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文化崇尚“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故宫的三大殿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贺人新婚要讲“和和美美”“琴瑟和谐”
②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
③“和”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
④“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
⑤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⑤④②③①
2、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良久,我们终于( )到,眼前的( )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 )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看到的一切。
A. 感悟 绚烂 变幻 B. 领悟 绚丽 变换
C. 感悟 绚丽 变幻 D. 领悟 绚烂 变换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弥散(mí) 腈纶(jīng) 起哄(hòng) 风雪载途(zǎi)
B.砚池(yàn) 两栖(qī) 肖像(xiāo) 挑拨离间(jiàn)
C.拾级(shè) 戛纳(gā) 俯瞰(kàn) 叱咤风云(zhà)
D.缄默(jiān) 寒噤(jìn) 缅怀(miǎn) 猝不及防(cuì)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行辈(xíng) 归省(shěng) 絮叨(xù) 挑衅(xìn)
B.亢奋(kǎng) 逻辑(jí) 闲逛(guàng) 旌旗(jīn)
C.踊跃(yǒng) 踱步(dù) 家眷(juàn) 脸颊(xiá)
D.欺侮(wǔ) 蓬勃(péng) 耳畔(pàn) 战栗(lì)
5、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词中的“鬓先秋”,“秋”意思是指( )
A. 秋天 B. 白发 C. 秋霜 D. 秋风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再现了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勇赴困难的情景。
B. “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的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C. “诉衷情”是词牌名;词的下片用“灭、秋、流、料、山、洲”来押韵。
D.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现感慨。
6、诗文默写。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2)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_。《蒹葭》
(3)晏殊《浣溪沙》中将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6)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与谢中书书》)
(7)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名著知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说成功的塑造了______________(主人公)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2)读了这部名著,除了主人公外,还有哪个人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该人物有什么性格特征?
8、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C.“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
【2】第③段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的①②段语言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朴实严谨,作者采用生动典雅的语言描述有什么好处?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出游让我们放松身心;出游让我们开拓视野;出游让我们体会大自然的美好。你有什么难忘的出游经历吗?写一写你的见闻和感受。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为游记;②注意使用多种描写方法,体现游记的特点;③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