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倾听别人发言时,下列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要认真、耐心听别人讲话

B.一边听一边做简单的记录

C.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D.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问发言人

2、下列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持(jīn     xuán

B.chú   然(nián     天

C.huì    

D.跄(làng   下(kuà   性(bǐng

3、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吾盾之       

B.物莫能       

C.株待兔       

D.溺而不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下列诗句中描述的时令节日依次是(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 1234 B. 1342 C. 4231 D. 3214

5、读句子,写出括号前面词语的近义词。

1.露水消逝(   )了,橘柚树闪烁(   )着阳光,绿叶金实。

2.累累的果实渐渐(   )从叶子中间显露(   )出来。

3.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

 

 

6、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情不________ 若有________

不由________ 血肉________

7、字典公公来帮忙(查字典,填空)。

字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音节是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是:①岩洞②动物的窝③墓穴④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在空穴来风中应选第______解释;在穴位中应选第______种解释;在蚁穴中应选第______种解释。

8、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这些夜蛾有多少?大约二十只。_____

2)天鹅是一个神奇的歌手。_____

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_____

4)惊回首,离天三尺三。_____

5)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_____

6)蜘蛛这种良好的装备,不仅是为了观察,也是为了防御敌人的袭击。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年之后

【1】老者在树上钉钉子有什么目的?他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

________

【2】与漫画中的老者所犯的错误最为接近的一项是______

A.杞人忧天

B.守株待兔

C.刻舟求剑

D.南辕北辙

【3】时间是无影无踪的东西,作者是怎么通过漫画让我们感受一年之后这一时间的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外阅读。

弹琴姑娘

不论清早、夜晚,我走在这条长的胡同里老是听到寓所斜对面高楼的窗口里,传出一阵阵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春天的日子多雨,常常淅沥淅沥地下着。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轻松活泼起来,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洒在马路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也洒到人家关着的玻璃窗上……洒得长长的胡同里稀湿稀湿,耀出一片亮光来。它们多么淘气啊,跳着快乐的集体舞,跟着琴声的节拍—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老是在想,这个弹琴的人是谁呢?

夏天的黄昏,屋子里还滞留着一股热气。人们都到街头湖滨、广场、公园里去乘凉,然而在那窗口里,仍然不断地传出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在长长的胡同里走着,听着,想着,钦佩着这个弹琴的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啊!

秋天天高气爽。晴朗的夜里,月牙儿分外清明。它悄悄地挂在树梢,静静地倾听着悠扬的琴声。顽皮的星孩子们,一刻不停地眨着眼睛,逗着那个弹琴的人。可是像夜莺般的、流水般的琴声却一直从那窗口里传出来—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赞美着这个弹琴的人,“锲而不舍”啊!

冬天的寒夜,有时刮风,有时飘雪,我夜深回来,走进这条长长的胡同,没遇见过一个人,可是一阵熟悉的、使人感到安慰的琴声却来迎接我这个风雪夜归人—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谁在弹琴呢?弹琴的又是谁呢?”我非常想知道他,并且想见一见他。一天,音乐界的一位朋友,给了我一张音乐会的入场券。到了最后一个节目了,一个年纪小小的、脖子上还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每弹完一支曲子,总是欲罢不能地一次又一次地谢幕。

我疑惑,这琴声是那样的优美、轻松,有甜味儿,却又是那样的亲切、熟悉,如逢故友,“难道弹琴的就是她?”

事情真凑巧,隔不上半个月,有一个黄昏我刚从街东口进来,又听到了琴声,就踏着“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拍子,轻快地走着,忽然琴声陡地停住了。当我快走到家门口时,猛一抬头,在那窗口的楼下,一个脸蛋儿俊秀、脖子上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正扶着一个头发全白、臂弯里夹着一叠琴谱的老教师,安步地走出来。

我愣住了,“原来就是她!”

我回到家里,刚在书桌旁坐下来,“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又响三了起来。

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1本文约900余字,你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了速读。

2写出描写小姑娘外貌的句子。为什么这些句子在文章的最后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短文中表示季节的词语。作者写四个季节的变化想告诉读者  

4用“﹏﹏﹏”画出短文中描写雨点、月亮和星星的语句。作者为什么要写雨点、月亮和星星?这种环境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5本文赞美的是弹琴的小姑娘,但是作者却一直在说“我”的感受,而且只是说琴声的美妙,一点都没提到小姑娘练琴的场景。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使我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了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木。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也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juǎn juàn)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jiá jiā)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才好吃吧。”从此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既填饱了肚子,又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给短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2“既填饱了肚子,又温暖了心坎。”是(  )温暖了“我”的心坎。

A.路瑟过人的智慧 B.路瑟的勇敢

C.路瑟对人的真诚 D.路瑟的善良与质朴

3第4自然段的画线句“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也总有下山的一刻”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表现“我”对路瑟情感变化的词语。

______→忘不了

5短文通过对路瑟动作、语言、外貌的描写,体现出老人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路瑟“不识字”而“我”还要称他为“老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动物的睡眠

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但,不全是为了休息。

夏天的傍晚,蝙蝠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地飞翔,它们边飞边捉蚊子、夜蛾等飞虫吃。可是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就用睡眠的办法来对付绝粮。冬天来临之前,蝙蝠三五成群地找个昏暗的山洞、屋檐集体睡眠。它们睡觉的方法很有特点,双脚抓住岩石、木棍等东西,成团成簇地倒着睡觉。它昏昏沉沉一睡就是四五个月。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哈欠,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蝙蝠睡大觉在冬天,所以管它叫冬眠。

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事。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海参靠海底的虫子生活。夏天到了,海面上风和日丽,气候火热,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了。只会在海底蠕动的海参无法浮上海去追逐虫子,惟-的办法就是睡大觉。海参要睡多长时间呢?一般地说,要睡四五个月,夏天过去了,冬天来临了,原来热烘烘的海面变得寒气袭人,虫子们受不了,又回到海底过冬了。粮食来了,海参也醒过来了。因为海参睡眠的季节在夏天,所以叫夏眠。

蜗牛这动物更有意思,它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冬天,它要冬眠,夏天天不下雨,它要夏眠,要是碰上了干旱的年头,二十个月不下雨,蜗牛就冬眠它二十个月。等到天气暖了又下着雨,蜗牛才推开大门,缓慢地伸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顿。蜗牛真可称得上瞌睡大王了。

1本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动物的睡眠。(3 分)

2为什么海参需要夏眠呢?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1分)

3根据文本信息,完成下题:

①从文中的描述可以推测蜗牛喜欢_______________的环境?(1分)

A.高温干燥 B.温暖潮湿 C.低温潮湿 D.任意一种

②读了短文,动物睡眠不全是为了休息,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1分)

A.气候变化   B.习性怪异 C.环境不适   D.食物缺乏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两处过渡句,他们在文中起了作用。(2分)

 

5这篇说明文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作业。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1选段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 )。

A. 小女孩幻想飞向天堂。 B. 小女孩幻想得到幸福。 C. 小女孩幻想飞进奶奶的怀抱。   D. 小女孩被冻死了。

2小女孩为什么敢擦着一大把火柴?(

A. 她太冷了,想烤烤火。 B. 燃烧的火柴发出的光给她非常美好的感觉。

C. 奶奶的出现使她惊喜不已,想要让奶奶带着她到光明、快乐的地方去。

3“___”画出最后一段中实写的内容,用画出最后一段中虚写的内容。

4你从语段中读出了安徒生爷爷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发挥想像,写一写。

如果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你想对她说点儿什么,或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豪 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晴 睛)忙极了,不知看(哪  那)一处好。

1选段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威尼斯是______________(国家)东北部的一座______________

2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3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字词。

4选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是一个________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因此,选段的写作方法是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

5画“﹏﹏”的句子所说的意思可以用______________(四字词语)来概括。

15、阅读理解

朱总司令让马

朱总司令对战士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就拿行军来说吧,当通过崎岖狭小的山路时,他总是命令饲养员把马停在路旁让部队先过,像慈祥的父亲叮咛(nínɡ)再叮咛:“同志们,当心一点,别滑下山崖了。”到了宿营地,他就又不顾自己的疲倦,东走走西瞧瞧,检查部队住下了没有,帐篷搭得牢不牢,会不会被风吹跑,脚洗了没有……他常常教导我们说:“我们红军部队是革命的大家庭,同志间要发扬阶级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我们长征的每一个同志都是将来的干部,多带出一个同志,就给革命增添一份力量。”他自己正是这样以身作则的好榜样!长征途中,他的马常常是让给走不动的伤病员骑的。

那时候,我们是骑兵警卫班。途中,班长胡光隋同志的马在一次战斗中被打死了,从此他只好步行。有一次行军,他的脚碰伤了,走路一瘸(qué)一拐的,眼看就要掉队了。后来,这事被朱总司令发现了,他亲切地问:“小胡,脚怎么了?骑上我的马吧!”

没等胡班长答话,他已跳下马来,并吩咐饲养员扶胡班长上马。胡班长为难了半天,不骑吧,眼看就要掉队了;骑吧,朱总司令这么大年纪给自己让马,心里实在不忍……他正犹豫不决,一抬头,见朱总司令早跑着赶队伍去了,饲养员同志说:“你就骑上吧!”

胡班长无可奈何,这才流着眼泪爬上马背。到了宿营地,胡班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我们,大家听了,都非常感动,胡班长更是感激,他以后悔的心情像做结论似的说:“在朱总司令面前,有病要撑着,千万别让他看见,要不他就非让马给你骑……他这么大年纪了,我们骑马让他走路,心里怎么过意得去啊!”说着眼圈又湿润了。

从此,我们警卫班有马的同志也很少骑马了,路上见了伤病员,都争先恐后地让马。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语。

无微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激: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在第三自然段中画出描写胡班长心理活动的句子。

【3】用“∥”给短文分层。

【4】结尾写道:“我们警卫班有马的同志也很少骑马了,路上见了伤病员,都争先恐后地让马。”大家为什么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选择最恰当的中心思想,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1)歌颂朱总司令对战士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处处以身作则的高贵品质。( )

(2)赞扬朱总司令在工作上以身作则。 ( )

(3)赞扬警卫班的战士争先恐后地让马。 ( )

(4)朱总司令让马使胡光隋感激不尽,使战士们深受教育。( )

16、课外阅读

一鸣惊人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叫淳于髡(kūn)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王,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王,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沉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一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虽然齐国的一些发国人士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威王,所以没有人敢出来劝谏。

其实齐成王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別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微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齐国有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展翅飞翔,也不发出鸣叫只是毫无目的的蜷缩着。大王您猜,这只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身是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实在也不是一个昏席的君王,于是沉吟了一会儿之后便般然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因此他对淳于髡说:“呃,这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一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政。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

所以后来的人用“一鸣惊人”这句成语来比喻一个人如果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地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1读读画线的句子,然后用其中两个关联词各写一句话。

虽然……但是……________________

不但不……甚至……__________________

2“一呜惊人”后来用到比喻____________

3文中的淳于髡是用什么方法劝齐威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一说文中的淳于髡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学类文本阅读。

迎着风走

①一群探险者,听说某地新发现一个岩洞,兴冲冲地赶去探险。他们爬上山坡时,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一进洞,他们便被洞中的天然钟乳岩所吸引,一路观赏,不觉越走越深。虽然岔路很多,他们并不害怕,每到一个岔路口,他们都会留下一个标记。

②不知过了多久,手电筒的光暗下去时,他们还没有走到岩洞的尽头。于是,他们决定往回走。走来走去,才发现迷了路。每一个岔路口都有标记,每一条通道都似曾相识,他们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

③终于,他们的手电筒全熄灭了,周围一片黑暗。一开始,他们还想寻觅洞口微弱的光亮,可是走到哪里都是无尽的漆黑,他们互相牵着的手已经沁出了汗水。夜光手表显示已是下午六时,外面应该暗下来了,而且他们被饥饿包围着,原以为洞不会太深,所以他们没有准备食物。绝望渐渐爬上他们的心头。

④沉默了一会儿,领队忽然问谁有打火机,有人将打火机递给他。他点燃打火机,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看着那簇火苗。忽然,火苗微微地倾斜了一下。领队看了一下,熄灭打火机,带着大家向与火苗倾斜相反的方向走去。就这样,每到一个岔道口,他都用打火机微弱的火苗捕捉那一丝微风。大家仿佛看到了希望。可是打火机里的汽油很快便用完了,人们的心再度沉下去。

⑤领队忽然脱光上身,站在岔道口,静静地感觉那极微弱的风。其他人也纷纷效仿,就这样,他们又走了许久。风渐渐大了起来。终于,他们找到出口,人们纷纷赞叹领队的智慧与冷静。

⑥生活中,我们常常在挫折与磨难中陷入困境,不知何去何从。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选择逃避,可是路越走越艰难。人生际遇就像故事中黑暗的岩洞,只有迎向生活的风雨,我们才会在没有光亮的情况下找到光明的出路。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滋于言表: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足无措: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领队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带领大家在黑暗中找到出口,领队的智慧与冷静受到大家的赞叹。

【4】读第④段划线的句子“可是打火机里的汽油很快便用完了,人们的心再度沉下去。”联系上下文,此时,人们的心里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蜡 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杆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自己,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该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吹嘘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做出贡献。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谦虚——____    黑暗——____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趾高气扬____

A.足,脚       B.脚趾

(2)耀____

A.照耀   B.夸耀

【3】在文中找出三个反映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反映蜡烛很谦虚的词语。

(1)台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2)蜡烛: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4】蜡烛具备的精神是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齐桓公称霸后,国家很强盛。后来到了齐景公做国君的时候,齐国出现了一个很有才干的相国,他的名字叫晏婴,又叫晏平仲。他既有丰富的知识,又聪明机敏。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批评国君的错误,是齐景公的主要助手。老百姓都尊敬地称他“晏子”。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这只鸟飞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人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1从第1自然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弱小——__________  贫乏——__________  轻蔑——__________

2请用横线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仔细读第3自然段,回答问题。

(1)齐景公犯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景公犯错误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指出齐景公的错误时,晏子采取了什么方法?这种方法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结合短文评价下面的人物。

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景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缩写下面的句子。

两只可爱的狐狸轻松自在地在屋里踱来踱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修改病句。

(1)我的家乡是山东人。

(2)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进了自己的缺点。

(3)今年,我在邮局订了《少年文艺》、《童话大王》、《百家作文指导》和《小学生学习报》等报纸。

 

(4)市场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苹果、葡萄、西红柿、香蕉、西瓜等。

 

(5)海洋里有各种各样的鱼,有带鱼、有黄鱼、有鳗鱼、还有鲸鱼。

 

(6)这个深深美好的想法印在我的脑海里。

 

(7)爸爸触景生情,想起许多过去的陈年往事。

 

(8)他怀着甜蜜的盼望进入了梦乡。

 

 

22、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人,能为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奋斗,永不停息地去探索那未知的世界,去攀登一个又一个新高度,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吗?

改写成陈述句:

2巧克力、压缩饼干冻得像鹅卵石一样坚硬,难以人口。

写一个比喻句:

3.事业与我同在,亲人与我同在,祖国人民与我同在。

写一个排比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30分)

题目: 我们这个班

要求:(1)”“”“”“这四个叹词中任选一个填入题目横线处,作为你的作文题目。

(2)要有明确的中心,内容具体,语言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