )
旅( ) 导( ) 载( )
旋( ) 异( ) 截( )
6、按课文填空。
1.《守株待兔》一文中写出了“守株待兔”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读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我想对农夫说:你要_____,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_________的心理。
2.《陶罐和铁罐》告诉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
《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
《池子与河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
7、填一填。
1.眼见为______,耳听为______
2.近______者赤,近墨者______。
3.______不吝,从善______
4.见善则______,有过则______。
8、看拼音写字词,把字写端正美观。
hén 迹莲peng
chuàng
举
shè会jiā
节新桃旧fú
jù集仿fú
gēng
田
舞dǎo 惠chóng
形态各yì
dài 价骄ào
池táng
小xīzhì huì
xīn shǎng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捉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根据意思从文段中找出词语写在括号里。
(1)彼此相处融洽、友好。(_______)
(2)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_______)
【2】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铁罐_________,陶罐_________。
【3】文段在表现陶罐和铁罐的特点时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外貌描写
【4】观察例句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并仿写一句。
例:“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说说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
10、例文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老 舍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本文按( )顺序有条理地写了北京的( ),从( )开始,一直写到( )春节结束。
【2】( )、( )、( )三个春节高潮部分作者写得很详细,而其他部分内容写得较简略。这样写,使文章( ),主次分明。
【3】除夕这天,作者主要抓住人们的活动来写,有做( )、穿( )、贴( )和( )、放( )、吃( ),还要( ),突出了除夕的热闹。第( )句话是这段的中心句。
【4】本文通过描写老北京一幅幅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_____),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黑马和白马
有匹黑马很想到千里之外的一个大草原去参观,因为他听说那里的风光举世无双。可是他做了无数次准备都没有去成。
有一天,黑马听说白马常常去那个大草原,便找到白马问道:“你次次都能够到达,而我却次次都没能够出发。你到底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呢?”
白马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黑马:“ ?”
“哎,那可就多了!”黑马说,“每次出发前,我就想——如果遇到高山,我一定会被高山所挡;如果遇到大河,我一定会被大河所拦;如果遇到沙漠,我一定会被沙漠所困;如果遇到猛兽,我一定会被猛兽所伤……所以,我一想起这些,就再也不敢出发了。”
“哈哈,我与你恰恰相反!”白马笑道,“每次出发前,我就想——如果遇到高山,我一定能从高山上越过;如果遇到大河,我一定能从大河上跨过;如果遇到沙漠,我一定能从沙漠中穿过:如果遇到猛兽,我一定能从猛兽前绕过……所以,我一想完这些,就觉得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黑马听了,不禁恍然大悟:“哎呀,原来你所想的是自己一定能战胜困难,而我所想的是自己一定会被困难打败!”
【1】短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最合适的一句话是( )
A.你认为我有没有成功的秘诀呢
B.你在出发前做了哪些充分的准备呢
C.那你在出发前想些什么呢
【2】按要求填空。
(1)到大草原可能遇到的困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2)白马每次都能顺利到达大草原,它成功的秘诀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白马的话后,你认为黑马能不能到达千里之外的大草原?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下面的儿童诗《山村孩子的画》,自主完成以下练习题。
山村孩子的画
云是画面的主角
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
暖一抹,冷一抹
在小溪的天空漂浮
树是画面的主角
让风涂抹它的年轮
浓一笔,淡一笔
叶的眼睛在悬崖畔张望
泥土是画面的主角
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
深一脚,浅一脚
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
【1】这幅儿童的画中都画了哪些景物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诗中有三对意思相反的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诗中运用这些反义词的好处是:________。
【3】这首诗中三个“它”分别是指: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13、水柳村的抱抱树(节选)
东山山脚下的水柳村,河道两旁长着成排的柳树,柳条映在清澈的河水上,干净又漂亮。
最近,水柳村有了大麻烦。
十字河道口的一棵老柳树,不知犯了什么毛病,谁经过他那里,他便伸长柳条,紧紧一抱,直抱到满意了才松手。他抱了娶媳妇的新郎,却把一船礼物推到了河里;抱了滑滑板的阿水,却让他栽了个大跟头……老柳树变成了抱抱树,河道口的交通变得无比拥堵,水柳村的人伤透了脑筋。
终于,人们要去和老柳树谈判了。村长说:“老柳树,你不能再乱抱了,你知道你惹了多少祸吗?要是你不听,我们就要把你的柳条统统剪掉啦!”
老柳树终于忍不住哭起来,柳条乱掀乱舞,吓得村民们都往后退了退。
我喜欢你们,给我抱抱吧。你们小时候,不都和我抱得紧紧的吗?”老柳树又哭又笑,“你们都长大了,个个都忙,没时间和我招呼。但是我喜欢你们,想跟你们抱一抱。”
水柳村的村民们慢慢地靠过来,没一个敢嬉笑,一个一个走过去让老柳树抱一抱。如今,老柳树开心极了,没事还是抱一抱,它还抱过几个溺水的小孩呢!
【1】水柳村的大麻烦是( )。
A. 老柳树不知道犯了什么毛病 B. 老柳树随意抱人 C. 河道口交通拥堵
【2】老柳树都抱了谁?造成了怎样的结果?请你用“——”在短文中画出来.
【3】老柳树还会抱谁?请你展开想象力,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柳树为什么要抱人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水柳村的人们都很讨厌老柳树。(_______)
(2)听了老柳树的话,人们很害怕老柳树,无奈地过去和他抱一抱。(_______)
(3)一开始,水柳村的人们有些烦恼,后来听了老柳树的话,大家都知道错了,用实际行动——抱一抱来向老柳树道歉。(_______)
14、柳树儿弯弯
河边有一棵柳树,一棵枝儿弯弯,用力垂着的柳树。
正是阳春三月的时候,南风一路小跑来到柳树跟前,轻声说:“冬天过去了,快快起床,让我给你梳梳头吧。”说着,拿出梳子为柳树梳了起来。梳呀梳,把柳树的绿发梳得又细又长。
春雨迈着细步跑来了,对柳树说:“让我来为你打扮打扮,好去迎接春天!”说着,拿出钩针,扯起雨线,一针一针织了起来。织呀织,把织好的绿纱披在柳树身上。
这时的柳树,浑身闪着绿光,婆娑着,长发跟着飘逸起来。小燕子飞来了,大声说:“看呀,柳树就像一位绿衣仙女!”
银亮亮的的小河跑来了,赶紧拿出相机,对柳树说:“快站好,让我给你照张相吧!”
柳树快活地荡起柳丝,小河把快门一按,只听“咔嚓”,一张相片照好了。
柳树望着美丽的自己,高兴极了。它感谢风,感谢雨,感谢小河,因为是它们让它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袅娜多姿。
啊,河边有一棵柳树,柳枝儿为什么总是弯弯?因为它不忘别人的好处,总是把感谢送给有恩于它的人……
【1】请从文中提取信息将题目补充完整。
文中南风为柳树________;______为柳树_______;_________为柳树____________。
【2】请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两个拟人句。
【3】大家为什么喜欢打扮柳树,这是因为( )
A.柳树爱漂亮。
B.大家很勤快。
C.因为柳树懂得感恩。
【4】文中出现的春天的事物,你最喜欢谁?并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狐狸和公山羊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待在那里。
这时,恰巧一只口渴极了的公山羊来到井边,公山羊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公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
口渴难耐的公山羊信以为真,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商量出井的办法。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办法。你用前腿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踩你后背跳出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腿,跳到他的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
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离开。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跳下去了。”
【1】“狐狸觉得机会来了”一句中的“机会”是指___________。
【2】狐狸为什么极力赞美井水好喝?由此可知狐狸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狐狸想出的离开井底的方法。
【4】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狐狸因为想要喝井下的水,所以才跳到了井里。_____
(2)在狐狸看来,公山羊的头脑就像他的胡须一样完美。_____
【5】如果后来公山羊得以脱险,回到家后的公山羊,面对自己的一群羊娃娃,他想以自身经历告诚羊娃娃,他会怎么说呢?根据提示写一写。
大难不死的公山羊,向孩子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后,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______________”
16、根据图上的情境内容,加上表情或动作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早上七点半了,小明还在熟睡,妈妈________________:“快起床啦!七点半了!”“坏了,迟到了!”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台下响起了热烈的一阵掌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顾客说:“我可不耐烦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例: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仿写句子)
椰子_______________掉进水里。
(5)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小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少年儿童在党的阳光下成长。(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的妈妈的眼色里开始流露出希望的喜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地这么大。陆地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用关联词将两句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我们从小要养成早晚刷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书包里有许多书和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玲玲学习成绩好的主要原因是她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字印刷术是毕昇发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一会儿,狂风和暴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空气和其他别的东西一样,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2)两个学校的兴趣小组昨天开始活动了。
21、综合实践。
以下是三(1)班的小薇和老师在6月30日的对话,请你根据下面的对话内容,帮小薇拟写一则寻物启事。
小薇:老师,我昨天不小心把一串钥匙落在操场上了。
老师:什么时候落的?
小薇:下午放学后。
老师:钥匙什么样的?
小薇:有钥匙扣,上面有三把钥匙。
老师:好的,别急,你去写一张寻物启事张贴到学校的公示栏吧。
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