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期末枣庄四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缩句正确的一项是(  )。

绿色的小草不停地嗤笑花匠细心养育在花房里的盆花。

A.小草嗤笑花匠 B.小草嗤笑盆花。

C.花匠养育盆花 D.小草嗤笑花房的盆花

2、与“老牛无比威严地望着远方。”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A.威尼斯的小艇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犹如挂在天边的新月。

B.无名指、食指在中指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C.老鹰风筝扶摇直上雍容回旋着,巡视着自己的领地。

D.扑通一声,孩子仿佛一颗炮弹扎进了海里。

3、三笑指的是(  )。(绝对的送分题)

A. 孔明   B. 刘备   C. 曹操   D. 秋香、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填空。(4分)

(1)要表示千钧的重量系在一跟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的意思,应该用的词语是

(2)要表示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的意思,应该用的词句是(

(3)要表示根据已知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的意思,应该用的词语是(

(4)要表示光亮而透明的意思,应该用的词语是(  

 

5、小小书法家读句子写词语

(1)在奥运会上,jiǎo  jiàn______的运动员梁磊参加了shuāi  jiāo______比赛。

(2).家乡人民杀鸡zǎi  yáng______,庆贺神舟九号飞上太空,此时此刻,有些外国专家jí  dù______中国取得的成就。

6、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景阳冈》中,作者按照“喝酒、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了叙述,从文中可以看出武松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2.荷兰,是水之国,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

3.“军神”指的是______(人名),他获得这样的赞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_________》中的人物,作者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5.《田忌赛马》中孙膑帮助田忌取得胜利的方法是___________,由此我们知道了___________;《跳水》中船长用枪逼孩子跳到海里的原因是________,从船长身上我们学到了___________

7、猜字谜。

(1)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______

(2)一个游水,一个吃草,合在一起,味道真好。______

(3)有水可养鱼虾,有土可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可跑天下。______

(4)两个幼童去砍柴,没有力气砍不来,归家又怕人笑话,躲在山中不出来。______

8、课文内容我知道

①《晏子使楚》写的是________去访问________,楚王仗着________,想乘机________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凭着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对楚王的侮辱一一进行了反驳。从此以后,楚王________晏子了。

②本课在写法上特点是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现代文阅读。

儿科大夫的手

年轻的讽刺小说作家冷凌抱着出世才20天的儿子,顶着寒风,匆匆来到儿童医院。

诊室靠窗处设两张桌子。一男一女两个大夫面对面坐在桌旁。男大夫生得魁伟粗壮,肤色黧黑。“像个铁匠。”冷凌心里说。女大夫生得娇小玲珑,一脸孩子气。“医学院来的实习生。”冷凌判断。他本来希望给儿子看病的大夫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太太。

“下一个——梁虾仔。”“铁匠大夫”嗓音洪亮,与他的个头很相配。

一个衣衫单薄的农村妇女赶忙上前就坐。她怀里抱着一个用黑粗布裹着的婴儿。

“铁匠大夫”朝那妇女看了一眼,皱着眉说:“天这么冷,怎么不多穿件衣服?你也病倒怎么办!”语气粗暴,像个爱摆架子的大夫。

“不吃奶……哭了一夜,怎么哄也不行……”妇女开始诉说孩子的病情。“铁匠大夫”表情平淡,一边“嗯、嗯”地应着,一边搓着手。“他的手大概患了某种奇痒难熬的皮肤病吧。”冷凌暗想。

终于,“铁匠大夫”停止了搓手,从脖子下的衣服里掏出听诊器的听头,夹在两手掌间又搓擦了几下,然后探进病婴的衣服下。听完后,他把听头插回原处,又搓了搓手掌,才伸手摸病婴的肚子。

“下一个……”“铁匠大夫”喊完病人的名字,又把手搓起来。搓呀,搓呀

讽刺小说作家看着眼前这位“手掌痒痒”的大夫,职业习惯使他马上进入艺术构

思。该用什么题目?“搓手”?不行,不够尖刻,不够讽刺,太一般化……

“铁匠大夫”的大嗓门把作家召回现实,他喊了冷凌儿子的名字。

冷凌抱着儿子在那张就诊椅子上坐定,一边描述儿子的病状,一边注视那双搓动的大手。距离近了,看得真切了。那双大手很正常,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大概是一种怪癖。这怪癖占了多少时间!假若他急病人之所急,假若他全心全意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他肯定不会这样毫无意思地搓手不止!

终于,“铁匠大夫”停止搓手,开始听诊和按摸肚子了。这时,“铁匠大夫”的目光离开冷凌儿子的脸,像聆听美妙的小夜曲那样侧扬起头。就在他的目光移到对面女大夫身上的时候,他突然说:“不要这样!你的手指和听头都很凉,这不仅会惊吓到孩子,孩子还会受凉呢。孩子的肚皮又嫩又薄,经不起你的突然袭击……先把手搓暖……听头不要吊在胸前,该藏进衣服里……”

女大夫连声应诺,脸也红了。

冷凌的脸也悄悄地红了。儿科大夫的手……自己刚才构思的文章……

“谢谢!”讽刺小说作家临离开诊室的时候向那位男儿科大夫致意,一点儿也不含讽刺的味。

1男儿科大夫搓手是因为( )。

A. 他患了怪病 B. 他有这种怪癖 C. 使孩子避免受惊吓和受凉

2整个过程中,冷凌的情感变化是( )。

A. 焦急——遗憾——不满——羞愧——敬意

B. 焦急——不满——遗憾——羞愧——敬意

C. 痛苦——遗憾——不满——敬意——羞愧

3“____”画出文中与讽刺小说作家临离开诊室的时候向那位男儿科大夫致意,一点儿也不含讽刺的味照应的内容。

4冷凌最初不喜欢男儿科大夫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女大夫的脸红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凌的脸红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林教头见差拨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都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个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刺刺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即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直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劳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林冲见差拨的细节描写上。

B.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礼拿出来。

C.小说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达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

2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表现了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飘浮 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们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从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究竟是出于象形,还是会意?无论出于哪一种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说它象形,你看它多像一个“金”的汉字;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有人说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觉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化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引起无边的(遐想 想象),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1】用“  ”画出文中括号里最恰当的词语。

【2】作者开篇写道“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这句话的作用是(   )

A.引起悬念,说明结果。

B.说明原因,照应结尾。

C.点明主题,总领全文。

【3】用“﹏﹏”标出与“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相关的句子。

【4】结合文章思考,下列哪一项不是作者围绕金字塔的“金色”写的?(  )

A.远远望去,沙漠开阔而雄浑。

B.“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非常绝妙。

C.大漠夕照中的金字塔让人产生怀古幽思。

【5】由眼前的金字塔,作者产生了哪些奇妙的联想?_______(填序号)

①联想到金字塔汉文译名中的“金”的由来。

②由金字塔想到了它极高的价值,它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③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

④夕阳下的金字塔展现出一片迷人的金色

12、读文章答题。

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燃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正好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在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了。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15公里长的林荫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梨桃。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梨树已开花结果。多少走得又饿又渴的行人(惊讶 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荫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3文章为了说明吐鲁番夏季气候炎热列举了两个事例,分别是____________。这种说明方法是_____。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______

4吐鲁番人用植树造林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林荫路上种钻天白杨可以____,栽种桃树、梨树可以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_________。(请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13、课外阅读。

又是菜花开时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又是荠菜花开时,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

【1】用“ ”画出文中点明题意的句子。

【2】作者挖荠菜的感受是什么?你从文中哪个地方能体会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荠菜的特点是什么?并举一个例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又是荠菜花开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的句子,联系生活经验或运用想象回答,这个活动室会有哪些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美文,完成练习。

泥人张(节选)

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人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也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这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1读一读,体会下面动词的妙处。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也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下一块泥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人张在什么情况下捏海张五的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泥人张捏得逼真的句子。

4泥人张捏的样儿很逼真,你会想到哪些成语呢?请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海张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泥人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弥留之际

末了,终于到了弥留之际,那几日,老头儿葛朗台结实的身子进入了毁灭的阶段。他要坐在火炉旁边,密室之前。他把身上的被子一齐拉紧,裹紧,嘴里对拿依说着:“裹紧,裹紧,别让人家偷了我的东西。”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眼睛里了,他能够睁开眼的时候,眼光会立刻转到满屋财宝的密室门上。

“在那里吗?在那里吗?”问话的欧也妮听得出他惊慌得厉害。

“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

欧也妮把金子铺在桌子上,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露出一点儿很吃力的笑意。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他那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眼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做了一个吓人的动作——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流着泪跪在他前面,可是他看不见。

“父亲,祝福我啊。”

“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以后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节选自《欧也妮·葛朗台》

1这篇短文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表现了葛朗台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体会葛朗台的内心,写一写。

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文章末尾女儿欧也妮的话是多余的,可以删掉。你认为呢?写写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

2这段文字第二句话主要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分别把小艇比作____________

3这一段是从______这方面来描写小艇的。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

我喜欢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

每当春暖花开的时节、那满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桃树争艳斗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在春风的吹拂下,骨朵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榆树英。

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

榆树的品格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

1给短文加上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第1自然段在全文起_____________作用,最后一个自然段起_____________作用,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关系。

3用“__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

4哪句话能正确概括短文的中心?(  )

A.歌颂了榆树谦虚、勇敢、坚强的品格。

B.说明榆树的生命力强。

C.说明榆树经得起寒冷、暑热、干旱。

5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两个分句用关联词连接。(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祖父的园子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选文应该用(        )的语气才能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A.悲伤、难过

B.生气、愤怒

C.喜悦、愉快

【2】选文画“ ”的句子是一组(       )句。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3】选文写了花鸟、虫子、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事物,描写的这些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词语是(        

A.灵活

B.自由

C.美丽

D.明亮

19、阅读《三国演义》“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中的小片段,完成题目。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吓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 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1】我能概括:从“吾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 句子中,我知道了成语故事( )的出处。

【2】我会解释:

①有紧事情( )                    ②以鞭( )   

③又煮酒正熟( )             邀使君小亭一会( )

【3】我会填:

丞相曹操邀请玄德煮酒赏青梅,玄德心情跌宕起伏,请仔细阅读,完成玄德心理变化图。(可从文中找关键词,也可自己概括。)

【4】我会评价:

结合片段,谈谈你对玄德这个人物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这样美丽的园子里游戏,我很快乐。(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朋友正陷入困境,有些灰心丧气,我用雪莱的名言来鼓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正如歌德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要学习处理和搜集信息的能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澈见底的小溪从脚下慢慢地流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爸爸的咳嗽和东南风有关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写一个通知。   

今天是5月30日,少先队大队部决定明天下午三点到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希望各中队派两名少先队员准时参加活动。

请你以少先队大队部的名义,写一个通知。要求内容具体,语言简洁,格式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