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颈”字的读音可能与下面哪个字的读音最接近?( )
A.经
B.硕
C.颜
D.轻
2、在造纸术发明前,人们可以在( )上写字,它和竹片、木片比起来,很轻便。
A.龟甲
B.兽骨
C.青铜器
D.帛
3、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急 及
1.走路去上学已经来不( )了,丹丹只好请爸爸开车送她上学。
2.飞机快要起飞了,小方还在路上塞车,他很着( )。
发明 发现
3.小老师( )大家都不怕他,于是他清了清嗓门,装出大人,喊道:“上课……”
4.爱迪生( )了电灯,让许多人在夜间享受光明。
4、读了( )的故事,我明白了生活中有些虚伪的人,表面上好像很喜欢某种事物,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喜欢。
A.《杯弓蛇影》
B.《叶公好龙》
C.《邯郸学步》
D.《掩耳盗铃》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 )( )所思 ( )笔( )画
( )头( )脑 ( )( )而上
( )树( )墙 ( )( )大笑
1.小明在黑板前( )地写着,但还是把字写得歪歪扭扭,把同学们惹得( )。
2.发电影票了,同学们( ),只有小明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地看着那棵树。
6、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给画横线的词换一种说法。
(1)娇嫩的紫色的花瓣舒展开了,一朵新花诞生了。 ( )
(2)已经是黎明了,应该向太阳展示我的全部的美。 ( )
7、根据意思,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听说萨文河畔发现了金子,人们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________)
2. 彼得 弗雷特在地里专心一意地刻苦挖掘。(__________)
3. 一天晚上下雨了,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jià zhí chù jiǎo jiāo ào qiān xū
nuò ruò chí táng xīn shǎng yún chèn
9、奇奇为大家献上了一篇美文,请你从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风光依旧光岳楼
刁艳杰
①光岳楼,屹立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的中央。这座既古老又雄伟的木构楼阁,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批注一】 文章是从哪几个部分介绍光岳楼的呢? |
②从结构上看,光岳楼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墩(dūn)台和主楼。墩台是由砖、石、土砌成的正四棱台,高9米,底边长33米。墩台之上是光岳楼的主楼,有四层,,所以称四重檐(yán)。各层飞檐的处理富有层次变化:一层檐宏敞亮丽,二层檐飞翘飘逸,三层檐低垂凝重,四层檐巍峨如髻(jì),铁葫芦宝顶则直插云天。
③同时,光岳楼是一座全木质结构的建筑。支撑整座楼的主要构件是32根木柱,每根木柱高度约12米,从一楼一直通向三楼。在光岳楼内部可以见到的木柱是12根,另外20根则砌于砖墙之内。这种框架结构使得整座楼可以做到墙倒而楼不倒,砖墙只是起到了挡风遮雨的作用。木头梁枋把这些木柱圈起来,用斗拱加以扣合,再用木头楔子固定,使得光岳楼在整体结构上,没有使用一根铁钉,这是中国工匠独有的智慧。
【批注二】 第③自然段是怎样把光岳楼的“全木质结构”写清楚的? |
④光岳楼的屋顶也极有讲究。屋顶有一朵硕大的木刻莲花,周围用荷花、荷叶和莲子来衬托,学名叫藻井,也叫莲花井。古人把莲花雕刻在屋顶之上有很深的用意:楼阁是木制楼阁,最怕的就是火,当时古人已经有了防火的意识,便把水中的吉祥物雕刻在屋顶之上,起一个警示的作用,提醒自己一定要防火。
【批注三】 光岳楼的屋顶上为什么要雕刻莲花? |
⑤风雨六百多载,光岳楼饱经沧桑。这座楼阁每隔一段时间就需修缮(shàn),但从未拆换过一块木料,它最主要的木构架,保存得非常完好,可以说是一座原汁原味的鼓楼。
(选文有删改)
【1】完成【批注一】。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
文章主要从光岳楼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材质及构架、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光岳楼。
【2】解决【批注二】。文章第③自然段是怎样把光岳楼的“全木质结构”写清楚的?(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批注三】。光岳楼的屋顶上为什么要雕刻莲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用“√”或“×”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光岳楼是唐宋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 )
(2)框架结构可以让整座楼做到墙倒而楼不倒。( )
(3)风雨六百多载的光岳楼保存完好,从来没有修缮过。( )
【5】阅读后,请你为光岳楼做一个名片吧。
10、课外阅读。
北风和太阳
有一天,北风和太阳相遇了。北风对太阳说:“我们来比赛吧,谁先把行人的衣服脱下来,谁就赢了。”
说罢,北风迫不及待地向行人吹了一口气。行人突然觉得有点儿冷,就把敞开的衣服扣上了。北风见状,深吸一口气用力吹。可是,行人反而把衣服裹紧了。北风气坏了,他用尽全身力气吹,行人却把双手抱在胸前,衣服裹得更紧了,还把衣领竖起来挡风呢!
太阳见了,不慌不忙地把头从云里探出来,笑眯眯地看着路上的行人。行人觉得暖洋洋的,就把双手松开了。太阳从云里走出来,行人觉得更暖和了,就开始解纽扣。太阳放射出金色的光芒,行人觉得很热,忍不住脱了衣服,跳到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这时,北风已经悄悄溜走了。
【1】北风和太阳比赛的规则是_________,北风用的方法是________,太阳用的方法是给路人们带来________。结果________赢得了比赛。
【2】你想对北风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课文填空。
本课是一篇通讯,请你说说课文中写的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12、课内阅读。
陶罐和铁罐(节选)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1】按要求回答问题。
“兴奋”的“兴”读__________,它是一个多音字,请用“兴”的另个读音写一个四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描写陶罐外形特点的句子。
【3】通过陶罐请求人们把铁罐也掘出来的举动,可以看出陶罐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有什么不同?他们的不同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18分)
(一)采药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药,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贪黑赶路,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师徒俩焦急起来,突然他们发现前边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座破庙。他们轻轻推开门,见里面到处是灰尘,神像上也蒙上了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暮色苍茫,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搬来些树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取来了泉水,煮沸后,俩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李时珍笑着问他的徒弟:“庞宪,你觉得苦吗?”
“老师是快五十的人,能挺住,我二十多岁的人还叫苦吗?”庞宪说。李时珍动情地说:“成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是苦多了,我们修好《本草纲目》造福万民,熬点苦也是值得的。”
月亮出来了,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屋子里,李时珍看着皎洁的月色说:“庞宪,现在睡觉还早,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采药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装里拿出了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搭成桌子,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回忆边写:“忍冬花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清热。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鸡肠草……
“庞宪,你先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药,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么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便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味酸;鹅肠草,生嚼味涩。”
庙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夜深了,李时珍还在桌边写着,写着……
⑴给下列字注音。
面庞( ),墨 ( )汁,皎( )洁,煮( )沸
⑵组词。
幕( ),端( ),贪( ),墓( ),瑞( ),贫( )
⑶你觉得李时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4、快乐阅读。
春姑娘来了——你们谁知道,她是怎样来的?
她是南方来的,前几天到这里,这个好消息,是燕子告诉我的。看见她的样子,谁也会高兴;听见她的歌声,谁也会快乐。
在她的大柳筐里,装满了许多东西——红的花,绿的草,还有金色的种子。
她把花挂在树上,又把草铺在地上;把种子撒在田里,让它们长出了绿秧。
各种各样的鸟,唱出各种各样的歌,每一只鸟都说:“我的心里真快乐!”
鸟儿飞来飞去,歌也老不停止——大家都说:“春姑娘,愿你永远在这里!”
只有那些鸭子,不会飞也不会唱歌,它们说:“春姑娘!我们等你好久了!你来了就好了!我们不会唱歌,哈哈哈……”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老”在字典中的解释:①年岁大。②很久以前就存在的。③总是;经常等。
老不停止(_____) 老人(_____) 老朋友(_____)
【2】这首小诗中春天的消息是_________带来的。
【3】读了小诗,你觉得春天里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读这首诗时,应该读出______________的语气。
15、课内阅读
第二天一早 爸爸对全家人说 今天上午我们到李伯伯家去做客 宋庆龄拍着手说:“太好了!”忽然,她想起小珍要来的事,说:“哎呀,差点儿忘记啦!我和小珍昨天就约好了,等一会儿她要来学折花篮的。我不能去李伯伯家!”爸爸说:“李伯伯挺想你的,还是去吧!以后再教小珍折花篮也一样。你再见到她的时候,向她解释一下就行了。”宋庆龄想了想,说:“爸爸,你们去吧!小珍来了见不到我会失望的,我一定要等她!”
【1】给文中第一行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
【2】用横线画出表现宋庆龄想去李伯伯家的句子。
【3】你认为宋庆龄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宋庆龄最后等到小珍了吗?你觉得小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鳄鱼游来游去。
小鳄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头发荡来荡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充句子。
看着(______)的星空,穿越茫茫宇宙,我要飞到那个(______)的地方 。
3.改成“被”字句。
小白兔发现了树干上不断往下滴的水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句话有道理。(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换种说法,不改变
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年以后,彼得最终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把句子写生动。
例:荷叶挨挨挤挤的。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一句话,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例:独角仙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昨天早晨,在学校里碰到了小刚。
(2)我的写字台上一只小泥猴。
20、修改病句。
1.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提醒我们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毛细雨哗啦啦地下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湖的春天是个游览的好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雨了,五颜六色的红伞成了街上的一道风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是三个简单的图形。如果把三个图形中的一个或几个图形想成有趣的事物,再展开想象,把这个事物会发生的故事写下来,那一定非常有意思!看谁想得大胆新奇,注意把内容写清楚。
要求: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