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请从下面每道小题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但是,也许需要我们重新( )这些高等级遗传可能性的证据。

A.审查 B.审问 C.审视 D.珍视

2下面句子中没有反义词的一项是(   )

A.金字塔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 B.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

C.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D.喧嚣的城市又恢复了寂静

2、关于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幅书法作品题写的是“颂江长”。

B.书法作品中的字体是隶书,稳重大气。

C.作品落笔轻重有序,美观协调。

D.作品中“颂”字的写法是错误的。

3、下列语句中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哪一组(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要______地相信党和政府,______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A.半信半疑  手疾眼快 B.一声不吭  齐心协力

C.跃跃欲试  手疾眼快 D.坚定不移  齐心协力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古诗积累。

1.《从军行》中描写将士们戍边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表现诗人对南宋朝廷失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单元我们积累的两首送别诗都以景传情,《送元二使安西》中借柳写惜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以离别后的苍茫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心中的不舍。

5、选字组词。

   

  (   )势   (   )进   (   )容   (   )使

  (   )态   (   )事   (   )驶   (   )状

  (   )动   (   )式   (   )人   (   )象

 

 

6、2020年4月4日,天安门广场降下半旗,表达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用两个词语形容你看到这个场面的心情

_________   _________

7、读拼音,写词语。

运动场上,人们正在为运动健儿们léi ɡǔ______nà hǎn______。现在,任何人也dǎ jiǎo ______不了他们观看比赛的热情,他们都zhuān xīn zhì zhì______地观看比赛。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荷兰,是水之国,这里一条条________纵横交错,宛如棋盘。       

(2)荷兰的傍晚一片寂静,人们不再________,牛脖子上的铃铛也________,挤奶的人更是_______       

(3)荷兰,也是牧场之国。这里有丝绒般的________________的花牛;这里有辽阔无垠的_______________的骏马;这里有白色的________、黑色________________的小鸡和________的长毛山羊……        

(4)荷兰,是花之国。那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处处是大片大片鲜艳夺目的国花——______

(5)荷兰一向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名于世。本文正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________的。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快乐阅读轻松答

购买上帝的男孩

一个小男孩捏着一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询问有没有卖上帝的店主(   )说没有( )嫌他捣乱不由分说就把他赶出了店门

他在这条街道奔走哀求了很长时间直到天快黑时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他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笑眯眯地问男孩:“孩子你买上帝干什么?”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儿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被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   )上帝( )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老头眼圈湿润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一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

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上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钱已付清他们说有个亿万富翁退休后隐居本市开了家杂货店这个医疗小组就是他花重金请来的帕特鲁普激动不已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这位老人可他已经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鲁普收到老人一封信信中说:“你能有邦迪这样一个侄儿真是太幸运了为了救您他拿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你的命但你一定要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把恰当的关联词语依次填在短文中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只要……就……

要么……要么……  虽然……但是……

只有……才……

(2)用“____”画出男孩购买上帝的原因

(3)把短文中加点的词语抄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信中有一段内容被省略了结合上下文想想被省略的这一部分可能会写什么试着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科技创新闪耀世园2019-05-14

北京世园会自4月29日开园以来,整体运行平稳有序。数据显示,北京世园会开展以来,中国馆成为最受欢迎的“打卡地”之一,日均游客量稳定在近4.1万人次。

科技创新是北京世园会的重要宗旨之一,在世园会园区里,有哪些科技创新的亮点呢?北京世园会园区的国际竹藤组织园,这里展示的都是以竹和藤为原料加工成的产品,比如说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常见的家居产品,除了常见的家居产品以外,还有很多富有创意的产品。我们常用的计算机键盘,是用竹子做的,音箱也是竹子做的。除了这些,还有更绝的,抬头往上看,房梁是用竹子做的,它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以后,强度能达到像钢一样的强度,因此,它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竹钢。

生活体验馆的延庆展区,有一面植物墙,通过自动水肥灌溉系统和LED植物补光灯,营造了近似于室外的生长环境,使植物能够正常健康地生长。

园区内不仅植物背后隐藏着科技密码,而且在园区的运营和管理上,也科技感十足,园区的大屏幕可谓是园区的千里眼,所有的井盖、垃圾箱和电瓶车的运行状态,都实时反应在上面,一旦有井盖被掀开或者垃圾箱满箱,就会实时发出报警,而这一切都是通过5G技术来实现的。

5G的速度大概是我们4G的至少十倍,信号传输时间在20毫秒以内。20毫秒是什么概念?就是您拿--根针扎自己的皮肤,你感觉到疼,这是20毫秒。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这篇新闻报道来自于______,在________日的报道。

2科技创新是北京世园会的重要宗旨之一,在世园会园区里有哪些科技创新的亮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报道最后说:“5G的速度大概是我们4G的至少十倍,信号传输时间在20毫秒以内。”这句话中的“至少”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日新月异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了让报告更加有说服力,其他组员还找了一篇体现汉字文化价值的文章放在了研究报告旁,请你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课文同主旨:探索汉字)

于方正之间溯源中华文明

与兴

①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字”无双。近日,众多国宝级文物跨南北、越八方来到成都博物馆,构成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

②展览的故事从8000余年前的一枚刻符龟甲讲起。陶器上的刻画、龟甲上的符号,是汉字最初的源头。而这件出土于河南贾湖遗址的贾湖刻符龟甲,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源头。

③作为中国最重要考古发现之一,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一号害藏出土的史墙盘填补西周重大史料空白,树立金文雍容浑厚典范;来自甘肃省镇原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秦二十六年铜诏(zhào)版,其上附刻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字迹清晰,弥足珍贵,不仅为秦统一度量衡提供了物证,更是秦统一文字、变大篆为小篆的历史见证。

④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因此得到更广泛的使用。为了提高写字速度,以及适应书写工具和载体的改变,一场“秦篆隶变”让隶书成为弘扬儒家经典的官方字体,也成为“古文”与“经文”的分水岭。展厅中,一段段居延汉简,体现出隶书普及之后对于汉王朝对外传播和疆域扩展的重要作用。

⑤秦统一中国后,迅速推行“书同文字”的政策,保障了秦法在更广阔疆域内的施行,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从本次特展的展品可以看出,在汉代,隶书成为弘扬儒家经典的官方字体,“汉字”之名即由此定格。

⑥从上古图语到书风万千,从龟甲铜器到绢帛()纸张,汉字的魅力在形貌、载体、书写方式的更迭(dié)中不曾消减,反而历久弥新。汉字不仅体现着每个时代独特的精神风貌,也彰显出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哲学思想、价值体系。

⑦周天球所书《行书陋室铭轴》,用古雅工丽、余韵悠长的书风,传扬着诗人刘禹锡洁身自好、宠辱不惊的隐逸品格。宋代著名词人、将领辛弃疾唯一传世真迹《去国帖》,观者从力透纸背的尺牍文书中可读到历代文人修身致知、心怀天下的精神脊梁。

⑧整个展览以苍虬有力的“为万世开太平”书法作品结束。柳公权曾言:“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方寸之间抒写出的人格气韵、精神风骨,是经过历史洗礼的中华文明永恒跳动的脉搏,是江河万古、未曾断绝的华夏民族精魂所归。

⑨文明之璀璨历程,自汉字始,载于文物,融于时代。这些我们无比熟悉的方块字,在祖国日益强盛、对外交流蓬勃发展的今天,承载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与独特的精神,驰骋于世界更广阔的舞台上,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文章有删减)

【1】(信息提取)聪聪读完文章后,有些地方没记住,请你完成下面的题目,帮他回忆一下。

文物可证实文献之记载,校正文献之谬误,补充文献记载之缺失。对无文字记载的史前社会,文物则是研究、恢复其社会面貌的实物史料。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源头是____________,树立金文雍容浑厚典范的文物是____________,见证秦统一文字、变大篆为小篆的文物是____________

【2】(内容理解)下面是妙妙对于这篇文章的认识,请你选出与原文不符的一项(       

A.最初的汉字并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有很多其他的载体。

B.“书同文字”政策的推行是“古文”与“经文”的分水岭。

C.从第⑦段中可以得知汉字中蕴藏着文人的精神风骨。

D.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汉字的发展以及它的重要价值。

【3】(段落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⑥段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挑战题(迁移运用)上二年级的弟弟不明白为什么妈妈老是教育他“写字的时候要用心”,请你结合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向他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马市长吃罢午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有什么问题你就说吧。”

“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女大学生,放着轻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的是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

“就是您老人家呀!”

“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1.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马市长责怪女儿:“你怎么能这样?”这句话有两重含义,请写下来。

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塑造人物时采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是(  )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5.文中马市长的性格特点是(  )

A.随机应变  B.言行不一  C.支持新生事物

6.文章通过对“女儿”和“马市长”一段简单的对话的描写,表现了马市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3、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于是,苏格拉底获得了一次机会——一次观察蝉是如何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机会。

②蝉脱壳总是在夜间进行的。苏格拉底决定彻夜不眠,不让这种神秘的过程从眼底错过。他沏了一杯酽酽的咖啡,瞪大双眼,守侯在知了笼旁边。

③那些丑陋的小东西开始沿着知了笼的栅栏,一步一步慢吞吞地往上爬行,爬到一定的位置后,便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就像泥塑一样。

④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了,这些泥塑一样的小东西始终一动也不动,似乎没有一点儿变化。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苏格拉底发现,其中一只背部裂开了一道细细的缝儿,就像有谁在泥塑上划了一刀。接着,其他幼虫的背上先后都出现了细缝儿。虫儿的身体开始颤抖,细缝开始变大,渐渐露出了一抹象牙般玉肌。

⑤虫儿痛苦地颤栗着,背部弓起就像一个驼子。这驼的背越弓越高,虫儿的颤栗也越来越剧烈。

⑥是刀剥皮吗?是火在烧身吗?是剑在剔骨吗?是针在穿心吗?苏格拉底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心中不由跟着颤栗起来。

⑦该帮帮这些可怜的虫儿们了!苏格拉底打开知了笼,非常小心地从笼子中取出一只虫儿,以极其轻柔的动作剥开束缚虫儿的硬壳,帮助它抬起头,伸出尾巴,蜕出翅膀,抽出六只腿。这工作是这么难做,苏格拉底完成这套程序,足足用了近20分钟。

⑧苏格拉底浑身浸透了了汗水。他本来还想再帮一只虫儿的忙,但已经没有这个勇气了。

⑨更为糟糕的是,苏格拉底后来发现,那些凭自己的力量完成蜕变过程的蝉们,虽然多经历了一些痛苦的煎熬,却都展开了美丽的翅膀,变成真正的蝉;而经他帮助的那只蝉,翅膀却始终缩成一团,怎么也展不开,而且它的六条腿也是瘸的,爬动起来左摇又晃,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1文章第①段中神秘的过程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⑥段连续运用几个问句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体会第⑦段中非常小心”“极其轻柔两个词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⑨段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节选)

舰体倾斜得更厉害了,邓世昌的身体也随着舰身在倾斜,他清醒地意识到,为国捐躯的时刻终于到了。

日本舰队也停止了炮击。大海恢复了平静,海风送来了日本舰上的呼喊,叽里呱啦的,邓世昌一句也听不明白,他问身边的人:“他们在叫什么?”那人回答:“叫我们挂上白旗。”“投降?!”邓世昌嘿嘿一笑,“没那么容易。”他叫人把全体人员集中到甲板上,他有话说。全舰的官兵都来了,个个身上带着伤,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他。邓世昌用犀利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了一遍,平静地说:“我们已经是弹尽粮绝了,大家说怎么办吧。”静静的,没有回音,只听见海浪拍击着船帮发出的哗哗声。

邓世昌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和‘致远’舰一起沉入海底。兄弟们,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等死吗?”话音刚落,海仓陡然地从人群中蹦出来,吼道:“加足马力,把‘致远’舰开过去,撞沉日本的‘吉野’!”众人一齐怒吼起来:“对,撞沉它!撞沉它!与‘吉野’同归于尽!”“吉野”舰是日本海军的灵魂,只要把它击沉,敌人必定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大乱。邓世昌被这惊心动魄的吼声震撼了,他深情地望着每一张熟悉的面孔。多么好的弟兄啊,真想再看大家几眼,真想再和大家出一趟海,一起在甲板上唱一支北洋水师的歌。他不再多想,把手一挥,立即下达命令:“开足马力,以最快的速度把‘吉野’撞沉。”

“轰隆隆……”马达声又响了,“致远”舰拖着愤怒的火焰,带着满身的创伤,咆哮着向“吉野”冲去。大海惊呆了,慌忙闪开一条水路,让“致远”跑得更快一些,一朵朵浪花举起手臂在为“致远”呐喊、助威。

邓世昌高擎着那把雪亮的指挥刀屹立在高高的指挥台上。海风更大了,他头顶上那破烂不堪的指挥旗不时在他脸上拂动,他全然不顾,随手一甩,将旗角撩到一边,依然威武地立着,怒视着前方。甲板上的数百名北洋水师的将士们全都用严峻的目光盯着越来越近的“吉野”。邓世昌的这一招儿把“吉野”舰上的小胡子舰长吓得走了神。起先,他根本不信中国的军舰敢拿命往他的舰上撞,直到“致远”舰真的出现在离他不远的海面上时,他才又蹦又跳地叫起来:“鱼雷!快放鱼雷!”一面慌忙下令“吉野”快往后撤。

一颗颗鱼雷“嚓——————”地直射而来,“致远”怎么躲也躲不开。砰!一颗鱼雷炸了,又在“致远”身上添了个洞。紧接着,好几颗鱼雷一齐击中了“致远”的舰体,它像一个迅猛奔跑的勇士猛地被人砍断了双腿,在海面上打着圈圈。汽笛一声长嘶,它终于慢慢沉没,全舰官兵一起落入大海。

1读文章,再按文章内容填一填。

本文主要描述了__________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在和日本的“野”舰战斗时,舰体_______,舰上官兵却不愿意向日本人_______。在邓世昌的率领下,“致远”舰上的全舰官兵面对敌人,视死如归,勇猛地向“吉野”舰撞去,最后,全舰官兵一起___________,为国捐躯。

2读下面一段话,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邓世昌用犀利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了一遍,平静地说:“我们已经是弹尽粮绝了,大家说怎么办吧。”

从邓世昌犀利的目光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从邓世昌平静的话语中,我又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轰隆隆……”马达声又响了,“致远”舰拖着愤怒的火焰,带着满身的创伤,咆哮着向“吉野”冲去。大海惊呆了,慌忙闪开一条水路,让“致远”跑得更快一些,一朵朵浪花举起手臂在为“致远”呐喊、助威。

这段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赋予“致远”舰、____________人的情感。从“致远”舰“愤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去”,大海“______”“____________”,浪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致远”舰上的官兵带着对敌人的________,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的_______________

4邓世昌高擎着那把雪亮的指挥刀屹立在高高的指挥台上。海风更大了,他头顶上那破烂不堪的指挥旗不时在他脸上拂动,他全然不顾,随手一甩,将旗角撩到一边,依然威武地立着,怒视着前方。

①描写邓世昌动作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邓世昌神态的词语:________

③从这两句话中,我们体会到邓世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形象。

5读了这篇历史故事,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邓世昌及“致远”舰上的这些官兵?下面不恰当的一组是( )。

A.顶天立地、名垂青史 B.宁死不屈、视死如归

C.英勇顽强、为国捐躯 D.怒火中烧、犹豫不决

15、蜗牛的秘密

今天下午,我在院子的草坪里捉到了十只蜗牛。这十只蜗牛,外壳很薄,软软的身体在地上蠕动着,两只触角一伸一缩,一旦发现有“敌人”,就把身子缩进“屋子”里。总之,它给人的印象就是慢吞吞和反应迟钝。

我为它们准备了一个纸盒当房子,几片菜叶是它们的晚餐,我    地看着它们,期待它们毫不客气、    地享受我的款待。可是,没想到它们只是碰了碰菜叶就把头掉转开来。我好失望,心想这些小东西怎么这么不领情。我生气地走开了。一会儿,我忍不住又回来看它们。咦!这回我发现,那菜叶边缺了一块儿。哈哈,小东西,原来刚才你们是怕羞,见我在旁边不好意思吃啊! 

不久,菜叶全被蜗牛吃光了。饱餐一顿之后,它们开始悠闲地散步。就在它们走动的时候,我看到它们的身后留下了一条银带子。我好奇地把几粒沙子撒在上面,发现沙子都被黏住了。这些黏糊糊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赶紧查阅资料,原来这些黏糊糊的东西是蜗牛的排泄物,可以帮助蜗牛爬行。

为了知道蜗牛的眼睛和嘴巴在哪里,我把一片菜叶放在蜗牛的面前。只见蜗牛很快地伸出一对较长的触角碰了碰,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这下我才知道:蜗牛的大触角有眼睛的功能。

真没想到,小小的蜗牛也有那么多的秘密啊!

【1】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狼吞虎咽 目不转睛

B.目不转睛 狼吞虎咽

C.聚精会神 心甘情愿

D.狼吞虎咽 聚精会神

【2】结合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蜗牛的触角有嘴巴的功能。

B.蜗牛开始时不吃菜叶是因为它不爱吃。

C.蜗牛身后的黏糊糊的东西是它的排泄物。

D.蜗牛的眼睛有触角的功能。

【3】下列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写关于蜗牛的秘密的往事。

B.文章主要写“我”观察蜗牛怎样吃东西的事。

C.文章主要写“我”通过认真观察发现蜗牛非常有趣。

D.文章主要写“我”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了蜗牛的秘密。

【4】从作者发现蜗牛的秘密的过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依据课文,联系生活,明白哲理。

如果你是苏格拉底,你看到那些真正的蝉,再看看笼子中的这只瘸蝉,你又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  ),一点儿都不着急。

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   )。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   )。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填序号。

A. 微微一笑   B. 满意地笑了   C. 不动声色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遥遥领先: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动声色: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比赛的结果是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选文内容,填写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对阵表。

赛马双方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田忌

_____

____

____

齐威王

_____

____

____

 

 

 

5读了短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翠墨带着几个小丫头子们在那边山坡上已放了起来。宝琴也命人将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也取来。

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起来了。独有宝玉的美人放不起去。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宝玉一面使人拿去打顶线,一面又取一个来放。大家都仰面看天上,这几个风筝都起在半空中去了。

1当宝玉的风筝放不起来时,他是怎么做的?把相关语句画上“____”。

这些语句从____________(描写方法)这几个方面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形象。

2宝玉的风筝放不起来,黛玉说是____________的原因,从黛玉所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她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结合上下文,思考下面的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选一选。(填序号)

A.性情随和、温柔大度

B.率性多情,敢说敢作

C.争强好胜,口齿伶俐

贾宝玉____  薛宝钗____  贾探春____

19、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由画“  ”的句子你想到了下面哪个成语?(   

A.目不暇接

B.眼花缭乱

【3】选文围绕哪一句来进行叙述,请用“  ”画出来。短文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4】选文侧重的是(   )描写。

A.静态

B.动态

C.动静结合

【5】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船夫操纵自如的驾驶技术?(   )(多选)

A.行船速度快。

B.极窄处小艇也能平稳穿过。

C.能做急转弯。

D.来往船只很多。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蜻蜓飞得那么快,我哪里追得上?(改陈述句)

(2)《舟过安仁》的作者是杨万里写的。(修改病句)

(3)这个地方这么小,怎么开宴会?(改夸张句)

(4)枝头的画眉在不停地叫着。(改拟人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改为拟人句)

 

(2)这难道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恩泽吗?(改为陈述句)

 

(3)苏武此行肩负着平息边关战火,维护国家稳定和安宁的重任。(缩句)

 

(4)这次考试没考好,所以我不能灰心。(修改病句)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巨浪打翻了小船。(改写成字句和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不少文从墨客前来茶楼对句。始终没有妙句对出。(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半湾活水千江月(给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题目:他(她)  

把题目补充完整。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他(她)的内心。注意语句要通顺,书写要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